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件第十三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课件第十三章.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313章章货货 币币 供供 给给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 在在这这一一章章中中,我我们们将将讨讨论论货货币币供供给给统统计计口口径径的的划划分分;存存款款货货币币创创造造机机制制;货货币币供供给给的的决决定定因因素素以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及中国的货币供给。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什么因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给是怎样的。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口径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四
2、节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第五节 西方货币供给理论 第六节 中国的货币供给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4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相对于货币需求的概念。包含了货币的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后者说明的是银行体系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量,以及供应量是否与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相一致的问题。货币供应量是存量概念。利率、货币供给与物价.mpg5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1.1 逐渐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狭义货币:狭义货币:20世
3、纪50年代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狭义货币供给口径,即货币是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M M1 1=C+D=C+D广义货币:广义货币:20世纪五十年代后,货币学派兴起,他们更加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即货币应该包括通货和人们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M M2 2=M=M1 1+D+Dt t还有一些学者则主张更加广泛的货币定义,如M3、M4等。6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1.1.划分货币层次的的意义:划分货币层次的的意义:便于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
4、的重点。具体而言:(1)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2)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相应反应。2.2.货币层次的划分的三条原则货币层次的划分的三条原则 (1)流动性的强弱;(2)与经济的相关性;(3)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8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3.3.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
5、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M1被称作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作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作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13.1 13.1 货币供给口径货币供给口径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0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1 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1.1.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 2.2.非现金结算制度(转帐结算)非现金结算制度
6、(转帐结算)11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2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派生生存存款款:是是指指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用用转转帐帐结结算算方方式式发发放放贷贷款款或或进进行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其他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R R)=库存现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存款总额(r.Dr.Dd d)超额准
7、备金超额准备金(ER)=(ER)=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R-r.DR-r.Dd d)12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假定假定:(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20%);(2)银行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即没有超额准备金存在(ER=0);(3)客户将获得的贷款全部以活期存款(Dd)的形式存入银行。(C=0;Dt=0)。A A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B B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
8、 000存存 款款 10 000 贷贷 款款 8 000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1 600存存 款款 8 000 贷贷 款款 6 400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银行银行 支票存款增加额支票存款增加额 贷款增加额贷款增加额 准备金增加额准备金增加额 A 10 000 8 000 2 000 B 8 000 6 400 1 600 C 6 400 5 120 1 280 D 5 120 4 096 1 024 E 4 096 3 276.8 819.2
9、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存款创造存款创造15存款总额存款总额 =10 000 1+(1-20%)+(1-20%)2+(1-20%)3+(1-20%)n+=50 000可推导出:可推导出:式中:D D d d为经过派生的存款变动额 R R 为原始存款的增额 r r 为法定准备金比率D Dd d =DDd d+R+RD Dd d =R1/rR1/rk=Dk=Dd d/R=1/rR=1/r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第第1313章章 货
10、币供给货币供给对存款乘数的修正:对存款乘数的修正:(1 1)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也就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在考虑了现金漏损率的条件下: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 2)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为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
11、备金总是高于法定准备金。银行超过法定要求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在考虑了超额准备金率后,我们可以将 K 进一步修正为: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8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3(3)定期存款所占比例)定期存款所占比例t t 和定期存款准备金和定期存款准备金 r rt t()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存款至少可以大致分
12、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对 于这两种存款,通常分别规定不同的准备率。如果以rt代表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以t 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值,则可将K 修正为:派生存款的缩减过程:与存款创造逆对的过程派生存款的缩减过程:与存款创造逆对的过程A A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B B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 000存存 款款 -10 000 贷贷 款款 -8 000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1 600存存 款款 -8 000 贷贷 款款 -6 400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
13、货币供给13.2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存款货币创造机制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2013.3.1 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 1.1.基础货币(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monetary base)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一般用Mb表示基础货币。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1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中央
14、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13.3.1 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2.2.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3.3.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首要的是视其在受信中所能获得的原始存款的数量。而这些原始存款正是来源于中央银行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所以,基础货币及其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13.3.1 基础
15、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在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作用下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货币乘数。用MS 代表货币供给,Mb 代表基础货币,m 表示货币乘数,则可列出下式: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1 1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M M1 1和和M M2 2的货币乘数:的货币乘数:通货既是流通
16、中的货币,又是基础货币。说它是流通中货币,因为它与存款货币共同服务于公众的经济运行过程;说它是基础货币,是因为缺了它,只靠准备存款,是无法把存款货币创造出来的。它虽然在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通过这一过程,它本身却丝毫也不增加中央银行发行多少,流通中就只能有多少。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2.2.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CRDC基础货币基础货币M Mb b=C+R=C+R 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 M M1 1=C+D=C+D 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
17、的倍数13.3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2.2.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与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mMb13.4 13.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货 币币 供供 给给货货 币币 乘乘 数数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基基 础础 货货 币币对对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的的债债权权对财政的债权对财政的债权黄金外汇占款黄金外汇占款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
18、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2.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13.4 13.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P.341)(P.341)1.商业银行 2.中央银行 3.社会公众13.4 13.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5 13.5 西方货币供给理论(自学)西方货币供给理论(自学)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
19、5.1 基础货币13.5.2 货币乘数13.5.2 关于货币供给的可控性13.6.1 13.6.1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 1.“统存统贷”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2.“存贷差额控制”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3“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4.“比例管理”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13.6 13.6 中国的货币供给中国的货币供给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13.6.2 13.6.2 中中国国社社会会经经济济主主体体的的行行为为对对货货币币供供给给的的影响影响 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不不仅仅具具有有外外生生变变量量性性质质,它它同同时时是是一一个个内内生生变变量量。企企业业、居居民民、财财政政的的行行为为都都对对货货币币供供给给构构成成决决定定作作用用。在在我我国国现现阶阶段段,各各社社会会经经济济主主体体的的行行为为对对货货币供给的决定作用又具有其特殊内容。币供给的决定作用又具有其特殊内容。1、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居民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财政的收支行为对银行的货币供给的影响13.6 13.6 中国的货币供给中国的货币供给 第第1313章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