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docx





《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号: 潍坊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姓名专业年级、班级院(系)指导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XXX 副教授 2017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1Abstract21、相关概念的界定31.1农村留守儿童31.2儿童社会工作32、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现状以黔东南州为例52.1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52.2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介入层面62.3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介入机制83、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存在的原因133.1政府原因133.2社会原因133.3学校原因143.4家庭原因144、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对策164.1政府支持系统164.2社会支持系统184.3
2、学校支持系统184.4家庭支持系统19总结21参考文献22致谢23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变得更为重要,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加上社会上能给予的救助资源有限,从而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缓慢。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本文以黔东南州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援助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的访问,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法收集资料,对黔东南州的留守儿童年实施一系列的分析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社会工作Abstra
3、ct At present, with Chinas increasing left-behind children, left 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at they can grow up healthily are increasingly affected by social concerns. As a result of
4、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 there is a vacuum, coupled with the limited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 community, which led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Study on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taking Qiandongnan rural left-be
5、hind childrens social assista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field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s, found that the actual problem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terview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Qiandongnan to implement a series of ana
6、lysis,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left behind children; 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work1、 相关概念的界定1.1农村留守儿童 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监护人也应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概念,留守儿童监护人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笔者从翻阅文献的结果来看,学术界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通过判断父母一方或是双方离开孩子的时间,以及是否全部离开孩子来断定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打工在外,而由祖
7、辈或是其他亲属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和抚养的儿童。在“儿童”的年龄界限上也是众说纷纭。比如西北大学的向银慧认为,儿童的年龄应该是指18岁以下的人。比如陈伟军认为,儿童应该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年龄在6-14周岁的孩子 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应该为父母一双或是双方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孩子常年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居3个月以上。1.2儿童社会工作 笔者认为,儿童社会工作是以儿童为案主,解决儿童各方面问题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对儿童的进行疏导,儿童社会工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及时介入。儿童社会工作也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本文更注重在微观和具体的儿童社会工作中解决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使其
8、健康成长。笔者这里以农村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促进其家庭功能和留守儿童自我潜能的发挥。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现状以黔东南州为例2.1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 2.1.1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类型 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必然离不开社会化主体。邻里社会对儿童来讲就是小型的社会,对于儿童社会化成长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与监护人有时交流较少,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话题会比较多,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感情很深,对彼此的社会化影响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黔东南州现在就是处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阶段,在黔东南州的政府报告里显示,农村有限电视己经实现全覆盖,电
9、脑普及率也达68%,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大众传播媒介对于黔东南州的影响力己经很大。 2.1.2父母缺席与留守儿童社会化 孩子一出生,首先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联系,接受父母及其他人的各种关心和照顾。这种情感上的交流,使儿童从小就体验到了家庭中的关爱和温暖。出生以后,各种衣食住行都需要家庭的给予。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要么是父母一人缺席,要么是两人同时缺席,这样的家庭导致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表现不一样,而两人缺席和一人缺席的留守儿童也表现出很多的差异。在笔者的访谈中发现,父爱缺席的留守儿童在性格上比非父爱缺席的留守儿童更为极端。案例:王某,38岁,初中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9年。她
10、告诉笔者:现在我们班里最管不住的一个男生就是留守儿童,家长会的时候听说他爸爸在外面打工己经12年。笔者问起哪些方面管不住的时候,王老师说:家里学校没一个能管得住,特别皮(调皮),比如啊,上课的时候想出去就出去(出教室),作业也经常不写,还经常顶撞老师,刚毕业的英语老师被他气哭好几次。 2.1.3大众传媒 在笔者参考的很多文献里,大多数认为大众传媒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较少,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调查研究可能较为早期。今年年初,农村淘宝也在黔东南州入驻,现在黔东南州基本实现村村商务化。这些信息告诉我们网络对于农村的影响力己经很大。留守儿童占在家农村人口比例很高,这些媒体与网络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他们社会化方
11、面的影响也将逐渐增大。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对留守儿童影响较大的媒体主要为学校广播、电视、电脑以及手机。在学校,留守儿童接触的大多是学校广播以及电脑室里的电脑。甚至大部分留守儿童都配有手机。这种影响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尤其对他们的一些行为活动有暗示作用。2.2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介入层面 2.2.1价值观塑造 帮助孩子培养爱国、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有正确积极价值观的孩子一般具有很高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很好地抵抗排斥力。很多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和处理对孩子价值观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之所以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大人的影子
12、,就是因为大人无声无息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比正规的学校课堂教育更重要。 2.2.2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情况的技能,它能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这种生活技能是通过练习学会的动作方式,不是生下来就有的。除了本能之外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巩固并加以应用锻炼而成的。孩子们出生的本能是模仿,他们通过模仿很快融入这个社会,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活技能,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由于儿童年龄较小,他们的生活技能大多数通过自己的父母和老师那里所得。生活技能需要不断的重复锻炼,才能技艺高超,否则也只是会做或者知道怎么做,但是不一定做的好。孩子们因为在家有监护
13、人照顾,使得他们的生活技能大多数比较弱,会做和知道怎么做比较多,真正自己去做的比较少。在笔者的访谈中,了解最多的就是留守儿童们基本上都会整理家务。 2.2.3知识学习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的孩子们本应该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学指导。而双缺失的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访谈中发现,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教师教导的学习功课外,基本很少有其他有关的学习教育。有的家庭条件稍微好点的,买了一个学习机,晚上做功课的时候自学。但是这样的无监管环境,使得自控能力低的孩子们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老师访谈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留守儿童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
14、现象。案例:孙某,42岁,小学数学老师。他告诉笔者,他的班级里成绩最好的肯定是非留守儿童。成绩差的不一定。留守儿童平时晚上很少有人辅导功课,有些即使很努力,成绩也只能是一般。很多父母在我们布置的作业之外,还加了很多功课强化教育,这样的小孩成绩不好也难。 2.2.4情感与自我 儿童在情感方面本身就比大人要敏感,他们会因为一句话立即嚎嚎大哭,也会因为一个表情马上破涕为笑,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单纯的,更是自我的。人们常说,还是小时候好,无忧无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就形象的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情感状况。因为本身的敏感性,导致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非常容易感受到不开心、不受重视等负面心理。在留守儿童的自我世
15、界里,偶尔的一次视频,也会让自己觉得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远方的父母还惦记的自己。 案例:侍某,68岁,乡政府关工委主任。侍老是在退休后担任的关工委主任,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他告诉笔者:从事工作的几年里,自己关注最多的就是留守儿童。每年六一,他都会组织中小学开展一次“给留守儿童父母的一封信”活动。每次他把信收回来,准备邮寄的时候,会偶尔看到孩子们写的文字。他说:“有一个孩子写到,爸爸妈妈,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我知道你们在外很辛苦。2.3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介入机制 2.3.1父母不“在场”与“在场” 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家与不在家的变化。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的时
16、候,尤其是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多的倔强、叛逆等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会导致临时监护人无法正常教育与管理。但是每当父母回家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会出现两张极端变化,一方面是表现出开心,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父母看;另一方面是表现出更加的叛逆,这一方面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更多的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 案例:顾某,35岁,他说留守儿童的成绩经常出现浮动,这其实也说明他们并不是天生就笨,只是努力与否。每次要期末考试的前期,班级里总会有几个反常冒尖的学生,这几个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我教学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学生,他其实很聪明,但是平时特别皮,成绩经常倒数,但是吧,期末考试经常成为班级黑马,还
17、有一次考班级第一。期末考试结束后,要么是过年了。平时父母不在,孩子都是自己当家,在父母面前,还是会希望表现好的。 案例:留守男童,13岁,初一学生,父母己经在外打工5年,正常一年回家一次。笔者在访谈前了解到这为儿童是出名的问题学生,年纪教导主任都拿他没办法。笔者访谈的时候,看到其实这个小男生很有想法,而且很聪明。当笔者问起,你平时这么叛逆父母回来还一样吗?他告诉笔者,怕是肯定还是怕的,可是他们每年就回来一次,一回来就是去亲戚朋友家总共几天,都没陪我多久。有一次我生气,在外一夜没回家,他们居然请假回来找我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所以我就一直这样了,不然他们根本不会注意我。 2.3.2隔代坚守 调查
18、显示,在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里隔代的爷爷奶奶比例高达87%。这一部分群体,年纪较大,学历较低,给予留守儿童的只是生活上的简单照顾,他们会觉得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往往更多的是为提供优厚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学习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平时的心理变化也关心甚少,这种监护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影响他们正常社会化。 案例:陆某,65岁,文盲,在家务农为生。陆某的孙子是上文的问题男童,但是当笔者问陆某:“您老孙子平时表现好吗?”陆某开心的说:“我大孙子很好啊,就是皮点嘛,小男孩皮点好!”笔者又继续问:“那您知道他在学校的情况吗?”她说:“这我那懂哦,我也不识字,家庭作业要家长签字,我都
19、找隔壁王姨帮我签。” 2.3.3学校 学校是孩子们第二社会主体。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这一社会化因素相对非留守儿童较弱,故在他们心中学校社会化功能较非留守儿童较强,留守儿童由依赖父母转而依赖教师。留守儿童在学校度过一天的三分之一时间,学校必须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教育、关心、重视留守儿童的责任。然而笔者在黔东南州的几年工作经历中,知道黔东南州学校所谓的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时候才会临时建设,检查之后,就改做其他用途。对于留守儿童,学校的关心也基本上是在上级需要调查或者检查的时候,临时完善台账资料,平时很少真正关心孩子们心里真实的想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正面性还是
20、大于负面性的。在学校里,留守儿童得到与同辈群体一样的教育,能够结交更多的同辈群体朋友。 2.3.4同辈群体 有些儿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共同的经历,因此经常聚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等等。虽然两类儿童都有各种的同辈群体,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缺乏完整的家庭功能,学校社会化功能又得不到不完善,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话题会比较多,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感情很深,对彼此的社会化影响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大约一个小时,周末时间较长,平均一周长达12个小时。可见,同辈群体在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力。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还不足,还不能准确分辨事物的正确性,加之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儿童 社会 救助 问题 对策 研究 东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