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5).doc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5).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1. 文献综述11.1 攻击性敌对情绪的概念11.2 人际关系11.2.1人际关系的界定11.2.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界定11.3 敌对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联系12. 研究方法与程序32.1 研究目的32.2 本研究假设42.3 研究对象42.4 研究工具52.5 数据处理63. 研究结果63.1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73.2 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143.3 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154. 分析与讨论164.1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164.2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人口学差异174.3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185. 研
2、究结论196.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19参考文献20致谢22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田一希摘要:为了验证广东培正学院学生的攻击性与其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本研究以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作为切入点,对其个人的人际关系困扰水平展开了探讨。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作为为研究对象,使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分析法对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得出了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这一结果表明,攻击性愈高的个体,相应的人际关系情况也愈加糟糕;除此之外,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旦具有攻击性行为其人际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
3、或者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可以将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作为有效的措施。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攻击性Correlative Study on Aggressivenes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ByTianyixiJanuary,2020 Absrtac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i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thi
4、s study takes aggressiv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ir person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stress lev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uss-Perry aggression scale as a research tool,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
5、ing conclusions: agg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distres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e aggressive the individual was, the more interpersonal he was the worse; in addition, the r
6、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aggressive behavior had a certain predictive effect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Key words: int
7、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llege students, aggression1. 文献综述1.1 攻击性的概念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action)是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也被称为侵略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是众多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在行为上主要是表现为频繁的故意伤害他人和对他人挑衅,也可以描述为一种试图避免对生物体造成伤害的行为。由此看来,如果不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一旦出现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还会对社甚至是他人带来一定的伤害。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58%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1。其
8、中,一个人具有攻击性行为会严重的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威胁到个人的生命安全2。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事件屡见不鲜,对社会和他人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其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素质文化的群体,不管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在面对外界的刺激上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的反应都较为强烈。在个人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中,Buss和Durkee首词编制了用于评估的敌意的调查量表,称为Buss-Durkee敌意调查表,简称BDHI)3。由于BDHI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者巴斯(Buss)和佩里(Perry)在1992年进行了修订,简称为BOAQ,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了概述,分别是身体供给、语言攻
9、击、分略和敌意4。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个人攻击性行为进行了关注,为了迎合国内研究的情况,国内的学者对BOAQ进行了中文版本的修订。其中,李献云也将大学生作为了研究对象,并修订了适用于大学生的攻击量表5。相比其他学者的量表,吕路版本的量表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全国进行了大量样本的调研,避免了因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性格差异引起的错误7。综上,在对国内外学者的量表修订后的对比中,本文更加赞成吕路等人修订的用于衡量攻击性行为的量表作为研究。1.2 人际关系1.2.1人际关系的界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一书中,将未来满足活动中各种需求而建立的心理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8。在行为上,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体
10、间的心理倾向和相应的行为。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因社会角色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将人际关系定义为社会互动中不同社会角色之间互动的结果9。综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可以知道,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同理,在教育学中,教育学研究的重点是学生互动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咨询;道德隐含着道德和道德的价值。1.2.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同理,大学生人际关系只是赋予了大学生的角色,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10。由于将个体的角色限定为大学生,与社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生的身份和所处的地域是校园两种限定。作
11、为大学生的角色,与大学生所构成的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学校的同学,师生关系都可以构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广义上的人际关系。如果将地域局限于学校,那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将局限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本文在狭义的人际关系的概念上,将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作为了研究的重点。在大学期间,与宿舍同学一起生活,一起上课,一个参加学校的赛事,与大学同学一起工作,与俱乐部同学一起开始活动等。这些同学成为校园里的大学生内部联系最频繁的同学关系自然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1.3 攻击性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联系在研究攻击性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练习中,美国心理学家
12、Dollard等人做了挫折-攻击的假设,假设中,攻击行为与挫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挫折直接导致攻击行为11。Dollard等人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其承受挫折的范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在李红利的研究中也印证了这正相关的结论。当一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其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进而也会减少或避免其侵略行为12。胡跃华进一步将高年级和低年级的人际关系做了研究后发现,虽然在学生群体中攻击行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具有攻击性13。在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对比中,造低年级更具有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生群体在市营环境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13、,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攻击行为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了,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与呈现的攻击性是反比关系的存在。校园里的攻击行为表面上是一种个体的,肤浅的社会现象,但是,在伴随着行为特征的背后反映的是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大学期间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阶段,是三观的形成时期,在这期间容易受到社会媒体和同伴的影响,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心理特征。在处理学校暴力的时候一些受害者还是会选择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攻击行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进而,在远离暴力和接近暴力之间陷入了无限的死循环14。以上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与攻击性行为相互作用,激进敌对的情绪会影响人
14、际关系的状态。即人际关系越不稳定,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越差,攻击行为就越明显。行为越明显,越激进,人际关系越差。因此,探索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或避免令人反感的行为,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发展。为了证明上述研究是否也适用于中国及其中国大学生,启动了这项研究。 2. 研究方法与程序2.1 研究目的为了关注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在2018年6月25日,由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完成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概括了福建6所大学,高等在校生1200人,有着充分的样本采集。调查内容显示,有17%的大学生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大约
15、23的大学生对人际关系存在某些疑问。大约30%的大学生感到压力有14的大学生表现出抑郁症状很大,近35的大学生情绪混乱,17表现出焦虑症状,12表现出敌对情绪。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大学生这些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问题、就业压力、恋爱情绪、以及人格缺陷等。此外,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咨询问题是相同的。一年级大学生主要关注新的日常咨询问题,其中还包括学习咨询问题,专业咨询问题和人际交往咨询问题。三年级的重点是自我表达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爱情和情感咨询的问题;四年级主要是职业选择咨询问题,还包括爱情咨询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发展咨询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大学生是自我觉醒的一个重要阶段,情感处
16、于一个人际敏感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问题更多。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人际敏感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攻击性敌对情绪和行为也很普遍。本研究试图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攻击性是否引起人际敏感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地处理我校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学者关注。促进我国大学生生理的健康发展,遵循关注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脚步,可以为我校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亚健康或严重问题提供基础参考,并为学生了解自身提供一个渠道。精神健康状况。2.2 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实施测量过程中,采
17、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虑到问卷题目相对较多,因此需要让被试配合填写问卷,做到现场监督并回收问卷,控制问卷的质量,尽量保证问卷为有效问卷。(2)相关样本取样上受限于所抽取调查的学校,没有足够大的样本量可能导致本研究的调查分析结果普适性不够高。(3)在选取被试时要考虑男女比例和样本特征,以减少结果误差。2.3 研究思路2.3.1 问卷的设计2.3.1.1Buss-Perry攻击性量表本文采用的是由Buss和Perry编制,中文大学生版本的Buss-Perry攻击性量表。此量表由,国内经李献云修订,由四个维度组成,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 0.89,再测信度为 0.8。2.
18、3.1.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主要测量评估人际交往过程中,或者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所困扰的程度,分为人际关系的交谈困扰、人际关系的异性交往困扰、人际关系的待人接物困扰、人际关系的交际与交友困扰和个维度。正好满足本研宄对于大学生个人际关系测量的需要。量表每个维度有个陈述性问题组成,共个题项,对每个问题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肯定记“”分,否定则记“”分。根据得分高低分为四个等级,得分越高,说明困扰程度越深,得分越低,说明人际交往能力强,困扰程度低。若得分小于,说明人际关系处理良好,交往能力优秀;若得分大于分且小于分时,说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一般;得分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分
19、时,人际关系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交际交友能力十分有待提高。2.3.2 程序本次研究通过网络随机抽样、不记名填写问卷的调查方法,向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发放问卷共500份,测试时间不定,但要求按实际情况、实际感觉作答,尽量不要思考太久,选择课堂、图书馆、自习室等安静的环境进行测试。男女、年级比例均衡。23.3 研究方法与对象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所得数据,主要用到的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差异分析,抽样时尽量使被试人数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如:性别、年级)上分布均衡。本次研究发放500份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245份后,有效问卷为255份。被试的人口学变
20、量情况见表2-1,表2-2.量(单位:个)百分比累积百分比男11143.543.5女14456.5100.0总计255100.0表2-2 被试基本情况(年级)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大一5622.022.022.0大二6927.127.149.0大三7529.429.478.4大四5521.621.6100.0总计255100.0100.03. 研究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别对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困扰水平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详细见表3-1表3-1 大学生攻击性与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MSD敌意3.1180.838身体攻击3.2080.718冲动3.2180.870易怒3.3741.006交谈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攻击性 人际关系 相关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