城镇地籍测量_何瑞东.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镇地籍测量_何瑞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地籍测量_何瑞东.ppt(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地籍测量二七年十月兰州目录1、概述2、初始地籍测量 3、变更地籍测量 4、成果的整理、归档与验收 5、城镇土地调查成果 6、回顾和总结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概述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因此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因此,地籍调查是
2、土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土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为了开展城镇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为了开展城镇(包括村包括村庄内部庄内部)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城镇地籍调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查规程以及国土资源部制定了以及国土资源部制定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术规程。规程规程从我国实际出发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我国地籍管理完善我国地籍管理的原则的原则,对当前开展的地籍调查内容、方法、精度等作了对当前开展的地籍调查内容、方法、精度等作了整体性的规定。以全
3、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整体性的规定。以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目的。资源管理的需要为目的。当前我国实行的土地登记制度当前我国实行的土地登记制度,要求对每宗土地的要求对每宗土地的登记都要有三部分内容:登记都要有三部分内容:(1)(1)权属者状况。包括权权属者状况。包括权属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地址、单位法人代表、属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地址、单位法人代表、个人身份证明
4、等。个人身份证明等。(2)(2)土地权属和使用情况。包括土地权属和使用情况。包括宗地的界址、面积、坐落、用途、等级、价格等。宗地的界址、面积、坐落、用途、等级、价格等。(3 3)权利限制情况。即土地及其上建筑物、构筑)权利限制情况。即土地及其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利限制。物的权利限制。因此因此,为了满足土地登记对每宗土地有确切的描述、为了满足土地登记对每宗土地有确切的描述、记载及为制定土地税费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城记载及为制定土地税费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性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市规划、区域性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地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籍调查的主要内
5、容可概括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测量。土地权属调查即通过对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土地权属调查即通过对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地籍测量即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地籍测量即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等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等,并计算其面积并计算其面积,测
6、绘测绘地籍图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的内容包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又分为:测定界址点位置、测绘地籍图、计算量又分为:测定界址点位置、测绘地籍图、计算宗地面积、绘制宗地图。宗地面积、绘制宗地图。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根据有关政策,利用行政手段,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测量计算地籍要素的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是在
7、初始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土地登记变更时,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日常性的工作。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初始地籍调查概述初始地籍调查概述初始地籍调查概述初始地籍调查概述 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初始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地籍信息获取技术之一,是地籍工作的一项极地籍调查是地籍信息获取技术之一,是地籍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初始地籍调查一般要在无地籍资料或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初始地籍调查一般要在无地籍资料或地籍资料比较散乱,严重缺乏、陈旧的状况下,才开展这地籍资料比较散乱,严重缺乏、陈旧的状况下,才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司法、
8、税务、财政、规划、房产项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司法、税务、财政、规划、房产等多方面,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浩繁而复杂、费用巨大。等多方面,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浩繁而复杂、费用巨大。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为产权管理、地政管理、税收、统计、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为产权管理、地政管理、税收、统计、规划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其成果的优劣直规划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其成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从而影响成果的应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从而影响成果的应用。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具体工作,用。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
9、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术性基础工作。一、初始地籍调查目的一、初始地籍调查目的一、初始地籍调查目的一、初始地籍调查目的 初始地籍调查的目的就是在某一时期内,依照有关法律程初始地籍调查的目的就是在某一时期内,依照有关法律程序对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序对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再通过地籍测绘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再通过地籍测绘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
10、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并把它们记载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并把它们记载于地籍调查表中和地籍图上,建立一套准确、完整的地籍于地籍调查表中和地籍图上,建立一套准确、完整的地籍卡、册、图,并建立地籍档案。从而为土地登记、合法土卡、册、图,并建立地籍档案。从而为土地登记、合法土地使用证书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并满足地政管理、税费征地使用证书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并满足地政管理、税费征收、城乡规划、农田保护、房地产市场管理及土地动态监收、城乡规划、农田保护、房地产市场管理及土地动态监测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需要。所以,初始地籍调查测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需要。所以,初始地籍调查是一项非常
11、重要的基础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国家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国家土地制度,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服务的,并为制定土地制度,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服务的,并为制定土地政策与土地利用计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地政策与土地利用计划等提供基础资料。二、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二、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二、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二、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第1111、2727、2929条。条。2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TD/T1014-2007 3 3城镇
12、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及地籍图图式地籍图图式,19931993年,年,国家土地管理局行业标准。国家土地管理局行业标准。3 3城市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CJJ 8-99。4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CJJ 73-97 5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GB/T 21010-2007 6 6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1995年,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土地管理局。6 6其他相关政策、法规、政策性文件、有关部门规范性其他相关政策、法规、政策性文件
13、、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批复、答复、函。文件、批复、答复、函。7 7地方制定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补充规定。地方制定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补充规定。三、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对象三、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对象三、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对象三、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对象1 1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权属调查:查清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权属调查:查清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用途等。的权属、界址位置、用途等。地籍测绘:测量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地籍测绘:测量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的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等。的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等。初始地籍调查对象
14、初始地籍调查对象村庄初始地籍调查:城镇郊区、集镇、村庄,国村庄初始地籍调查:城镇郊区、集镇、村庄,国营农、林、牧、渔场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营农、林、牧、渔场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非农业建筑用地。非农业建筑用地。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用地。用地。四、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四、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四、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四、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1 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包括组织准备,收集分析资料,踏包括组织准备,收集分析资料,踏勘设计,调查计划,仪器表格和培训勘设计,调查计划,仪器表格和培训2 2、权属调查、权属调查 包括
15、制作调查工作用图,划分调查包括制作调查工作用图,划分调查区、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书,现场审核区、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书,现场审核申请书申报内容,确界、设置界标,勘丈、绘制申请书申报内容,确界、设置界标,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3 3、地籍测量、地籍测量 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制作地籍图,面积量算,补填地籍调查表测量,制作地籍图,面积量算,补填地籍调查表和制作宗地图和制作宗地图4 4、文字总结、文字总结 包括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包括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5 5、资料整理、资料整理6 6、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初始地籍初始
16、地籍调查调查的工作程序的工作程序组织准备制作调查工作用图准备工作收集分析资料权属调查划分调查区、预编地籍号踏勘设计发放指界通知书调查计划现场审核申请书申报内容仪器表格确界、设置界标培训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制作地籍图技术报告面积量算工作报告补填地籍调查表制作宗地图五、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条件五、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条件五、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条件五、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条件地籍调查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地籍调查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展这项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1
17、领导重视:成立以市、县领导为组长,各有领导重视:成立以市、县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土地登记领导小组或当地政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土地登记领导小组或当地政府授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国土资源府授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2 2落实政策:在土地登记费尚未收取之前,所需落实政策:在土地登记费尚未收取之前,所需经费可由当地财政或从土地收益中垫付,待发证经费可由当地财政或从土地收益中垫付,待发证收取土地登记费后再归还。收取土地登记费后再归还。3 3准备力量: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准备力
18、量: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对外部门承包地籍测量的作业单位,要求有测绘对外部门承包地籍测量的作业单位,要求有测绘许可证。许可证。六、初始地籍调查准备工作六、初始地籍调查准备工作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使调查成果质量符合要求。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制定组织方案、宣传工作、试点工作及技术培训、组织调查队伍、资料收集与踏勘、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等。七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七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七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七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 初
19、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不但指导着开展调查的工作程序,而且还指导着怎样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不但指导着开展调查的工作程序,而且还指导着怎样开展调查。方案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初始地籍调查的质量。因开展调查。方案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初始地籍调查的质量。因此,一定要认真地编写。只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才可以实施。此,一定要认真地编写。只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才可以实施。1 1、技术方案的编写单位、技术方案的编写单位 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一般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实施单位负责编写。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一般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实施单位负责编写。2 2、技术方案的提纲、技术方案的提纲(1 1
20、)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等。技术方案编写的依据。地籍调查工作程序、人员组成、经属、用地概况等。技术方案编写的依据。地籍调查工作程序、人员组成、经费安排、时间计划等。费安排、时间计划等。(2 2)权属调查:确权的规定(依据)、工作用图、调查区的划分、地籍编权属调查:确权的规定(依据)、工作用图、调查区的划分、地籍编号的要求、界标设置要求、宗地草图勘丈、绘制方法及要求。号的要求、界标设置要求、宗地草图勘丈、绘制方法及要求。(3 3)地籍测量:已有控制点及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利用。控制测
21、量:采用的)地籍测量:已有控制点及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利用。控制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控制点的埋设要求、各项技术参数的改正、坐标系统、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控制点的埋设要求、各项技术参数的改正、观测方法、计算方法等。细部测量:界址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成地籍观测方法、计算方法等。细部测量:界址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成地籍图的方法(成图比例尺)、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等。图的方法(成图比例尺)、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等。3 3、技术设计的审批、技术设计的审批 编写的调查技术方案,一定要有有关部门审批。审批后的调查技术方编写的调查技术方案,一定要有有关部门审批。审批后的调查技术方案
22、才可得以实施。审批后的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若有重大的变案才可得以实施。审批后的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若有重大的变动、修改时,还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动、修改时,还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概述变更地籍调查概述变更地籍调查概述变更地籍调查概述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初始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初始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土地登记内容变更时,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当土地登记内容变更时,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日常性的工作。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日常性的工作。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使地籍调查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
23、作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查。通过变更地籍调查,不仅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查。通过变更地籍调查,不仅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持持现势性现势性,还可以提高地籍,还可以提高地籍精度精度,逐步完善地籍,逐步完善地籍内容。变更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与初始地籍调查内容。变更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与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相似,因变更地籍调查的面积要远远的工作程序相似,因变更地籍调查的面积要远远小于初始地籍调查,因此,其工作程序相对简单。小于初始地籍调查,因此,其工作程序相对
24、简单。变更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是:变更权属调查变更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是:变更权属调查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测量。一变更地籍调查的作用一变更地籍调查的作用 我国全面建立初始地籍还是近十几年的事,除进行正常的我国全面建立初始地籍还是近十几年的事,除进行正常的地籍变更外,还必需不断地消除初始地籍资料中的错误,地籍变更外,还必需不断地消除初始地籍资料中的错误,这也是初始地籍建立后一段时间内地籍变更工作的一部分,这也是初始地籍建立后一段时间内地籍变更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变更地籍调查是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变更地籍调查是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的重要手段,除此而外,还有以下作用。除此而外,还有以下作
25、用。(1)(1)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2)(2)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充。(3)(3)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4)(4)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随着土地权利的变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随着土地权利的变更,要逐步用高精度的变更测量成果替代原有精度较低的更,要逐步用高精度的变更测量成果替代原有精度较低的成果,使地籍资料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它总能满足新成果,使地籍资料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它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测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