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冲突性行为及其教师干预策略的调查研究.doc
《关于幼儿冲突性行为及其教师干预策略的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冲突性行为及其教师干预策略的调查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 :关于幼儿冲突性行为及其教师干预策略的调查研究。所在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专 业: 学前教育 姓 名: 邱 获 学 号: 1340510101 指导老师: 姚苏平 完成时间: 2017.4.18 关于大班幼儿冲突性行为及其教师干预策略的调查研究摘 要冲突是幼儿成长阶段中肯定会发生而且极为常见的现象,它不是攻击性行为,它作为一种机遇和挑战一样的存在,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对于教师来说,合理的利用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冲突的积极价值,然而目前幼儿园中部分教师对干预行为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干预方式也不当,导致不
2、能达到积极的干预效果。因此,本论文尝试运用文献法、非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幼儿园中的冲突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对幼儿冲突性行为干预方式的不同,同时对幼儿教师冲突干预的类型和干预的效果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最后给出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干预行为的建议,总结出幼儿教师对幼儿冲突行为的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关键词:幼儿;冲突行为;教师;干预行为;教育策略30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bout conflicts between infants and teachers intervention and strategyAbstractConflicts i
3、s sure to happen and very common phenomenon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the growth stage. Its not aggression, it is an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t ha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on childrens growth. For teachers,reasonable use of children conflicts behavior is goo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4、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vaule of conflicts, However ,at present some teachers in the kindergarten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of teachers intervention, and the means of intervention is not good, it leads to cant achieve positive intervent
5、ion effect.So this thesis try to use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the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and so on to look at the kindergarten conflict behavior.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strategy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tervention, at th
6、e same time give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eachers intervention,Finally give th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eachers positive interventions, summarize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of teachers on childrens conflict behavior interventions.Keywords: children; conflict behavior; teach
7、er; intervention ;education strategy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言1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现状1(一)有关冲突的概念1(二)幼儿园中同伴冲突的界定1(三)相关概念的区分2(四)相关研究的现状2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三、研究方法4(一)非参与式观察4(二)案例分析法4(三)访谈法4(四)辅助资料收集法4(五)文献法4第二章 幼儿冲突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5一、幼儿冲突行为事件的观察记录5二、幼儿冲突行为的原因分析9(一)幼儿自身发展特点10(二)家庭教育因素10(三)大众媒体的因素10(四)幼儿园环境因素11(五)教师自身的因素11第三章 教师干预
8、行为的分析12一、根据主被动性分类12(一)被动干预12(二)主动干预12二、根据干预的方式分类14(一)消极干预15(二)粗暴对待15(三)权威仲裁15(四)积极干预15三、教师干预行为之后的访谈记录15第四章 干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8一、干预目的短浅只是单纯制止18二、干预方式不当以控制为主18三、干预行为受情绪影响具有随意性19第五章 提高干预效果的建议20一、促进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升20(一)树立积极的干预意识20(二)注重幼儿教师的专业职责20(三)树立平等的师幼观21(四)提高保育员的素质21二、创设积极干预的良好环境22(一)利用课余时间与幼儿沟通交流22(二)丰富幼儿园
9、的玩教具的种类和数量22(三)加强家园沟通22结 语24参考文献25附 录26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引言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现状(一)有关冲突的概念“冲突”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综合百度百科和字典中“冲突”的解释可以看出冲突概念的核心成分有:矛盾、对立、相互过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边讲的冲突大多指成人之间,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互动过程,但是本论文研究的是儿童之间的冲突。我们可以推测出幼儿的冲突行为或多或少和成人的冲突有一定的相似度。引用皮亚杰书中的观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从高到低转化的过程,虽然儿童受年龄的限制并不如成人那么心智成熟,社会技巧没那么丰富
10、,发生冲突的概率也比成人要大,但是冲突事件的特点有一部分是相似的,比如:1、都是一方对另一方互动的过程2、都可能产生对立、矛盾的状况。”(二)幼儿园中同伴冲突的界定由于幼儿的冲突可能会发生在各个地方与并且与各种不同的人发生冲突,幼儿冲突也可能会发生在除幼儿园以外的地方(比如在家中、在社会公共场合),笔者主要利用实习期间观察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冲突,本论文研究的冲突没有特殊指明均是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概念具体指:在幼儿园中幼儿与其同伴在玩耍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有一方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行为不当、想得到某个物品、脾气暴躁语言冲击等等)的语言或行为违反了另一方的想法,因而引发的两方情绪激动、互相对峙的场景。
11、本论文中主要就是研究幼儿同伴之间产生的冲突行为,这种可能发生在晨间活动、课堂、区域游戏、午餐、午休、离园等等各种时间段。(三)相关概念的区分“攻击性行为”在我们学前教育的学习中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名词。我们往往会把“冲突”的定义和“攻击性行为”的意义有些搞不清易混淆,但是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的概念界定。冲突是一个双方互动相互对立的过程,它有各种各样发生的起因,它可能是因为冲突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某种动作或要求,而另一方表示反抗,从而产生矛盾冲突。攻击性行为是出于故意行为没有任何起因,心里不愿意接受而做出了故意伤人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主要体现在故意伤害他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如:拍、抓、掐、踢、咬)、语
12、言伤害(如:威胁、羞辱、谩骂)以及间接的心理伤害。在这里,幼儿冲突性行为包含了攻击性行为的,部分冲突行为的严重化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冲突总体来说内容更广泛。(四)相关研究的现状关于同伴冲突行为的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就开始对这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冲突的起因(包括:1、企图对某种物品进行控制;2、坚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3、表现出的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4、强行加入团体、5、少数的亲社会行为)。冲突类型(包括冲动-动作型、单向-控制型、双向-互惠型;积极结果的冲突、中性结果的冲突和消极结果冲突)。冲突策略(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策略)进行了探索据此国内外对冲突理论方
13、面的介绍已经非常细致了,笔者在论文中就不详细介绍。从上述对于文献的概括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有些对于同伴冲突的教师干预问题研究调查还是比较充分,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现在还是缺少全面的案例记录分析,和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在研究教师的干预行为时,我们可以选取“白描式”的目标抽样法选取适合研究的案例记录下来,之后包括利用访谈法对教师干预行为方法的详细记录,对教师干预的类型以及干预的效果的分析,最后对比总结出科学合理干预冲突的建议。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遇到幼儿冲突情况时往往会把它作为一件麻烦事来处理,并不能长远看待到冲突是作为机遇和挑战一样的并存。在幼儿园中,冲突可能会充斥着幼儿的一日生活就如同游戏一
14、般,冲突也是幼儿社会经验的重要来源。我们在幼儿园实习的过程中也发现幼儿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处理这些幼儿冲突之间的琐事也构成幼儿教师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幼儿的冲突行为和教师的干预方法,了解幼儿的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类型、性质以及教师干预方法的类型,最终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干预方式,提高教师主动干预冲突的意识,提高教师的平时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一般情况因为老师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我们看到老师的处理方式就是简单的制止或者当时严厉的呵斥制止,并没有发掘出更深层次的教育策略。这种消极的教育策略使得孩子们仅仅是因为老师当时的严厉地呵斥摄于老师的威力,冲突就此暂时停止,却
15、没有从中获取有效地解决方法。长此以往从浅层次上看,冲突没有解决,幼儿心理上的疙瘩和伤痕没有抚平,情绪在内心没有得到安慰;深层次上看,他们在冲突行为中没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没能获取真正的解决事情的办法,从而他们的社交能力没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幼儿会进步很慢。因此教师反而应该把冲突当作提高幼儿能力的契机,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幼儿解决问题,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处理冲突,通过笔者的案例分析能够更彻底的了解冲突,以及通过案例效果展现教师解决冲突的最科学的方式,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一)非参与式观察要对幼儿冲突行为深入研究必须扎根到幼
16、儿园中做实地的考察和观察记录,所以在一开始我们班级去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实习期间,我就提前做好了记录冲突相关的记录表,从2016年9月12日到2016年11月15日期间,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找寻记录源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使论文更有说服力。用非参与式观察法最为合适,可以在不打扰幼儿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记录较为真实的冲突的情况。(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在下一章节中笔者就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三)访谈法本研究中运用的访谈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与老师交流访问对于冲突事件的处理的想法,主要想了解教师干预冲突的真实想法,但是在访谈过程
17、中不排除教师没有完全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运用访谈法我们能够确切的知道教师干预的方式方法以及干预的效果,因此能够更加深刻、全面研究冲突事件。(四)辅助资料收集法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征得幼儿园老师同意的前提下,笔者还向主班的张老师寻求帮助将搜集一些利于研究的辅助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幼儿园的相关信息(幼儿一日生活表、教师的一日活动计划表和教师的相关学历、教龄背景资料)。(五) 文献法代写各专业硕博学位论文,代写代发CSSCI、北大核心论文,合作加QQ:97079517、 97079518 ; 微 电同号:1580 1280 825。淘宝交易,安全无忧。CSSCI来源期刊:电子政务、汉语学习、会计与经济研究
18、、现代中文学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民族学刊、大学教育科学、金融论坛、南方经济、东北亚论坛、宁夏社会科学、法商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资源与环境。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北大核心期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现代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武汉金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成人教育、中国科技翻译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普刊:中国新通信、兰台内外、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农村科学实验、今日财富、心血管外科中国结合医学、经贸实践、语文课内外、记者
19、观察、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建筑与装饰、畜牧兽医科学、化工管理、魅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教育时代、心理月刊等300多家国家级、省级普刊。审稿周期:1-7天办结查稿。本论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部分教育文献,从中摘取一些关于冲突的研究者的看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这部分文献法对于论文的写作十分有帮助,在一些概念上的界定问题会让人产生混淆,我会上网或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做出甄别,利于笔者对冲突事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更利于写作。第二章 幼儿冲突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一、幼儿冲突行为事件的观察记录笔者利用在鼓楼幼儿园实习期间的空余时间,对两个大班共70名幼儿进行了观察。一共搜集到大班的案例
20、40例,其中1班20例,2班20例。另外考虑分析的随机有效性也分别搜集了小班20个案例,中班20个案例。一共收集案例80个。本文中笔者把鼓楼幼儿园简称G园,主要对该园某大班幼儿进行观察(本论文中命名为G园1班、2班),为了便于观察记录,所以把这两个班当作主要观察对象班级。另外,班上的两个保育员对小朋友的行为管理和干预也比较多,所以把保育员的行为也纳入分析之内,考虑到后面对于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因为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于干预效果有很大影响)所以列下表格简单的询问了六名教师的基本信息情况,以下为六位教师的基本情况表:表1 教师基本信息表职位年龄教龄学历专业雇佣方式W老师1班主班教师286大
21、专学前教育合同制Z老师1班配班教师263本科学前教育合同制Y老师1班保育员523初中合同制Q老师2班主班教师274本科学前教育合同制C老师2班配班教师242大专学前教育合同制M老师2班保育员544初中合同制 本研究共记录80个冲突案例,鉴于篇幅限制从中选取了六个典型案例用来分析其冲突原因的发生。案例一班级:大一班对象:妮妮、仔仔时间:2016.9.20在晨间锻炼之后,即将进行的是集体教学活动,老师在急忙的准备中,这时候在快要上课前,仔仔摆好的椅子坐在上面等着老师,这时候刚上完厕所的妮妮到了教师,因为这个W老师上课的规则是小朋友按照学号来坐座位,妮妮找到了自己的学号的位置,发现这个位置就是仔仔坐
22、的位置,但是仔仔并不知道是要按照学号来排位置。妮妮赶紧匆匆的跑到仔仔面前:“仔仔,你做了我的位置!”看到仔仔不站起来,直接想拉仔仔起来,仔仔挣脱妮妮的手,依旧坐在椅子上。“你不要拉我,这是我自己搬的椅子,这是我的座位。”有点生气,可能是被妮妮拽疼了,妮妮看着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自己没有位置,又拖起仔仔你坐在了我的位子,仔仔用力甩开了妮妮。于是妮妮哭哭嚷嚷的走到主班W老师的身边说:“老师,仔仔坐我的椅子还不还给我”。W老师过去一看叫起来仔仔站起来就对仔仔说:“仔仔,我们现在是按照学号排位置坐的哟,你坐的位置是妮妮的位置知道吗,赶紧去互换一下你们的位置吧”。 案例二班级:大二班对象:小强、童
23、童时间:2016.9.25区域游戏过后,老师让小朋友们开始收玩具,今天是小强和童童负责收建筑区的游戏积木,此时童童还在专心致志地搭着自己的房子积木,小强则开始收积木,在收拾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童童搭的房子,童童生气对小强说:“你干嘛碰我的东西。”小强:“老师说了,开始收玩具了,你不能再玩了。”童童:“那你碰到了我的房子你要赔给我!”小强:“我才没空呢,我要开始收玩具了。”于是小强开始收玩具,他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之后,开始要收童童的,童童不让他碰他的房子,于是两个人开始争执起来了,童童推了一下小强,小强也生气的打了一下童童的背。他们两个的争执被Z老师发现了,Z老师赶忙走过去将他们两分开,“你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幼儿 冲突 性行为 及其 教师 干预 策略 调查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