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docx
《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代码:0501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系 别:文学与新闻传媒系专 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班 级:2010级1班学 号:1020010100XX学 生 姓 名:张 三指 导 教 师:李玉芬(教授) 完 成 时 间: 201 年 月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 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
2、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文科类论文目录编排参考格式: 目录前 言7二 相关理论概述7(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特点7(三)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类型9三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11(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总体发展速度慢11(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
3、优化困难11(三)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差距拉大12(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体制活力不强12四 相关措施13(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3(二)加强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13(三)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资金支持力度13(四)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14参考文献14 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拥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十七个少数民族。建国以来先后建立了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辖47个县,占全省87个县的53.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有1333.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
4、.85。由于少数民族历史变迁,形成了区别于汉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语言,加之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汉族。无论是国外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还是国内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相比较其经济都处于落后或欠发达状态。因此,他们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更大程度上是国家的责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可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事关贵州省整体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现状,从而制定和完善出相关帮扶政策,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发展;Research
5、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Guizhou province is a multi-ethnic province with 17 ethnic minorities, including miao, buyi, dong, shui and tuji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has established 11 three ethnic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autonomous counties, a
6、nd national autonomous areas, a total of 47 county accounted for 53.4% of the provinces 87 counties, according to the fifth census data show that guizhou minority population of 13.3396 million, accounting for 37.85%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Due to the minority history change, form th
7、e unique cultu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algamations, custom, language,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amalgamations behind obviously. Whether it is a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or a
8、 national minority, its economy is backward or underdeveloped compared with the main ethnic group. As a result, they are not ju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things, mor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untr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progres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at t
9、he same time is also a big political problem. Visibl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a mat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 whole, to be able to help us understand to some extent related statu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so as to formulate and perfect the re
10、levant support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Key words: guizhou; Ethnic minorities; Development; 前 言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拥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十七个少数民族。建国以来先后建立了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辖47个县,占全省87个县的53.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有1333.96万,
11、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由于少数民族历史变迁,形成了区别于汉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语言,加之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汉族。无论是国外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还是国内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相比较其经济都处于落后或欠发达状态。因此,他们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更大程度上是国家的责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可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事关贵州省整体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现状,从而制定和完善出相关帮扶政策,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打下坚实基础。1990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
12、口增长率比全省平均增值率高,每年的增长量达5.2%。民族经济繁荣不仅限于人丁兴旺、人口数量的无限扩大,民族繁荣的真正含义是少数民族文化、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同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青水美,风景秀丽,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风俗、节日庆典和民间工艺,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研究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这既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二 相关理论概述(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特点 1.完备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首先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在行政区划地理范围内部的
13、独立空间单元,其内部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其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各大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中,每个县都能够独立地承担区域经济的地域功能。每一个县,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生产的相关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本地生产,本地流通,本地消费。没有任何一个县缺乏一、二、三产业的某一个产业,只有其优势产业和弱势产业,发达产业和欠发达产业。从历史上来讲,从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就有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主导思想统治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时期,长期奉行由于小国寡民、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策。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4、,开始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落后、越来越缺乏活力,整个封建王朝也逐渐由先进走向落后,兴盛走向腐朽,由富强走向赢弱。 2.系统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具备地域和功能上的完备性,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小农经济”,也不是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也不是同出一辙,不差分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省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强大与否,决定了省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享赋,发展阶段的差别,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千差万别。从发展程度上来说,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强县,作为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省域经济发展的支
15、柱,也有较为落后的贫困县,作为省域经济脱贫致富的重点,除此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非强非贫困县,这些县的发展强大,也是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有的县农业发展为主,有的县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或者是优质的矿产资源,有的县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旅游业作为该县发展的优先产业等。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有机构成,不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形成了省域经济的空间分布,而且在产业空间上构成了省域经济的整体构成。 3.过渡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都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经济不是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农村经济不仅为发达地区城
16、市提供农产品,自然资源等原材料,农村经济还是城市经济的巨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建国以来,我国采取的是“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政策,以剪刀差收购农产品,为城市建设输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现阶段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最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承接城市经济的回流效应,受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直接影响,是农村经济接受城市经济“反哺”的直接受益者,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最前线。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也将农村经济提供的土地,农产品,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人力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城市经济。 4.基础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体
17、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完备性和系统性中,如何保证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社会福利,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最终要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上。经济建设的目的是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求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关键作用,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在贵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亦特别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层面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民主政
18、治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持。(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村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自给自足式的传统农业。应该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气候、地理等自然资源享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现状,形成农业产业立体链条。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纵向式一体服务配套,大力提倡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产品附加值。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收入水平和农村消费水平同步提高,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 贵州省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研究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