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老师中考试题资料室黑龙江省绥化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2分)(2013绥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霉变C冰雪融化D灯泡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冰雪
2、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灯泡发光过程中只是电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3绥化)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江、河、湖、海中的水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江、河、湖、海中的水除含有水外,还含有其它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3(2分)(2013绥化)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4(2分)(2013绥化)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过滤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收集氢气考点:给试管里的
4、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5、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分)(2013绥化)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Fe+CuSO4=Cu+FeSO4B4P+5O22P2O5C2H2O22H2ODNaOH+HCl=NaCl+H2O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是
6、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分)(2013绥化)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CO(NH2)2BKNO3CK2CO3DCa3(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
7、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错误;B、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是复合肥,故错误;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7(2分)(2013绥化)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A辣椒B米饭C鸡蛋D鲫鱼考点:食品、药
8、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辣椒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鲫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分)(2013绥化)二甲醚(CH3OCH3)可由H2和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4H2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是()AC2H5OHBH2O2CC2H4DC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
9、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4H2CH3OCH3+H2O,反应物中氢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2分)(2013绥化)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
10、酸变成红色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来源:学.科.网Z.X.X.K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盐酸显酸性,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则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产生蓝
11、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2分)(2013绥化)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特点考虑;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12、、原子、离子,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正确的,故A正确;B、有的物质的原子大于有的物质的分子,有的物质的分子大于有的物质的原子,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B错;来源:Z#xx#k.ComC、分子和原子都具有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的特点,故C错;D、分子和原子都具有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的特点,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特点,知道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11(2分)(2013绥化)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
13、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
14、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生成物为盐和水,但反应物但不是酸和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选项说法正确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中和反应、常见的带电的粒子、单质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12(2分)(2013绥化)鉴别下列各组无色溶液,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待鉴别溶液 所选试剂(均为溶液) A Ca(OH)2和KOH Na2CO3 B HCl和H2SO4 AgNO3 C AgNO3和K2SO4 BaCl2 D HNO3和NaNO3 酚酞AABBCCDD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可根据各物质的化性质结合反应后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鉴别题关键要利用物质的性质,并且产生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开解答:解: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钾不反应,没有现象,所以碳酸钠能鉴别开,故A正确;B、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与硝酸银结合
16、得到的硫酸银微溶于水,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B错;C、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也是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D、硝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硝酸钠显中性,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故选A点评:鉴别题关键是要对物质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熟悉,同时要求对物质溶解性表熟悉13(2分)(2013绥化)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依据质量守恒
17、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2A+B2=2C 32 2x 10g 30g=解得x=48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14(2分)(2013绥化)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水的电解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晶体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
18、溶液至过量D来源:Z,xx,k.Com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考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进行解答;B、根据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晶体,开始时溶质质量分数部位0进行解答;C、根据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逐渐由酸性变为中性,最后为碱性进行解答;D、根据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解答:解: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B、某温度下,向
19、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晶体,开始时溶质质量分数部位0,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逐渐由酸性变为中性,最后为碱性,所以溶液的pH值由小于7变为等于7最后大于7,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D、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而不是一直不变,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15(2分)(2013绥化
20、)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和镁粉质量相等的锌粉,充分反映后,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只有锌粉有剩余B天平仍平衡C天平偏向放锌粉的一侧D天平偏向放镁粉的一侧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镁、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从而可以进一步判断可能出现的情况解答:解:镁、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别为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24 98 2 65 98
21、 2因为硫酸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相等,相等质量的硫酸反应时消耗的锌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所以当锌粉有剩余时,镁一定有剩余;A不正确当稀硫酸恰好和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氢气逸出后,两边质量相等,天平仍然平衡,所以可能出现天平仍平衡的情况B正确当稀硫酸过量时,等质量的镁、锌完全和稀硫酸反应时,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氢气逸出后,左盘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小于右盘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天平偏向放锌粉的一侧C正确当稀硫酸恰好和金属反应,或稀硫酸不足时,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天平仍然平衡,当当稀硫酸过量时,天平偏向放锌粉的一侧,所以不可能出现天平偏向放镁粉的一侧D不正确故选:BC点评:分析时,一定要面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黑龙江省 绥化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