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T宜地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ST宜地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我国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步得到长足发展,在这种良好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自然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的涌现。上市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我国进入国际舞台,进行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谈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这个可能长期存在的历史时期,上市公司的相互竞争将会尤为激烈。那么上市公司在这种激化的竞争环境中,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为了拓展自己的融资,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上市公司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存在亏损的上市公司,会美化或者说粉饰公司的财务报表,从而开始盈余管理的行为。此前
2、具有特色的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制度,让那些公司股票可能被加上ST的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加大。那么,作为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常用手段,债务重组这一方式到底能不能从根本上给予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呢?或者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给公司带来的绩效是否产生了应有的效益呢?采取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此外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关键字: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 ST上市公司; 监管机制Abstract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
3、m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s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got great progress, in such a goo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na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have sprung up overwhelming. Listed compan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when China is en
4、trying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o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sted company is obvious. Therefore, we inevitably talk about it: In todays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tense, especially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normal long-standing historical perio
5、d, this may be listed companies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which will be particularly intense.So the listed company in this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investor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ir own financing, is bound to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Part of th
6、e listed companies, especially there is loss of listed companies, will beautify or gloss over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which began to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After special processing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let the stock could be combined with ST by spec
7、i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avoid delisting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ed by earnings management. So, how can debt restructuring be a fundamental driv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listed company as a common means of turning the company arou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me
8、thod, the use of debt restructuring of 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research to the problem of is a major part of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o the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word: Debt restructuring; Earnings management; ST companies; Supervision system目 录1 引言1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1
9、.2 国内外文献综述21.2.1 国外文献综述21.2.2 国内文献综述 31.3 研究思路与方法41.3.1 研究思路41.3.2 研究方法52 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52.1 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52.1.1 债务重组的内涵52.1.2 债务重组的动机62.1.3 债务重组的方式72.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82.2.1 盈余管理的含义82.2.2 盈余管理的动机92.2.3 盈余管理的方式92.3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112.3.1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界定112.3.2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手段123 ST宜地的债务重组案例123.1 ST宜地公司概况123.2 ST
10、宜地停复牌过程124 ST宜地债务重组案例分析134.1 ST宜地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经济效果144.1.1 ST宜地的债务重组前后数据比较144.1.2 ST宜地盈利能力变化分析164.1.3 ST宜地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结构变化分析174.1.4 ST宜地的成长能力分析184.2 ST宜地债务重组中盈余管理问题185 ST宜地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结论及启示185.1 ST宜地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结论195.2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启示20参考文献22致谢24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的证券市场自诞生以来,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截至2017年4月初中国内地的沪深两个主板所囊括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
11、3186家,上市的证券有14210只,股票总市值达到548691.65亿元,可想而知,证券市场地位之重要性,上市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在承认其地位的同时,必须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激烈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在公司发展中存在众多影响因素,比如在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方式、资金周转、经营业务转型等方面存在问题时,致使该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无法实现盈利,公司的生存发展存在严重困难,从而被冠以ST,甚至退市。而我国对于上市公司资格审查是比较严格的,证监会对IPO进行着严格的控制。被冠以*ST的上市公司挣扎在退市的边缘,为了保住资本市场融资的资格,
12、就会通过债务重组进行利润调节,粉饰财务报表,因为实现短时间内改善经营业绩的最为快速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在存在退市的大压力之下会更加倾向于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债权人为让债务人渡过暂时的困难期,同时也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应收回款项,双方会按照法定程序,就债务重组相关事宜达成协议。毕竟相对于让企业破产清算,债务人为保障优先清偿其债务所花费的代价会比较大。在协议内容中,约定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具体事项,比如延长还款期限、给予优惠利率、以资产抵债等方式,以使债务公司转危为安。在2006年财政部修订的新准则中,重组收益重新计入非正常性损益,即计入到财务报表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
13、入。之前某些上市公司及时以粗放型经营业务为主营业务,公司也能通过廉价劳动力、广阔的扩张期的市场、税收优惠补贴等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人口红利发展期正在成为过去式,之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我们正在进入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这种市场占有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公司之间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不进则退,在相对饱和的市场中,业务强劲的公司只有挤占竞争者的生存空间,才能实现更多的盈利。竞争中一时落后的企业,是否将会更加的利用重组收益来进行盈余管理度过危机,而在盈余管理后企业是否能够持续依赖此种方式在企业发展走上长足发展的道路,都是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 国外文献
14、综述Scott(1999)认为,上市公司在会计制度的允许范围内,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进行盈余管理,运用的方法和手段都是合乎会计准则的。当企业有权在多个会计政策中自由选择进行会计选择判断的时候,为了追求企业市场利益最大化,有最大可能会选择更有利于公司的政策1。Schipper(1989)指出,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出于公司利益考量或者自身利益,而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信息的披露的过程2。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操纵是管理者通过应用会计手段或构造交易来变更财务报告,来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契约后果3。Gilson(1990)研究发现,
15、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公司管理层倾向于主动采取债务重组来避免进入破产清算4。Demski(2004)认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程度与会计准则严格相关性是反向的,即会计准则限定越严格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会更低,因为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会抬高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5。Walter Aerts(2010)的研究确认,在上市公司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利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改善财务状况从而避免退市的这一行为会更加频繁6。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盈余管理的最终决定权是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的,进行盈余管理的执行者是会计人员,但却是出于管理高层的意图。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不论管理当局是为获取不正当
16、利益,或者是在契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身有益的会计政策,这种盈余管理管理层是有目的的。最后不管出于财务报告要求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或者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可靠的内部信息,这种盈余管理的活动最终目的在于自身利益的获取,然而中小散户却因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的盈利产生误解而遭遇投资损失。即便是合法的盈余管理在达成为私人利益获取的目的时,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对于此种不利于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不良后果。1.2.2 国内文献综述刘峰(2014)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掌握并遵循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及准则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即在规避证
17、券监管的动机下,美化公司财务报表7。杨红娟(2008)研究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作用并不显著8,而是采用更加隐晦手段进行利润操纵。而葛家澍(2003)认为该准则把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规定则增加了盈余管理成本,减少了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9。谢海洋(2013)在2006新债务重组准则颁布之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2006年和2007年中有债务重组行为的上市公司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新准则反而使得盈余管理的方法增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规避市场监管10。闫露(2009)统计整理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2
18、007年进行债务重组的百余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表明,进行债务重组的多为ST公司和亏损公司,说明ST公司有很大可能性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或者扭亏而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11。汪静(2010)认债务重组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从财务报表的方面,公司的资产运营状况、偿兴债能力在会计数字上得到了提高,但是公司的实际运营的状况没有真正的改变,公司的现金流等财务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12。张亚丽(2010)认为债务公司的财务困难必须客观真实,这是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行为必备的前提条件,且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一致,债权人同意少收回相应的账款。然而,我国却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界定财务困难的标准。那么,就必须加大
19、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否则只会给企业提供更多利润操纵的空间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13。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即便有上市公司因为新债务重组准则调整而在一定时间段和程度上增加了盈余管理,也并不能债务重组盈余管理作为盈余管理活动的一种,在现今为众多上市公司作为扭亏的首选,债务重组的盈余管理研究也就具有了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交易中,会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规定,发挥其灵活性,以实现持续影响企业账面盈余的目的。同时,进行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前提必须是真正存在实际的债务重组活动,并在真实存在债务重组这一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政策的灵活性和存在的漏洞,实现
20、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 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主要以ST类公司为主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来进行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并以ST宜地公司为案例,具体分析了ST类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及后果。本文主要介绍四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在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状况并阐述自己的理解。第二、三部分,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的概念,分析了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的手段,最后以前述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企业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界定及手段。第四部分,以ST宜地的债务重组为案例,介绍了该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盈余管
21、理的过程和动机,分析债务重组盈余管理达到的效果,以及为公司带来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指出案例中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1.3.2 研究方法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规范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研究主要是本论文的第2、3部分,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归纳演绎法,依次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方式以及债务重组的概念、动机和方式等进行了概括总结。从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相关研究出发,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从而界定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及相关影响。最后第4部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并针对案例在第5部分给出结论和启示。2 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2.1 债务重组的
22、相关理论2.1.1 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也就是说,债务重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债务人发生了财务困难2)债权人在达成的重组协议中做出了让步。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中,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需要对经营战略随着竞争形势不断进行调整计划,对企业治理结构升级以预防企业陷入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困境。尽管如此,由于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众多的,企业依然有可能在财务方面出现短暂的困难,当然由于经营不当在财务方
23、面也会出现严峻的困境。当债务人出现上述情况时,债权人需要在两种处理方式中做出选择,一种是通过法律程序来向债务人追索债权,此时债务人可能需要破产清算,那么债权人可以追索的债权风险是可以预见的;另一种方式是帮助债务人缓和困境,渡过在财务方面临的暂时性困难,债权人需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采用债务重组的方法得回利益。一般当债权人认为企业破产,在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较落后时会选择采用债务重组方式以收回更多的债权。2.1.2 债务重组的动机企业交易中赊销购销商品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企业认可的一般营业模式。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我国当今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就必须拥有显著的营业能力,在产品流动,营销手
24、段过硬,避免货物积压,资金的周转周期就会越短,也就越有利于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应对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商业信用手段购销商品。购销虽然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也很可能引出一系列债务问题。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困难,由于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会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了隐患。上市公司选择债务重组主要动机有:(1)ST上市公司可以保住上市资格,避免退市。经过债务重组,财务报表中的负债率相应降低,盈余管理调整使得净利润通过债务重组后取得成效。 (2)缓解暂时的财务困难。大多数企业出现的财务困难都是暂时的,如果这时债权人一味要求企业立即偿还其全部债权,那么很可能导致债务人
25、走向永久性的财务困难,并可能最终走向破产。(3)企业的现金流出减少。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对债务人做出的让步时往往通过要求债务人利用资产或是债权转股、修改债务条件的方式来尽可能的减少债务人的资金流出。债务重组有助于债务人企业安全度过财务危机,对于保持资金的数额也有一定的作用。(4)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的生产经营重新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不抵债、资产或负债结构不合理只是出现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一些其他的原因也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比如说由于市场的原因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此时如果企业调整一下产品结构就有可能会走出财务困难。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适当减轻财务负担,债务结构得以适当调
26、整,因此,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的生产经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2.1.3 债务重组的方式 债务重组方式主要分为为四种方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根据资产分类为以现金资产清偿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人为了偿还到期债务,将其资产转让给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式。这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方式。当债务人选择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时,债务人偿还债务所使用现金的金额必须要低于债务账面价值,即债权人必定根据协议作出一定让步。而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人支付对价可以把一些对公司作用不大的非现金资产转移给债权人,债权人公司也会相对获得部分债权,双方实现双赢。(2)债务转为资本。债权人将债权转为对债务人的长期股权
27、投资,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股本,根据重组协议,获取股本的债权人成为债务公司的股东,可以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从而不仅收回债权,还可以获得后期利益回报。(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指除上述两种方式之外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主要包括了债务豁免、延长债务到期偿还时间、降低债务的利率以及免除债务利息等相关方式。(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采用以上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两中或三种方法共同偿还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2.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2.2.1 盈余管理的含义各国学者研究盈余管理,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还没有达成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盈余管理仍是一个理论研究
28、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了不同的见解,较为大多数人普遍承认的是国外学者的三种代表性的观点,表述如下:国外学者Scott认为,在会计准则和政策合法范围内,企业管理层如能对会计政策自由选择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市场价值最大化,必然会选择有利于他们的方法,从而达到利润目标。Scott的观点中,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在不同会计政策范围的中的选择利于企业的方法,认为公司盈余管理是中立的处理经营活动的,这种选择过程的行为被称为经济收益观。美国学者Schipper则表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经理人或管理高层为得到某些私人利益,有目的的将对外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人为的修改,让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保持乐观,
29、并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其持续投资。盈余管理可对利润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伪造和美化外,同时对财务报告中的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人为控制。他的这种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是基于信息的基础,认为盈余管理过程就是财务信息对外披露的过程,是信息观的集中体现。Healy和Wahlen却认为企业管理人员不仅在通过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采取手段影响财务报表披露,还可以编造虚假的经济交易即现实中根本没有发生的经营活动来改变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而误导利益相关者,而这些利益相关者获得信息渠道是狭窄的,可能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产生不恰当的期待,企业盈余管理就是这样产生的。盈余管理不仅在企业实际存在的交易活动当中存在,还会发生在虚假
30、的经济交易之中,这一种观点是对盈余管理范围的扩大。这一定义有机结合了前两种观点,第三种观点首先肯定企业合乎准则的进行政策选择的行为是一种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内部信息的一种体现和方式。其次,认为在对外报送的信息中,财务信息披露中表现出优势且为广大投资者认可的企业更有利于吸引投资。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学者刘峰认同企业是在合理范围内自由选择会计方法,维护自身利益。学者章永奎则将盈余管理的范围扩大,认为管理高层很有可能人为操纵虚假交易,而不是简单的局限在对一些会计选择上14。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内涵认识都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而盈余管理活动的手段和动机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2.2 盈余
31、管理的动机Healy和Wahlen(1999)对1999年之前关于美国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做了总结性的回顾。他们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归为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其中,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首次股票公开发行和后期配股或股票增发、企业融资收购、迎合分析师和迎合投资者的财务预期以避免退市等;契约动机主要包括债务契约、薪酬契约和管理层更迭等;监管动机主要包括应对行业监管和应对垄断及税务监管等。之后研究者以此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论证, 但是这三种动机理论点为其后研究奠定基础。对中国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概括如下:(1)上市或者首次发行股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股票价格是不确定的,因此财务报
32、表中的会计利润就成为确定股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管理当局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格以募集更多的资金,很有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利润信息进行管理。(2)上市公司出于保持融资资格,增股配股的直接融资方式和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对公司财务指标达到融资要求的限制条件是企业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3)上市公司避免特别处理以及避免退市,上市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连续两年呈现亏损状态,将会被冠以ST,面临退市风险,在股票市场上呈现出不利影响,且极度不利于企业融资,企业会在会计信息披露时,对盈利有关的信息进行虚假披露,或者而通过债务重组等手段,改变利润表近利润,保住上市壳资格。(4)避税动机,通过盈
33、余管理,如对财务报表中应税额调整,最大限度的推迟或者减少纳税。2.2.3 盈余管理的方式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有:1)对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应用,即在经营活动的和编制财务报告时进行的各种不同的判断。如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减值,后期利润调整时转回;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会计人员在管理层的指导下运用自住判断会计折旧方法和使用寿命的方式,给企业提供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2)利用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且其方式包括资产租、委托或者合作投资、关联购销等,手段多样。3)利用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达成延长还款期限等其他修改债务条件的协议,进
34、行利润操纵。2.3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2.3.1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界定我国证监会为规范证券市场监管,对股票上市退市做出了诸多规定,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同时逐步与国际社会趋同的证券制度。我国沪深两市均进行股票特别处理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股票两种特别处理,包括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特别处理。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在2006年再次修订,符合国际会计规范,重新把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许静(2008)通过对2007年部分样本ST类公司的财务数据及公司经营情况的研究确认了一个事实:ST类公司面临亏损时,为了达到“摘星摘帽”的目的,运用债务重组方式来调整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是一种
35、企业有很大可能进行的行为。许文静的研究也是支持企业会首选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认为这是规避监管避免退市的便捷途径15。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从对应计盈余管理转变为真实盈余管理,在不违背现有会计准则法规的情况下是,通过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来调整对外财务信息披露,企业从而利用债务重组收益影响净利润达到实现投资者期望的利润,甚或避免亏损达到的最终目的保住上市资格,股票流通交易使企业保有融资资格。2.3.2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手段(1)利用关联方进行盈余管理从之前研究可得,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公司财务状况陷入困难时,同意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多是公司大股东,即控股母公司。母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债务上
36、面做出让步,豁免上市公司债务,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使得上市公司当期利润增加,达到当期的净利润目标。(2)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相关规定,对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方法的变更,使得上市公司可以将因为债权人在债务上豁免而得到的收益计入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即计入营业外收入,通过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表,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进行人为操纵,可以在原本营业利润不理想甚至亏损情况下,用债务重组损益把净利润扭亏为盈,从而极大提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保住上市资格。(3)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其他条款进行盈余管理如在债务重组中,通过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把涉及到或有应付金额,且
37、该金额符合准则中关于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该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也可作为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条款,也能为上市公司一定程度上实现操纵利润的手段。3 ST宜地的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3.1 ST宜地公司概况“ST宜地”全称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前身为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0在深交所上市,成立之初的业务属于制造行业,主要是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公司股票代码为000150,在2005 年、2006 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结果显示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07
38、年4月4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相应变更为“S*ST 光电”。 3.2 ST宜地停复牌过程后经深交所核准,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ST 宜地,经过债务重组公司股权变更后,摘掉帽子的宜地自2007年11月2日起,股票简称为“*ST 宜地”。2007年采用重大资产置换后,主营业务转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主营业务正常运营,宜华房地产有限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公司于2008年4月3日披露了2007年年度报告,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07 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27.40万元,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
39、49.34万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特别处理的依据的情形已消除,公司于2008 年4 月2 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特别处理,公司的申请已获批准。公司股票将于2008 年5 月14 日停牌1 天,2008 年5 月15日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ST 宜地”变更为“宜华地产”,股票代码不变,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恢复为10。宜华地产在在2015年在深圳房地产事业运营发展遇到问题,再次发生债务重组,企业从2015年停牌到2107年3月复牌,股票开始流通。4.2 ST宜地通过债务重组案例分析宜地公司在05、
40、06两个会计年度年度连续亏损,净利润均为负值,公司资产负债状况严重,公司业务完全无法开展,公司在2007年4月4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了特别处理,如果公司在2007年持续经营亏损,无法扭亏为盈,企业当年利润总额达不到要求,净利润为负值,那么企业将会被暂停上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了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调节账面盈余的目的。公司管理层为达到保住壳资源目的,拜托财务困境,积极引进投资者,推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多项工作,原控股股东广州晟华投资公司与宜华投资公司就公司股权转让签订协议,宜华投资集团占有公司股份达到13608.7万股份,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宜华投资公司也与债权人宜
41、地投资的子公司达成协议,构成关联方交易,将会给予公司重组计划大力支持,包括资金上和公司治理层面,公司也更名为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从光电产品转为房地产业。宜地公司在2014年底该公司经营遭遇危机,公司房源遭遇锁定,宜地公司陷入债务危机之中。2014年亏损2.54亿,2015相对于2014年少亏损,但仍亏损1.5亿。融创公司最早向宜地伸出援手,解决债务困局的方式是附有条件的收购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包括收购优质资产项目的全部股份,收购公司持股人股份等,最重要的收购部分是债务重组,而在收购公司股份已经与债务重组方案相关联,因为融创对宜地资产质量估量差,此次收购焦点就是融创与宜地潜在债权人能
42、否达成协议,最终协议失败,收购未成功。后宜地投资股份伸出援手,公司董事层经过先前重组铺垫进入新阶。把公司债务分成境内境外两部分,依托中信银行及中信信托提供借款完成债务置换,缓解重组压力,宜地也对境内债务重组条件有所放松,加上深圳政府支持债权人参与重组会议、深圳房地产业务迎来销售高潮等条件,在2016年中,宜地债务重组进程基本完成,房地产销售业务恢复正常,该公司在境内债权重组完成基础上,经历多次协商,尽管一波三折,最终达成重组,在2017年初公司达成条件申请深交所而复牌。4.1 ST宜地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经济效果4.1.1 ST宜地的债务重组前后数据比较公司财务困难的认定有比较多的指标,譬如流动
43、率、资产负债率等等,但是指标虽然可以作为企业发生债务重组时衡量处于财务困境,但是在指标具体值认定随着行业不同甚至公司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认定比较困难。表1是2005至2009年公司净利润与扣除非正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情况,2007年为债务重组年份。表4-1 公司2005-2008年利润情况表格20052006200720082009利润总额(万元) -11,395.46 -4,198.19 14,893.60 11,571.90 13,280.10 净利润(万元) -10,634.82 -4,206.97 11,527.40 8,553.63 10,029.0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
44、-8,849.77 -9,433.72 4,749.34 8,090.72 9,433.02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公司年报数据整理由表格4-1可以得知,公司在主营业务未改变之前已经连续亏损两年,2006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后,债务重组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不仅净利润达到了11527.4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后的净利润也为正值,公司一举扭亏为盈,公司摘帽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获得注资帮助业务转型,另一方面则是债务重组带来的收益,可以说该次债务重组保住了壳资源,公司股票在之后的股票市场上表现较好。 表4-2是2014年至2016年的年报反映的利润情况,2017年完成重组,年报数据未出。表4-2
45、公司2014-2016利润情况表格2013201420152016利润总额(万元)34,818.19 22,172.26 -20,756.77 -56,380.97 净利润(万元)28,626.47 20,365.57 -22,346.42 -60,450.3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27,442.53 18,443.20 -22,305.56 -6,182.62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公司年报数据整理表4-2可以得知,公司在14年年底之前,公司房地产业务的主营业务盈利情况较好,因为公司房源被锁定,公司负债情况恶化,公司的营业利润出现巨额亏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不能产生利
46、润的,公司也披露信息再次选择了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从新浪财经得知,截至2017年3月前,公司已经成功利用债务重组扭亏为盈,负债从465万减少至231万,且在最终债务重组获益所致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之前,公司财务困难基本已经得到解决。4.1.2 ST宜地盈利能力变化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是判断企业是否有存续价值、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重要体现。不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外部投资观望者都十分关注这一指标。可以引起利润变化的因素是众多的,我们经常会选择重要的持续影响的因素去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 表4-3 公司盈利能力情况表20052006200720082009总资产报酬率%-
47、16.0614 -8.259610.59487.0177 90027 股东权益报酬率%-18.2706 -0.4268 35.6498 26.6840 31.4831 销售毛利率%3.1937 -0.2473 35.7715 31.8025 45.4982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公司年报数据整理分析表4-3中数据,首先看到总资产报酬率,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发现,以年为刻度横向比较,ST宜地在进行债务重组后,改变主营业务后,公司的资产报酬率不仅负值转变为正值,而且报酬率呈现总体增长的态势,表明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股东报酬率也随之有着表现良好,公司业务形态转变,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在重组后均在30%以上明显表明,公司营业状况良好,销售产品获利较多。4.1.3 ST宜地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结构变化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具体讲指企业对外借款以后在规定时间内用资产偿还前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企业相关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可了解企业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企业承受债务的水平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一年以上的长期偿债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