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含答案).doc
《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4随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
2、20Hz的是次声波;从“狗和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得到相关的信息即可解题解答:解:A、大象的声音频率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狗的听觉范围在15Hz5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该选项说法正确;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大象的听觉范围是1Hz20000Hz,而狗的发声范围是452Hz1800Hz,因此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来源:学科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从题干信息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考查
3、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能力2(3分)(2014随州)长期以来随州人民的生活能源离不开煤、石油、天然气这些,由于这些在自然界中越用越少且有排放污染,人们正在寻找理想能源随州市的“齐星公司”正在研发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因为太阳能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所以叫它太阳能取之不尽又清洁环保!我们期待太阳能的深度开发,我们期待蓝天白云!以上叙述中、分别是指()A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C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D化古能源、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考点:能源的分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1)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4、;(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3)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解答:解:(1)像煤、石油、天然气等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燃料,属于化石能源;(2)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3)因为太阳能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所以叫它一次能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的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目3(3分)(2014随州)以下表述
5、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一项是()A伽利略研究发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而来的B牛顿不仅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他还发现了白光通过棱镜会出现色散现象C中国古人发明了“司南”,认识到了利用磁石能确定地理方位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而法拉第是第一位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光的色散;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本题根据伽利略、奥斯特、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就和物理学史进行解答解答:解:A、伽利略研究发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而来的,故A正确;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发现了白光通过棱镜会出现
6、色散现象,故B正确;C、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已经认识到了地磁场的存在,发明了“司南”,利用磁石能确定地理方位,故C正确;D、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首先发现了“电生磁”的规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发电机的原理,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科学成就,常识性问题,平时要加强记忆,注重积累4(3分)(2014随州)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
7、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A、观察像时,由于玻璃的两个面都会成像,所以会出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和保证实验效果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D、光从水中斜射
8、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玻璃有两个面,并且都会将蜡烛的像反射回来,这时便会有两个重叠的像,所以是由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造成的,故A正确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梳妆镜不透明,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C、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C错误D、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此时像的位置偏高,因此B与水面的距离小于25cm,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
9、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注意体会实验过程和做题经验积累5(3分)(2014随州)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时间和速度,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超声
10、波通过的路程,而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超声波与发射点间的距离为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在水中速度为V2,通过的时间为t;则由v=可知,超声波通过的路程s=V2t,故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s=V2t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超声测位仪”的原理,关键是明确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的2倍6(3分)(2014随州)如图甲,开口饮料瓶的侧壁上钻有两个小孔M和N,里面装有一些水,M、N的高度差为h1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P点)P点与瓶内水面Q高度
11、差为h2(两图中水的密度均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N处水流比M处水流喷出速度大,N孔内侧比M孔内侧的压强大gh1来源:Z。xx。k.ComB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过一会儿,发现M处先停止喷水C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会发现h2会增大来源:学科网D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当登上山顶时发现h2变成h3,则山顶处的大气压值为gh1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答:解
12、:A、由图可见,N处的深度大,液体压强大,因此从N处喷出水流的速度大;M、N的高度差为h1,因此N孔内侧比M孔内侧的压强大gh1,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与外界气压不通,随着水流出,瓶内气压减小,因此发现M处先停止喷水,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瓶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因此瓶内管子水面上升,h2会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当登上山顶时发现h2变成h3,则山顶处的大气压值为gh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属于压强基础
13、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7(3分)(2014随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将试电笔笔尖与火线(220V)接触,手抵金属帽,氖管发光,若笔内电阻为一百万欧姆,尽管其余电阻未知,也可以判断出流经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2.2104AB设人体电阻约为104,当人的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1.5V)两极时,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A,人体没有危险C(图乙)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三孔插座,其中“”孔应与火线相连;(图丙)为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若不小心将“”脚折断丢失,用电器仍能工作D(图丁)在正常情况下电流经“火线电灯零线”处处相等,若某人不小心触碰到火线裸露处,导致I1I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两线
14、”电流不等时会自动切断线路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专题:欧姆定律;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A、要求解电流的大小可结合欧姆定律公式I=进行求解,家庭电路的额定电压是220V;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C、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三脚插头的接法是中上的要与用电器外壳相连D、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具有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当出现短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和漏电时,能自动“跳闸”对人或电路起到保护作用解答:解:A、已知家庭额定电压为220V,电阻为1.0106,由欧姆定律公式I=2.2
15、104A,故A正确;B、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A,人体没有危险故B正确;C、因三孔插座的孔接地线,孔接火线,孔接零线三脚插头的号脚与用电器外壳相连,当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三脚插头的号脚与三孔插座的号相连,即:使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通,这样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万一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C错误D、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测电笔的正确使用记住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有时家庭电路电压是个隐含条件,注意挖掘本题还考
16、查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中编号为的作用,从而了解防止用电器漏电的原理8(3分)(2014随州)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不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2)物质由固
17、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选项正确;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选项正确;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选项正确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斥力大于引力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
18、生对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和掌握情况,深刻理解其内容是解答实际问题的关键9(3分)(2014随州)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探究晶
19、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解答:解:(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A正确(2)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读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随州市 中考 物理 部分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