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ppt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学 主编主编 伍玉娇伍玉娇绪绪 论论一、材料的分类一、材料的分类绪绪 论论二、金属材料的优势二、金属材料的优势 1、成熟的加工工、成熟的加工工艺艺;2、优优越的越的综综合性能合性能 具有具有导电导电性和磁性,并且其性和磁性,并且其韧韧性高于陶瓷的,性高于陶瓷的,弹弹性模量性模量高于高分子材料。高于高分子材料。3、在相当、在相当长长的的时时期内金属期内金属资资源不会枯竭源不会枯竭 多数金属多数金属矿矿物能物能满满足几百年的使用,随着科学技足几百年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可开可开发发一些低品位一些低品位矿矿石,并且海洋、地壳深石,并且海洋、地壳深处处都有大量的金都有
2、大量的金属属矿矿物。物。4、具有、具有优优异的性价比异的性价比优势优势。5、更重要的是金属材料本身也在不断、更重要的是金属材料本身也在不断发发展。展。绪绪 论论三、金属材料的新进展三、金属材料的新进展1、非平衡、非平衡态态(亚稳态亚稳态)合金)合金 主要包括非晶、微晶和主要包括非晶、微晶和纳纳米晶,准晶也属于米晶,准晶也属于该该范畴。范畴。(1)非晶)非晶态态材料材料 具有短程有序、具有短程有序、长长程无序的特征。硬度和程无序的特征。硬度和强强度高、磁度高、磁导导率高,率高,矫顽矫顽力低。力低。非晶非晶态态磁性合金磁性合金Fe78B13.5Si9作作为变压为变压器材料,其器材料,其铁损为铁损为
3、取取向硅向硅钢钢片的片的1/3左右,而价格左右,而价格仅仅高高50%。Fe80B20非晶非晶态态合金的断裂合金的断裂强强度高达度高达3700MPa,比一般超,比一般超高高强强度度钢钢高出高出50%,为为一般一般结结构构钢钢的的7倍,是很好的低膨倍,是很好的低膨胀胀系数和恒系数和恒弹弹性材料。性材料。绪绪 论论 (2)微晶)微晶态态材料材料 是液是液态态金属在快冷条件下的金属在快冷条件下的产产物,其特点有:物,其特点有:微晶的微晶的强强度遵循度遵循Hall-Petch公式,具有比一般金属更公式,具有比一般金属更高的高的强强度;度;微晶材料的偏析很小,主要表微晶材料的偏析很小,主要表现现在合金在凝
4、固在合金在凝固过过程中程中形成的枝晶形成的枝晶间间距很小;距很小;由于在快冷由于在快冷过过程中溶程中溶质质原子的析出受到限制,因此,原子的析出受到限制,因此,通通过过快冷可大大提高固溶度。快冷可大大提高固溶度。绪绪 论论2、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金属基复合材料 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耐高温或要求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飞行器耐高温或要求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飞行器的重量。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比刚度比树脂复合材料的高很多。的重量。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比刚度比树脂复合材料的高很多。
5、3、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 腐蚀介质、磨损、辐射、高(低)温等环境条件。腐蚀介质、磨损、辐射、高(低)温等环境条件。绪绪 论论4、新工艺和新技术是开发新型金属材料的动力。、新工艺和新技术是开发新型金属材料的动力。5、金属功能材料的发展、金属功能材料的发展 (1)金属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 (2)形状记忆合金和超弹性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超弹性合金 (3)储氢合金)储氢合金 (4)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第第1章章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u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u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u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合金元
6、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u 合金元素对钢相变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相变的影响u 合金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u 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u 合金钢的编号方法合金钢的编号方法合金元素合金元素 为为了使了使钢获钢获得所需要的得所需要的组织结组织结构、物理、化学和构、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能而添加在力学等性能而添加在钢钢中的元素。中的元素。钢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Si、Mn、Cr、Ni、W、Mo、V、Ti、Nb、Al、Cu、B、Re等。等。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 热脆性:热脆性:S
7、FeS(低熔点(低熔点989););冷脆性:冷脆性:PFe3P(硬脆);(硬脆);氢脆、白点:氢脆、白点:H。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 0.1%;Nb、Ti、V、Zr、B等。等。碳化物形碳化物形成元素成元素 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Hf、Zr、Ti、Nb、V等;等;中中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W、Mo、Cr等;等;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弱碳化物形成元素:Mn。非碳化物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元素 Si、Al、Cu、Ni、Co等。等。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Fe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如下的多晶型性转变
8、: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如下的多晶型性转变:碳在碳在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或奥氏体。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或奥氏体。铁基固溶体铁基固溶体:合金元素溶在:合金元素溶在-Fe、-Fe和和-Fe中形成的固溶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基固溶体。体称为铁基固溶体。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二、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二、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1、相相稳稳定化元素定化元素 使使A3,A4,相区相区扩扩大。大。a)开启开启相区元素:相区元素:Ni、Mn、Co 量大量大时时,室温可,室温可获获得得相。相。b)扩扩大大相区
9、元素:相区元素:C、N、Cu等;等;扩扩大大相区。相区。奥奥氏氏体体形形成成元元素素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2、相相稳稳定化元素定化元素 使使A3,A4,相相区区缩缩小。小。a)封封闭闭相区元素:相区元素:Cr、V、W、Mo、Ti等;等;Cr、V与与-Fe完全互溶,量大完全互溶,量大时获时获得得相。相。b)缩缩小小相区元素:相区元素:W、Mo、Ti 等;等;W、Mo、Ti等部分溶解。等部分溶解。铁铁素素体体形形成成元元素素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三、对三、对S、E点成分的影响点成分的影响 A形成元素均使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点向左
10、下方左下方移动;移动;F形成元素使形成元素使S、E点向点向左上方左上方移动。移动。S点左移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E点左移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量降低。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量降低。当强和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时,继续提高合金元素含当强和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时,继续提高合金元素含量,会使量,会使S点含碳量有所回升。点含碳量有所回升。原因原因:形成了一部分不溶于奥氏体中的特殊碳化物,固定了钢:形成了一部分不溶于奥氏体中的特殊碳化物,固定了钢中一部分碳,使奥氏体碳含量下降,必须再增加一部分碳才能发中一部分碳,使奥氏体碳含量下降,必须再增加一部分碳才能发生共析转变。
11、生共析转变。四、对四、对A1、A3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 A形成元素形成元素Ni、Mn等使等使A1(A3)线向下移动;)线向下移动;F形成元素形成元素Cr、Si等使等使A1(A3)线向上移动。)线向上移动。五、对五、对-Fe相区的影响相区的影响 A形成元素形成元素Ni、Mn等使等使-Fe区扩大区扩大钢在室温下也钢在室温下也为奥氏体为奥氏体奥氏体钢奥氏体钢;F形成元素形成元素Cr、Si等使等使-Fe区缩小区缩小钢在室温下也钢在室温下也为铁素体为铁素体铁素体钢铁素体钢。1.1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a)Cr对对相区的影
12、响相区的影响b)Mn对对相区的影响相区的影响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1形成形成铁铁基固溶体基固溶体2形成合金渗碳体(碳化物)与氮化物形成合金渗碳体(碳化物)与氮化物 3形成金属形成金属间间化合物化合物 4形成非金属相(非碳化合物)及非晶体相形成非金属相(非碳化合物)及非晶体相5.自由自由态态 1)置换固溶体)置换固溶体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1、形成铁基固溶体、形成铁基固溶体 合金元素的固溶合金元素的固溶规规律,律,即即Hume-Rothery规规律律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因素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因素是是点阵结
13、构、原子半径和电子因素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因素,无限,无限固溶必须使这些因素相同或相似。固溶必须使这些因素相同或相似。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结结论论2)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有限固溶有限固溶 C、N、B、O等等 溶剂金属点阵结构溶剂金属点阵结构:同一溶剂金属不同:同一溶剂金属不同点阵结构,溶解度是不同的点阵结构,溶解度是不同的如如-Fe与与-Fe。溶质原子大小溶质原子大小:r,溶解度,溶解度。N溶解度比溶解度比C大:大:RN=0.071nm,RC=0.077nm。间隙位置间隙位置 优先占据有利间隙位置优先占据有利间隙位置畸变最
14、小。畸变最小。间隙位置总是没有被填满。间隙位置总是没有被填满。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 溶解度溶解度3、形成、形成 碳化物碳化物 1)钢中常见的碳化物)钢中常见的碳化物 碳化物类型、大小、形状和分部对钢的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碳化物类型、大小、形状和分部对钢的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用。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看到,碳化物形成元素均位于铁元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看到,碳化物形成元素均位于铁元素的左侧。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均处与铁元素的右侧。素的左侧。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均处与铁元素的右侧。与合金碳化物相比,铁的碳化物最不稳定与合金碳化物相比,铁的碳化物最不稳定 (1)结合键结合键 是金属
15、键与部分共价键的混合键,以金属键为主。(碳是金属键与部分共价键的混合键,以金属键为主。(碳化物形成元素均有一个未填满的化物形成元素均有一个未填满的d电子层。碳失去电子,填电子层。碳失去电子,填充在金属的次充在金属的次d层上,形成电子云)。层上,形成电子云)。(2)性能性能 具有金属性,如导电、导热性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具有金属性,如导电、导热性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具有高硬度、高熔点。2)碳化物的性质)碳化物的性质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3)碳化物的类型)碳化物的类型钢中常见的钢中常见的K类型有:类型有:M3C:渗碳体,正交点阵;:渗碳体,正交点阵;M7C3:例:例C
16、r7C3,复杂六方;,复杂六方;M23C6:例:例Cr23C6,复杂立方;,复杂立方;M2C:例:例Mo2C、W2C。密排六方;。密排六方;MC:例:例VC、TiC,简单面心立方点阵;,简单面心立方点阵;M6C:复杂六方点阵。:复杂六方点阵。K也有空位存在,可形成复合也有空位存在,可形成复合K,如,如(Cr,Fe,Mo,)7C3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 M6C型具有复杂结构,存在于型具有复杂结构,存在于Fe-Mo(W)-C系系中,为间隙化合物。中,为间隙化合物。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 复杂点阵结构:复杂点阵结构:M23C6、M7C3、M3C。特点:硬度、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特点:硬
17、度、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简单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M2C、MC。又称间隙相。又称间隙相。特点:硬度高,熔点高,稳定性好。特点:硬度高,熔点高,稳定性好。4、形成氮化物、形成氮化物(1)过渡族金属的氮化物)过渡族金属的氮化物 N/M0.59,均为间隙相。,均为间隙相。A.面心立方点阵的氮化物面心立方点阵的氮化物 TiN,NbN,ZrN,VN,Mo2N,W2N,CrN,MnN,-Fe4N,-Mn2N。B.密排六方点阵的氮化物密排六方点阵的氮化物 WN,MoN,Nb2N,Cr2N,Mn2N。(2)铝的氮化物)铝的氮化物 AlN:正常价非金属化合物,密排六方点阵。:正常价非金属化合物,密排六方点阵
18、。1)钢钢中氮化物的中氮化物的结结构构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1)强氮化物形成元素)强氮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 和碳化物一样,和碳化物一样,d层电子数少,和氮的亲和力大,在钢中形层电子数少,和氮的亲和力大,在钢中形成自己的固定氮化物,几乎不溶于奥氏体。成自己的固定氮化物,几乎不溶于奥氏体。(2)中强氮化物形成元素)中强氮化物形成元素:W,Mo 稳定性较高。稳定性较高。(3)弱氮化物形成元素)弱氮化物形成元素:Cr,Mn,Fe 高温时溶于奥氏体,低温时可析出。高温时溶于奥氏体,低温时可析出。(4)AlN 稳定性很高。稳定性很高。2)氮化物的)氮化物的稳稳定性定性1.2 钢的合金
19、化钢的合金化3)氮化物的作用)氮化物的作用(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AlN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2)提高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提高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3)提高表面耐蚀性)提高表面耐蚀性4)氮化物的相互溶解)氮化物的相互溶解(1)完全互溶:氮化物类型相同,金属原子的电化因素、)完全互溶:氮化物类型相同,金属原子的电化因素、尺寸因素相近。尺寸因素相近。(2)有限溶解:如高)有限溶解:如高Cr钢表面渗氮后形成钢表面渗氮后形成(Fe,Cr)2N,(Fe,Cr)4N。(3)氮化物和碳化物相互溶解形成碳、氮化物:如含)氮化物和碳化物相互溶解形成碳、氮化物:如含Ti 钢中,可形成钢中,可形成Ti
20、(C,N)。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5、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在高铬不锈钢、铬镍及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高合金耐热钢及耐在高铬不锈钢、铬镍及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高合金耐热钢及耐热合金中,都会出现热合金中,都会出现相。伴随着相。伴随着相的析出,钢和合金的塑性和相的析出,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脆性增加。韧性显著下降,脆性增加。1)相相2)AB2相(拉维斯相)相(拉维斯相)是含是含W、Mo、Nb、Ti的耐热钢和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强的耐热钢和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强化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化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3)AB3相(有序相)相(有序相)4)A6B7相相 组元之间的电化学
21、性差别不足以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是介于无组元之间的电化学性差别不足以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是介于无序固溶体和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序固溶体和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6、形成非金属相和非晶体相、形成非金属相和非晶体相 FeO、MnO、TiO2、SiO2、Al2O3、Cr2O3、MgOAl2O3、MnOAl2O3等氧化物。等氧化物。MnS、FeS等硫化物;等硫化物;2MnOSiO2、CaOSiO2等硅酸盐;等硅酸盐;AlN7、自由态、自由态 Cu、Pb等元素的含量超过它在钢中的溶解度后,将以较纯的等元素的含量超过它在钢中的溶解度后,将以较纯的金属相存在。金属相存在。1.2 钢的
22、合金化钢的合金化二、合金元素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分布二、合金元素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分布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三、合金元素的偏聚三、合金元素的偏聚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1.2 钢的合金化钢的合金化影响影响因素因素缺陷处缺陷处溶质浓度溶质浓度1.3 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一、对铁素体、奥氏体相自由能的影响一、对铁素体、奥氏体相自由能的影响 1、降低、降低Fv:C、Mn、Cr、Ni,相变驱动力;相变驱动力;2、提高、提高Fv:Al、Co,相变驱动力;相变驱动力;3、影响不大:、影响不大:Mo、W。二、对碳的扩散和活度的影响二、对碳的扩散和活度的影响 1、Cr、Mo
23、、Ti、Nb:铁在奥氏体中的自扩散,铁在奥氏体中的自扩散,铁原子的铁原子的 活度,活度,铁原子间的结合力;铁原子间的结合力;2、C:铁原子间的结合力,铁原子间的结合力,铁原子扩散。铁原子扩散。1、碳化物形成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碳的活度,碳的活度,碳在固溶体中的结合力,碳在固溶体中的结合力,Q,D。2、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碳的活度,碳的活度,碳在固溶体中的结合力,碳在固溶体中的结合力,Q,D。三、对三、对Fe在奥氏体中自扩散的影响在奥氏体中自扩散的影响1.3 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四、对钢奥氏体化的影响四、对钢奥氏体化的影响 Co、Ni:碳的扩散,碳的
24、扩散,相的形成速度;相的形成速度;Si、Al、Mn:影响不大;:影响不大;Cr、Mo、W、Ti、V:碳的扩散,碳的扩散,相的形成速度。相的形成速度。1、Me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碳化物稳通过对碳化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对碳定性的影响及对碳在奥氏体相中的扩在奥氏体相中的扩散来影响的。散来影响的。相组成:相组成:(合金合金+合金合金K)碳含量:碳含量:0.02%2.11%点阵结构:点阵结构:bcc 各种晶型各种晶型 fcc2、对渗碳体溶解的影响、对渗碳体溶解的影响 4)强、中强)强、中强K形成元素会形成元素会碳化物的稳定性,碳化物的稳定性,碳化物的溶解,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形成。奥
25、氏体形成。5)弱)弱K形成元素对碳化物的溶解无影响。形成元素对碳化物的溶解无影响。K在在中中溶解溶解规律规律1.3 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 1)K稳定性越好稳定性越好溶解度越小;溶解度越小;2)温度)温度,溶解度,溶解度 K沉淀析出;沉淀析出;3)稳稳定性差的定性差的K先溶解;先溶解;1.3 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影响 合金钢应采取较高的加热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以得到比合金钢应采取较高的加热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以得到比较均匀的奥氏体,从而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较均匀的奥氏体,从而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但对需要具有较多未溶碳化物的合金工具钢,则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金属材料 合金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