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体健康-脂肪、矿物质、维生素.ppt
《化学与人体健康-脂肪、矿物质、维生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人体健康-脂肪、矿物质、维生素.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与社会3-4.化学与人体健康-脂肪、生命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主讲:化学化工学院主讲:化学化工学院2012年年10月月脂 类l1、概念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是由脂肪酸与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质或脂类,是动物和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类是广泛存在与自然界的一大类物质,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功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可用非极性有机溶剂从细胞和组织中提取出来。脂肪(甘油三酯,脂肪(甘油三酯,TG)储能供能储能供能 (可变脂可变脂)脂类脂类 胆固醇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及胆固醇酯(CE)类脂类脂 磷脂(磷脂(PL)生物膜组分生
2、物膜组分 糖脂糖脂 (固定脂固定脂)2.分类分类脂 类脂 类3、脂类的营养与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提供能量:脂肪的能量密度是每克37000焦耳,亦即9 个大卡。相对于糖类的每克17000 焦耳和乙醇的每克29000 焦耳,脂肪是密度最高的食物营养素。-提供给机体必需脂成分:提供给机体必需脂成分:一些脂肪酸是人体保持健康必需的。(1)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 18碳脂肪酸,含两个不饱和键;亚麻酸 18碳脂肪酸,含三个不饱和键;花生四烯酸 20碳脂肪酸,含四个不饱和键;(2)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胆固醇、维生素等。例如-3-脂肪酸(烃基上第一个双键位于从末端数第三个碳原子处)有维持免疫和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脂
3、 类-生物体结构物质 (1)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几乎细胞所含的磷脂都集中在生物膜中,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2)保护作用。脂肪组织较为柔软,存在于各重要的器官组织之间,使器官之间减少摩擦,对器官起保护作用。-用作药物 卵磷脂、脑磷脂可用于肝病、神经衰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等。脂 类-改善食物口感:改善食物口感:促成细腻,润滑的口感。缺乏脂肪的菜肴则经常被形容为“清汤寡水”。另外脂肪还促进进食后的饱胀感。-传热媒介:传热媒介:用来直接煎炸食物,可以在表面达到高温(100摄氏度)。炒菜中用来均匀传热和防止沾锅。-溶解脂溶性成分:溶解脂溶性成分:食物原料中的一些气味分子和营养分子不易溶于水而
4、易溶于油脂,因此一定量的脂肪有助于食物的香味和营养。例如要充分利用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则最好将之与一定的脂肪或含脂肪成分烹调。-调味料:调味料:一些脂肪如芥么油、芝麻油被用来做调味料。脂 类l体重为70kg 的人贮存的脂肪可产生2008320kJ 的能量;而贮存的蛋白质、葡萄糖相应的可产生105000kJ,168kJ 的能量。l l脂肪是营养素成分之一,但另一方面,人类的一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脂肪l脂肪脂肪(fat):是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多来源于动物体,俗称油,又称食用脂肪,是最常见的食物营养素之一,亦是三种提供能量的营养的其中一种。l指被人类直接食用或用来烹
5、调的脂类,其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也就是中性脂肪。但一般而言脂肪都是形容人体或食物中的脂肪组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与糖类不同的是,脂肪所含的碳、氢的比例比较大,而氧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发热量比糖类高。l脂肪的来源:脂肪的来源:可能是直接来自一种动物的脂肪组织(例如猪油)、直接来自一种植物的含油部分(花生油)、采用多种天然原料进行勾兑(例如沙拉油),或天然食用脂肪进行化学处理的产品(例如氢化油)。l组成组成:均为 1甘油3脂肪酸1脂肪3水。天然脂肪酸通常含有偶数个碳原子,这是由于脂肪合成的中间体为乙烯的缘故。脂 肪l被人类直接食用或用来烹调的脂类,其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脂肪酸的三甘油酯)
6、。l水解生成1分子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 l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l脂肪主要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形成的甘油三脂。l饱和脂肪酸(固体)脂肪-猪油、牛油、黄油。l不饱和脂肪酸(液体)脂肪-菜油、花生油、豆油等。l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和脂蛋白。CH2OHCHOHCH2OH脂类的消化与吸收l1、消化l 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l 过程:过程:l脂肪脂肪 胰脂酶、胰脂酶、辅脂酶辅脂酶 FA、MGl磷脂磷脂 胆汁酸盐胆汁酸盐 微团微团 磷脂酶磷脂酶 溶血性磷脂、溶血性磷脂、FAl胆固醇酯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酯酶 Ch、FA脂类的消化与吸收l2、吸
7、收吸收l1.脂肪脂肪l 中短链中短链FA、甘油、甘油l 经门静脉入血经门静脉入血l 含短链含短链FA 的的TGl 长链长链FA 粘膜细胞粘膜细胞 TGl 2-MGl Apo CM 经淋巴入血经淋巴入血l PLl Chl2.磷脂磷脂 l 无论水解与否在肠壁重新合成完整的分子进入循环系统。无论水解与否在肠壁重新合成完整的分子进入循环系统。l3.胆固醇胆固醇l 在胆盐的作用下被吸收后重新合成胆固醇酯运输。在胆盐的作用下被吸收后重新合成胆固醇酯运输。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甘油三酯l一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l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脂解作用脂解作用)l1.概念概念:储存在脂肪细胞
8、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供其它组织氧化利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用的过程。l2.激素敏感脂肪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脂肪水解的限速酶脂肪水解的限速酶 是甘油三酯脂肪酶,其活性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是甘油三酯脂肪酶,其活性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故称为故称为HSL。l脂解激素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肾上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肾上腺素、腺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ACTH、TSH等。等。l抗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对抗脂解激素作抑制脂肪动员,对抗脂解激素作用的激素。如:胰
9、岛素、前列腺素用的激素。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等。等。l 另外,除红细胞外其它各组织也可水解脂肪。另外,除红细胞外其它各组织也可水解脂肪。1.1.脂肪的水解脂肪的水解 l乳化乳化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肠中进行,胰液和胆汁经胰管和胆管分泌到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胰脂肪酶,能水解部分脂肪成为甘油及游离脂肪酸,但大部分脂肪仅局部水解成甘油一酯,甘油一酯进一步由另一种脂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l脂肪酶的催化特性在于:在油水界面上其催化活力最大。l脂肪酸的脂肪酸的-氧化氧化l部位部位:除脑以外的大多数组织,以肝及肌肉最:除脑以外的大多数组织,以肝及肌肉最活跃活跃l CH3-(CH2)n-CH2-CH2-COO
10、Hl脂酰CoA合成酶l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的活化脂酰脂酰CoACoA(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的生成的生成 长链脂肪酸氧化前必须进行活化,活化在线粒体外进行。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在ATP、CoASH、Mg2+存在条件下,催化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l穿膜(脂酰穿膜(脂酰CoA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液中进行,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是在线粒体基质内,因此活化的脂酰CoA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才能代谢。l脂肪酸的氧化 长链脂酰CoA的氧化是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酶系作用下进行的,每次氧化断去二碳单位的乙酰CoA,再经TCA循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偶
11、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氧化最终全部生成乙酰CoA(乙酰辅酶A)。脂酰CoA的氧化反应过程如下:l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l第一步脱氢(dehydrogenation)反应由脂酰CoA脱氢酶活化,辅基为FAD,脂酰CoA在和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具有反式双键的,-烯脂肪酰辅酶A。l第二步加水(hydration)反应由烯酰CoA水合酶催化,生成具有L-构型的-羟脂酰CoA。l第三步脱氢反应是在羟脂肪酰CoA脱饴酶(辅酶为NAD+)催化下,-羟脂肪酰CoA脱氢生成酮脂酰CoA。l第四步硫解(th
12、iolysis)反应由酮硫解酶催化,-酮酯酰CoA在和碳原子之间断链,加上一分子辅酶A生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脱氢 脂酰CoA经脂酰CoA(乙酰辅酶A)脱氢酶催化,在其和碳原子上脱氢,生成2反烯脂酰CoA,该脱氢反应的辅基为FAD。(2)加水(水合反应)2反烯脂酰CoA在2反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下,在双键上加水生成L-羟脂酰CoA。(3)脱氢 L-羟脂酰CoA在L-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脱去碳原子与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酮脂酰CoA,该反应的辅酶为NAD+。(4)硫解 在-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酮脂酰CoA与CoA作用,硫解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
13、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l总结:总结:脂肪酸氧化最终的产物为乙酰CoA、NADH和FADH2。假如碳原子数为Cn的脂肪酸进行氧化,则需要作(n/21)次循环才能完全分解为n/2个乙酰CoA,产生n/2个NADH和n/2个FADH2;生成的乙酰CoA通过TCA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NADH和FADH2则通过呼吸链传递电子生成ATP。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还原型辅酶。N指烟酰胺,A指腺嘌呤,D是二核苷酸。FADH2:还原型黄酶 脂肪酸的脂肪酸的w-w-氧化反应过程示意图氧化反应过程示意图l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脂
14、肪酸,R-COOH饱和脂肪酸-CH2-CH2-碳链为12、14、16、18羧酸 16碳脂肪酸为软脂酸 18碳脂肪酸为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双键)-CH1=CH1-为18羧酸 单不饱和-18:1油酸 双不饱和-18:2亚油酸 三不饱和-18:3亚麻酸脂肪酸脂肪酸l脂肪酸是脂肪族类酸,在能量运输和储存、细胞结构、提供激素合成的中间物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硬脂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主要脂肪的脂肪酸成分主要脂肪的脂肪酸成分橄榄油,最好的食用油营养学家认为,橄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营养学家认为,橄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橄榄果实中含水分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橄榄果实中含
15、水分67%67%、油脂、油脂23%23%、蛋、蛋白质白质5%5%、钙、铁、磷等矿、钙、铁、磷等矿 物质物质1%1%、维生素、维生素A A、B B、D D、E E、K K,以,以及胶角及胶角 鲨烯、多酚等。其中维生素鲨烯、多酚等。其中维生素E E和多酚是强抗氧和多酚是强抗氧 化剂。橄化剂。橄榄油既是果汁又是油,含近榄油既是果汁又是油,含近90%90%的不的不 饱和脂肪酸,即油酸和亚饱和脂肪酸,即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的油酸。其中,油酸的 含量为含量为80%80%,是植物油中含此单不饱和脂,是植物油中含此单不饱和脂肪酸肪酸 最高的。最高的。l营养学家认为,橄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营养价值很高。l
16、据分析,橄榄果实中含水分67%、油脂23%、蛋白质5%、钙、铁、磷等矿物1%、维生素A、B、D、E、K,以及胶角鲨烯、多酚等。其中维生素E和多酚是强抗氧化剂。l橄榄油既是果汁又是油,含近90%的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的含量为80%,是植物油中含此单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橄榄油l不管是牛油牛油、人造牛油人造牛油还是橄榄油橄榄油,所含脂肪的热量都差不多,但在人体内的作用却截然不同。例如,存在于肉类肉类和乳制品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害处极大,因为这种脂肪使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难以从体内排出,因而阻塞动脉,增加心脏病心脏病发作的可能。l橄榄油是不饱和脂肪,用来替代饮食中的饱和脂肪,既能
17、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不影响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嗜好橄榄油的希腊希腊人极少吃牛油或人造牛油,主餐通常是蔬菜或豆类豆类而不是肉肉,所以尽管食用大量橄榄油,却只摄入极少的饱和脂肪。l甘油的分解甘油的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机体内脂类的合成是十分活跃的,特别是在高等动物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占优势。脂肪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酰CoA(其实是活化了的乙酸)。脂肪酸合成步骤与氧化降解步骤完全不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液中进行,需要CO2和柠檬酸参加;而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柠檬酸:定义:三羧酸循环中从草酰乙酸与乙酰辅酶A首先合成的三羧酸化合物。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18、生 命 元 素l生命元素是指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在天然的条件下,地球上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90多种元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多数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生命元素共有28种,包括氢、硼、碳、氮、氧、氟、钠、镁、硅、磷、硫、氯、钾、钙、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溴、钼、锡和碘。l硼是某些绿色植物和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而哺乳动物并不需要硼,因此,人体必需元素实际上为27种。在28种生命必需的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命元素l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均在0.04%-62.8%
19、之间,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l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的元素。如铁、硅、锌、铜、溴、锡、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电解质l1.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体液无机盐的重要组分是Na+、K+、Cl-、HPO42-、HCO3-等,骨骼和牙齿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钙和磷。其他组织或器官中也因功能与作用不同而含有多少不等的各种无机盐。2.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与渗透压平衡体液中所溶解的电解质大多具有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体液中的无机盐有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保持细胞及各种细胞器的正常结构和容量的作用。在
20、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绝大部分,因而Na+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影响着水的动向。l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正常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维持,与多种无机离子的相对含量和比例有关:神经、肌肉应激性(Na+K+OH-)/(Ca2+Mg2+OH-)电解质l4.维持酶的活性体内有些无机离子是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或是酶的辅基成分,从而影响物质代谢。5.参与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中有铁,铁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甲状腺素中有碘,作为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胰岛素中含锌作为组成成分。又如维生素B12中有钴、磷脂、核苷酸及核酸中含磷等都是该化合物中的组成成分。l如:心肌的应激性与K+
21、、Na+、Ca2+关系密切。血钾过高时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收缩力减弱,严重时心跳可停止在舒张状态。血钾过低时,心脏的自动节律性增高,易产生期前收缩。血钙过高时,心肌收缩加强;反之,心肌收缩减弱。钠离子是心肌细胞兴奋所必需,细胞内钠过低,心脏的应激性降低;钠离子在一定范围内增高,可提高心肌的传导性,减轻钾离子引起的传导抑制1、组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糖核酸的提供基础的结构单元,也是组成地球上生命的基础。这些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硫、磷。2、钠、钾和氯离子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液的渗透压,电解质的平衡和酸碱平衡,通过钠-钾泵,将钾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输入细胞内部,维持核糖体的最大活
22、性,以便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钾离子也是稳定细胞内酶结构的重要辅因子。同时,钠离子、钾离子还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生命元素与生功能l体液是动物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主要由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电解质、葡萄糖和蛋白质等构成,约占成年动物体重的60%70%,分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和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其中,细胞内液主要含有K+、Mg2+、HPO42-等,细胞外液(包括血管内液、组织间质液、淋巴液、胃肠道分泌液、腹腔液、脑脊髓液、胸膜腔液等)主要含有Na+、Cl-、HCO3-等。l细胞的正常代谢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中进行。水和电解质摄入过多或过少,或排泄过多或过少,均对
23、机体的正常机能产生影响,使机体出现脱水或水肿。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过度出汗、失血等,往往引起机体丢失大量水和电解质。3、钙和氟是骨骼、牙齿和细胞壁形成时的必要结构成分(如磷灰石、碳酸钙等),钙离子还在传送激素影响、触发肌肉收缩和神经信号、诱发血液凝结和稳定蛋白质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镁离子参与体内糖代谢及呼吸酶的活性,是糖代谢和呼吸不可缺少的辅因子,与乙酰辅酶A的形成有关,还与脂肪酸的代谢有关。参与蛋白质合成时起催化作用。与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另一个有镁参与的重要生物过程是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含镁的叶绿素捕获光子,并利用
24、此能量固定二氧化碳而放出氧。生命元素与生理功能5、铁(II、III)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机体内运载氧分子的呼吸色素。例如,哺乳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的活性部位都由铁(II)和卟啉组成。其次,含铁蛋白(如细胞色素、铁硫蛋白)是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主要电子载体,它是所有生物体内能量转换反应中不可缺少的物质。6、铜(I、II)的主要功能与铁相似,起着载氧色素(如血蓝蛋白)和电子载体(如铜蓝蛋白)的作用。另外,铜对调节体内铁的吸收、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形成皮肤黑色素、影响结缔组织、弹性组织的结构和解毒作用都有关系。生命元素与生理功能7、锌离子是许多酶的辅基或酶的击活剂。维持维生素A的正常
25、代谢功能及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持正常的味觉功能和食欲,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8、锰(II、III)是水解酶和呼吸酶的辅因子。没有含锰酶就不可能进行专一的代谢过程,如尿的形成。锰也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解水的反应中心。此外,锰还与骨骼的形成和维生素C的合成有关。生命元素与生理功能9、钼是固氮酶和某些氧化还原酶酶的活性组分,参与氮分子的活化和黄嘌呤、硝酸盐以及亚硫酸盐的代谢。阻止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抑制食管和肾对亚硝胺的吸收,从而防止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生。10、钴是体内重要维生素B12的组分。维生素B12参与体内很多重要的生化反应,主要包括脱氧核糖核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人体 健康 脂肪 矿物质 维生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