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历史(必修2)王琳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或为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所规定的在经济生活上的行动准则和措施。主要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1、朝贡贸易2、私人海外贸易 朝贡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皇帝,皇帝,“进贡进贡”方物,中国王朝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方物,中国王朝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根据“薄来厚往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赏赐”。“赏赐赏赐”物品的总价值大于物品的总价值大于“进贡进贡”物品总价值的数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
2、数十倍倍甚至数十倍“朝贡朝贡”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依据材料概括朝贡贸易的特点?基本方法:分层归纳、简明扼要两个层次:初级:表象概括高级: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1、朝贡贸易政府经营不计成本宣示国力2、私人海外贸易西汉 开通海陆丝绸之路开通海陆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物以丝绸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物产大量运往西方各国产大量运往西方各国唐朝 鼓励对外贸易,设立
3、市舶司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为中外客商从事贸易管理,为中外客商从事贸易提供种种优待和方便提供种种优待和方便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城市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宋元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更加重视海外贸易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海外贸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宋元国家财政易的收入成为宋元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明清 海禁:海禁:进出海疆的禁令进出海疆的禁令。辞源辞源 明清王朝禁止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海禁”。为防止沿海为防
4、止沿海“奸民奸民”与倭寇勾结,太祖与倭寇勾结,太祖严令严令“滨海居民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明太祖洪武实录明太祖洪武实录 明清王朝禁止明清王朝禁止民间商船民间商船赴海外经商和限制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海禁”。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二百零八艘船只,二万七千八百多人,从刘家港出发远洋。船队装满了粮食、淡水、盐、茶、酒等日用品,除此之外,还装有大量用于贸易瓷器、丝绸、织锦、铜钱、黄金等物品1433后明王朝再无航海的活动。中国和世界的时差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和葡萄牙航海活动的不同点。1415年葡萄牙国王
5、若奥一世颁布特许状,允许探险者获得他们所发现的一切。葡萄牙国内掀起一股私人探险的热潮。在探险家的船上,除了必需的食品和水外,剩下的几乎就是用于作战的枪炮1433年若奥一世去世,但葡萄牙人的探险、殖民事业继续蓬勃发展。中国和世界的时差中国航海活动以国家为主,葡萄牙的航海活动以个人为主;(主体)中国航海以赏赐贸易为主,西方的航海以殖民掠夺为主;(内容)中国的航海活动难以持续,葡萄牙的航海活动蓬勃发展;(结果)中国航海目的为了宣扬国威,葡萄牙的航海目的为获得利益;(目的)依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葡萄牙航海活动的不同点。1515世纪世界航海局势悄然开始逆转世纪世界航海局势悄然开始逆转顺治顺治年间年间1655
6、1655 为切断沿海居民与郑氏反清政权的联系,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入海。中外贸易亦被明令禁止。康熙康熙年间年间16841684 开放海禁,在澳门、宁波、漳州、云台山设立四个通商口岸,负责中外贸易。17171717 颁布南洋禁海令(停止南洋贸易)雍正雍正年间年间17271727 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严禁天主教,驱逐西方传教士。乾隆乾隆年间年间17571757 担忧大量外国商船云集,给西方殖民势力可乘之机,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只能通过公行进行贸易。随后制订防范外夷规条道光道光18421842 开广州、厦门、福
7、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清海禁政策实施过程公行(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公行(十三行)具体业务: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外商进出口的船钞和货税由公行交纳,公行负责向外商的货船征收税款代理清政府束外商的行为清政府对外商的政令以及外商给清政府的呈文,均由公行传递。办理清政府对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齐豫生、夏于生中国通史第十卷依据材料概括公行具体业务,说明公行的职能。业务:业务:承办进出口贸易;征收外商税收;管理外商;传递中外间公文承办进出口贸易;征收外商税收;管理外商;传递中外间公文。职能:职能:商业职能商业职能兼兼外交政治职能。外交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中国 经济政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