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课件(透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制图课件(透视).ppt(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韶关学院韶关学院 农业科学系农业科学系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高志红高志红园林工程制图园林工程制图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阴影与透视阴影与透视 透视部分透视部分一一 透视的概念透视的概念 14.714.7透视投影概述透视投影概述 透视是单面中心投影;透视是单面中心投影;优点: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常用效果图;优点: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常用效果图;缺点:绘制复杂,不反映实际尺寸。缺点:绘制复杂,不反映实际尺寸。二、基本术语二、基本术语14.714.7透视投影概述透视投影概述H H基面(地面)基面(地面)K K画面画面OXOX基线基线S S视视点点s-s-站点站点Ss-Ss-视高视高s-s-主点主点Ss-Ss-
2、视视中线中线(视距视距)hhhh-视平线视平线SA-SA-视线视线AA透视透视视角视角二、基本术语二、基本术语14.714.7透视投影概述透视投影概述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视一、点的透视Aa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视一、点的透视已知条件:画面在上,已知条件:画面在上,基面在下基面在下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A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视一、点的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基面再上,画面在下基面再上,画面在下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
3、A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二、直线的透视二、直线的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BA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1.1.凡和画面平行的直线凡和画面平行的直线,透视和原直线平行透视和原直线平行;2.2.凡和画面平行、等距等长的直线,其透视亦等长。凡和画面平行、等距等长的直线,其透视亦等长。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BACD14.8
4、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3.3.当画面在直线和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视点之间时,在同一在同一画面上画面上,等距相互平等距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间行的直线的透视间距距,距画面远的小于距画面远的小于距画面近的。距画面近的。(近疏远密近疏远密)2.2.当画面在直线和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视点之间时,等长相等长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长度距画面近的视长度距画面近的大大,远的小。远的小。(近大远小近大远小)1.1.凡在画面上的直凡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等于线的透视长度等于实长实长;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
5、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灭点的概念灭点的概念):F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灭点的概念灭点的概念):2.2.灭点的性质:灭点的性质: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直线有共同的灭点;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直线有共同的灭点;和画面平行的的直线无灭点;和画面平行的的直线无灭点;水平线的灭点均在视平线上水平线的灭点均在视平线上直线
6、上无穷远点的透视即为直线的灭点;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即为直线的灭点;1.1.灭点的概念:灭点的概念: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的透视延长后消失于一点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的透视延长后消失于一点,即灭点即灭点,灭灭点的做法是过视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点的做法是过视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与画面的交点与画面的交点,也叫也叫消失点消失点.。3.3.灭点的作法灭点的作法:过视点作已知直过视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线的平行线,和画面的交点即为和画面的交点即为直线的灭点直线的灭点.。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作图步骤作图步骤f f 灭灭点点的的概概念念14.8 14.8 点、直线
7、、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可利用灭点作可利用灭点作水平线的透视水平线的透视水平线的灭点水平线的灭点水平线的灭点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在视平线上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可利用灭点作可利用灭点作水平线的透视水平线的透视fFAB步骤步骤:1.1.可利用灭点作透视方向可利用灭点作透视方向;2.2.利用迹点确定透视位置利用迹点确定透视位置.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垂直线的真高线垂直线的真高线1.1.真高线的概念:在画面上垂直线的高度等于真高真高线的概念:在画面上垂直线的高度等于真高,求不在画面上垂直线求不在画面上垂直线的透视高
8、度时的透视高度时,可以利用等长的画面垂直线作为可以利用等长的画面垂直线作为真高线(量高线)真高线(量高线)。BA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垂直线的真高线垂直线的真高线2.2.不再画面上垂直线的透视高度作法不再画面上垂直线的透视高度作法 量高线和垂线组成一矩形,通过矩形水平边的灭点作出水平线的透量高线和垂线组成一矩形,通过矩形水平边的灭点作出水平线的透视方向,再利用视线迹点法求出垂线两端点的透视。视方向,再利用视线迹点法求出垂线两端点的透视。FCD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作图步骤:作图步骤:1.
9、求平面图形两个方向的灭点求平面图形两个方向的灭点Fx和和Fy;2.求直线的透视方向求直线的透视方向(连迹点连迹点/灭点灭点);3.确定直线的透视长度确定直线的透视长度(视线迹点法视线迹点法);4.对角点利用二直线的透视方向相交确定。对角点利用二直线的透视方向相交确定。xyfxfy(两点透视)(两点透视)AoBoCoDo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一点透视一点透视C0D0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1.已知条件已知条件2.求灭点求灭点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
10、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3.求迹点、透视方向求迹点、透视方向视线迹点法求透视视线迹点法求透视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14.8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四、立体的透视四、立体的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1.求灭点求灭点2.求透视方向和真高求透视方向和真高3.视线迹点视线迹点 法法 求透视位置求透视位置4.完成顶面完成顶面 透视透视一、两点透视一、两点透视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例例1.求建筑模型的透视图求建筑模型的透视图14.9 14.9 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1.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制图 课件 透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