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四章.ppt
《微机原理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第四章.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 机 原 理微机原理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微 机 原 理4.1 概述 衡量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三个:容量、速度和成本。为了兼顾以上三个方面的指标,通常采用三级存储器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其速度接近高速缓存的速度,其容量接近辅存的容量,位成本接近廉价慢速的辅存平均价格。本章重点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主存的构成和工作过程、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微 机 原 理4.1.1 存储器分类 1按构成存储器的器件和存储介质分类 按构成存储器的器件和存储介质主要可分为: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光电存储器、磁膜、磁泡和其它磁表面存储器以及光盘存储器等。从五十年代开始,磁芯存储器曾度
2、成为主存储器的主要存储介质。但从七十年代起,半导体存储器逐渐取代了磁芯存储器的地位。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都使用的是半导体存储器。微 机 原 理2按存储器的存取方式分类 按存取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等(1)随机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又称读写存储器)是指通过指令可以随机地对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和写,在一切计算机系统中,主存储器大都采用随机存储器。按照存放信息的方式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RAM(SRAM)是以双稳态元件作为基本的存储单元来保存信息,而动态RAM(DRAM)是靠电容来存放信息的,使得这种存储器中存放的信息
3、容易丢失,必须定时进行刷新。微 机 原 理(2)只读存储器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对其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它通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及图形符号等。由于它和读写存储器分享主存储器的同一个地址空间,故仍属于主存储器的一部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只读存储器也出现了不同的种类,如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ible Programmable 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 Erasible Programmable ROM)
4、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擦型存储器(Flash Memory)具有EEPROM的特点。微 机 原 理3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助存储器(外存)、缓冲存储器等。主存储器速度高,但容量较小,每位价格较高。辅存速度慢,容量大,每位价格低。缓冲存储器用在两个不同工作速度的部件之间,在交换信息过程中起缓冲作用。微 机 原 理 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MOS存储器(静态、动态)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EEPROM 存储器 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 快擦型存储器 磁盘(软盘、硬盘、
5、盘组)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 缓冲存储器p微 机 原 理4.1.2 存储器系统结构微 机 原 理 1基本存储单元 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位二进制信息,其内部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并能够在外部对其状态进行识别和改变。2存储体 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只能保存一位二进制信息,若要存放MN个二进制信息,就需要用MN个基本存储单元,它们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由这些基本存储单元所构成的阵列称为存储体或存储矩阵。如8k8表示存储体中一共8K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存放8位二进制数据。微 机 原 理3地址译码器 存储器系统是由许多存储单元构成的,CPU要对某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时,必须先
6、通过地址总线发出所需访问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地址译码器的作用是接受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译码,选中该地址码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存储器地址译码有单译码与双译码两种方式。(1)单译码 (2)单译码方式又称字结构,全部地址码只用一个电路译码,译码输出的选择线直接选中对应的存储单元。这一方式需要的选择线数较多,只适用于容量较小的存储器。如前图所示。微 机 原 理(2)双译码 在双译码结构中,将地址译码器分成行译码器(又叫X译码器)和列译码器(又叫Y译码器)两部分,行列选择线交叉处即为所选中的内存单元,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译码输出线较少。如下图所示。微 机 原 理4片选与读写控制电路 片选
7、信号用以实现存储器芯片的选择。当片选信号有效时,才能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在选择存储单元时,要先进行片选,再在芯片中选择与地址相应的存储单元。片选信号一般由地址译码器的输出及一些控制信号来形成。读/写控制电路则用来控制对芯片的读/写操作。5I/O电路 I/O电路位于系统数据总线与被选中的存储单元之间,用来控制信息的读出与写入。6集电极开路或三态输出缓冲器 为了扩充存储器系统的容量,需要通过集电极开路或三态输出缓冲器,将几片RAM芯片的数据线并联使用或与双向的数据线相连。7其它外围电路微 机 原 理4.1.3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存储器容量 存储器容量是指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数量,即字节数。或可以
8、容纳的二进制信息总量,即存储信息的总位(bit)数。2、存取速度 存储器的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速度。存取速度可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这两个时间参数来衡量。3、可靠性 存储器的可靠性用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4、功耗 存储器芯片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可用某个存储单元或整个芯片的功耗来表示。微 机 原 理4.2 读写存储器 RAM读写存储器分为静态RAM与动态RAM两种。4.2.1 静态 RAM(SRAM)1基本存储单元 静态RAM的基本存储单元是由两个增强型的NM0S反相器交叉耦合而成的触发器。每个基本的存储单元由六个MOS管构成,
9、所以,静态存储电路又称为六管静态存储电路。微 机 原 理六管静态存储单元微 机 原 理静态存储电路结构组成原理图微 机 原 理2静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14Intel 2114是一种1K4的静态RAM存储器芯片,其它的典型芯片有Intel 6116/6264/62256等。(1)芯片的内部结构(2)存储矩阵(3)地址译码器(4)I/O控制电路(5)片选及读、(6)写控制电路 微 机 原 理(2)Intel 2114的外部结构 Intel 2114 RAM存储器芯片为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共有18个引脚。A0-A9:10根地址信号输入引脚;:读写控制信号输入引脚;I/O1I/O4:
10、4根数据 输入输出信号引脚;:片选信号输入引脚;+5V:电源;GND:地;微 机 原 理4.2.2 动态RAM(DRAM)1动态RAM基本存储单元 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单元,由一个MOS管T1和位于其栅极上的分布电容C构成。当栅极电容C上充有电荷时,表示该存储单元保存信息“1”。反之,当栅极电容上没有电荷时,表示该单元保存信息“0”。动态RAM存储单元实质上是依靠T1管栅极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来保存信息的,电容上所保存的电荷就会泄漏。在动态RAM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及时地向保存“1”的那些存储单元补充电荷,以维持信息的存在。这一过程,就称为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操作。微 机 原 理2动态RAM存储器芯片I
11、ntel 2164A Intel2164A是一种64K1的动态RAM存储器芯片,其他 典型芯片有Intel 21256/21464等。(1)Intel 2164A的内部结构 微 机 原 理 存储体:64K1的存储体由4个128128的阵列构成;地址锁存器:Intel 2164A采用双译码方式,16位地址 信息分两次送入芯片,且通过同一组引脚分两次接收,故在芯片内部有一个锁存8位地址信息的地址锁存器;数据输入缓冲器:用以暂存输入的数据;数据输出缓冲器:用以暂存要输出的数据;1/4I/O门电路:由行、列地址信号的最高位控制,从相 应的4个存储矩阵中选择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操作;行、列时钟缓冲器:用以协
12、调行、列地址的选通信号;写允许时钟缓冲器:用以控制芯片的数据传送方向;128读出放大器:接收由行地址选通的4128个存储单元 的信息,放大后写回原存储单元,实现刷新操作;1/128行、列译码器:分别用来接收7位的行、列地址,从 128128个存储单元中选定某一单元,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微 机 原 理(2)Intel 2164A的外部结构:Intel 2164A是具有16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芯片。A0A7:地址信号的输入引脚;:行地址选通信号输入引脚;:列地址选通信号输入引脚;:写允许控制信号输入引脚;DIN :数据输入引脚;DOUT:数据输出引脚;VDD:+5V电源引脚;Vss :地;微 机 原
13、 理4.3 只读存储器 ROM 4.3.1 掩模 MROM 图示44位的MOS ROM存储阵列,采用单译码方式。有两位地址输入,译码后输出四条字选择线为行,输出的位线为列线,行列的交叉处有管子则该位为“0”,没有管子则该位为“1”,交叉处的连接是在制造时由二次光刻版的图形掩模所决定的,一旦芯片制成后,用户是无法变更其结构的。保存的信息,在电源消失后,也不会丢失,将永远保存下去。微 机 原 理4.3.2 可编程的 PROM PROM存储器在出厂时,存储体中每条字线和位线的交叉处都是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的PN结,字线与位线之间不导通,意味着该存储器中所有的存储内容均为“0”。如果用户需要写入程序,
14、则要通过专门的PROM写入电路,产生足够大的电流把要写入“1”的那个存储位上的二极管击穿,造成这个PN结短路,只剩下顺向的二极管跨连字线和位线,这时,此位就意味着写入了“1”。还有一种熔丝式PROM,用户编程时,靠专用写入电路产生脉冲电流,来烧断指定的熔丝,以达到写入“1”的目的。写入的过程称之为固化程序,PROM器件只能固化一次程序,数据写入后,就不能再改变了。微 机 原 理4.3.3 可擦除可编程序的EPROM1基本存储电路 可擦除可编程的ROM又称为EPROM。这种EPROM电路在N型的基片上扩展了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分别引出源极(S)和漏极(D),在源极与漏极之间有一个由多晶硅做成的栅
15、极,但它是浮空的,被绝缘物SiO2所包围。出厂时浮空栅极上没有电荷,管子内没有导电沟道,源极与漏极之间不导电,此时表示该存储单元保存的信息为“1”;微 机 原 理 编程时,若要使该单元保存信息“0”,则只要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加上+25V的电压,同时加上编程脉冲信号(宽度约为50ns),漏极与源极之间被瞬时击穿,就会有电子通过SiO2绝缘层注入到浮动栅。浮动栅被SiO2绝缘层包围,注入的电子无泄漏通道,且浮动栅为负,就形成了导电沟道使相应的单元导通,则该单元所保存的信息为“0”。如果要清除存储单元中所保存的信息,就必须设法将其浮动栅上的负电荷释放掉。当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浮动栅时,负电荷便可以获
16、取足够的能量,摆脱SiO2的包围,以光电流的形式释放掉,源极与漏极之间不导电。恢复保存的信息为“1”的状态。该单元又可重新编程。EPROM存储器芯片,在其上方有一个石英玻璃的窗口,紫外线正是通过这个窗口来照射其内部电路而擦除信息的,一般擦除信息需用紫外线照射l520分钟。微 机 原 理2EPROM 芯片 Intel 2716 Intel2716是一种2K8的EPROM存储器芯片,双列直插式封装,24个引脚。其它的典型芯片有Intel 2732、Intel 2764、Intel 27256等。(1)芯片的内部结构(2)存储阵列;存储阵列由2K8个浮动栅MOS管构成;(3)7位行地址译码器;(4)
17、4位列地址译码器;(5)输出允许、片选(6)和编程逻辑;数据输出缓冲器;微 机 原 理(2)芯片的外部结构 Intel2716具有24个引脚,各引脚的功能如下:Al0A0:地址信号输入引脚;O7O0:双向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引脚;:片选信号输入引脚;:数据输出允许控制信号引脚;Vcc:+5v电源;VPP:+25v电源;GND:地。微 机 原 理4.3.4 电可擦除可编程序的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序的ROM也称为EEPROM即E2PROM。其工作原理与EPROM类似,在E2PROM中,漏极上面增加了一个隧道二极管,它在第二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压VG的作用下,可以使电荷通过它流向浮动栅;若VG的极
18、性相反也可以使电荷从浮动栅流向漏极,所用的电流是极小的。擦除可以按字节分别进行。字节的编程和擦除都只需要10ms,可以进行在线的编程写入。常用的典型芯片有2816/2864等 微 机 原 理4.3.5 快擦型存储器(F1ash Memory)快擦型存储器具有EEPROM的特点,又可在计算机内进行擦除和编程,它的读取时间与DRAM相似,而写时间与磁盘驱动器相当。快擦型存储器操作简便,编程、擦除、校验等工作均已编成程序,可由配有快擦型存储器系统的中央处理机予以控制。快擦型存储器可替代EEPROM,在某些应用场合还可取代需要配备电池后援的SRAM系统,使用快擦型存储器后可省去电池。快擦型存储器的非易
19、失性和快速读取的特点,能满足固态盘驱动器的要求。同时,可替代便携机中的ROM,以便随时写入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快擦型存储器还可应用于MP3、U盘、各种仪器设备以及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中。典型的芯片有27F256/28F016/28F020等。微 机 原 理4.4 存储器芯片扩展及其与CPU的连接4.4.1 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 CPU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首先要由地址总线给出地址信号,然后要发出相应的读/写控制信号,最后才能在数据总线上进行信息交流。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地址线的连接;数据线的连接;控制线的连接;微 机 原 理在连接中要考虑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CP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