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docx
《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文编码: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院 系 初等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中文) 年 级 大四 学 号 1143000048 指导教师 张凤霞 论文作者 付庆 完成日期 - 22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承诺书论文(设计)题目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学生姓名付庆专业小学教育(中文)学号1143000048完成时间年 月 日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姓名张凤霞职 称承诺内容:1、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 付庆 在导师 张凤霞老师 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
2、权的情况,愿按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2、学校有权保留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备注:学生签名: 时间:说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如有保密等要求,请在备注中明确,承诺内容第2条即以备注为准。中文提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教学法,从几千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层出不穷,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日渐稀落,朗读教学法也受到冷落,但随着新课改推进,朗读又重新回归教师的视野当中,本研究以新课标为依据,以相关心理学、朗读学理论为指导,将朗读相关理论与具体课文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分
3、析、研究第二学段学生朗读教学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如何正确引导朗读课堂中学生的朗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可行性。分析了选题的原因,价值所在,介绍了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现阶段朗读教学的现状,介绍了朗读的重要性,列举了朗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展示朗读的优越性。第三部分主要写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多种方式、比赛、举办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朗读。最后一个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此次研究的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教师及本人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对研究过程中及研究成果中知识、思想及心灵上的收获进行了总结。关键词 第二学段;朗读;语文课堂;正确引
4、导;朗读教学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5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可行性5 第三节 关键词界定6 一、第二学段6 二、朗读7 三、语文课堂7 四、正确引导8 第二章 现阶段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现状 第一节 朗读教学在第二学段课堂中的重要性8 一、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8 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普通话9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9 四、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9 第二节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0一、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10 二、 朗读的参与率较低10三、 朗读的指导不够灵活10四、 朗读的积极性不高11 第三章 如何正确引导第二学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第一节 如何引导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5、11 一、教师范读与引导11 二、学生多种形式朗读12 三、提高朗读教学针对性、目的性13第二节 创建朗读情境,提高学生朗读效率13 一、创设情境,需激起兴趣14 二、利用多媒体及公共平台14 三、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对朗读的兴趣15 第三节 建立评价体系15 一、依据教学目标,评价要有针对性15 二、建立奖励机制16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好汉语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在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汉语学习基础阶段,更具有其不可动摇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而
6、在朗读教学研究方向,同样成果丰硕。综观历年来关于朗读教学方面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侧重于朗读理论研究。这一方面以张颂所著的朗读学 张颂:朗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代表。在这部著作中,张颂系统介绍了朗读的常用方法和手段,从专业技巧及朗读训练层面,对朗读学理论进行了探究;其二,侧重于对语文课堂上实用朗读小技巧阐述,这一部分研究者以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为主。在这一部分研究中,中小学语文教师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积累与摸索,提炼总结了一些语文课堂上朗读的实用技巧。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支玉恒在例谈对朗读语调、语速和节奏的指导中,通过日常教学实践,将朗读技巧归纳为“轻
7、、重、缓、急、虚、实、浓、淡、刚、柔、隐、现、顿、拖、断、连” 支玉恒:例谈对朗读语调、语速和节奏的指导,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10)710。其三,侧重于整体性研究。在以往对于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方面的研究中,或者将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范围限定于中学,或者限定于小学,又或者将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放在一起研究,总体来看,均偏向于整体性研究,几乎没有对单独某一学段的朗读教学研究。如田红敏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田红敏: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6)88。、张改荣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诵的形式及作用 张改荣: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诵的形式及作用,新课程
8、研究,2008(8)106107。、周黎娜如何有度把握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周黎娜:如何有度把握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教研版,2015(01)151。等,其研究范围均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未对学段研究进行进一步细致区分。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可行性 孩子成长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特点,在不同学段同样也各有其特性。而第二学段学生,处于由低学段向高学段过渡的关键阶段,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第二学段语文课堂中,对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学生朗读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力求通过分析研究,找到更加适合与实际教学的第二学段朗读教
9、学的技巧与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做好理论与技术准备。 而朗读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但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朗读教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冲击,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日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满堂问”、“满堂灌”,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整体感悟被剥夺。这样的教学局面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今学生朗读能力的低下,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只讲不读的误区。可喜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不断深入,让语文课堂回归学生、回归文本、回归语言,还语文课琅琅读书声的教学理念,日益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在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后文简称新课标)中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学生的的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而如果对新课标中各学段目标与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我们会发现,单就朗读目标与要求来说,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过渡大致可概括为“由懵懂向懂过渡”;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大致可概括为“由懂向具有一定朗读速度过渡”。由此可见,就朗读教学方面来说,第二学段恰恰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第二学段打好朗读的扎实基础,对于今后学习中语感、
11、语法、阅读、对文本的理解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朗读既是一种语文教学目标,同时也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章情文并茂,都是名篇佳作,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教学千法“读”为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尤其是应该细读精读,切勿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说,抓好朗读训练对语文教师来讲十分重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对正处于承上启下关键时期的第二学段的朗读教学进行细致研究,对探索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方式方法、使朗读更好的服务于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审美情趣、充分发挥这一传统教学
12、方法的巨大魅力及作用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达成这一研究目标,本研究将主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相关的心理学、朗读学理论为指导,将朗读的相关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全面而具体地来对本研究课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三节 关键词界定一、第二学段根据新课标对学段的划分,第二学段指小学三四年级。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9-10岁之问,该阶段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进阶”的过渡时期。此时学生的各项生理、心理指标都要比一二年级时有所提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的心理比之前更稳定,在课堂上也更容易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但表达不清的情况
13、还会时常出现。此时,他们的逻揖思维能力己经能逐渐得到体现,大脑对对错、好坏、是非等原则性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事物逐步有了自身的态度和判断。在这时期的朗读要求较之前会有所提高,除了读得正确、流利这样较低的基本要求,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去感受、体验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收获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语感进一步获得提高。这一时期,学生已慢慢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朗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听读型语感向说写型语感过渡。 第二学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把普通话当成朗读课文的工具,能有意识朝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标准训练,但是朗读水平还要提高,要求“用普通
14、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强调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实践的过程,并要求形成用普通话朗读的自觉性。另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还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因此,第二学段侧重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朗读,“会读”、读出文本的味道、读出“独特的阅读体验”,能够以读入境、品味意境
15、、以读悟情、领会情感。 第二学段的学生较第一学段的学生朗读能力有所发展,领读、引读等方法可以不再做为重要朗读方法。鉴于第二学段强调的是朗读实践过程,而高学段强调的则是朗读能力的达成度,因此本文认为第二学段的朗读教学方法可以范读法、演读法、评读法为主,综合使用其他朗读方法,并以引导学生读中有情为教学重点。 第二学段的学生在注意的有意性和注意的品质方面均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他们的注意开始发展为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且注意的广度扩大、时间增长,可以更加自如地转移注意。同时,学生的思维在这一阶段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上有较大发展。在进行朗读教学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
16、,通过适度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控,为学生打造充分的独立思考和体验的空间。二、朗读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朗读定义为“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
17、无声的文字内容和语言转换成有声的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内容。朗读既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情景美,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朗读教学,不断优化朗读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三、语文课堂本文所言“语文课堂”,指的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文本阅读课堂。由延伸文本理解的拓展课堂和提升学生能力的课后作业组成,其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朗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前预习时,将矫正字词读音,认读生字的要求,向准确流利朗读课文,并了解文本内容转变;课上,将以文本解读认读生字为主向将文本理解和朗读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转变,在朗读中剖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树立良好价值观
18、导向;课后,在作业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朗读理解的学习机会,为学生留一些情感较突出的文章进行理解,以朗读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内容,提升朗读理解能力为主、答题为辅,形成朗读学习和理解文章的学习习惯,并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四、 正确引导正确引导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用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实际的正确方法来引导孩子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这里的正确指导不仅仅指方法,还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范读等。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应通过关注教材、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情境的创设,采用适当的、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亲近文本、理解文本、表现文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内化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19、第二章 现阶段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现状第一节 朗读教学在第二学段课堂中的重要性第二学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和个人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低年龄段相比,在认知上逐渐出现由零散性向系统性、感性向理性发展的特点,在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均面临着快速成长的爆发期。而与高学段学生相比,第二学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打好基础,将对以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有极大助益。鉴于上述第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打好此阶段学生朗读训练基础、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其语文综合水平,将对学生一生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可以充分感
20、受语言文字美,体会文章语言绘声绘色,描摹形状神态生动传神的特点,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先生认为读者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其一半的意义是在声音里头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开始。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与此同时,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发声速度快于识字速度,注意力也较容易分散。因而与默读相比,朗读自然容易得多。书中的课文用书面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是“躺”着的文字,默读时有些不易体会、察觉出的东西,经过朗读却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朗读使原本“躺”着的文字“立”了起来,激活了文字,从而赋予
21、作品新的生命,带给朗读者更深层次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制定相应的朗读计划,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尤其是朗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文本时,若是能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定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普通话现如今,普通话已是我们的国语。为了让学生与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更好地沟通,在课堂上老师应提倡讲普通话,而且发音要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组织学生练习绕口令,让学生注音标调,反复练习,掌握音变的规律、加强训练,让小学生从小就学会正确使用普通话,为将来融入社会做好铺垫。课上
22、朗读是锻炼普通话的好方法,要让孩子从小就爱上朗读,发正确的音、读正确的字。小学第二学段正是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关键时期,既了解了知识又训练了普通话,可谓一举两得。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其产生的任何影响都有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自身所讲普通话的标准性,否则将会对孩子产生误导。“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发展是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朗读有诸多功能:语言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熏陶激发靠读,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动情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语文课堂 教师 如何 正确 引导 学生 朗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