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老师中考试题资料室山东省济南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分)(2013济南)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寸最小的是()A分子B原子C原子核D夸克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解答:解:按照物质的组成,尺度排列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因此最小的是夸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确的掌握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
2、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分)(2013济南)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图所示,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考点: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它也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实际的应用解答:解: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形式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红外线的应用,看不见的光也是需要掌握的知识,属于基
3、础题,同时还考查了光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的兴趣3(2分)(2013济南)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深度B水的体积C水的质量D水的密度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
4、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对实验情景的分析考查了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注意分析的方法,是一道基础性题目4(2分)(2013济南)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考点:分子的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则的运动(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5、机械运动解答:解: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是看的见的运动;B、C、D选项中的现象都是肉眼看的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香气扑鼻是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2分)(2013济南)如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在电线附近放风筝B用湿手拔插头C电冰箱外壳接地D小孩子用手摸插座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6、低压触电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线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线触电;(2)对各种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漏电和其他故障,应及时处理;(3)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解答:解:A、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从电线上取风筝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A错误;B、接在电路中的电源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
7、事故,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接在电路中的电源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手触摸时,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值得注意的是: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不导电的物体导电了6(2分)(2013济南)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如图所示的器具应用的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电磁起重机B动圈式话筒C动圈式扬声器D 条形码扫描器考点:电磁感应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2)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3)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磁
8、极间的相互作用工作的(4)条形码扫描器是利用光电元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到计算机中解答:解: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动圈式话筒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振动引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符合题意C、变化的电流通过动圈式扬声器时,变化的电流导致线圈磁极和磁性不断变化,线圈磁极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使线圈振动引起纸盆振动产生声音所以动圈式扬声器是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条形码扫描器是利用光电转换器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活中有很
9、多的用电器,仔细观察,弄清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7(2分)(2013济南)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A0.1minB0.1sC0.1msD0.1u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生活常识估计柿子的宽度,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解答:解:柿子的直径约为9cm=0.09m,v=,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t=1104s=0.1ms;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根据生活常识估算出柿子的宽度、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8(2分)(2013济
10、南)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AEK铜EK木BEK铜=EK木CEK铜EK木D无法判断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解答:解:(1)铜块和木块体积V铜=V木,密度铜木;=m=V,m铜m木,铜块的质量大(2)它们的速度相等,铜块的质量大,因此铜块的动能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能够判断出铜块和木块质量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知识的考查9(2分)(2013济南)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
11、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成像的不同特点制成了不同的光学器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种类比较容易;而凸透镜在何种情况下成这种像,并了解了成像情况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后,便于对其进行应用解答:解
12、:几个选项都很容易进行探究,A只是了解了成像的特点,BCD中主要是探究了成像的原因,特别是D选项,探究了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明确了规律更容易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故选D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10(2分)(2013济南)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正常发光则()A甲的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B甲的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C乙的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D乙的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考点: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专题:基本仪
13、器的使用专题分析:要确定圆圈中的电表符号,首先要弄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而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根据图中各圆圈的位置以及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结合电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如果甲是电流表,则两灯泡被短路,两灯泡都不能发光,故A错误;B、如果甲是电压表,则它测量电源电压,乙、丙是电流表,分别测量干路和L2支路的电流,灯泡并联正常发光,故B正确;C、如果丙是电压表,则电路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故C错误;D、如果乙是电压表,则灯L2断路,不能发光,故D错误;故选B点评:知道电压表与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11(2分)(20
14、13济南)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BCD考点:惯性现象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结论解答:解: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衣服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衣服上的灰
15、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和衣服就会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故选D点评:知道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3分)(2013济南)教室是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以下为教室内有关数据,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做作业用的新铅笔的质量为十几克B一位同学站立时对地面压力一般为几百牛C感到较舒适的室内温度大约二十几摄氏度D一只照明用日光灯的额定电流约为零点几安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
16、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支新铅笔的质量在5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重力在500N左右,所以对地面的压力在500N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一般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额定电流大约为0.2A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C、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3(3分)(2013济南)关于飞机空中加油、飞行、通讯及舱内照明灯,下列叙
17、述正确的是()A正在空中加油的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B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飞机上的升力C飞机与地面间的通讯是通过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舱内照明用LED灯的核心元件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半导体的作用;飞机的升力专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2)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3)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4)节能灯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解答:解:
18、A、因为受油机与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若以受油机(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受油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B、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飞机上的升力,故B正确;C、飞机与地面间的通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舱内照明用LED灯的核心元件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信息的传播、半导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4(3分)(2013济南)某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汽油发动机和
19、电动机组成一般情况下,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当需要较大动力时,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当汽车制动减速时,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的蓄电池充电关于该车动力装置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汽油发动机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动机在提供动力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制动减速发电的过程把内能转化为电能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它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2)电动机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发生化学反应,将电
20、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4)制动减速发电的过程是将电动机作为发电机来使用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A、汽油发动机做功冲程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正确;B、电动机在提供动力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正确;C、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发生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D、当汽车制动减速时,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汽油机和发动机、发电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5(3分)(2013济南)某报刊登题为“房子穿衣戴帽屋里冬暖夏凉”的文章,对济南高科技住宅项目进行深度
21、报道,揭开了高科技住宅的“神秘面纱”实际上,该项目运用的物理原理并不是很深奥以下是小梅看完报道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使用镀膜中空玻璃实现了室内“降噪”,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送风过程通过加湿、除湿实现了室内“恒温”,运用了升华和凝华的知识C通过与地下土壤热交换实现了“恒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空气内能D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住宅“低碳”,所利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源的分类专题:声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1)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2)由气态变为液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济南市 中考 物理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