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教案集合8篇.docx





《关于小班教案集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班教案集合8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小班教案集合8篇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二、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一棵、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苹果,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2)说一说,果园里的苹果长什么样子呀? 2、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你们听,老师还会边唱歌边摘苹果呢。教师范唱新歌,幼儿理解歌词。 (2)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摘苹果” (游戏中学会歌曲),师幼边摘苹
2、果边唱歌,直到一棵树上果子摘完。 (3)演唱歌曲 听音乐演唱歌曲,配上适当的身体动作表现: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竖起大拇指。 3、运苹果 (感知歌曲快慢)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4、结束(吃苹果)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5、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创编歌词除水果外,还可以用常见的蔬菜的名称进行替换。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中的毛毛虫形象、故事情节,在掌握作品的过程中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鼓
3、励幼儿根据作品的结构大胆仿编新的内容。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大书好饿的毛毛虫,将每种食物挖出空白圆洞。 2、可操作“毛毛虫”教具一个。 3、幼儿每人大纱巾一块。 4、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毛毛虫热身操”。 活动过程:一、以“毛毛虫热身操”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春天到了,天气真好!宝宝们想出去玩吗?那我们一起去活动活动吧!(师、幼随音乐一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出示故事大书,讲述故事,理解作品。 1、演示“毛毛虫”教具,分段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讲至“开始寻找食物”引导幼儿猜测毛毛虫会吃什么食物。“又小
4、又饿的毛毛虫会找到什么食物呢?” (2)故事讲至“毛毛虫星期三吃3个李子”后引导幼儿猜测讲述毛毛虫还会吃什么食物。 “猜猜看星期四,毛毛虫会吃什么呢?吃了多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所吃食物以及数量)。 “星期五,毛毛虫会吃什么食物呢?吃了多少?(鼓励幼儿比较完整的猜测与讲述)。 (3)继续讲述故事至“毛毛虫结了茧”,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故事结局。 “毛毛虫从房子里出来,会有什么变化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讲述,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体验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讲故事吧!” 三、创造想象与仿编新的故事:请幼儿仿照故事中的结构(毛毛虫周一至周
5、五的行为)进行仿编。 “又有一只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出来了,它也去寻找食物,想想看,会吃什么呢?”(鼓励幼儿根据作品结构较完整的进行仿编) 四、扮演游戏“好饿的毛毛虫”,体验游戏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讨论创编毛毛虫的动作,表现毛毛虫的形象。 2、结合故事进行表演游戏,将纱巾盖在身上变成茧。 3、将纱巾披在身上变成蝴蝶去户外玩。 活动延伸:1、结合该故事进行计算活动,理解5以内数相互间的大小关系,理解15能表示相应数量与物体。 2、可开展体能游戏:好饿的毛毛虫。 一、本活动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1、活动背景 这几年,我园着力突显语言教育特色,以双语活动创品牌,以早期阅读和语言活动为特色,结合纲要精
6、神试图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国内、国外的优秀儿童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品味。 2、作品的特点: 好饿的毛毛虫这一文学作品是美国作家艾瑞克卡尔进行创作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故事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绿叶、大地、蝴蝶、五彩缤纷的果实,毛毛虫蜕变成蝴蝶充满了诗意。故事中描述了蝴蝶的成长过程,它以星期作为每段的开头,各种水果、点心等食物依次在每天中出现,语句排列对应有序,从语言到内容都具有明显的规律,使故事读起来颇具情趣。 3、教育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好奇、害怕等多种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
7、毛毛虫最终会变成蝴蝶,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结合与内容相对应形象生动的图书教具,帮助小班幼儿感知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故事中语言重复较多,有很多情节也比较相似与重复,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故事开始、高潮后半部分及结尾处,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故事内容,在欣赏、讲述、游戏中充分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故事中讲到的各类水果,蝴蝶的生命周期,一个星期的概念和数字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 二、目标分析: 作品是以毛毛虫的行为以及蜕变作为线索,同时结合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从语言及游戏两个层面提出要求。 语言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
8、中的毛毛虫形象、故事情节,在掌握作品的过程中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鼓励幼儿仿照作品的结构大胆仿编新的内容。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愉快情绪。 三、准备分析: 1、自制的图书教具的运用: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稍大的玩具,将原来的小读本做成大图书教具便于幼儿进行观察,将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活动教具,加上采用拼贴的手法作画,有四页截成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宽,以梯次编队,活动的.“毛毛虫”教具可在各类食物圆洞中爬行,在教具来回的演示中更加吸引幼儿。 2、纱巾的提供:小班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也喜欢更加具体形象化的东西,对于“茧”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纱巾的使用
9、可以帮助幼儿有初步感性的认识,同时神秘化的气氛使游戏更具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审美情趣,使文学作品的学习得以升华。 四、过程分析: 在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情景体验策略 小班孩子的自觉性较弱,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不能长时间保持表态学习,因此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游戏的情景中感受与学习文学作品,开始部分结合季节特征的“毛毛虫热身操”,结合作品的扮演游戏,让幼儿沉浸在毛毛虫的形象中。 2、设置悬念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助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在分段故事的学习中在每一段落前向幼儿“抛”出问题,如:饥饿的毛
10、毛虫会寻找什么食物呢?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会有什么变化呢?会变成什么呢?,当幼儿很想知道结果与否时便继续进行学习,幼儿带着悬念去学习文学作品,激发了学习的目的性,同时也保持较长的注意力。 3、弹性空间策略: 作品语句排列对应,从语言到内容有明显的规律,因此引导幼儿进行了仿编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特点,仿编的重点不是整个大变动,而只是局部的迁移转换,引导幼儿用其它各类食品替换原有作品给幼儿提供自主生成的空间,同时体验自己能创编新的故事。 小班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在认识小脚的基础上,知道小脚的本领。 2、乐意学习一些保护小脚的方法,有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环境与材料: 1、幼儿出生证印
11、有小脚脚印的; 2、前期用脚做的水粉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比一比小脚印的变化 1、师: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你们猜猜看,这是什么?是什么时候拍的? 2、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张照片,这又是什么?和刚刚的图片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原来每个人的小脚印是会随着长大还变化的,越长大,脚印就越大。 二、游戏环节:认一认自己的小脚 1、师:我们的小脚上有些什么?(脚趾、脚跟、脚趾纹路、脚背、脚心、脚底) 2、师:那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我说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你的脚趾在哪里?我的脚趾在这里。 你的脚跟在哪里?我的脚跟在这里。 你的脚背在哪里?我的脚背在这里。 你的脚心在哪里?我的脚心在这里。 你的脚
12、底在哪里?我的脚底在这里。 三、讨论环节:说一说小脚的作用 1、师:每个小朋友都能快快的找到小脚上面的东西,那如果我们缺了一样会怎么样呢? 2、小结:小脚上面每样东西都很重要,缺了一样我们可能都走不了,跑不了了。 四、提升环节:讲一讲保护小脚的办法 1、师:谁来说说小脚有哪些本领?(可以跑、跳、爬、走等)原来我们的小脚本领那么大,那让我们来说说怎样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幼儿泛说) 2、师:老师把保护小脚的办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只要我们牢记在心,我们就一定能保护好我们的小脚,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儿歌小小脚 我的小脚本领大, 我要好好保护它。 洗脚脚,剪指甲, 抹香香,穿鞋袜。 不让硬物伤害它
13、, 小小脚,爸妈给。 好好保护记心上, 记心上!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懂得水果有营养,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 2.在说说、贴贴、尝尝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视机、电脑。 2.绘本、奶牛背景图片、水果图片。 3.红黄绿三色水果牛奶、食物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观看课件奶牛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这是一只牛,这只牛肚子里是什么?有哪些水果呢?这只牛为什么会有一肚子的水果呢? 2.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吃水果能使身体健康的道理。 (1)结合课件讲故事。 (2)提问:这头牛最爱吃什么?(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感
14、冒了,为什么这头牛没有感冒(因为他是爱吃水果的牛)。它是怎样帮助主人的?请主人喝了什么?(解释:他吃了草莓,产出了草莓牛奶),还喝了什么牛奶啊?邻居们的病,又是怎样好起来的呢? (3)总结:是啊,水果有丰富的营养,所以爱吃水果的牛就没有感冒。大家喝了水果牛奶,吃了水果、身体就慢慢好起来了。 3.讨论:围绕水果的种类、味道、颜色、营养等话题,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愿望。 宝宝们也爱吃水果吗?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1)味道。味道怎么样?我喜欢苹果,因为他喜欢苹果甜甜的味道。我喜欢葡萄,因为葡萄酸酸的酸酸的味道吃在嘴巴里很特别。草莓也是甜甜的,味道我们喜欢。只是吃完甜甜的苹果,酸酸的葡萄之后,要记得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小班 教案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