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3).doc
《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3).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题目: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专 业 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研究 编 号 C2015066 完成时间 2017年10月6日 摘 要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不断增加,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扩大;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降,地方债务受到规范,地方融资平台正在转型,财政负担愈来愈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成了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PPP模式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政府角度看,通过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可以拓宽政府投融资
2、渠道,缓解财政资金紧缺困难;从效率角度来看,通过发挥公私部门的各自优势,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建立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从市场角度看,通过PPP模式,民间资本能够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投融资,民营企业因此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PPP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民营部门各自的优势,实现长期激励相容,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个城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良性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是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镇运营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加
3、快推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如今,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基建设施需求基数大,但政府用于基建设施建设的资金总量需求不足,传统的融资模式,即利用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基建项目融资己经初见弊端,地方债务压力迫在眉睫。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而且也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也引入PPP模式,将其作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一部分提出。本文就PPP模式在丰城市乡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研究和分析。为了使政
4、府与民间资本之间能够实现互利互惠,达成共赢的目的,政府应该鼓励鼓励私营企业一并参与一些政府部门所投资建设的公共基础设计的建设环节之中。并且,在现阶段,我们的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整体态势没有改观,特别是乡镇财政收入压力日益增大,研究如何在基础设施中引入PPP模式能够创新乡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同时对经济企稳回升、为民间资本开辟投资新渠道、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等产生积极影响,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镇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建设资金缺口的逐步拉大,省、市、县、镇无法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来投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必须创新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因此,研究PPP模式
5、在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既能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更多的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理念,同时也能够为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因此,在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PPP模式;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0引言0.1选题目的及意义.10.2研究综述.20.3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40.4不足与创新.51 PPP模式相关概念和理论.61.1 PPP模式的理论基础.61.1.1公共物品理论.61.1.2政府失灵理论.81.1.3委托代理理论.91.2 PPP模式的内涵.101.2.1 PPP模式定义.101.2.2 PPP模式的要素.101.2.
6、3 PPP模式分类.111.2.4 PPP模式的优点.131.3 乡镇基础设施的内涵.131.3.1 乡镇基础设施定义.141.3.2 乡镇基础设施特点.152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必要性分析.152.1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152.1.1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152.1.2 财政对乡镇基础设施的支持方式单一.152.1.3 乡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率不高.162.1.4 乡镇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单一.172.2 PPP模式应用于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172.2.1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172.2.2 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172.2.3
7、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172.2.4 依靠公共财政融资的困境.172.2.5 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基本途径.173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可行性分析(以剑光东门大市场PPP模式为例).183.1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情况.183.2 以剑光东门大市场PPP模式.203.2.1 项目概况.203.2.2 投资规模及收益分析.213.2.3 项目实际运营情况.213.3 丰城市乡镇运用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分析.213.3.1经济层面的可行性分析.213.3.2制度层面的可行性分析.213.3.3管理层面的可行性分析.223.3.4实践层面的可行性分
8、析.224 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应用的若干建议.234.1 选择适合的PPP具体模式.234.1.1 现有模式的分类.234.1.2 选择适合的PPP模式.234.1.3 丰城市各类乡镇应用PPP模式的项目.244.2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264.2.1 政府主导地位不变,为PPP融资模式创造良好的环境.264.2.2 发展乡镇经济,完善乡镇金融市场.264.2.3 建立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激励机制.274.3 确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274.3.1 风险分担原则.284.3.2 PPP项目风险分担.28结论.30参考文献.31致谢.324引 言0.1选题目的及意义乡镇基础设施建
9、设是推动县市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社会的公共需求逐步增加,人们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省、市、县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更加重视。相对于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来说,丰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最主要的因素是相关资金短缺。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镇集镇人口增加、集镇面积扩增,这势必要求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意味着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庞大。一个城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良性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是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镇运营
10、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如今,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基建设施需求基数大,但政府用于基建设施建设的资金总量需求不足,传统的融资模式,即利用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基建项目融资己经初见弊端,地方债务压力迫在眉睫。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而且也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国务院关于加强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也引入PPP模式,将其作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一部分提出。本文就PPP模式在丰城市乡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
11、用进行相应研究和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英文全称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伙伴式关系来为社会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负责合作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任务,政府部门负责合作项目的监管、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私人部门以向使用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的公众收费,并辅之以政府补贴的方式获得投资冋报。这种合作形式能够带来合作各方的双臝,即私人部门在实现其投资营利的同时,公共产品和服务也得到了有效供给,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乡镇基础设施是县市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建设资金缺口的逐步拉大,县
12、市、乡镇政府无法完全依靠财政投入、上级资金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必须创新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因此,研究PPP模式在县市乡镇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既能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更多的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理念,同时也能够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0.2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虽然PPP模式应用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国外的专家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关于PPP 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Gholamreza Heravi,A. M. ASCE and Zeinab Hajihosseini指出在世界各地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基础设施项目运营效率低下的 状况下,政府引入公
13、私伙伴关系,PPP有许多优点,他们包含一些复杂的策划、执 行、监测和控制,根据具体的项目和不同国家的条件有着不同的结果,文章分析 了PPP项目合同组织,确定最重要的风险,比较PPP项目的组织与成功和失败经验,并且提出建议改进,以达到较好的风险分担项目和推动PPP项目在其它发展中国家 的应用。哈维布鲁克斯(Harvey Brooks)、兰斯利伯曼(Lance Liebman)和科琳谢 林(Corinne S.Shdling)等则研究了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以 什么样的角色改善社会效益,以及如何正确地评估私营部门的参与程度,以实现公平和效率,并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以公私合作方式参
14、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失衡风险分配在缔约双方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导致增加一个特定项目的总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了整体缔约双方。由于共同风险分担决策过程是基于经验知识,是主观的,选择平衡风险分担将专家知识和经验变成一个更加可用的系统,利用模糊逻辑分析均衡发展风险分担,该模型融合了 模糊逻辑定性研究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自适应能力的评价,确定最佳配置项目 风险分担。Hodge,GraemeA.在研究PPP模式下有关项目风险问题是,首先在PPP模式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定义并设立了框架,进一步将风险转移和分担的概念整理清楚,对于在项目施行过程中的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分析
15、了PPP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差别。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PPP项目风险的时候,Jonathan P.Doh和Ravi Ramamurti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一些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很可能成为项目稳定的致命因素。PPP模式从本质上讲,具有公共事业民营化的趋势,政府在项目中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需要全程参与项目并对风险进行测评,进而制定出风险应对预案,他们研究公共事业中引入PPP模式的风险主要从政府的角度去分析。他们还提出,政府能否形成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关键在于能否合理分配风险,在PPP项目中,所有参与主体必须对风险进行评测并且制定分担机制,在此结
16、果上,建立模型并对风险分担进行一个模糊的评价。由上文论述可以看出,早期国外关于PPP模式的研究理论中,都具备了“公私合作”以及“风险共担”的理念,只是侧重点稍有区别而已,部分学者探索了发展中国家公共事业中采用PPP模式引入跨国企业的合作;有些学者通过建立模型对PPP项目风险管理进行测评2;还有在PPP的相关概念定义以及框架构建方面做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虽然也是理论结合实例,但是基本都是本国的案例,而中国的PPP模式应用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那么在公共事业中引入PPP模式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的理论研究中缺乏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领域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关系
17、的资料,本文将就这一点进行深入分析。(2)国内对PPP模式研究的现状PPP模式在国内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体系和实例分析入手。关于理论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PPP模式的相关分类、内涵、风险、利益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局限性和创新意义;而实例分析则是对交通、污水处理、养老等产业引入一些国际国内的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其经验和教训。陈双以及夏志坚等人在2010年的论著中分析了PPP模式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在公共事业领域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提出目前我国融投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叶晓甦和徐春梅学者在2013年的研究中通过一种新模型研究PPP模式的组织结构以及具体的运作流程,将PPP模式的
18、优势与传统投融资进行对比。分析出其优势包含以下几点:一方面,PPP模式给民间资本在项目开始前进入提供了可能,对降低前期风险非常有利;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私营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公共事业发展;此外,这种模式最终形成了政府与私营企业主体的合作,资源和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我国的公共设施建设水平3。何寿奎以及孙立东等在2010年的相关研究中详细分析了PPP模式的定价标准,对PPP项目的估值要根据成本与年收益比率,每年的平均成本比率、物价系数、服务质量以及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PPP模式的价格机制就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他们还提出了设立听证会,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及建立数据库等建议。20
19、14年,叶建勋以及李琼等人则深入研究了PPP模式中的利益分配,根据项目中的风险归责和风险后果承担原则探讨利益分配的相关问题,提出在PPP模式下,项目风险主要分为政府部门风险、私营企业主体风险以及应该双方共担的风险。如果不同主体方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出现线性关系,而社会化又决定了项目中产品的最优控制权,那么可以通过这两者进一步计算出PPP模式中的分配系数比。学者李闯在212年着重探索关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PPP模式下项目的风险承担机制。他提出,由于政府部门以及私营企业主体没有形成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导致很多PPP项目失败,据此他对风险归责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而且指出风险承担机制对于PPP项目的成败至
20、关重要。2012年,包括张星、陈浩等人在内的众多学者在测评PPP模式下项目风险的时候建立了贝叶斯模型,指出项目价值就是项目的残值,他们首先用WBS- RBS矩阵调研了PPP项目的残值,并找出残值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进一步挖掘出项目各种风险与残值风险的关系,对PPP项目的风险测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3。在PPP模式的研究方面,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PP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该模式的概念、背景、特征等不同方面,同时,对于PPP模式的操作流程、项目监管、收益分配问题以及风险承担等方面也都有涉猎。一些学者在研究是,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国内某些城市的具体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
21、析。有研究认为,我国PPP模式的推广还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持,所以,在推行PPP模式的时候,政府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投资、融资以及担保和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这样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公共设施建设的PPP项目中来。以BTO项目为例,汉阳黄金口污水处理厂项目、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项目,政府给出的扶持政策包括了参与项目的私营企业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厂区内土地无偿使用,而且规定了如果私营企业主体可以履行合同,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中很多人提出,风险合理分配和承担机制是保证PPP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和承担机制,也是体现风险原则,共担风险,有效进行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 3 丰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 PPP 模式 应用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