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





《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分)(2014扬州)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考点: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据此结合题目所给出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人们能闻到花
2、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能够准确的把握分子的性质 2(2分)(2014扬州)“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少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考点: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少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
3、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3(2分)(2014扬州)能正确表示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ABC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规律,故A选项错误;B、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B选项错误C、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了,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选项错误;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折射的
4、规律,因此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搞清入射光线、法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关系和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2分)(2014扬州)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小水滴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解答:解: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制
5、造舞台效果的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考查了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5(2分)(2014扬州)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解答:解:玉器在加工的过程中,变化的是质量和体积,密度是不会改变的故选C点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形状、空间位置无关但与温度、状态有关,大部分的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密度降低,即热胀冷缩,而水在04摄氏度时有反膨胀现象 6(2分)(2014扬州)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教室的高度约为8cm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4km/hD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10个鸡蛋的
7、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电瓶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不小于5m/s=53.6km/h=18km/h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50m短跑的成绩在7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7(2分)(2014扬州)如图,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C灯变亮D灯变暗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互不影响的特点判断灯泡
8、的亮度;根据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确定通过滑动变阻器电流的变化,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答:解: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当滑片向左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灯泡的亮度也不发生变化,故CD错误;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是关键 8(2分)
9、(2014扬州)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考点:热机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伴随能量的损失,所以转化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多,常用来做冷却剂解答:解:A、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提高,总存在摩擦、要做额外功,效率一定不会达到100%此选项错误;B、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选项错误;C、热机常用
10、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此选项错误;D、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火箭属于热机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效率问题需要清楚的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一定伴随能量的损失,所以转移(转化)效率一定小于1 9(2分)(2014扬州)小明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其中正确的是( )A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C核电站不会产生任何污染D太阳能只能转化成电能和内能 考点: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的利用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1)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但转化后的能源不一
11、定能被利用; (2)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能量的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不能够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3)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主要危害在于核燃料和核废料都具有放射性;(4)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多种,直接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等解答:解:A、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会发生危机,所以A说法错误;B、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所以B说法正确;C、
12、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所以C说法错误;D、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多种,可以转化为内能,化学能,电能等,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是中考常见题型 10(2分)(2014扬州)如图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A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验证电磁波的存在D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 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明确各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找到其共同地方,了解物理中各种思想方法的应用如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等解答:解:A、烛焰随着声音节奏
13、晃动,把扬声器的振动转化为烛焰的晃动,运用了转换法;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通过通电导体附近磁体方向的变化体现出来,运用了转换法;C、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运用了转换法;D、水路中水轮机的作用类似于电路中的小灯泡;水路中水流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流,运用了类比法故选D点评: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要寻找出问题的相似性,正确理解各种物理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11(2分)(2014扬州)下列现象不会引起家庭电路发生火灾的是( )A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短路C开关内两根线相碰D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 考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14、分析:(1)家庭电路中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总功率过大;二是短路;(2)根据Q=I2Rt,电阻一定,通电时间一定,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容易引起火灾解答:解:A、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不变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电路中的电流就会过大,导线上产生的热量过多,会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B、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几乎为零,通过导电的电流很大,也会因此火灾,不符合题意;C、开关是接在火线上的,开关内两根线相碰就相当于开关闭合,不会导致电流过大,也就不会引起火灾,符合题意;D、由于接触不良导致连接处的电阻变大,电流一定时,在一定时间内,连接处产生的电热增多,此处温度升高会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15、电流流过导体时都会产生热量,使用家用电器时,一定注意散热,更重要的是一定杜绝家庭电路的短路或总功率过大,防止火灾的发生 12(2分)(2014扬州)如图,电源电压恒为4.5V,灯泡L标有“3V 0.9A”字样,在不损害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35WB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调到零C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D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1)从图中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为了不损坏电路元件,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应该选取通过灯泡L与通过滑动变阻器
16、额定电流相比较,得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P=UI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大功率;并且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可利用公式R总=计算总电阻,再利用公式RL=计算灯泡的电阻,最后利用公式R小=R总RL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2)滑片向左移动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L可知灯泡功率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V,电流为0.9A,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
17、路中的最大电流Imax=0.9A,电路的最大电功率:Pmax=UImax=4.5V0.9A=4.05W,故A错误;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滑=UUL=4.5V3V=1.5V,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能为零;故B错误;(2)滑片向左移动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L可知灯泡功率的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
18、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灯泡的额的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根据电压表的最大示数确定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并且要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3(4分)(2014扬州)如图,修正带中涂改带的长度是30 dm ,使用时,它将错误处覆盖成白色,此处能 反射 各种色光(反射/吸收),请再列举一种修改此类错误的器材,如 橡皮擦 ,它运用的物理知识是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考点:长度的估测;物体的颜色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对修正带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白色物体能够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够吸收各种色光;学生日常修改错字的器材还有橡皮擦、透明胶
19、带等解答:解:一盒新装修正带的长度在3m=30dm左右;修正带是白色的,能够反射各种色光;除修正带外,我们还用橡皮擦修改写错的内容,原理是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答案为:dm;反射;橡皮擦;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点评:此题以学生常用的修正带为素材设计题目,考查了长度的估测、物体的颜色等知识点,是一道创新题,值得借鉴 14(2分)(2014扬州)未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红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发现火源,可用 激光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可见光/红外线/激光) 考点:红外线专题
20、: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2)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返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的距离解答:解:(1)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2)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故答案为:红外线;激光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红外线的了解以及激光测距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生活的联系,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15(4分)(2014扬州)如图甲,装满牛奶的平底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倒过来放,牛奶
21、对盖子的压强将 不变 (变大/不变/变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将 变大 (变大/不变/变小),小陈利用牛奶瓶做纸片托水试验后,倒光瓶中水,立即将原纸片盖在瓶口,倒立后纸片不落下,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小陈猜想:A瓶中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大气压使纸片不落下; B瓶口和纸片上有少量水,分子间的引力使纸片不落下你认为哪种猜想错误, B (A/B),理由是 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先判断倒置后液体的深度变化,再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液体对瓶盖的压强的大小变化;倒置后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压强定义式P=求压强的变化(2)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扬州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