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干燥.ppt





《第七章 干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干燥.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干干 燥燥 第七章第七章干干 燥燥 7.1 7.1 干燥基本原理干燥基本原理7.2 7.2 干燥过程的计算干燥过程的计算7.3 7.3 干燥设备干燥设备 干干 燥燥 7.1 7.1 干燥基本原理干燥基本原理 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水分等湿分被汽化去除,从而获得固体产品的操作。7.1.1 干燥的目的和方法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1干燥的目的干燥的目的 从物料中除去湿分的操作(湿分:水分或其他溶剂),延长货架期,便于储运及工艺需要。干干 燥燥 2干燥方法干燥方法 (1)按照热能供给湿物料的方式,干燥法可分为:传传导导干干燥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传给物料,物料中的湿分被汽化带走,或用真空泵排走。
2、例如纸制品可以铺在热滚筒上进行干燥。对对流流干干燥燥。使干燥介质直接与湿物料接触,热能以对流方式加入物料,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干干 燥燥 辐辐射射干干燥燥。由辐射器产生的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达到物体的表面,被物料吸收而重新变为热能,从而使湿分气化。例如用红外线干燥法将自行车表面油漆烘干。介介电电加加热热干干燥燥。将需要干燥电解质物料置于高频电场中,电能在潮湿的电介质中变为热能,可以使液体很快升温气化。这种加热过程发生在物料内部,故干燥速率较快,例如微波干燥食品。干干 燥燥 (2)按操作压强分为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适于处理热敏性及易氧化的物料,或要求成品中含湿量低的场合。(3)按操作
3、方式分为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以及劳动条件好等优点;间歇操作适用于处理小批量、多品种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干干 燥燥7.1.2 7.1.2 湿空气及湿物料的状态分析湿空气及湿物料的状态分析 湿空气是绝干空气和水汽的混合物。对流干燥操作中,常采用一定温度的不饱和空气作为介质,因此首先讨论湿空气的性质。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湿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不断增加,而绝干空气质量不变,因此湿空气的许多相关性质常以1kg绝干空气为基准。干干 燥燥 1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性质 (1)水汽分压 干燥操作压力一定时,湿空气的总压pt与水汽分压p和绝干空气分压pg关系如下 ptp
4、pg (7-1)当操作压力较低的时候,可将湿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7-2)式中v湿空气中水汽的摩尔数,kmol;ng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摩尔数,kmol。干干 燥燥 (2)湿度 H 又称湿含量,其定义为单位质量绝干空气所带有的水汽质量,即 (7-3)式中H湿空气的湿度,kg水汽/kg绝干空气;Mv水汽的摩尔质量,kg/kmol;Mg绝干空气的摩尔质量,kg/mol。干干 燥燥 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7-4)可见湿度是总压t和水汽分压的函数。当空气中的水汽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时,表明湿空气呈饱和状态,此时,空气的湿度称为饱和湿度Hs,即
5、(7-5)式中Hs湿空气的饱和湿度,kg水汽/kg绝干空气。干干 燥燥 (3)相对湿度 在一定总压 pt下,相对湿度 的定义为:(7-6)代入(7-5)得 (7-7)干干 燥燥 相对湿度代表空气的饱和程度,由其可判断湿空气能否作为干燥介质;而湿度是湿空气含水量的绝对值,由湿度不能判别湿空气能否作为干燥介质。当p=ps时,=1,表示湿空气被水汽所饱和,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不能再吸收水分,因此不能作为干燥介质。当p=0时,=0,表示湿空气中不含水分,为绝干空气,这时的空气具有最大的吸湿能力。干干 燥燥 例7-1 已知湿空气中水汽分压为10kPa,总压为100 kPa。试求该空气成为饱和湿空气时的
6、温度和湿度。解 当1时,P=Pw10 kPa,其相应的饱和温度可查附录-饱和水蒸汽表,得到该饱和湿空气的温度t=45.3 该饱和湿空气的湿度(饱和湿度)为干干 燥燥 例7-2 若将例7-1的湿空气分别加热到60和90时,其相对湿度各为多少?解 当加热到60时,查附录-饱和水蒸汽表,得6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1=19.92 kPa,则 当加热到90时,查附录-饱和水蒸汽表,得9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270.14kPa,则干干 燥燥 (4)湿空气的焓 I以1kg干空气为基准的干空气的焓与所含水汽的焓之和,即 (7-8)式中 Ig干空气的焓,kJ/kg 干空气;Iv水汽的焓,kJ/kg水汽。由于焓为
7、相对值,在计算时通常取0液态水和0空气为基准态,所以 (7-9)可以看出,湿空气的焓是温度和湿度的函数。干干 燥燥 (5)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tw和绝热饱和温度as都是湿空气的与H的函数,并且对空气水物系,二者数值近似相等,但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湿球温度tw是大量空气与少量水接触后水的稳定温度;而绝热饱和温度as是大量水与少量空气接触,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稳定温度,与大量水的温度as相同。少量水达到湿球温度tw时,空气与水之间处于热量传递和水汽传递的动态平衡状态,是质热联合传递的平衡;而少量空气达到绝热饱和温度as时,空气与水的温度相同。干干 燥燥 (6)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将不饱和的湿空气
8、等湿冷却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露点,用d表示。从以上讨论可知,表示湿空气性质的特征的温度,有干球温度、露点d、湿球温度tw及绝热饱和温度as。对于空气水物系有下列关系:不饱和空气as(或tw)d 饱和空气as(或tw)d 干干 燥燥 2湿空气的湿空气的I-H图图 当 总 压 一 定 时,表 明 湿 空 气 性 质 的 各 项 参 数(t,p,H,I,tw等),只要规定其中任意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湿空气的状态就被确定。工程上为方便起见,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制成图线湿度图。常用的湿度图有湿度-温度图(H-t)和焓湿度图(I-H),本章介绍焓湿度图的构成和应用。干干 燥燥 (1)焓湿图的构成
9、 如图7-1所示,在压力为常压下(pt=101.3kPa)的湿空气的I-H图中,为了使各种关系曲线分散开,采用两坐标轴交角为135的斜角坐标系。为了便于读取湿度数据,将横轴上湿度H的数值投影到与纵轴正交的辅助水平轴上。图中共有5种关系曲线,图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温度t和湿度H的湿空气状态。干干 燥燥 现将图中各种曲线分述如下:等等湿湿线线(即即等等H线线)。等湿线是一组与纵轴平行的直线,在同一根等H线上不同的点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值,其值在辅助水平轴上读出。图7-1中的读数范围为00.2kg/kg绝干气。等等焓焓线线(即即等等I线线)。等焓线是一组与斜轴平行的直线。在同一条等I线上不同的点所代表的
10、湿空气的状态不同,但都具有相同的焓值,其值可以在纵轴上读出。图7-1中的读数范围为0680kJ/kg绝干气。干干 燥燥 等温线等温线(即等即等t线线)由式由式I=1.01t+(1.88t+2490)H 当空气的干球温度t不变时,I与H成直线关系,因此在I-H图中对应不同的t,可作出许多条等t线。上式为线性方程,等温线的斜率为(1.88t+2490),是温度的函数,故等温线相互之间不平行。温度越高,等温线斜率越大。图7-1中的读数范围为0250。干干 燥燥 等相对湿度线(即等线)。等相对湿度线是一组从原点出发的曲线。根据 ,可知当总压pt一定时,对于任意规定的值,上式可简化为H和Ps的关系式,而
11、Ps又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对应一个温度t,就可根据饱和水蒸汽表查到相应的Ps值。计算出相应的湿度H,将上述各点(H,t)连接起来,就构成等相对湿度线。根据上述方法,可绘出一系列的等线群。=100%的等线为饱和空气线,此时空气完全被水汽所饱和。饱和空气以上(100%)为不饱和空气区域。当空气的湿度H为一定值时,其温度t越高,则相对湿度值就越低,其吸收水汽能力就越强。故湿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必须先经预热以提高其温度t。目的是除了为提高湿空气的焓值,使其作为载热体外,也是为了降低其相对湿度而提高吸湿力。0时的等线为纵坐标轴。水汽分压线。该线表示空气的湿度H与空气中水汽分压p之间关系曲线,为了保持图面清
12、晰,蒸汽分压线标绘在=100%曲线的下方,分压坐标轴在图的右边。干干 燥燥 图7-1 湿空气的I-H图 干干 燥燥 (2)I-H图的用法 利用I-H图查取湿空气的各项参数非常方便。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参数t、H及I。进而可由H值读出与其相关但互不独立的参数p,d的数值;由读出与其相关但互不独立的参数astw的数值。干干 燥燥 例7-3 已知图7-2中A代表一定状态的湿空气,试查取湿度H、焓值I、水汽分压p、露点d、湿球温度tw值。解 湿度H,由A点沿等湿线向下与水平辅助轴的交点H,即可读出点的湿度值。焓值I,通过A点作等焓线的平行线,与纵轴交于点,即可读得A点的焓值。水汽分压p,由点沿等湿度线向下
13、交水蒸汽分压线于,在图右端纵轴上读出水汽分压值。露点d,由A点沿等湿度线向下与=100%饱和线相交于B点,再由过B点的等温线读出露点d值。湿球温度tw(绝热饱和温度as),由A点沿着等焓线与=100%饱和线相交于D点,再由过D点的等温线读出湿球温度tw(即绝热饱和温度as值)。干干 燥燥图7-2 H-I图的应用 干干 燥燥 通过上述查图可知,首先必须确定代表湿空气状态的点,然后才能查得各项参数。通常根据下述已知条件之一来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w,见图7-3(a);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和露点d,见图7-3(b);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和相对湿度,见图7-3(c)。干干 燥燥
14、图7-3 在H-I图中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干干 燥燥 3.湿空气的增湿和减湿湿空气的增湿和减湿 在工业上常需将空气调节到一定的湿含量和一定的湿度,供生产过程通风使用,即湿空气的增湿和减湿。它包含以下几种方式:(1)等焓减湿过程 湿空气在焓不变时,减少湿含量的变化过程。例如用固体吸湿剂处理湿空气时,空气中的水蒸汽被吸附,湿含量降低,而水汽放出的吸附热又传给空气,所以 认为湿空气的焓近似不变。干干 燥燥图7-4 等焓减湿过程 干干 燥燥 (2)等焓增湿过程 湿空气在焓不变时,增加湿含量的变化过程。用喷水的方法加热空气时,水吸收空气的热量蒸发变为水蒸汽,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汽进入空气中使其湿含量增加。
15、干干 燥燥图7-5 等焓增湿过程 干干 燥燥 (3)等温增湿过程 湿空气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湿含量的过程。可向空气中喷入与湿空气温度相同的水蒸汽来实现。空气中增加水蒸汽后,湿空气的焓和湿度都增加。干干 燥燥图7-6 等温增湿过程干干 燥燥 (4)减湿冷却过程 湿空气在降温的条件下,减少湿含量的过程。如果用表面冷却器处理空气,且冷却器表面湿度低于空气的露点Td,则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汽将凝结为水,从而使湿空气减湿。干干 燥燥 例7-4 某常压空气的温度为30、湿度为0.0256kg/kg绝干气,试求:(1)相对湿度、水汽分压及焓;(2)若将上述空气在常压下加热到50,再求上述各性质参数。解 (1
16、)相对湿度由附录查得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s4.2474kPa。用式7-5求相对湿度,即 将数据带入 解得=94.30%干干 燥燥水汽分压 湿空气的焓 干干 燥燥 (2)相对湿度 查出50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为12.340kPa。当空气被加热时,湿度并没有变化,若总压恒定,则水汽的分压也将不变,故水汽分压 因空气湿度没变,故水汽分压仍为4.004kPa。焓 由以上计算可看出,湿空气被加热后虽然湿度没有变化,但相对湿度降低了,所以在干燥操作中,总是先将空气加热后再送入干燥器内,目的是降低相对湿度以提高吸湿能力。干干 燥燥 例7-5 试应用H-I图确定(1)例7-4中30及50时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及
17、焓;(2)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30、湿度为0.0256kgkg绝干气,试求该湿空气的露点td、绝热饱和温度as和湿球温度tw。解(1)如本例附图(a)所示,t30的等t线和=0.0256kg/kg绝干气的等线的交点A即为30湿空气的状态点。由过点A的等线可确定30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94%;由过点的等线可确定30湿空气的焓为=95 kJkg 绝干气。干干 燥燥 将30的湿空气加热到50,空气的湿度并没有变化,故t50的等t线和=0.0256kg/kg绝干气的等线的交点B即为50时湿空气的状态点。由过点的等线及等I线可确定50时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2%、焓为117 kJkg绝干气。(2)如本例
18、附图(b)所示,首先根据t30、=0.0256 kg/kg绝干气确定湿空气状态点A。干干 燥燥图7-7 例7-5附图 干干 燥燥 由A点的等线与p=f(H)线的交点B所在的蒸汽分压线,可确定水汽分压为p=3800Pa。露点是等湿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故由A点的等H线与=100%线的交点C所在的等t线,可确定湿空气的露点td为28.5。绝热饱和温度是等焓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故由过点A的等I线与=100%线的交点D所在的等t线,可确定绝热饱和温度tas为29。查图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可知,读图时有一定的误差,但避免了计算时试差的麻烦。干干 燥燥 4湿物料的吸湿和解湿湿物料的吸湿和解湿 (1)物料中含水
19、量的表示方法 湿湿基基含含水水量量。湿物料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分数称为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W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湿物料总质量 干干基基含含水水量量。不含水分的物料通常称为绝对干料,湿物料中的水分的质量与绝对干料质量之比,称为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湿物料中的水分的质量/湿物料中绝对干料质量 两者的关系为 (7-10)干干 燥燥 (2)物料中水分的分类 按物料与水分的结合方式分:化学结合水、物理化学结合水、机械结合水。按水分去除的难易程度分:结合水和非结合水。按水分能否用干燥方法除去分类:a自由水分。物料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湿空气流充分接触,物料中的水分能被干燥除去的部分,称为自由水。b平衡水分。在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