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脚印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时间的脚印教案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时间的脚印教案3篇时间的脚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
2、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 浑浊(zhu) 山麓(l) 海枯石烂(k) 粗糙(co) 龟裂(jn) 刨刮(bo) 楔形文字(xi)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
3、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
4、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
5、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
6、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
7、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
8、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
9、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山麓: 龟裂: 帷幕: 3朗读课文,标清序号,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通读全文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5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学生们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划分文章结构。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
10、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四、合作探究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六、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
11、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
12、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作比较B举例子C下定义D打比方 2选段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七、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学习反思 时间的脚印教案 篇3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 文章较长;
13、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设想: 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 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
14、黄鸾饩鋈?鑫侍猓?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15、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四、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