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化学)》.doc





《《广东省东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化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I、NO、SiO BNH、OH、Cl、HCOCK+、SO、Cu2+、NO DAl3+、Mg2+、SO、CO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需的相对原子量:N 14 Mg 24)A常温常压下,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
2、nAB2.4g镁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况下,nA个 CH2Cl2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0.1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酯类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B溴乙烷、苯酚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C苯、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蔗糖和乙酸均属于电解质 XYZW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4种元素的氢化物中,Z的氢化物最稳定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3、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发生反应1125、101kPa 下:2Na(s)1/2O2(g)=Na2O(s) H1=414 kJ/mol; 2Na(s)O2(g)=Na2O2(s) 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和产物都只含离子键B. 反应和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都比生成物总能量低C. 由上述反应可知Na的燃烧热为 414 kJ/molD.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 B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AlCl3溶液的方法生产金属铝C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
4、Cl,阳极反应都是:2C1一2e = C12 D钢铁的腐蚀通常为电化学腐蚀,该腐蚀过程中负极反应为:Fe3e = Fe 3+ 13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有局限性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温度计碎泡沫 饱和硫酸铜溶液 CaO水(第22题图) A装置可用于测定中和热B装置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第23题图)C装置可用于高温煅烧石灰石 D装置可用于吸收易溶
5、于水的尾气 23在25下,向10.00 mL 0.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是弱酸Bb点表示的溶液中:c(HA) = c(A) Cc点时:V= 10.00 mLDb、c、d三点表示的溶液中一定都存在:c(Na+) + c(H+) = c(A) + c(OH)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82分)(以下各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30(16分)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如下Heck反
6、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该反应原理如下:(X为卤原子,R为取代基)经由Heck反应合成E的路线如下:(1)已知A 为羧酸,AB的反应类型是 ,0.2mol的A与足量的金属Na反应产生H2 L(标准状况下)。(2)写出反应I的方程式 (注明条件)(3)符合A分子式的羧酸类物质有两种,其中的一种经过上述反应转化成B,已知B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B的结构简式为 。(4)E的结构简式为 。(5)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经过下列反应也能制得C 实验室检验反应III是否完全可用的试剂是: 。 31(16分)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10%H2SO4)来堆浸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
7、综合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第31题图)氧化铜锌矿堆浸工业废酸过滤海绵铜Fe除铁Fe(OH)3A氨水沉淀Zn2B溶液焙烧NH4HCO3、氨水活性ZnO矿渣Zn2(OH)2CO3已知:Fe(OH)2为絮状沉淀难以过滤除去,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Fe26.39.7Fe31.53.2Zn26.28.0请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铜锌矿中含有少量的CuS和ZnS,在H2SO4的作用下ZnS可以溶解而CuS不溶,则相同温度下:Ksp(CuS) Ksp(ZnS)(选填“”“”或“”)。(2)堆浸后加入Fe粉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3)加入A
8、 物质的目的是 ,物质A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双选)AKMnO4BO2CH2O2DNaOH(4)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 范围之间。(5)溶液B中主要溶质的化学式是 。32(16分)已知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 H0。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积中,加入0.20mol的N2和0.60mol的H2,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2)反应进行到4分钟到达平衡。请计算从 反应开始到刚刚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NH3) 为 ;(3)5分钟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9、,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 移动(第32题图)(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原因是: 。化学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时将容器的体积瞬间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后NH3浓度的变化曲线。(5)N2和H2的反应还有其它应用。如: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分别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33(16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
10、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的成分。(第33题图)(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3)向C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只生成一种气体(常温下为红黄色,且为氯的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得到的固体最多含有三种物质,含有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猜想和验证。 提出合理猜想 一定含有NaHCO3和 ;可能含有剩余的Na2CO3。 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检验。请完成实验步骤3、4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品红、稀盐酸。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1、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各取12mL所得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步骤2:向甲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碳酸钠。步骤3:步骤4:(4)完成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Na2CO3+H2O=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理科综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题号78答案CA题号9101112答案BDD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2223BDAD30(16分)(1)取代反应(2分,漏写“反应”二字扣1分) 2.24(3分)
12、 (2)(3分,条件错或漏扣1分,漏写HBr扣1分) (3) (3分)(4) (3分,结构简式中不按C四价书写或取代基连错位均为0分)(5)氢氧化钠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2分,不写氢氧化钠溶液扣1分)31(16分)(1) (2分) (2)Fe + 2H+Fe2+ + H2(2分) Fe + Cu2+Fe2+ + Cu(2分)(书写不论先后)(3)将Fe2+氧化成Fe3+,以便除去 (2分,答“除去Fe2+得1分”) BC (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为0分) (4)3.26.2(2分,答3.26.1给1分,其它答案不给分) (5)(NH4)2SO4 (2分,多答其它物质
13、的得1分)32(16分)(1)(2分)(2)(3分,写2.5102、0.025得2分,单位错或写成“mol/Lmin”扣1分)(3)向正反应方向;(2分)原因是: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加倍(1分),浓度熵QK,平衡向正向移动(1分)也可答体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1分),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1分)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 (2分) 不变(2分)(3分,起点标对得1分,拐点、平台标对得1分、走势对得1分。5分钟时不画垂直连接线不扣分) (4)C(NH3)(molL-1)(5)N2 + 8H+ 6e=2NH4+(2分,NH4+写成NH3不得分) 33(16分)(1)Mn
14、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分,无加热、无气体符号共扣1分,无“浓”扣1分;不配平或配平错得0分)(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2分,答“除去其中的HCl”也得分)(3)NaCl (2分,答“氯化钠”也得分)(8分)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3:向甲中上层清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2分)若上层清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2分)步骤4:向乙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1分),再滴入少量AgNO3溶液(1分)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钠(2分)(4)2NaHCO3+2NaClCl2O(2分,Cl2O标“”不扣分,配平错为0分)说明:【关于步骤3】1用
15、试管取出少量上层清液来检验也正确2HCO3-的检验也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检验,但用此方法必须用试管取出少量的上层清液,现象是有无色的气泡生成3若不用甲中的上层清液,重新取样也可(重复了步骤2操作)。若不用过量BaCl2溶液,直接加酸,通过“立即产生无色气泡”现象不能证明HCO3-。评分建议:取样1分,试剂和用量合理得1分,现象正确得1分,结论正确得1分。试剂选择错误,株连现象和结论得分,即只有取样分数【关于步骤4】若用步骤3的上层清液继续实验,属于方法错误。由于加入了BaCl2,影响后面的检验,所以必须重新取样。评分建议:取样1分,试剂和用量合理得1分,现象正确得1分,结论正确得1分。1“少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东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化学 广东省 东莞市 2012 届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调研 测试 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