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1).ppt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1).ppt(8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 业 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副教授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http:/谌业锋主页 http:/http:/(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电话:18981539788 E-mail:1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课程简介本课程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入手,分析了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并举例说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2第一章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第二章数学课程的目标及
2、分析第三章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第四章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第五章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 3第一章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数学课程标准概述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4第一章数学课程标准概述第一章数学课程标准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学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四、从数学“课程目
3、标”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七、从数学“课程资源”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5第二节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二、认识数学的价值,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前提。三、把握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律,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关键。四、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为教学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五、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6第三节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一、数学课
4、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相结合二、数学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三、数学课程的多维性与交融性相结合四、数学课程的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结合7第二章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第二章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分析一、立体性二、交融性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及分析一、纵向有序二、横向贯通8第一节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变看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看数学
5、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七、从数学“课程资源”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9第一节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是和数学教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而数学教学思想的演变又直接体现在数学教学大纲之中。数学教学大纲是指导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着数学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它是编写数学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数学教学大纲发生演变,与之相配套的数学教材也
6、将发生演变。因此,我们可以从数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演变中,看到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脉络。10同时大纲和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又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分不开的,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演变必须以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为背景,带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50年颁布的具有大纲性质的数学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以外,先后颁布了七部数学教学大纲。可以说每一次大纲的颁布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11如今,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沿用了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大纲
7、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进步、学生发展以及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数学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12为适应未来需求,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它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分别从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整体改革的蓝图。13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数学课程在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同时,使全
8、体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中,可以正确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4一、从数学一、从数学“课程性质课程性质”的演变,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确定,关系到数学教学的全局性和方向性问题,正确把握数学课程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15纵观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于数学的课程性质是这样阐述的:“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1992年版)、“数学是日
9、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2000年版)这一规定把数学素养仅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畴,数学的价值仅体现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工具性,数学课程的地位仅限于它的基础性。16标准从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进一步阐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
10、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17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规定,重新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我们在理解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8第一,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第一,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公民的数学素养以及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学素养是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它不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未来公民基本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数学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具备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数学素养。例如,让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相信数学的用
11、途与价值,掌握猜测与推理的手段和方法,能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会进行创造和探索等。19第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第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今,数学已渗透、辐射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呈现贴近儿童现实生活、被儿童所熟悉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背景中“再创造”地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0第三,数学教育的价值性。第三,数学教育的价值性。数学教育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数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即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
12、需要的各级人才方面也显现出特殊的价值,同时数学的发展也能够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二是数学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交流信息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手段,如今数学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必备工具。21数学已不在单纯的是一种辅助性工具,它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数学的知识、数学的语言、理性的思维、科学的精神、数学的活动、数学的技术、数学的价值乃至数学的文化转化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思维武器”。由此可见,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是数学课程性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体现着数学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22二、从课程二、从课程“基本理念基本理念”的提出,的
13、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纵观建国以后的各部数学教学大纲,都没有专门的课程基本理念的论述。标准首次提出了基本理念,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数学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方向。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概括地来看,六条基本理念分别强调了六个方面的问题:231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14、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与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理解这条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24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摈弃精英教育,提倡“为所有人的数学”,应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人人均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位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第二,数学教育的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应为每一位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真正体现“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25第三,数学教育的差异性。允许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15、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是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学论教”,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应他本人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62数学的作用数学的作用树立树立”工具性工具性”和和“文化性文化性”相结合的课程观。相结合的课程观。标准明确了“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种工具性表现在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推理和证明、建立数学模型等,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认识周围世界,这种工具性还体现在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因为数学的思维方式能促进人类自身创造潜能的发挥,通过数学的语言、思想、方法、技术等
16、也为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27标准在赋予数学以工具性价值的同时,还赋予数学以文化的价值,指出“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文化性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积极地用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历程、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思考本身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引领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价值的所在。283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赋予转变学习方式,赋予数学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活力。数学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活力。义务教育阶段要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为此,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教育不能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转变过去的封闭、被动、接受性
17、的学习方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9在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凸显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的数学素材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应充满着挑战性;二是凸显内容呈现的多样化,内容的呈现应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激活儿童的经验、启迪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0三是凸显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材料、构建探究性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四
18、是凸显合作与交流,提倡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发展;五是凸显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与内化,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314教学的本质教学的本质揭示数学教学活动的揭示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明确角色转变。本质,明确角色转变。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情感的沟通,“互动”意味着民主的对话与共同的合作,唯此,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绿洲。32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中,教师的
19、角色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活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去“做数学”,完成数学的“再创造”,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335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重新厘定评价的主要重新厘定评价的主要目的和体系。目的和体系。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此,数学课程必须重新构建评价的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
20、别与选拔的功能,以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46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在本次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得到重视。标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计算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35计算机和计算器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为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借助它们完成复杂的数值计算、处理更为现实的问题、有效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最终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
21、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之中去。为此,在第二学段学生就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36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深刻阐述,标志着我国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们首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数学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7三、三、从数学从数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的演变,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个时期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反映。本次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作了重新的设计。与以往的数学课程相比,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22、:38第一,九年一贯制的整体设计。第一,九年一贯制的整体设计。1992年至2000年也提出要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学制上,中小学数学是分开设计的,分别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没有体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本次课程改革按九年一贯制来整体设计数学课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第二学段为46年级,第三学段为79年级。并用总目标贯穿九年,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三个“学段目标”,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各学段自然衔接、梯级螺旋上升,避免了以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可能出现的相互脱节与不必要的重复。39第二,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第二,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
23、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上的设计都是平面的,比较重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隐性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就造成教学目标的狭窄、学习内容的单一、学习方式的被动。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数学课程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立体化地设计,强调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交织、融合渗透、协调互动,整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40第三,内容领域的整体设计。第三,内容领域的整体设计。纵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历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支离破碎的、零乱的,没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线。本次数学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突出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作为数学课程设计的
24、一条主线,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和三个维度目标来构建数学课程的体系,同时强调这四个学习领域也是一个横向贯通、纵向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球体状的课程体系。这个球的纬线分别是三个目标维度,经线分别是四个学习领域,而球心就是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41第四,弹性设计构建了创造的空间。第四,弹性设计构建了创造的空间。纵观以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规定了各个年级、各个学期、甚至各个星期、每一天的学习内容,这给教学带来诸多的限制,从而阻碍了师生创造活力的发挥。与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的设计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5、,42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同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允许教材有多种编排方式,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提供了舞台。对数学课程的重新设计,也使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43四、从数学四、从数学“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演变,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数学课程的改革首先体现在课程目标上。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提出的要求,它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基点,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从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演变,同样可以看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凉山州 教育 科学研究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