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B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B卷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重庆市初三中考真题物理试卷(B卷)1.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答案:B解析过程: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所以A错;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所以B正确;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2s 左右,所以C错;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D错。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 BCD答案:C解析过程:A.融化B.汽化C. 液化 D.凝华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BCD答案:
2、A解析过程:A树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B水面处于“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形成;C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过程:A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由杠杆平衡条件有,故右端会下沉;B该图说明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有电流产生;C压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是正确的安全用电。5.如图是一个厨房天然气安全监控的部分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R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气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天然气浓度的升高而变小,闭合开关S,若厨房
3、天然气浓度升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气敏电阻R的阻值变大C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小D气敏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答案:A解析过程:若厨房天然气浓度升高,则R阻值变小,又因它与R0串联,故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R0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6.重庆直辖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轿车的新轮胎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力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C小轿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小轿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过程:A.小轿车
4、的新轮胎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A错;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是对的,B正确;C.惯性不是力,不能表述为惯性的作用,C错;D.两个力的作用点没有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也不相反,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D错。7.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答案:C解析过程:由图乙
5、可知:0-4cm还未接触到水面;4-8cm时,已接浸入水中,但未完全浸没;8cm后物体完全浸没。所以有F浮=gv排=9N-5N=4N,有V物=v排=410-4m3,又G物=9N,所以=0.9kg有物= m物/ V物=0.9kg/410-4m3=2.25103kg/m3;由二力平衡知F下=F浮=4N。8.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把标有“3V 3W”的灯L1和标有“3V 1.5W”的灯L2按如图的方式连接,当开关S闭合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1消耗的实际功率是3W B灯L2消耗的实际功率是1.5WC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1W D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源电压之比是1:2来答案:C解析过程:因两灯串联
6、,所以两灯实际电压均小于电源电压3V,即小于各自额定电压,故实际功率均小于各自额定功率,所以A、B错;由R=有R1=3,R2=6;P总=(3V)2/(3+6)=1W;U1: U总=3: (3+6)=1:3。9.如图是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 能,且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之一,能量的单位是 。答案:电 焦耳解析过程: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能量的主单位是焦耳。10.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 (选择“近视眼”、“远视眼”)。答案:凸 远视眼解析过程:手机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
7、实像,所以是凸透镜,又因使光线汇聚,所以矫正远视眼。10.额定功率1500W的电热水壶正常工作3.5min,把质量为1kg温度为30oC的水加热至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 J。答案:解析过程: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kg(10030)=J;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W=Pt=1500W3.560s=J。11.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20Pa;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
8、 ,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 Pa。答案:1:3 160解析过程:G木=gV,G铁+ G木=gV有G铁: G木=1:3;P= G木/S=120 Pa,P= (G木+G铁)/S=160 Pa。12.美国飞行器制造商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它拥有两个座位、四个轮子和能够折叠的一对翅膀。既能像轿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又能像飞机一样上升、下降、悬停、飞行。飞行汽车能够在机场和任何道路上行驶,采用汽油发动机,汽车启动后助跑一段距离就可起飞。请参照示例写出该飞行汽车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飞行汽车上升。物理知识:力
9、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答案:物理信息:采用汽油发动机物理知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过程: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从物理学里的力、热、光、电、能量几方面来答题,如: 飞机悬停,二力平衡。13.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上方,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或负极。(2)图乙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 答案:解析过程:(1)由图知螺旋管右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有电源右端为正极;(2)由图知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判定为凹透镜。14.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
10、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由图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 ;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从图12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温度计(2)晶体 98 不变(3)小于解析过程:(1)探究温度变化规律,须要温度计;(2)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沸腾时DE段温度不变对应值为98;(3)加热相同时间,即
11、吸收相同热量,倾斜程度越小,温度变化越快,比热容越小,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15.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部分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V,其灯丝电阻为10左右,滑动变阻器标有“20 1A”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有两个量程。(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端(选填“A”或“B”);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分析故障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
12、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在第1、2两次实验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答出一个原因即可)。(4)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接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于是将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对应的电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本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的探究方法相同 。A通过灯泡发光认识电流的存在B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1)(2)断开 B 小灯泡断路(3)0.65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过小(4)寻找普遍规律 B解析过程:(1)按要求,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则阻
13、值变小,下接线柱应在左端,实物图如下:(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 ;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应处于断路状态;(3)P=UI=2.5V0.26A=0.65 W;小灯泡的实际电压远小于额定电压,导致实际功率过小;(4)寻找普遍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与B实验相同。16.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14、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 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
15、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如图丙。则B物体的密度=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答案:(1)大 丙、丁 无关(2)6 2(3) 解析过程:(1)由图有:同种液体中排开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即所受浮力越大; 丙、丁两图可给出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深度变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所以选丙丁两图有物体所受浮力跟浸没的深度无关;(2)A物体的重力可由甲图测出,示数为6N;物体浸没后示数为4N,浮力为6N-4N=2N;(3)物体变长为a,有高度露出液面,浸没高度为:a-;
16、GB=F浮=2 有mB= 2 ;VB=)a2有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答案:(1)(2)解析过程:(1)(2)18.有一质量为60kg、底面积是0.5m2的物体先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工人用如图17的装置在20S内将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拉力F的大小为400N,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物体静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F的功率。答案:(1);(2);(3)80W;解析过程:(1)G物=mg=60kg10N/kg=600N;2(2)(
17、3)P=FV=400N2=80W。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8V,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标有“100 1A”字样,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R0为一定电阻;当闭合开关S、S1,断开S2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1)小灯泡L的电阻;(2)闭合开关S、S1,断开S2时,通电1min,电流通过定值电阻R0所做的功;(3)当闭合开关S、S2,断开S1时,在保证电表不超量程、灯泡L两端的电压不超额定电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功率的变化范围。答案:(1)(2)360J(3)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化范围3.75W6W解析过程:(1 )RL(2)灯泡正常发光,所以I=0.5A,由欧姆定律得R0=24,所以W=I2R0t=360J(3)当闭合开关S、S2,断开S1时,R与灯L串联,要保证电路安全,则电压表最大示数为15V,15V:Rmax=(18V-15V):RLRmax=22.5由公式P=有Pmin=3.75W;要保证电路安全,则既要保证点灯安全,又要保证电流表安全灯L最大电流IL=0.5A,电流表最大电流I表=0.6A电路最大电流Imax=0.5A,且UL=6VPmax=(18V-6V)0.5A=6W有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化范围3.75W6W第13页(共1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