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_刑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_刑法.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张世泰张世泰张世泰张世泰教案制作:李谦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一、总则一、总则(1101)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形态犯罪形态刑罚刑罚我国刑法的内容我国刑法的内容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二、分则二、分则(102451)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军人
2、违反职责罪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学习刑法的意义:学习刑法的意义:1懂得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有那些,才能懂得个人懂得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有那些,才能懂得个人自由的范围。自由的范围。2刑法所禁止的都是比较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刑法所禁止的都是比较严重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行为。爱国要先从不做刑法禁止的他人利益的行为。爱国要先从不做刑法禁止的行为开始。行为开始。3懂得自救和救济的途径,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懂得自救和救济的途径,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刑刑 法法 一、刑法概述一、刑法概述 概念:概念: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制定的针对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立法现状:立法现状:19
3、79 刑法1997 刑法修订案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1.罪罪刑刑法法定定原原则则:指定罪与量刑都必须依照法律的明文规定,法无明文不为罪。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该原则是刑法正义的基础该原则是刑法正义的基础该原则是刑法正义的基础该原则是刑法正义的基础 该原则反对报应刑罚该原则反对报应刑罚该原则反对报应刑罚该原则反对报应刑罚 该原则是发挥刑罚最佳效果的必由之路该原则是发挥刑罚最佳效果的必由之路该原则是发挥刑罚最佳效果的必由之路该原则是发挥刑罚最佳效果的必由之路2.2.刑刑法法面面前前人人人人平平等等原原则则: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
4、.3.罪罪刑刑相相适适应应原原则则:指犯罪的轻重与刑罚的轻重相对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刑法法的的适适用用范范围围是是指指刑刑法法在在什什么么地地方方,对对什么人、什么事和在什么时间内有效力。什么人、什么事和在什么时间内有效力。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刑刑法法的的空空间间效效力力:指刑法效力所及的地域范围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于本法。都适用于本法。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国领域和国领域领陆:领陆:领陆:领陆:大陆、岛屿大
5、陆、岛屿领水:领水:领水:领水:内水、领海、界河内水、领海、界河领空:领空:领空:领空:约约100110公里公里底底底底 土土土土:领领 陆陆、领领 水水 以以 下下 直直 至至 地地 心的部分心的部分 拟拟拟拟制制制制领领领领土土土土: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船船舶、航空器内舶、航空器内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即构成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即构成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即构成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即构成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民族自治区可依法变通民族自治区可依法变通民族自治区可依法变通民族自治区可依法变通新的单行刑事
6、法律新的单行刑事法律新的单行刑事法律新的单行刑事法律享享享享有有有有外外外外交交交交特特特特权权权权、豁豁豁豁免免免免权权权权的外国人的犯罪的外国人的犯罪的外国人的犯罪的外国人的犯罪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刑法对人的效力刑法对人的效力国内:国内:国内:国内:一律适用我国刑法国外:国外:国外:国外:一一般般公公民民在在国国外外犯犯本本法法规规定定之之罪罪的的,可可适适用用本本法法,但但按按本本法法规规定定最最高高刑刑为为三三年年以以下下有有期期徒徒刑刑的的,可可以以不予追究。不予追究。国国家家工工作作人人员员与与军军人人在在国国外外犯犯本本法法规规定定之之罪罪的的,适适用本法用本法1.1.中国公民
7、中国公民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2 2 外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无国籍人)国国国国内内内内:除除享享有有外外交交特特权权和和豁豁免免权权的的以以外外,一一律律适用本法。适用本法。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最低刑罚为三年以上有期徙刑按本法规定最低刑罚为三年以上有期徙刑按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按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才适用我国刑法。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才适用我国刑法。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1.1.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生效时间公公公公布布布布以以以以后后后后,经经经经一一一一段段段
8、段时时时时间间间间再再再再生效生效生效生效公布之日生效公布之日生效公布之日生效公布之日生效2.2.刑法的失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由立法机关宣布由立法机关宣布由立法机关宣布由立法机关宣布新法代替旧法新法代替旧法新法代替旧法新法代替旧法3.3.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案例 我国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后,年刑法修订后,3月份公月份公布,但到布,但到10月月1日才生效。某甲日才生效。某甲9月月30日犯日犯了罪,了罪,10月月5日被逮捕,日被逮捕,11月月5日法院进行日法院进行审判。对甲应适用审判。对甲应适用1979年的刑法还是年的刑法还是
9、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年修订后的刑法?解析:应适用解析:应适用1979年刑法,但如果年刑法,但如果1997年刑法规年刑法规定适用刑罚较轻时,应适用新的刑法。这就是从定适用刑罚较轻时,应适用新的刑法。这就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旧兼从轻的原则。即如果按照即如果按照79年刑法应判处年刑法应判处5年有期徒刑,但如果年有期徒刑,但如果按照按照97年刑法,应判年刑法,应判3年的,应适用年的,应适用97年刑法。年刑法。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三、犯罪(三、犯罪(P108113)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1.1.犯犯罪罪的的概概念念:(刑刑法法13条条)一一切切危危害害国国家家主主权
10、权、领领土土完完整整和和安安全全,分分裂裂国国家家,颠颠覆覆人人民民民民主主专专政政的的政政权权和和推推翻翻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制制度度、破破坏坏社社会会秩秩序序和和经经济济秩秩序序,侵侵犯犯国国有有财财产产或或劳劳动动群群众众集集体体所所有有的的财财产产,侵侵犯犯公公民民私私人人所所有有的的财财产产,侵侵犯犯公公民民的的人人身身权权利利、民民主主权权利利和和其其它它权权利利,以以及及其其它它危危害害社社会会的的行行为为,依依照照法法律律应应当当受受刑刑罚罚处处罚罚的的,都都是是犯犯罪罪,但但是是情情节节显显著著轻轻微微危危害害不不大大的的,不不认认为是犯罪。为是犯罪。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具有刑
11、事违法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刑罚惩罚性具有刑罚惩罚性具有刑罚惩罚性具有刑罚惩罚性2.犯罪的特征犯罪的特征具有社会违害性具有社会违害性 某人盗窃某人盗窃10元钱元钱未满未满14周岁的人盗窃周岁的人盗窃5000元元已满已满16周岁的人盗窃周岁的人盗窃5000元元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概念:概念: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综合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综合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为: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为:犯罪客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在在在在我我我我国国国国刑刑刑刑法法法法中中中中,犯犯犯犯罪罪罪罪
12、客客客客体体体体是是是是构构构构成成成成犯犯犯犯罪罪罪罪的必备条件。的必备条件。的必备条件。的必备条件。1.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侵犯的社会关系。须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相区别:须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相区别:须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相区别:须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相区别: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会关系。犯罪对象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人。犯罪对象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例例:某某甲甲盗盗窃窃了了某某乙乙的的录录像像机机,构
13、构成成了了盗盗窃窃罪罪,该该犯犯罪罪行行为为侵侵犯犯的的客客体体是是某某乙乙对对录录像像机的所有权机的所有权;犯罪对像为;犯罪对像为录像机录像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2.2.犯犯罪罪的的客客观观方方面面:指指犯犯罪罪活活动动的的客客观观外外在在表表现现,主主要要指指犯犯罪罪行行为为和和犯犯罪罪结结果果,以以及及犯犯罪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犯犯犯罪罪罪罪行行行行为为为为:表表现现人人的的意意识识和和意意志志,危危害害社社会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A 作作为为:行行为为人人以以积积极极的的外外部部动动作作实实施施我我国国刑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
14、会的行为。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法定义务法定义务职务或业务上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的义务行为人先前的原因而产生的义务行为人先前的原因而产生的义务原因原因原因原因如如汽车撞人,无论是谁的责任,汽车司机都有汽车撞人,无论是谁的责任,汽车司机都有义务将受伤的人送往医院。义务将受伤的人送往医院。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能够实施某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消极地不去实施自己应履行的义务。种行为,而消极地不去实施自己应履行的义务。B 不作为不作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犯犯犯犯罪罪罪罪结结结结果果果果:指指危危害害行行为为对对社社会会关关系系已已经经造造成成或实际可能造成的损害
15、。或实际可能造成的损害。犯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犯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犯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犯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既既包括物质的损害结果,也包括肉体的和精神包括物质的损害结果,也包括肉体的和精神的损害结果。的损害结果。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3.3.犯犯罪罪主主体体:指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的种类:犯罪主体的种类:自然人自然人单位单位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自自自自然然然然人人人人:指指达达到到法法定定刑刑事事责责任任年年龄龄,具具有有刑刑事事责责任任能能力力,实实施施了了危危害害社社会
16、会行为的自然人。行为的自然人。一一般般主主体体:必必须须达达到到犯犯罪罪所所具具备备的的刑刑事事责责任任年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特特殊殊主主体体:指指除除具具备备一一般般主主体体的的条条件件外外,还还要要求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求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无刑责年龄:无刑责年龄:未满未满14周岁的人。周岁的人。相对刑责年龄:相对刑责年龄:已满已满14周岁未满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强奸,抢劫、死亡或重伤,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完全刑责年龄:完全刑责年龄
17、:已满已满16周岁的人。周岁的人。减轻刑责年龄:减轻刑责年龄:已满已满14周岁未满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周岁的人。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刑刑刑刑事事事事责责责责任任任任能能能能力力力力:指指刑刑法法规规定定的的行行为为人人认认识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识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无刑责能力:无刑责能力:相对刑责能力:相对刑责能力:已满已满14周岁未满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间周岁的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聋哑人。歇
18、性精神病患者、聋哑人。完全刑责能力:完全刑责能力:已满已满16周岁智力正常的人。周岁智力正常的人。未满未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患者。周岁的人,精神病患者。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人员判处刑罚。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犯关、团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单位: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例例:原原大大庆庆国国税税局局局局长长
19、那那凤凤歧歧利利用用职职务务之之便便,挪挪用用税税款款1400万万。为为国国税税局局修修建建宿宿舍舍楼楼,办办公公大大楼楼,发发放放奖奖金金。后后那那凤凤歧歧本本人人因因单单位位构构成成犯犯罪罪被被人人民民法法院院判判处处有有期期徒徒刑刑15年年,因因个个人人贪贪污污挪挪用用公公款款被被判判无无期期徒徒刑刑,国国税税局局被追缴非法所得,及判处罚金被追缴非法所得,及判处罚金250万元。万元。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4.4.犯犯罪罪主主观观方方面面: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故意故意故意故意 (明知明知明知明知)直接:直接:希望希望间接:间接:放
20、任放任 过失(已经预过失(已经预过失(已经预过失(已经预见或应当预见)见或应当预见)见或应当预见)见或应当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案例案例 成年人甲与成年人乙之间有矛盾。某成年人甲与成年人乙之间有矛盾。某日甲得知胆小的乙将夜归,于是躲在一坟堆日甲得知胆小的乙将夜归,于是躲在一坟堆后面,当乙走近时,将一爆竹甩向乙,使乙后面,当乙走近时,将一爆竹甩向乙,使乙受惊吓,当场昏迷不醒,后经抢救虽脱离危受惊吓,当场昏迷不醒,后经抢救虽脱离危险,但精神失常,整日喊鬼。问:甲的行为险,但精神失常,整日喊鬼。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第十
21、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解析:解析:用犯罪构成进行分析。甲的行为构成伤害 罪。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乙的健康权。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甲的侵害行为造成乙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而且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犯罪主体:犯罪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甲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甲明知这样做会发生危害乙的后果,但却希望结果出现的,心理状态为故意。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指对对于于正正在在进进行行不不法法侵侵害害的的行行为为人人采采取取必必要要的的防防卫卫措措施施,以以使使公公共共利利益益,本本人人或或他他人人的人身
22、、财产等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要件要件1.1.前提前提 不法侵害存在(与假想防卫相区别)2.2.时时间间 不法侵害正在发生(与事先防卫与事后防卫相区别)3.3.对象对象 对不法侵害人实施。4.4.主观主观 防卫意图:使合法权益免受侵害。5.5.限限度度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即不能造成重伤或死亡。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正正当当防防卫卫明明显显超超过过必必要要限限度度造造成成重重大大损损害害的的,应应当当负负刑刑事事责责任任,但但是是应应当当减减轻轻或或免免除处罚。除处罚。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为了鼓励同犯罪进行斗争为了鼓励同
23、犯罪进行斗争,下述犯罪可实施无下述犯罪可实施无限防卫限防卫: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案例案例 甲欲强奸乙甲欲强奸乙,乙突喊乙突喊:“有人来有人来!”甲转身甲转身看时看时,乙用力将甲推入一水塘中乙用力将甲推入一水塘中,甲不会游泳被淹甲不会游泳被淹死。问:乙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死。问:乙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答:乙的行
24、为是正当防卫。答: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1.乙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乙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2.乙的人身权利受到正在发生的侵害。乙的人身权利受到正在发生的侵害。3.乙为了人身权利免受侵害而进行防卫。乙为了人身权利免受侵害而进行防卫。4.乙针对不法侵害人甲实施防卫。乙针对不法侵害人甲实施防卫。5.乙的防卫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乙的防卫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所谓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侵害继续实施所谓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侵害继续实施为原则。为原则。本案中的乙把甲推入水塘之后,已达到制止甲的本案中的乙把甲推入水塘之后,已达到制止甲的不法侵害继续实施的目的,就没有再对甲实施打不法侵
25、害继续实施的目的,就没有再对甲实施打击,显然在正当防卫的限度之内。虽然甲被水淹击,显然在正当防卫的限度之内。虽然甲被水淹死,但与乙的防卫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另死,但与乙的防卫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另外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于强奸可实施无限防卫,外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于强奸可实施无限防卫,即使造成侵害人伤亡的,也不负刑事责任。即使造成侵害人伤亡的,也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甲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不负刑因此甲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不负刑事责任事责任。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指指为为了了使使国国家家、公公共共利利益益、本本人人或或他他人人的的人人身身、财财产产和和其其它它权
26、权利利免免受受正正发发生生的的危危险险,不不得得已已而而采采取取的的损损害害另另一一较较小小的的合合法利益的行为。法利益的行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条件:条件:1.1.前提:前提:必须使合法的权利受到危险的威胁。必须使合法的权利受到危险的威胁。2.2.状态:状态:必须存在正在发生的现实的危险。必须存在正在发生的现实的危险。3.3.主观:主观: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4.4.限限度度:不不得得超超过过必必要要限限度度。即即保保全全的的合合法法利利益益必须大于必须大于 损害的合法利益。损害的合法利益。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法律规定:法律规定: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
27、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紧急急避避险险行行为为超超过过必必要要限限度度造造成成不不应应有有损损害害的的,应应当当负负刑刑事事责责任任,但但应应当当减减轻轻或或免免除处罚。除处罚。主体限制:主体限制:紧急紧急避险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避险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 有特有特 定义务的人定义务的人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案案例例 客客运运公公司司的的司司机机甲甲驾驾驶驶一一辆辆满满载载乘乘客客的的汽汽车车下下山山,由由于于刹刹车车失失灵灵,使使汽汽车车沿沿公公路路向向山山下下冲冲去去。这这时时一一辆辆载载重重量量为为十十吨吨的的卡卡车车正正从从山山下下开开来来,甲甲急急中
28、中生生智智,使使客客车车向向卡卡车车撞撞去去。客客车车避避免免了了车车毁毁人人亡亡的的后后果果的的发发生生,但却使卡车发动机受损。问:但却使卡车发动机受损。问:(1)客车司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客车司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2)卡车发动机受损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卡车发动机受损的责任由谁来承担?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答:答:(1)客车司机不要负刑事责任。因为司机)客车司机不要负刑事责任。因为司机的行是紧急避险。的行是紧急避险。客车和乘客的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客车和乘客的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危险正在发生。危险正在发生。客车司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避险行为客车司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避险行为保全的客车
29、和全体乘客的利益远远大于卡车发保全的客车和全体乘客的利益远远大于卡车发动机受损的利益。动机受损的利益。(2)卡车发动机受损的责任由客运公司承担)卡车发动机受损的责任由客运公司承担。因为客车司机甲的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按法因为客车司机甲的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按法律规定应由法人客运公司承担责任。律规定应由法人客运公司承担责任。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意外事件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或者不能预见的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意外事件成立的
30、条件:意外事件成立的条件:一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抗拒。一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抗拒。二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预见。二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预见。两者居其一意外事件即成立。两者居其一意外事件即成立。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案例案例 麦收季节麦收季节,北方一些农民将割下的麦子北方一些农民将割下的麦子放在公路上放在公路上,让来往车辆轧让来往车辆轧,以达到脱粒的目的。以达到脱粒的目的。某天晚上,一对夫妇将麦子铺到公路上后即回某天晚上,一对夫妇将麦子铺到公路上后即回家了,但他们家了,但他们5岁的小孩却在麦杆下睡着了。岁的小孩却在麦杆下睡着了。不久一辆卡车经过此处将小孩轧死。不久一辆卡车经过此处将小孩轧死
31、。问:司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问:司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第十章第十章刑法刑法 答:司机不要负刑事责任。答:司机不要负刑事责任。因为此案属于意外事件。因为此案属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成立的条件:意外事件成立的条件:一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抗拒。一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抗拒。二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预见。二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能预见。两者居其一意外事件即成立。两者居其一意外事件即成立。本案本案中,卡车司机不可能预见麦杆下睡的有人,中,卡车司机不可能预见麦杆下睡的有人,而且公路上也不是睡觉的地方。因此卡车司机而且公路上也不是睡觉的地方。因此卡车司机不负刑事责任。而且也不负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而且也不负民事责任。习题:习题:1.填空填空 凡犯罪的_或_,有一次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享有_或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_途径解决。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被告王某,男,工人,31岁,王某某日因上午潜入麻袋仓库中。库中存放进口纤维麻袋20万条。王某企图偷走麻袋而用打火机烧捆麻袋的尼龙绳,引起麻袋着火,造成重大火灾,损失严重。分析,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放火罪还是失火罪?为什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