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ppt
《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节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知识与技能(1)细胞代谢的概念。(2)酶的作用和本质。(3)酶的特性。(4)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目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2)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
2、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场所:细胞中。(2)实质:各种_反应的总称。(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_。知识清单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2H2O22H2OO2。加热、FeCl3溶液中的_以及肝脏研磨液中的_均可影响H2O2的分解速率。(2)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现象12 mL H2O2溶液不做处理_22 mL H2O2
3、溶液_有气泡产生32 mL H2O2溶液加2滴FeCl3溶液有气泡产生42 mL 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_(3)实验结论酶在温和条件下,可以高效地完成对化学反应的催化。(4)实验中变量的控制自变量:在实验过程中_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为90水浴加热、_和_等。因变量:随着_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为_。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变量,如肝脏的新鲜程度等。对照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_。3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
4、化效率更高。(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_条件下快速进行。二、酶的本质1探索历程科学家实验推论或结论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糖类变成酒精一定有_存在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只有在_,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才能引起发酵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同样能引起发酵并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_难点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的实质:细胞中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在一个反应体系中,任何反应物分子都有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能,但却并非都进行了反应。因为在反应体系中各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高低不同,只有那些含能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的活化分子才能在碰撞中发生化学反应。显然,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而使反应物分
5、子变为活跃状态的途径有二:(1)对反应体系加热或加压等,从而使反应物分子获得所需的活化能。(2)使用适当的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难点互动2酶的作用机理(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仅是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并不为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2)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就是“活化能”。催化机理:包括酶在内的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如图所示。由于在催化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反应物进入“活化态”,
6、和非催化反应相比,处于“活化态”的分子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实例(在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条件活化能/kJmol1没有催化剂催化75用胶态铂催化54用过氧化氢酶催化29应用指南:酶与一般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点。例1在适宜温度、pH条件下,如图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是()A曲线A B曲线BC曲线C D曲线D答案:
7、C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但它并不改变反应平衡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B、D均改变了此反应的平衡点,都是错误的。曲线C,酶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即反应速度提高),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变式训练1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促进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D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答案:B难点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1)对照组:1号试管只加入2mLH2O2溶液,以排除其他因素(如温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2)实验组:2、3、4号试管在加入2mLH2O2溶液的基础上,分别
8、放入90水浴中、加入2滴FeCl3溶液、加入2滴肝脏研磨液,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比较现象。2实验设计图示3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试管3%的过氧化氢溶液(mL)控制变量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处理H2O2分解速率(气泡多少)12无助燃性H2O2自然分解缓慢2290水浴加热很少有助燃性加热能促进H2O2分解32滴加35%的FeCl3溶液2滴较多助燃性较强Fe3能催化H2O2分解42滴加20%的肝脏研磨液2滴很多助燃性更强过氧化氢酶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且效率高4.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对照组实验组2号:90水浴加热3号:加3.5%的FeCl3溶液2滴4号:加20%的肝脏研磨液
9、2滴H2O2分解速率,用产生气泡的多少表示加入H2O2的量;实验室的温度;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1号试管2、3、4号试管特别提示:对所用酶材料肝脏的要求:选用新鲜肝脏,若不新鲜,肝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在腐生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用肝脏时,要充分研磨,使肝脏细胞内的酶能与底物接触,使酶发挥正常催化作用。滴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共用一个吸管,否则滴的FeCl3溶液中会含少量肝脏研磨液,而研磨液中H2O2酶具高效性,会使两个试管中气泡一样多,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例2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
10、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B3.5%FeCl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分子摩尔浓度过高,影响了活性的正常发挥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D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答案:C变式训练2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试管中的催化剂相同B两试管加入催化剂的分子数相同C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两试管中产生氧气总量可能相同,但所需的反应时间不同答案:D解析:在两试管中加入的催化剂分别是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1滴氯化铁溶液所含的氯化铁分子数远远多于1滴过氧化
11、氢酶溶液所含的酶分子数。从图中看出实验变量是催化剂的不同,因此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由于两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体积完全相同,而酶与无机催化剂只是催化反应的速度不同,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因此最终产生的氧气量相同,而过氧化氢酶最先催化反应达到平衡。难点3 有关酶本质和催化特性的实验1验证酶的本质的实验思路(1)验证酶是蛋白质:酶解法: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化学水解:经酸碱水解后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空间结构变性法:凡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使酶变性失活;显色反应法: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元素分析法:酶的元素组成与蛋白质相似。(2)验证酶是RNA,常用RNA酶水解法。2酶的催化特性的实验(1
12、)高效性实验流程:(见下表)序号项目试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mL振荡2mL振荡460热水保温5min5min5加斐林试剂2mL振荡2mL振荡6将试管下半部放入热水中加热煮沸1min1min7观察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变量分析自变量:温度(tn)或pH(pHn);因变量:底物分解速率(现存量)或产物形成速率(产物生成量);无关变量:底物浓度、体积,酶浓度、体积,pH(或温度)。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流程:(如下表)序号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等量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
13、mL2控制不同温度条件60热水(5min)沸水(5min)冰块(5min)3加等量新鲜淀粉酶溶液1mL(5min)1mL(5min)1mL(5min)4加等量碘液1滴1滴1滴5观察实验现象不出现蓝色(呈现碘液颜色)蓝色蓝色结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高温、低温都影响酶的活性。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流程:(如下表)序号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注入等量的新鲜淀粉酶溶液1mL1ml1mL2注入等量的不同pH的溶液1mL蒸馏水1mLNaOH溶液1mLHCl3注入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4放入60热水中相等时间5min5min5min5加等量斐林试剂并摇匀2mL2mL2mL6放入热
14、水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min1min1min7观察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结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pH,pH偏高或偏低都影响酶的活性。特别提示:设计酶相关实验的一般程序:分组编号不同处理平衡无关变量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设计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应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或pH,首先将底物、酶液分别处理到各自预设的温度或pH条件下,然后将相应底物与相应的酶混匀。例3某同学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A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有蔗糖酶,所以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B实验步骤:取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1 12 学年 生物 必修 新人 同步 课件 5.1 降低 化学反应 活化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