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pdf
《小学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1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P19-P21 页。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30+84 52+3 80-648 29+2442.把二
2、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53=15 819=9 16+12=28 25+15=40 9-9=0 287=4(课前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2.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河岸上有男生 29 人,女生 25 人
3、,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 9 人,需要几只船?(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师: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生 1:我估计大概需要 7 条船。我把男生看成 30 人,女生看成 30 人,这样用总人数 60 人除以 9,大约需要 7 条船。生 2:我估计大概需要 6 条船。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 7 条里减掉 1 条船,大约需要 6 条船。师:那么到底需要几条船?谁会列式解答?生:29+25=54(人)549=6(只)
4、师:第一步先算什么?生:先算全班总人数,再除以每条限乘 9 人。师:说得好!师:谁能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把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生:29+259师:小组讨论:这样列式行不行?生 1:不行,因为这样就不是先算加法了生 2:不行,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要几条船,男生没算(评析问题的出现为后面小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师:好,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要先算 29+25,就必须给它加上一个符号表示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试写 并展示:29+259(29+25)9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数据和运算符号一样。师:观察的非常认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
5、后一道算式加了小括号。师:那咱们计算一下,结果怎么样?学生计算展示得数后讨论:为什么两道题的得数不同?多让学生说。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得数不同。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新符号“()”小括号(板书)。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它所表示的意义。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以后,大家看到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现在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题意呢?(评析结合具体情境,教师将小括号介绍给学生。)师:同桌之间讨论并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感知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生:(29+25)9=549=6(只)答:需要租 6 只船。师:通过对“过河”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6、,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作用?生 1: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生 2: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生 3:小括号里的要先算,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师:老师把大家说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出示:小括号,本领大,算式有你就变化。改变顺序少不了,先算括号要记牢。学生齐读。(儿歌的编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加深印象。)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说说不同之处及运算顺序)18-92(18-9)22.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学生说说算法)5(36-29)(83-35)8 94-(25+19)3.我帮妈妈算一算每桶方便面 4 元,每袋大米 64 元,妈妈带了
7、 100 元钱买了一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桶方便面?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正方体 教法学法 实践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
8、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二、引入新课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猜想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出示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 厘米。)提问:体积是多少?(101010=1000(立方厘米)。)教师
9、:由此可知 1 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2)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 1 米,即体积为 1 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3)完成课本 34 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2、体积单位的互化。(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出示例 3:3.8 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
10、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大化小,乘进率。3.81000=3800 立方分米(2)2400 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说明计算过程。(3)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小结。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三、巩固提高三、巩固提高1、试解下面几题2 米 380 立方分米=()立方米;教师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5.34 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课本做一做总结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作业布置 课本 P36 练习八:1。(
11、写出转化过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可能性的事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做出判断性的表述,并能简单说明理由。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能对一些事情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并恰当的表达出来。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12、、转硬币1、印有一元的这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这面是反面。(转硬币)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2、先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再转硬币。总结:也就是说在硬币转动之前,我们只能猜测,转动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二、摸棋1、把红棋全部放入一个盒中。请问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2、那如果再请同学摸会是什么颜色的?3、把三种颜色的棋放到盒中,这次还一定会摸出红棋吗?猜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学生实际摸摸看。4、总结:在这个盒子中装有三种颜色的棋。摸的时候,可能摸出一个红棋,可能摸出一个黄棋,也可能摸出一个绿棋。我们只能用可能描述这件事情。5
13、、请问在这个盒子中摸到紫棋吗?(因为没有紫色的棋,所以不可能摸到紫色的棋)。6、小精灵带来三个杯子。提出三个问题。三、书上例 2。要求: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勾,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圆圈,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叉。四、巩固练习。书后练习题,小卷,游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4 4教
14、材分析及学生分析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意义与分数又有所不同。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并能正确
15、熟练地读写百分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概括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师:昨天我们进行了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的测查,老师特别统计了一下这次考试的情况,请看: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测查情况:90 分以上的 30 人,占 50%80 分以上的 18 人,占 30%70 分
16、以上的 6 人,占 10%60 分以上的 6 人,占 10%师: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这次测查,90 分以上的人数比较多。生:我知道了 70 分和 60 分的人数一样多。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百分数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百分数吗?请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生 1:我看到汇源果汁中,原果蔬汁含量 100%生 2:我搜集到一件衣服的标签,上面写着:含棉 60%生 3:社会书中写着:(师评:你们真是些细心的孩子!)师:究竟什么才是百分数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研究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反思:本课教学前,我们刚刚进行一次数学测查,我抓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