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 工程材料学第05章 热处理.ppt
《华科 工程材料学第05章 热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科 工程材料学第05章 热处理.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五章第五章 钢铁热处理钢铁热处理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退火与正火钢钢的淬火的淬火钢钢的回火的回火钢钢的表面热处理的表面热处理2概述概述一、热处理一、热处理 利用利用加热加热、保温保温、冷却冷却的方法,改变材料的组织与结的方法,改变材料的组织与结构,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工艺过程。构,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工艺过程。意义意义:合适的热处理是让材料达到合适的热处理是让材料达到希望的性能希望的性能,有时是为了便,有时是为了便于进行于进行加工加工,有时让材料,有时让材料满足工作条件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是合理使用的要求。是合理使用材
2、料、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材料、充分发挥材料潜力必不可少方法必不可少方法。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处于固态下,但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处于固态下,但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固态转变固态转变发生。发生。二、固态转变二、固态转变 固态转变有:固态转变有:1.1.固态物质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称为固态物质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称为固态相变固态相变。2.2.转变过程只有组织结构变化,无新相生成的转变过程只有组织结构变化,无新相生成的非相变非相变型型,如再结晶转变。,如再结晶转变。3三、固态相变的特点三、固态相变的特点 概述概述 固态相变中母相为固体,原晶体有固定的排列和取固态相变中母相为固体,原晶体有固定的排列和取
3、向,并不能随意改变其形状或发生流动,转变过程和产向,并不能随意改变其形状或发生流动,转变过程和产物有如下共同特点:物有如下共同特点:1.1.相变阻力大相变阻力大 新相形成除增加界面能外,由于存在体积变化新相形成除增加界面能外,由于存在体积变化造成应变能,相变阻力大,相变发生在较大的过冷度下。造成应变能,相变阻力大,相变发生在较大的过冷度下。2.2.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晶体学位向关系。3.3.母相的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母相的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 缺陷处形核可得到附加缺陷处形核可得到附加能量补充,同时缺陷的存在可加快扩散过程,有利于新相晶能量补充,
4、同时缺陷的存在可加快扩散过程,有利于新相晶体的生长。体的生长。4.4.原子扩散迁移成为控制因素原子扩散迁移成为控制因素,特别是伴随成分改变的相变过,特别是伴随成分改变的相变过程,固体中原子扩散速度慢,在温度较低时,大的相变驱动程,固体中原子扩散速度慢,在温度较低时,大的相变驱动力可能改变转变类型,如从扩散型改变为协同型。力可能改变转变类型,如从扩散型改变为协同型。5.5.易出现过渡相,有些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过渡相可以长期保易出现过渡相,有些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过渡相可以长期保留留。转变温度较低,原子扩散慢,通常发生在稳定相的成分。转变温度较低,原子扩散慢,通常发生在稳定相的成分与母相相差较远时,
5、钢中的渗碳体其实也是过渡相。与母相相差较远时,钢中的渗碳体其实也是过渡相。4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一、转变温度一、转变温度 对应铁对应铁碳相碳相图图中的中的线线 PSK线线727727 A A1 1 GSGS线线 A A3 3 ESES线线 A ACMCM 这这些温度点是平衡些温度点是平衡转变转变温度,在温度,在固固态转变态转变中,中,转变实际发转变实际发生需要生需要一定的一定的过过冷或冷或过热过热下下,显显然加然加热热转变转变的的实际发实际发生温度在生温度在临临界点之界点之上,而冷却上,而冷却转变转变的的实际发实际发生温度生温度在在临临界点之下界点之下。A A
6、C1C1、A AC3C3、A Accmccm表示加热时的转变温度表示加热时的转变温度 A Ar1r1、A Ar3r3、A Arcmrcm表示冷却时的转变温度表示冷却时的转变温度5二、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二、奥氏体的形成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以共析钢以共析钢(WcWc0.77%)0.77%)为例,原始组织为层片珠光体。为例,原始组织为层片珠光体。1.1.在在铁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素体和渗碳体的交界交界处处形成奥氏体的核心形成奥氏体的核心;2.2.奥氏体是奥氏体是同同时时消耗消耗两相来两相来长长大大;3.3.实际实际上上总总是是铁铁素体先消失素体先消失,随后,随后残余渗
7、碳体的溶解残余渗碳体的溶解;4.4.奥氏体的均匀化奥氏体的均匀化,各各处处的的碳碳浓浓度都达到平均成分度都达到平均成分,随后所,随后所含含其它其它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经扩经扩散达到成分均匀散达到成分均匀;5.5.亚亚(过过)共析共析钢钢中中过过剩相的溶解剩相的溶解(温度达到温度达到A AC3C3或或A Accmccm以上以上)。6三、影响奥氏体转变的因素三、影响奥氏体转变的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1.1.加加热热温度温度 所以所以加加热热温度越高温度越高,提高原子活动迁移能力提高原子活动迁移能力,自,自由能差由能差(动力动力)大,大,奥氏体化的奥氏体化的进进程也越
8、快。程也越快。2.2.加加热热速度速度 材料材料处处于于连续连续加加热热,奥氏体化的,奥氏体化的时间时间自然短,但自然短,但是是均匀化程度差均匀化程度差。3.3.含碳量含碳量 随碳量的增加,渗碳体与随碳量的增加,渗碳体与铁铁素体的素体的界面数量界面数量也多,也多,转变转变速度加快。但速度加快。但过过共析共析钢钢中,二次渗碳体的溶解要求更高中,二次渗碳体的溶解要求更高的温度,碳量的增加达到均匀化的温度,碳量的增加达到均匀化时间时间会增加。会增加。4.4.合金元素合金元素 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结结合力高于合力高于铁铁,会阻碍碳,会阻碍碳的的扩扩散迁移;在碳化物消失后,合金元素自
9、己散迁移;在碳化物消失后,合金元素自己扩散达到扩散达到均匀,均匀,达到均匀奥氏体化的达到均匀奥氏体化的时间时间要大大延要大大延长长。5.5.原始原始组织组织 珠光体的珠光体的层层片越片越细细,界面数量多,界面数量多,扩扩散的距离小,散的距离小,转变转变速度加快,片状珠光体的速度加快,片状珠光体的转变转变速度高于球化珠光体。速度高于球化珠光体。7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1.1.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度 奥氏体的晶粒度指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大小奥氏体的晶粒度指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大小,对热处理后,对热处理后的性能有重要影
10、响。在热处理过程中,以后所得到的组织都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在热处理过程中,以后所得到的组织都是有奥氏体转变的产物,是有奥氏体转变的产物,奥氏体的晶粒细小奥氏体的晶粒细小,所得到的,所得到的组织组织也就细小也就细小,通常其,通常其力学性能也优越力学性能也优越。在奥氏体化的过程中伴。在奥氏体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晶粒的长大,这是自发过程,只有控制好奥氏体化的工随着晶粒的长大,这是自发过程,只有控制好奥氏体化的工艺过程,才能到较细的晶粒。艺过程,才能到较细的晶粒。描述奥氏体晶粒度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概念:描述奥氏体晶粒度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概念:1)1)起始晶粒度起始晶粒度 刚刚完成奥氏体化刚刚完成奥氏体化的晶粒大
11、小称为起始晶粒的晶粒大小称为起始晶粒度,度,原珠光体原珠光体的层片本身细小,所有的钢这时都是非常细的层片本身细小,所有的钢这时都是非常细小、均匀的。实际工程意义不大。小、均匀的。实际工程意义不大。2)2)实际晶粒度实际晶粒度 在具体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的条件下获得在具体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的条件下获得的晶粒大小。它决定于的晶粒大小。它决定于钢的成分钢的成分和奥氏体化的和奥氏体化的工艺过程工艺过程。8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1.1.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度3)3)本本质质晶粒度晶粒度 不同的不同的钢钢在同在同样
12、样的加的加热热条件下,奥氏体的条件下,奥氏体的长长大大倾倾向性不一向性不一样样。按冶金部按冶金部标标准,将准,将钢钢加加热热到到9309301010,保温,保温8 8小小时时得到的得到的实际实际晶粒度作晶粒度作为该钢为该钢的本的本质质晶粒度。晶粒度。本本质质晶粒度是一材料特性,表示的是晶粒度是一材料特性,表示的是钢钢在奥氏体化在奥氏体化时时奥氏奥氏体晶粒的体晶粒的长长大大倾倾向向。结结果果小于小于4 4级级的的钢钢成成为为本本质细质细晶粒晶粒钢钢。并不是本。并不是本质细质细晶粒晶粒钢钢奥氏体化得到的晶粒一定奥氏体化得到的晶粒一定细细小,通常加小,通常加热热温度在温度在930930以下,本以下,
13、本质细质细晶粒晶粒钢钢奥氏体化得到的晶粒比本奥氏体化得到的晶粒比本质质粗晶粒粗晶粒钢钢细细小,超小,超过这过这个温度或工个温度或工艺处艺处理不当,理不当,结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果可能完全相反。9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四、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2.2.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1)1)加加热热速度速度 速度快用的速度快用的时间时间少,少,转变转变在在较较高温度高温度,形核率形核率高高,最,最终终晶粒尺寸晶粒尺寸较细较细小。小。2)2)保温保温温度愈高,保温温度愈高,保温时间长时间长,奥氏体,奥氏体长大速度快,长大长大速
14、度快,长大的的时间时间多,晶粒多,晶粒变变粗;粗;3)3)原始原始组织组织,固相,固相转变组织转变组织的的遗传遗传性,珠光体性,珠光体细细小,奥氏体小,奥氏体的晶粒也的晶粒也细细小;片状比球状小;片状比球状细细小,非平衡小,非平衡组织组织往往也可得往往也可得到到细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小的奥氏体晶粒。4)4)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成分成分)含碳量增加,奥氏体含碳量增加,奥氏体转变转变加快,生加快,生长长时间时间多,奥氏体晶粒的多,奥氏体晶粒的长长大大倾倾向增加;向增加;碳化物形成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Ti(Ti、V V、TaTa、NbNb、ZrZr、W W、MoMo、Cr)Cr)和碳和碳结结合力合力强强
15、,阻碍碳,阻碍碳的的扩扩散可阻碍奥氏体晶粒生散可阻碍奥氏体晶粒生长长;不和碳作用而溶入基体不和碳作用而溶入基体元素元素(SiSi、NiNi、Cu)Cu)对对奥氏体晶粒生奥氏体晶粒生长长无明无明显显的影响;的影响;CoCo、P P、MnMn对对奥氏体晶粒的奥氏体晶粒的长长大有加速作用。大有加速作用。10五、加热不当带来的组织缺陷五、加热不当带来的组织缺陷 第一节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由于加由于加热设备热设备故障、工故障、工艺艺不合理或操作失不合理或操作失误误,加,加热过热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缺陷有程中可能引起的缺陷有:1.1.氧化氧化 加热过程,工件表面和加热过程,工件表面
16、和O O2 2、COCO2 2、H H2 2O O等气氛接触,工等气氛接触,工件表面发生氧化,更有甚者氧化气氛延晶界向内扩散造成件表面发生氧化,更有甚者氧化气氛延晶界向内扩散造成较深的晶界氧化,这时主要表现晶界处的易氧化元素和氧较深的晶界氧化,这时主要表现晶界处的易氧化元素和氧结合使晶界性能下降,为内氧化。保温时间较长、温度高结合使晶界性能下降,为内氧化。保温时间较长、温度高且表面要求较高,无多的加工余量要注意保护。且表面要求较高,无多的加工余量要注意保护。2.2.脱碳脱碳 含碳量含碳量较较高的高的钢钢在加在加热热和和O O2 2、COCO2 2、H H2 2O O等等结结合,生成合,生成CO
17、CO溢出,内溢出,内层层向表向表层扩层扩散表散表层层向内出向内出现贫现贫碳区,而影响表碳区,而影响表层层性能。可用性能。可用COCO、CHCH4 4进进行保行保护护甚至渗碳。甚至渗碳。3.3.过热过热 加加热热温度温度过过高或保温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时间过长,造成奥氏体晶粒,造成奥氏体晶粒过过大。大。4.4.过烧过烧 加加热热温度太高,晶界温度太高,晶界过过度氧化,甚至局部熔化,度氧化,甚至局部熔化,过过烧烧工件只能工件只能报废报废。11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钢奥氏体化后,从高温冷却到钢奥氏体化后,从高温冷却到A A1 1以下,以下,此时奥氏
18、体并不立即转变,而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此时奥氏体并不立即转变,而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把态,把这种存在于这种存在于A A1 1温度以下暂未发生转变的不稳温度以下暂未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定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等温冷却:将钢迅速过冷到临界点:将钢迅速过冷到临界点(A(Ar1r1)以下某一温度,使以下某一温度,使奥氏体保持在该温度下进行转变。奥氏体保持在该温度下进行转变。连续冷却连续冷却:将钢以某一固定速度不停顿地冷却:将钢以某一固定速度不停顿地冷却(到室温到室温),使奥氏体在连续降温的过程种转变。使奥氏体在连续降温的过程种转变。冷却方式:冷却方式:引子引子12一、共析钢过冷
19、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一、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 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等温等温转变图转变图,也称,也称TTTTTT(Time(Time-Temperatur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曲曲线线,或,或C C曲曲线线。它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它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不同温度下度下等温转变的等温转变的开始和终了时间开始和终了时间及及转变产物之间的关系。转变产物之间的关系。快快冷冷到到某某温温度度下下保保温温,过过冷冷奥奥氏氏体体要要经经过过一一段段时时间间a a1
20、 1后后才才开开始始转转变变,这这个个时时间间称称为为转转变变的的孕孕育育期期。随随后后随随着着时时间间的的延延长长,转转变变量量不不断断增增加加。经经过过时时间间b b1 1后后全全部部转转变变完完毕毕。图图中中横横坐坐标标为为时时间间,利利用用对对数数坐坐标标(loglog);纵纵坐坐标标为为相相对对转转变变量量(%)(%)。然然后后对对转转变变后后的的试试样样进进行行金金相相分分析析。另另建建一一坐坐标标,横横坐坐标标还还是是时时间间,纵纵坐坐标标为为转转变变温温度度,将将相相同性同性质质的的连连接起来接起来。13一、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一、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
21、立 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TTTTTT曲曲线线特征特征 这是实际测定得到的这是实际测定得到的T8T8钢的等钢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温冷却转变曲线(TTT(TTT曲线曲线),得到,得到象字母象字母“C C”的曲线,俗称的曲线,俗称C C曲线曲线。在在C C曲线上,有一个曲线上,有一个孕育期最短孕育期最短的的点,大约在点,大约在550550500500附近,这个附近,这个点俗称为点俗称为C C曲线的曲线的“鼻尖鼻尖”。鼻尖上部因动力加大而转变速度加鼻尖上部因动力加大而转变速度加快;下部因降低原子活动能力而减快;下部因降低原子活动能力而减慢。慢。当快速冷却的温度低于某一当
22、快速冷却的温度低于某一临临界界值值MsMs后,孕育期消失,到达后,孕育期消失,到达MsMs立立即即发发生生转变转变,转变转变的方式的方式发发生了生了变变化,化,MsMs温度称温度称为马为马氏体点氏体点。14二、珠光体型转变二、珠光体型转变 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1 1.珠光体的形成珠光体的形成 过冷奥氏体在过冷奥氏体在ArAr1 1到鼻尖到鼻尖(550)(550)之间之间的转变方式基的转变方式基本相同本相同,属于珠光体型转变。属于珠光体型转变。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处形成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处形成FeFe3 3C C的核心,然后不断长的核心,然后不断长大,周围奥氏体将发生
23、晶格改组转变为铁素体,铁素体的生成大,周围奥氏体将发生晶格改组转变为铁素体,铁素体的生成促使渗碳体的长大和形核,长大的渗碳体可以分枝,它们共同促使渗碳体的长大和形核,长大的渗碳体可以分枝,它们共同生长的结果便得到生长的结果便得到层片的分布层片的分布。在一个奥氏体晶粒中可能有数在一个奥氏体晶粒中可能有数处处形核,各自分形核,各自分别发别发展成不同的展成不同的领领域域,直到奥氏体完全消失。直到奥氏体完全消失。此外,此外,渗碳体形核与原奥氏体有一定的位向关系渗碳体形核与原奥氏体有一定的位向关系,所以珠光体,所以珠光体在奥氏体中常在奥氏体中常为为几种特定方向。几种特定方向。15二、珠光体型转变二、珠光
24、体型转变 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2 2转变产转变产物物 过过冷奥氏体按珠光体型方式冷奥氏体按珠光体型方式发发生生转变转变,通常所得,通常所得产产物物为铁为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分布的素体和渗碳体交替分布的层层片状片状组织组织,随着,随着转变转变温度的降低温度的降低,片片间间距愈距愈细细,即不同温度下所得,即不同温度下所得产产物的差物的差别别是是层层片片间间距不同。距不同。采用采用特殊的方式特殊的方式冷却,也可能得到冷却,也可能得到点状点状(小球小球)的渗碳体的渗碳体均匀分均匀分布在布在铁铁素体的基体上,如素体的基体上,如图图所示。工程上所示。工程上对对不同片不同片间
25、间距的距的产产物物有一些有一些习惯习惯的称呼。的称呼。16二、珠光体型转变二、珠光体型转变 第二节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 3珠光体的性能珠光体的性能 不同不同类类型的珠光体由于型的珠光体由于层层片片间间距不同,力学性能在一个距不同,力学性能在一个较较大大范范围围内内变变化,化,总总体体趋势趋势是随着是随着片片间间距的减小距的减小,材料的,材料的强强度和硬度度和硬度呈呈现现上升上升;其;其塑性和塑性和韧韧性以索氏体性以索氏体为为最高最高,它的,它的组织组织比珠光体比珠光体细细小且分布均匀,而屈氏体因小且分布均匀,而屈氏体因层层片的片的细细小,塑性相小,塑性相铁铁素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科 工程材料学第05章 热处理 工程 材料 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