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综合课情态副词教学策略研究.docx
《对外汉语综合课情态副词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综合课情态副词教学策略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外汉语综合课情态副词教学策略研究以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中的情态副词为例摘要随着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教材编写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教材数量之多,种类之多为业界肯定。在众多对外汉语教材中,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作为新世纪汉语精品教材,已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及使用者的一致好评。分析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的优缺点,发现其可以被推而广之的规律,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课文是教材的核心,课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材的优劣。因此,本文选择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初级及准中级四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文的话题、体裁、难易度、语篇训练因素进行了考察。此外,作者对中山大学国际汉语
2、学院长期进修班的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统计结果中得到了使用者对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初级和准中级课文的评价。这些结果与作者分析的结果相互对比,互为映证,从而对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前四册,两个阶段的课文做出了评价。 首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副词教学一直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现代汉语副词词义较空灵、功能复杂,一直是留学生汉语习得中偏误集中的难点之一。其中,情态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语义上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和方式,通常又可表示言者说话时的主观态度和观点,在范围、功能和意义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分歧,这就增加了情态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难度。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相对难以掌握的副词
3、小类。其次,通过前人的调查发现,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时,能够熟练运用的情态副词比较少,学过的情态副词也不一定能够熟练使用,甚至回避使用。还有,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教学者和学习者最重要的工具和依据。学习者日常运用的大部分词汇基本都是在课堂上通过教材学习的,因此本文特地选择教学实践当中使用的教材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来研究学习者习得情态副词的实际效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紧密联系教学实践,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学生精版汉语教材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为研究对象,整合教材生词中的情态副词,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有效、行之可行的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
4、情态副词的习得效果,也期待对情态副词的教学有所裨益。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副词教学一直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现代汉语副词词义较空灵、易混淆,一直是留学生汉语习得中偏误集中的难点之一。其中,情态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在语义上,更接近于充当描写状语的动词、形容词等,而在语法分布上,却又完全符合副词的语法特征。因此,情态副词在范围、功能和意义等方面的划分问题上,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与纠葛。另外,情态副词在语义上,主要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和方式,有时也描述了说话者在说话时的主观态度和观点,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汉语的时间越长者反而越感到情态副
5、词难以掌握。他们在使用汉语时,能够熟练运用的情态副词非常少,学习过的情态副词很多也不会用或不敢用。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教学者和学习者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和依据。教材体现了语言教学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即教什么和如何教。教材的编写地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习得。汉语教材中情态副词的编写对情态副词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行教材中对情态副词的选择和编排,是影响情态副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情态副词的习得效果,对教材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改善情态副词教学现状的重要一步。 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是由李晓
6、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精品对外汉语系列教材。自 2004 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为各大高校所使用,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一版再版。以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为例,选取经典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教材中情态副词编写的现状或存在的问题。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全套教材共九本,分为四个级别初级起步篇( )、准中级加速篇( )、中级冲刺篇( )、高级飞翔篇( )。该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贯穿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为教材中情态副词的选择与编排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任何一部教材都是学科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出版至今,以十年有余。此时对这部教材进行细致的调查
7、与分析,对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的再版教材和新一代教材的编写都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现以全套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综合课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张谊生先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的描摹性副词分类为基础,整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和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出现的情态副词,并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中出现情态副词与其相比较,量化评价博雅中情态副词的编写情况。力求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给再版教材提供生词选择、编排和课后练习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最后,作者通过具体的分析,指出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前四册课文编写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能够使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系列教材更加完善,也希望其他教材编写者能
8、够借鉴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的优点,编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教材。汉语副词是比较复杂的一类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情态副词在范围、功能和意义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分歧,这增加了情态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难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汉语副词的习得及偏误分析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有关情态副词的习得过程和偏误分析研究却少之又少。为弥补此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乙级情态副词为研究对象,以“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留学生情态副词的习得过程、偏误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以本体研究为支撑,在对比分析留学生习得情态副词的语料基础上,通过
9、数据统计、图表展示等方法,探讨情态副词的二语习得、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等问题。通过留学生情态副词使用词次考察和偏误率数据分析,发现留学生在习得情态副词时存在一定的习得难度,普遍存在使用不足的问题,另外,甲乙级情态副词的等级划分也有可质疑之处。以具体偏误实例为依据,将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种偏误类型,发现误代偏误是留学生习得情态副词时最常出现的一类偏误。在习得过程研究及偏误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母语的负迁移、回避策略、语言学习环境等因素导致了留学生相关偏误的出现,并由此提出了情态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建议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入手,注意情态副词的近义词辨析、语序教
10、学等,同时运用语境教学、语块教学、例句练习教学等教学形式,开展留学生的语感培养教学。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一、 研究目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汉语副词词义不容易掌握、较空灵、易混淆等特点,以及用法上存在一些特殊的制约和要求等原因,留学生常常出现各种偏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汉语副词的习得及偏误分析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关于情态副词的研究更多地存在于本体研究领域,对情态副词的习得及偏误分析研究并不多,尤其是针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简称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中情态副词的定量、定性分析和习得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
11、篇是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的基础上编制的,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及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标准的制定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中的甲乙级情态副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留学生对情态副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从中找出偏误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情态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中肯的教学意见和策略,期望对情态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二、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综合运用学校图书馆的线上线下资源,搜集与本篇论文相关的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以帮助完善本篇论文。2、问卷调查法通过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的清晰定位,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
12、收集的数据来支撑相关问题的假设和分析。3、访谈调查法通过对被试者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问题生成的个体因素,或是对问卷调查中难以呈现的问题进行了解,从而综合分析研究本文主题,使得更全面,更合理。4、归纳法对问卷数据和学生平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归纳,以求更加准确得以支撑整篇论文。5.对比分析法本文通过对近义情态副词之间的对比,提高学习者对词语的敏感性,使学习者对其用法更加清晰。第三节 研究综述一、 情态副词本体研究 情态副词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类,吕叔湘先生(1979)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类词的特殊性,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文中提到:“全速、高价、稳步、大力等等从结构式看,很像前面说过的非谓形容词,但
13、是经常修饰动词,很难得修饰名词,是不是该归入副词。”情态副词在语义上,更接近于充当描写状语的动词、形容词等,在语法分布上,又却完全符合副词的语法特征。长期以来,语法学家对情态副词的范围概念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赵元任(1979)、吕叔湘(1980)、钱乃荣(1997)、张谊生(2000)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列出了情态副词这一分类,但对其的描写和解释却不尽相同。然而,大多学者都同意,情态副词这类词最大的语法特点是充当“专职的动词前加词”,特定条件下可以有临时组合。张谊生(2000)在将情态副词(描摹性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对比总结中总结其特点:总体来说,这类词虽然数量较多,内部性质却较为一致,用法也比较
14、单一。虽然如此,要界定这一类词的范围,依旧是十分困难的。钱如玉(2005)认为,情态副词本身词汇意义比较实在,内部成员较多。再加之汉语构词方式的能产性、短语词的格式化和固定化,以及人们认知要求的提高,使得这类词日益增多。要为这样一类词界定范围,显然是十分困难的。80 年代以来,陈一、王政红、张谊生、李泉等专家学者都试图对情态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列举。张列举了 556个,李列举了 217 个,两者重合的仅有 126 个。 对于情态副词的内部分类,学者们有三种标准:第一种是按词语的结构方式来分类。如王政红(1989)在词根复合词范围内分类,将情态副词复合词分为偏正式、动宾式、联合式三类。陈一(198
15、9)在除了偏正、动宾、联合三类之外,分出了一类“动补式”。第二种是从意义出发,对情态副词进行分类。如张谊生(2000)以意义为标准,以其构成形式等为辅助标准,将情态副词分为表方式、状态、情态、比况四类。第三种是从分布角度对情态副词进行分类。如李泉(2002)从分布的角度将情态副词分为范围、语气、方式、时间四个小类。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各家对情态副词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结论,怎样用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标准对汉语情态副词进行分类,仍是今后要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学界对情态副词问题越来越关注,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情态副词进行了分析与考察。崔诚恩(2002)博士论文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中主要区分了情
16、态与语气差别,阐明了情态系统是一种词汇手段,而语气系统则是一种语法手段。赖先刚(2004)阐释了情态副词的语义特征与选择限制,讨论了汉语情态副词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练习。钱如玉(2005)情态副词研究综述一文,总结了各家对于情态副词的归属及词类划分的观点。此外,还有许多针对情态副词小类或单个情态副词进行的探讨与专项研究,在此不一一赘述。二、 情态副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当前,国内外的汉语教材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不少专家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对汉语教材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如刘珣先生(1994)在新一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展望再谈汉语教学的编写原则一问中总结了四十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探索之路。他指出了从 50 年
17、代到 70 年代的纯语法结构时代到 90 年代的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时期,这条摸索道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展望。赵金铭先生(1998)在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中,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劣与得失,以及我国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建立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标准,以提高教材质量。根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语言材料等拟定对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程相文(2001)在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中,根据 260 种对外汉语教材调查资料的分析,从语音知识排列顺序、语法注释、词汇教学、课文题材、练习设计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新突破。他还提出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不必要的重复现象,并对教材的突破与创新提出了实
18、现的方法。盛译元、匡伟(2012)在2005 年以来国内汉语教材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中总结到:总体来说,近年来汉语教材研究的绝对数量在稳步增长,对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也在进一步深化。教材研究中,以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构成要素为对象的研究数量较多,对教材练习和生词注释的研究也日渐引起关注。也有许多研究者选择以某一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法为指导来探讨教材的编写模式。同时,对现行教材的反思研究也有所增多。 除了宏观角度的研究以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课文、词汇、语法、练习等不同角度考察了汉语教材的具体研究成果。在课文编写方面,刘珣(1994)、赵金铭(1997)等专家学者均指出,课文的语言材料应该真实自然。在题材方
19、面,肖路(1995)、刘颂浩(2000)着重探讨了课文的趣味性。在词汇编写方面,李绍林(2006)围绕对外汉语教材在生词选取时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对如何合理有效使用等级大纲编写教材提出了建议。在语法的编写方面,杨寄洲(2000)曾着重讨论过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在练习的编写方面,李继先(1995)曾指出,练习的形式要符合该门课的教学目标。李绍林(2003)也强调了语言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练习编写的原则。而对于某一种或某一阶段的综合课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硕士毕业论文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各个等级,多种教材,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在
20、此不一一赘述。 此外,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其使用的汉语教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美国的黎天睦先生曾对 80 年代初国内编写的一些教材进行过评价,他强调了“所有的语言材料都需要编写补充材料”,对有关教材进行不少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内容太单调、不够实用,口语和书面语分得不够清楚等。英国的佟秉正先生(1991)的文章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中谈到了汉语教材的针对性、配合度等问题。美国的李晓亮先生(1996)在对外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了美国流行的中文教材中出现的两个问题:一课文内容枯燥,二语法解说倾向于术语,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并对此提出了建议。澳大利亚的徐家祯先生(1997)
21、的从海外使用者的角度评论大陆编写的初级汉语课本中指出:目前大陆出版的汉语教材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适用于海外学习者的问题,大陆的汉语教材课本如果要真正打入并长期占领海外市场,就得在内容和形式上作革命性的修改。并分别从课文编制、内容、语法词注解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 留学生情态副词习得情况研究 从传统的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对象的母语大多为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不同类型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母语的这种类型学特点势必使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时带有某种偏向性,这种偏向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语法项目的使用频率。博雅汉语
22、准中级加速篇中词汇等级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母语为汉语的使用者的使用频率高低。甲、乙、丙、丁四级的划定与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的使用频率高低相对应,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词划定为甲乙级词,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词依次划定为丙丁级词。笔者通过整理发现,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有关使用频率高低的数据显示与甲乙丙丁四级的划分大体一致,这也印证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中四级的划定符合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的使用频率标准。但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与母语学习者的使用频率是否相同或相近?是否存在大量的回避使用和过度使用的现象?传统的习得研究大都只关注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分析,却没有关注使用频率的考察。偏误分析是关注第二语
23、言习得者的语言系统的理论,着重对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它无法采集到被回避的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另外,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还可能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偏误分析也不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因此,由于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步骤等方面的局限性,偏误分析并不能反映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系统的全貌,特别是不能反映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过程中的回避使用或过度使用现象。这时,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使用频率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弥补了偏误分析的不足,对全面反映、分析留学生的习得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留学生习得过程中一定数量语料数据的使用词次考察与使用频率考察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已经
24、注意到了使用词次分析或使用频率分析的重要性,在其著作和研究中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努力,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汉语习得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崔希亮从研究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汉语介词的使用频率入手,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汉语介词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肖奚强、何淑冰等探讨了外国学生频率副词的使用情况,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计算出每个频率副词的标准频数,将中介语标准化频数和汉语母语者语料标准化频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外国学生使用频率副词时存在时使用过多和使用不足的现象。肖奚强、吴娟娟等考察了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常用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通过中介语语料中初、中、高三个等级的纵向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汉语 综合 情态 副词 教学策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