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沟通的技巧.ppt(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親子溝通的技巧第一節 溝通的障礙 父母與孩子為了日常生活瑣碎的事情以一問一答的交談方式,我們稱之為交易式溝通。一般常有下列七種傳統角色會影響親子溝通的順暢,值得父母留意。一、指揮官的角色一、指揮官的角色 當面對孩子有負向情緒困擾時,可能在行為和交談中採用了命令的語氣來企圖消除孩子負向的情緒。二、道德家的角色二、道德家的角色 有些父母對於困擾或沮喪中的孩子採取說教的方式,表現出一副道德家的臉色。三、萬能者的角色三、萬能者的角色 這類型的父母會表現出一付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態度,喜歡替別人解決問題。四、法官的角色四、法官的角色 當父母表現出仲裁是非的法官角色時,通常會評價孩子的行為,會對孩
2、子的情緒做一個批判。五、批評者的角色五、批評者的角色 批評型的父母通常會利用嘲笑、諷刺、開玩笑、予以標籤的方式來表示,對孩子的自尊易造成莫大傷害。六、安慰者的角色六、安慰者的角色 安慰型的父母認為對困擾或受創傷的孩子輕拍肩膀,對孩子是保證或是給孩子一杯熱騰騰的雞湯就可以解除孩子困擾,達到安慰孩子的目的。七、心理學家的角色七、心理學家的角色 在交談中,父母會反覆地指出問題的來源都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反而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第二節 積極傾聽 溝通除了說、講、談之外,聽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傾聽別人的話是表示尊重他,相信他所說的內容是有價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讓他人覺得有價值、受尊重,於是彼此的
3、關係就在無形中建立了。一、傾聽是了解的開始一、傾聽是了解的開始 當子女心情沮喪時,非常渴望有人能了解,特別是父母的了解,因為他們和成人一樣需要別人的接納。父母的接納並不意謂父母要同意認同孩子的意見、情緒及行為,而是了解。當父母能了解孩子的情緒感受時,對父母與子女而言彼此已經建立良好的問題解決基礎。二、學習停、看、聽二、學習停、看、聽 溝通並不僅是語文的交談,有時候非語文的行為:臉部表情、眼神、手勢、坐姿與音調等亦傳遞著溝通的訊息。如果父母想要能了解孩子內心感受世界時,光憑語言交談的溝通並不容易達到了解的目的,父母必須增強對非語文的觀察和聽技巧:停、看、聽。停:停:暫時停止進行中的工作,注視對方
4、,提供孩子表達感受的時間和空間。看:看:仔細觀察孩子溝通時非語文的行為表現。聽:聽:傾聽孩子說什麼。三、了解非語文的訊息三、了解非語文的訊息通常孩子會藉著下列的行為表現傳遞著不同的感受:(一)臉部表情(一)臉部表情1.1.哭泣: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是受傷害害羞失望、不高興、挫折、生氣等的情緒。2.2.微笑:微笑:可能意謂著高興、愉快、緊張焦慮的掩飾或蔑視他人。3.3.擲東西:擲東西:一種生氣、失望、不滿、受挫情緒的發現表現。4.4.僵直不動:僵直不動:可能表示恐懼、害怕、懷疑或嚇呆了。5.5.搖頭:搖頭:否認、不同意。6.6.點頭:點頭:同意、承認、認同。7.7.打呵欠:打呵欠:意謂無聊、
5、沒興趣、想睡覺或精神不濟的心情。8.8.眼神集中:眼神集中:表示專注、有興趣。9.9.眼神逃避接觸:眼神逃避接觸:表示焦慮不安、缺乏興趣、害羞的感覺。(二)音調與速度(二)音調與速度1.1.說話結巴:說話結巴:可能是緊張、害怕、悲傷情緒的表現。2.2.不說話:不說話:可能意謂正在思考或悲傷、沮喪鬱悶、不高興。3.3.說話速度很快:說話速度很快:可能意謂得意、高興或緊張的情緒。4.4.重聲強調某些字:重聲強調某些字:可能是談話重點內容的強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父母要學習注意觀察與了解孩子非語文行為的意義。四、了解話中隱含的意義四、了解話中隱含的意義 當父母傾聽孩子的談話時,父母必須注意觀察子女的非
6、語文行為。當孩子與父母分享情緒感受時父母要不時的與孩子眼神接觸,偶而點點頭來表示你對他說話內容注意。五、反映的方式五、反映的方式 父母就向一面鏡子,將孩子感受反應出來,幫助孩子,子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傾聽的技巧可以先反應孩子內心受傷害的感受,找出孩子隱藏的感受,然後真實地呈現孩子想要表達的一切。過去的傳統管教方式並不鼓勵孩子直接地將感受表露出來,特別是負向的感受,幫助孩子從合理的角度察覺自己的感受。六、反應的措辭六、反應的措辭 父母可以藉著注意孩子肢體語言、說話音調以及交談所用的文詞來學習做有效的反應。當孩子流露出情緒反應訊息時,父母要先給一點時間,父母應小心選擇措辭、音調和肢體語言來表示對
7、子女的了解。第三節 孩子有話不說一、開金口之道一、開金口之道 要孩子改善原有的溝通態度,有賴於父母的自我改變來影響孩子的行為改變。有三個建議提供參考:(一)合理的非語言行為猜測(一)合理的非語言行為猜測 孩子的非語言行為可以顯示出許多孩子內心的情緒與想法,特別是臉部表情是父母最有利且方便觀察的線索來源。(二)提供孩子陳述意見的機會(二)提供孩子陳述意見的機會 父母有時候可以請孩子對有興趣的事物進行思考,並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意見,而父母只是加以傾聽。(三)以身作則(三)以身作則 父母要以身作則,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做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二、運用反映傾聽二、運用反映傾聽 下列有幾點建議值得父母
8、注意:(一)即知即行,不要怕尷尬(一)即知即行,不要怕尷尬 除非父母習慣並熟練反應傾聽,不然剛開始練習反映傾聽時會感到麻煩或不好意思。有些父母則深怕沒有能力了解孩子的感受或會錯意,而造成表錯情,會更惡化親子彼此關係。(二)不要強迫孩子做感受與情緒的分享(二)不要強迫孩子做感受與情緒的分享 反映傾聽是一種開放式的交談,也許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可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建立坦承開放的心胸。有些孩子也許從來沒有與他人情緒分享的經驗,所以孩子並不習慣與別人分享,當父母面對孩子沉默的反應,並不是意謂父母反映傾聽失敗。大多數孩子如果擁有一次被接納的感覺後,他仍會樂於與別人分享。(三)正確地反映孩
9、子的意思(三)正確地反映孩子的意思 當父母企圖了解孩子的意思時,過或不及的反映方式,都會喪失了原有的好意,造成傷害孩子的事實。如果父母能正確且適當使用非常、很、實在的字眼,可以有助於傳遞我了解你的訊息。(四)避免太多問題(四)避免太多問題 反映傾聽時,在訊息收集階段,發問是必須的。(五)多利用時間傾聽(五)多利用時間傾聽 改善親子間彼此的關係是需要花費相當心力與時間的,父母必須多留一些時間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六)反映愉快的感覺(六)反映愉快的感覺 親子間反映傾聽並不僅是反映與接納對方不愉快的感受,讓孩子得到發洩和關懷,形成我被了解的感覺。(七)不要過度反映傾聽(七)不要過度反映傾聽 過度的反映傾聽對孩子而言,可能造成增強孩子不良行為目的的結果。(八)不要期望自己十全十美(八)不要期望自己十全十美 父母不需要害怕錯誤的反映會造成對孩子的傷害,更不需要企求自己是完美的反映傾聽。有些父母雖然做了反映,但是孩子仍然保持沉默。有時候,親子的溝通可能是一種父母與孩子間的心理遊戲,彼此會設計許多陷阱故意引誘對方中計。基本上,父母要小心處理,不要故意與孩子進行心理遊戲,因為這樣的行為有時候會造成親子間嚴重的裂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