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盐 城 师 范 学 院毕业论文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 学生姓名 王杨露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教育学(心理教育) 班 级 教育学13(1)师 学 号 13151118 指导老师 张军华 2017年 5 月 17日毕业论文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1、本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2、本论文中,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3、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撰写发表过的研究成果。4、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一切后果自负。学生(签名): 年 月 日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摘 要
2、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青少年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硕士论文数据库对文献进行检索,经过筛选纳入文献20篇,总样本量为4071,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二次分析,系统整合,结果发现:(1)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良性父母教养方式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子女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且三者相关程度介于低等与中等之间。(2) 正常学生群体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如特殊社会群体的相关。(3) 特殊社会群体的精神质与母亲的惩罚严厉有高等程度的相关,神经质与父亲拒绝否认有较高程度的相关。【关键词】 大三人格;
3、父母教养方式;元分析;青少年The Meta-analysis of Adolesecent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 Style AbstractUsing metal-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Three Personality in 20 articles at home,The total sample size is 4071, the resultsshow that:(1) parent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
4、ding factor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childrens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negative correlat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gree , the three related degree between the lower and middle. (2) The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of normal students
5、 have correlation with parents refuse and deny, severe punishment ,but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is not as high as degree of special social group. (3) The psychoticism of special social group has a higher degree of correlation with and mothers severe punishment , and neuroticism of special social gr
6、oup has higher degree of correlation with fathers refuse and deny. Key words adolescent personality ; parenting style; metal-analysis; adolescent目 录1 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概念界定11.2.1 父母教养方式21.2.2 人格21.2.3 元分析31.2.4 青少年31.3 选题目前的研究的现状31.3.1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研究现状31.3.2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研究现状41.4选题的意
7、义4 2 研究方法52.1 文献收集52.2文献筛选52.3 变量编码6 2.4 效果量计算6 3 结果6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73.1.1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73.1.2 父母家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83.1.3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8 3.2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93.2.1 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93.2.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93.2.3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103.3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
8、相关关系的元分析103.3.1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103.3.2父母教养方式相关与内外向(E)关系的元分析113.3.3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114 分析与讨论124.1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结果124.1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的结果134.1 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的结果145 结论156 教育建议15参考文献17附 录20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格在中国又可译性格,而在西方语言中源于拉丁语面具,表明人格还
9、具有社会功能,它体现了个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大千世界中,不同的人格元素组合构成了普遍的性格迥异的个体。个人的能力能够帮助个人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而个人在与周围同伴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人格却是能否帮助个人维持长久的关系的关键。往往破坏社会规范1、不遵守社会道德23、心理行为障碍45等的人群具有不健全的人格。另外国内外很多研究67已然证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系,人们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注,最初起源于对精神疾病因学的探讨,后来又进一步延伸到心理健康领域,近年来又扩展到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方面,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而青少年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储备军,
10、未来国家强盛的中坚力量,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人格维度,关注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探讨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对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不断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尤其年幼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教养方式当中的一些成分,如对孩子的温暖和爱,支持和权威性,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期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子女的直接影响逐渐减少,但是实际上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渗入子女的血液,在子女价值观的形成、专业的选择、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在近几十年的心理学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父
11、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8。目前,国内外的很多文献中都对青少年的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例如钱铭怡9,卢莉1,刘青10等人 ,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只是对特定群体的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只在特定的群体中可以应用,不同的群体在相关数据结果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把研究的数据及结论直接应用于实际生活。元分析的方法可以对不同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使之前的研究结果更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此外,由于元分析是对所有研究的整合,所以结果比某一个研究更具有普遍性。因
12、此,用元分析的方法把之前关于青少年的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文章进行整合,可以使研究的数据结果更方便应用,以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完善。所以对初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正常学生群体和特殊社会群体的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具有现实意义。1.2 概念界定1.2.1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是在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11, 父母会将系统的行为方式、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道德规范、态度体系教育给孩子,从而形成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它既表现为父母为履行职责而进行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也包括其它体现父母自身特点的非目标定向的
13、教养行为,例如:姿势、手势、语调等,这对子女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2.2 人格对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选用艾森克的大三人格理论。艾森克认为,人格是人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和潜在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的三因素模型。他认为各种人格类型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相反,人格类型包括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神经质-稳定性(neuroticism-stability)和精神质-超我机能(psychoticism-superego functioning)。其中神经质和神经质表个体从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内外向是人
14、类性格的基本类型。精神质(P):表现为人格特征的光明与黑暗 ,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程度,但是精神质程度过高,则可能发展成异常行为。高分精神质者具有倔强固执、凶残强横和铁石心肠等特点,这种人有强烈愚弄和惊扰他人的需求。低分精神质者具有温柔心肠的特点。艾森克认为所有精神质者的共性是思维和行为各方面都非常迟缓。内外倾(E):表现为内外向的差异。外倾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爱交际、喜社交、渴求刺激、冒险、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等特点。内倾的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不喜欢刺激、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
15、气等特点。神经质(N):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反应是正常行为,并非病症。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出高焦虑。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稳定的人,情绪反应轻微而缓慢,且容易恢复平静。这种人不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克制。1.2.3 元分析元分析方法的定义很多。Hunter(1982)认为元分析是对多项研究作描述性统计的数量累积和分析,而Hodges(1982)提出,元分析总体上讲是运用效应量值方法,对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整合。但总的来说元分析指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文献 ,以综合已有的发现为目的,对众多以往的具有相同研究目标、但得到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后,系统评价和定量分析23
16、。1.2.4 青少年 青少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生理学上指身体生长发育达到高峰,身高、体重剧增,性成熟开始;心理学上指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使青少年产生了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们开始关注作为客体的“我”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他人的评价。在本文中的青少年主要指心理学领域的青少年,即自我概念开始觉醒的群体,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1.3 选题目前的研究的现状1.3.1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国内的一些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在黄美玲12以江西赣江某高校大一至大四2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以下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子
17、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子女的外向性格成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在兰州大学乔昆8的硕士毕业论文中,以503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表明:父母情感温暖越多,子女越表现出外向、开朗的人格。父母越缺少情感温暖、理解,越多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越易导致子女表现出粗暴强横、不关心人、孤僻等人格。1.3.2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特殊社会群体例如少年犯1、强制隔离戒毒者2、青年暴力罪犯3、抑郁障碍人格者4、强迫患者13等的人格表现出较高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而对特殊社会群体的
18、人格和各因素的关系分析中得出其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当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卢莉1的研究中,以190名男性少年犯,137名普通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表明少年犯的精神质P与父母的情感温暖FF1、MF1呈负相关,与母亲的拒绝否认MF3呈负相关,而神经质(N)、内外向(E)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在高丽娟13的研究中,以56名青少年强迫患者和56名健康青少年及他们各自的父母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表明,青少年强迫患者的精神质(P)与神经质(N)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4选题的意义 对青少年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有解
19、剖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同一学生群体拥有相近的人格,不同群体在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上具有程度上的不同,而人格的形成又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具有相关性。尽管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所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但是很多研究被试都只是局限在一些特定的群体,无法真正包含大部分的青少年各个群体,也没有对整体的社会提出建议。因此,之前的学者做出的研究无论是在结论还是在数据方面都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其结果无法完全用于指导全部青少年的人格的塑造,元分析的方法可以对之前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能找出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父母方面的问题,促进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此项研究也
20、有指导青少年人格完善的实践意义。良性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完善,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发生的有效途径,对之前研究的结论进行整合,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子女、改善亲子关系,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的产生,对当今父母的家庭教养提供一些直接的教育建议;元分析的结论可以直接应用于青少年的发展,可以使青少年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学习与父母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促进自我人格完善;此外,本项研究可以提供特殊社会青少年群体的人格特点以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特点,从而对大学生发展亲职教育,为其以后建立家庭,如何健康教养子女提出教育建议,预防如今社会中存在的不良教养方式,从而为未来青
21、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参考,提高全民素质。2 研究方法2.1 文献收集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这两个电子平台收集全部有关父母家养方式与大三人格相关关系的文章,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搜索全文,以父母教养方式、艾森克人格问卷为关键字分别得到相关文章43篇、51篇。本文纳入的文献使用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1980年瑞典心理学家C.perris等编制的,通过让被试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后经我国岳冬梅修订成中国版,其中父亲部分包括58个条目,母亲部分包括57个条目。使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与其夫人在1975年编制,后经中国北京大学陈忠庚教授改编的中国成人版(85项)、
22、湖南医学院龚耀先教授主持修改的成人(88项)及儿童版(88项)、钱铭怡先生修改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48项),虽然题目量不同,都从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对人格进行分析。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分和5个母亲因子分,它们是: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父亲偏爱被试;FF5:父亲拒绝认;FF6:父亲过分保护; M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2: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3:母亲拒绝、否认;M4:母亲惩罚、严厉;M5:母亲偏爱被试。可以将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FF1、FF2)视为良性的教养方式,其余教养方式视为不良的教养方式。艾森
23、克人格问卷量表包括四个维度: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说谎(L),本文主要对神经质、内外向、神经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2.2文献筛选2.2.1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采用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并 对二者的相关性做了一定的相关性研究 (2)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三人格相关性关系的数据清晰。 (3)清晰的样本量2.2.2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文献、理论性文献; (2)文章未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或艾森克人格问卷; (3)没有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三人格的相关性做数据上的分析; (4)数据模糊不清。表1 入选本研究的研究概况编号作者年份
24、对象数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1卢莉2001特殊社会群体190EMBUEPQ2魏春燕2015特殊社会群体84EMBUEPQ3郭俊伟2008特殊社会群体60EMBUEPQ4施杰2016特殊社会群体100EMBUEPQ5徐雪萍2010正常学生群体199EMBUEPQ6张改叶2006正常学生群体233EMBUEPQ7王冬梅2011正常学生群体323EMBUEPQ8吴均林2005正常学生群体54EMBUEPQ9李国华2003正常学生群体815EMBUEPQ10钱铭怡1996正常学生群体79EMBUEPQ11黄美玲2016正常学生群体208EMBUEPQ-RSC12张成镐2010正常学生群体18
25、9EMBUEPQ13乔昆2006正常学生群体132EMBUEPQ14刘青2008正常学生群体187EMBUEPQ15陆畅2013正常学生群体250EMBU EPQ16乔昆2006正常学生群体503EMBU EPQ17杨梅菊2003正常学生群体156EMBU EPQ18叶静2015正常学生群体93EMBU EPQ19高丽娟2006特殊社会群体56EMBU EPQ20韩雪2009正常学生群体160EMBU EPQ本论文中纳入的特殊社会人群为少年犯、少年暴力犯罪者、强制戒毒者、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青少年强迫症患者。2.3 变量编码对20篇文献进行特征编码,将发表作者和时间、期刊类型、题目、样本量以及父
26、母教养方式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录入Microsoft office-Excel中。2.4 效果量计算本文使用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即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r作为效应值,在Excel中先对所有的r值按照对应方式各因子与社交焦虑因子对应填入排序,排好后,利用公式算出标准误SE:将r值采用费舍公式换算出Zr,加权后再把费舍Zr值和标准误SE输入Stata12.0软件中分析得出综合R值,最后运用Q检验法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即异质性较低,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最后用综合R值来评价大三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柯恩认为,效应值与相关程度有关 ,效应值 0.40 可以解
27、释为为较大程度相关,效应值 =0.25 可以解释为中等程度的相关 , 效果量 0.1 可以解释为较小程度的相关。所以可以认为当0.1效应值0.25时,属于低中等程度相关;当0.25效应值0.4时,效应值属于中高等程度相关。3 结果 运用Excel对所需数据进行编码整理,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元分析处理,得出以下结果:3.1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相关关系的元分析3.1.1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的元分析表1 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204071-0.158(-0.201,-0.116)31.0130.04
28、0FF2204071 0.257(0.180,0.334)104.6740.000FF3204071 0.129(0.080,0.177)40.3210.003FF4204071 0.059(0.004,0.114)50.9890.000FF5204071 0.236(0.186,0.285)42.0750.002FF6204071 0.119(0.037,0.202)121.9740.000MF1204071-0.206(-0.272,-0.141)74.7400.000MF2204071 0.112 (0.062,0.163)43.930 0.001MF3204071 0.290 (0.2
29、27,0.352)67.2810.000MF4204071 0.319 (0.227,0.411)153.2710.000MF5204071 0.103 (0.027,0.179)102.1370.000 从表1可以看出精神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呈现低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另外精神质(P)与父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中高等程度的正相关。与其他教养方式存在中低程度的正相关。3.1.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204071 0.176(0.111,
30、0.241)72.8540.000FF2204071-0.012(-0.043,0.019)13.8720.791FF3204071 0.029 (-0.016,0.075)35.3490.013FF4204071 0.002 (-0.035,0.039)24.2660.186FF5204071-0.038 (-0.082,0.006)32.7800.025FF6204071 0.008(-0.054,0.070)66.6600.000MF1204071 0.163(0.086,0.241)106.5920.000MF2204071 0.003 (-0.052,0.058)51.1750.00
31、0MF3204071-0.052 (-0.106,0.003)50.1110.000MF4204071 -0.030 (-0.075,0.015)34.9700.014MF5204071-0.002 (-0.042,0.038)28.3220.077从表2可以看出内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呈低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内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中其它不良教养方式之间没有相关性。3.1.3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3 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204071-0.026 (-0.202,-0.
32、051)100.039 0.000FF2204071 0.189 (0.112,0.265)103.509 0.000FF3204071 0.121 (0.065,0.176)52.644 0.000FF4204071 0.080(0.030,0.129) 41.438 0.002FF5204071 0.235 (0.146,0.324)141.431 0.000FF6204071 0.183 (0.135,0.231)39.079 0.004MF1204071-0.138 (-0.215,-0.061)105.172 0.000MF2204071 0.158 (0.110,0.205)38.
33、2470.006MF3204071 0.185 (0.098,0.273)137.2230.000MF4204071 0.196 (0.116,0.276) 113.850 0.000MF5204071 0.071 (0.040,0.102)24.941 0.162从表三可以看出来神经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呈负低等程度的负相关。神经质与其他的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母亲的偏爱被试FF5呈低等程度正相关,与其他不良教养方式呈低中等程度的相关。3.2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3.2.1 正常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
34、4 正常学生群体神经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15 3581 -0.146 (-0.192,-0.099)24.551 0.039FF215 35810.235 (0.157,0.313)69.713 0.000FF315 35810.139 (0.080,0.198)38.8540.000FF415 35810.061 (-0.004,0.125)46.9040.000FF515 35810.238 (0.183,0.294)34.6310.002FF615 35810.144 (0.045,0.244)116.360 0.00
35、0MF115 3581 -0.172 (-0.241,-0.103)54.243 0.000MF215 35810.132 (0.078,0.186)32.993 0.003MF315 35810.278 (0.221,0.335)36.0980.001MF415 3581 0.290 (0.200,0.379)93.325 0.000MF515 3581 0.090 (0.023,0.156 )50.374 0.000 从表4可以看出正常学生群体精神质与而父母亲情感温暖呈低中等程度的负相关,与父亲的偏爱无明显相关,与其他不良父父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呈正相关,其中与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相关介于
36、中高等程度的相关,母亲的偏爱被试呈低等程度正相关。3.2.2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5 正常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15 35810.164(0.109,0.219) 33.9230.002FF215 3581-0.007(-0.040,0.026)9.7490.780FF315 35810.046(0.013,0.079)13.3490.499FF415 3581-0.004(-0.037,0.029)19.0770.162FF515 3581-0.017(-0.050,0.
37、016)12.4670.569FF615 35810.011(-0.062,0.084) 60.8680.000MF115 35810.145(0.077,0.214) 53.346 0.000MF215 3581-0.014(-0.076,0.049)44.0570.000MF315 3581-0.042(-0.101,0.018) 39.434 0.000MF415 3581-0.004(-0.037,0.028) 19.5310.146MF515 3581-0.007(-0.056,0.042) 26.8690.020 从表5可以看出正常学生群体内外向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及父亲的过度干涉呈
38、现正相关,其中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的效应值为低中度程度的相关,父亲的过度干涉的相关为低等程度。3.2.3 正常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6正常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神经质(N)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15 3581-0.107(-0.182,-0.031)64.935 0.000FF215 35810.179(0.087,0.271)98.9060.000FF315 35810.104(0.049,0.159)33.889 0.002FF415 35810.066(0.009,0.124) 37.331 0.001FF
39、515 35810.189(0.110,0.267) 70.993 0.000FF615 35810.201(0.144,0.257)35.5120.001MF115 3581-0.117(-0.200,-0.035) 79.3100.000MF215 35810.168(0.111,0.226)37.038 0.001MF315 35810.164(0.062,0.267) 124.269 0.000MF415 35810.173(0.082,0.264)96.8660.000MF515 35810.066(0.033,0.099)0.1560.156 从表6可以看出正常学生群体神经质与父亲
40、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呈低中度程度的负相关,与其他不良父母教养方式呈正相关,其中与父亲和母亲的偏爱呈低等程度的相关,其他的为低中等的正相关。3.3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3.3.1 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9 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质(P)相关系数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5 490 -0.218 (-0.308,-0.128)4.640 0.326FF254900.340(0.079,0.600) 30.921 0.000FF354900.089(-0.001,0.179)1.1040.8
41、94FF454900.055 (-0.035,0.145)3.9040.419FF554900.224 (0.096,0.352)7.3840.117FF654900.019 (-0.071,0.109)2.1910.701MF15490 -0.338 (-0.497,-0.180) 11.3650.023MF25490 0.016 (-0.074,0.106) 7.579 0.108MF35490 0.319 (0.064,0.574)29.6290.000MF45490 0.417 (0.072,0.762) 54.483 0.000MF55490 0.003 (-0.086,0.093) 6.527 0.163 从表9可以看出,特殊社会群体精神质P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呈现负相关,其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为低中度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为中高等程度的相关;与父亲的严厉惩罚FF2,母亲的拒绝否认FF3,呈中高等程度的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FF5呈低中等程度的的正相关;与母亲的惩罚严厉MF4呈高等程度的相关。3.3.2特殊社会人群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表10 特殊社会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与内外向(E)相关关系的元分析EMBU维度文献数样本数效应值95%CI异质性QP值FF154900.23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