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共情与自爱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共情与自爱的关系.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题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1研究意义1.1理论意义 自爱观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道德大厦的构建是以单一个体的道德水平为基础的,而个人的道德发展由低层次至高层次逐步上升。最低的层次就是个体如何对待自己,即自爱问题,它同时是高层次道德形成的现实基础和必经过程。马克思曾多次指出: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个人道德的形成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会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任,一个对自己都不爱护的人会爱护他人、爱护集体、爱护社会。费尔巴哈曾说: “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个体高尚的利他行为实质上是个体的利己主义在“社会的利己主义”基础上转换形成
2、的。利他主义不能超脱利己主义而自然产生,故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本身就是道德的襁褓,它当然是被道德所允许的。自爱观注重的是人的价值的全部实现,即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实现。自爱观使个体在获得完善人格的同时,大胆地去追求个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合理范围之内的自爱) 不仅完全符合人的道德发展规律,而且是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1.2现实意义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诱惑及压力,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给很多大学生造成了困扰。及时有效地给予特殊心理压力学生以帮助是极其重要的,重新建立大学生的自爱观,使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一方面,给予极度不自爱的大学生以关注可避免意想不到
3、的悲剧; 另一方面,对于极度自爱的大学生应同样给予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少量而特殊的大学生也得到应有的照顾,为重塑大学生正确的自爱观而发挥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有作用。2. 文献综述2.1家庭教养方式2.1.1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Nancy Darling, Lawrence Steinberg (1993)在研究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种行为,即父母教育子女的行为表现。Frances (2003)在研究中指出:父母教养方式是具有稳定特征的综合体,体现了个体在日常生活的信念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根据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将父母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专制型和父母担负部分责任的类型,
4、这种类型的划分可以帮助父母选择最佳的教养子女的方式,对家庭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好处的。国内的学者林磊(1995)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体现的稳定的行为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2.1.2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倾向 (1)维度倾向 Symond (1939)是目前最早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把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方法分成两个基本维度,即接受一拒绝,支配一服从。Baumrind (1971)在Symond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深入化,他把父母的教养方式进一步分成四个维度,即惩罚标准、约束、一致性训练、独立性鼓励。紧接着,
5、Maccoby, Marion (1983)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不同之前的两个维度,分别是要求一控制与无要求一无控制,接受一反应(儿童中心)与拒绝一无反应(父母中心)两个维度。(2)类型倾向类型倾向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是Pumory (1966),他所提出的四类分析法对以后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有重要影响,他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别,分别是严格、保护、拒绝和放纵。作为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权威。Maccohy, Maritin(1983)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研究并扩展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以及忽视型。国内学者刘金花(1995)将父母教养方式
6、划分为六种类型,即拒绝型、期待型、严厉型、溺爱型、分歧型、矛盾型。(3)相互作用倾向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以及儿童成人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样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同样影响着父母对其教养方式,这种作用是相互的。A. Bell (1968)由此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这一模型的中心观点认为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地互动是一个交互作用地过程。儿童出生后的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自然特质将会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儿童成长后逐渐养成的性格也是一种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反馈。(4)生态化倾向研究者在进行生态理论研究中,他们把家庭环境因素从人文环境中分离出来。在家庭系统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应该
7、是Bdsky,他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各个子系统在家庭这个大的系统中的交互作用和关系。2.1.3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工具(1)国外研究工具 Schaefer早在1959年就对父母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CRPB),他也是国外较早正式测试家庭教养方式的学者。Schaefer在问卷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接纳一拒绝、严厉一放纵和心理自主一心理控制。 在Schaefer的研究基础上,Perris等(1980)编制了一套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这个量表一共涵盖了家庭教养方式的15种行为,含有4个因子,共有81个项目。这个量表对以后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份比较完整和成熟的量表,可以看作研究
8、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首创者。Simonton在Pen i s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这份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量表,Simonton的修改具有创造性,对测量家庭教养方式和研究做出显著的贡献。我国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的量表更多地也是根据这个量表修改指定的。(2)国内研究工具 岳冬梅等人(1993)对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这也是国内对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比较系统的修订。在进行修订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修订后的量表是子女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教养方式的一种评价。2.1.4家庭教养方式的
9、相关研究(1)国外相关研究 卢梭在家庭教养方式还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时,他就已经开始主张将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裴斯泰洛奇深受卢梭这一主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母亲这一社会角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在19世纪末,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父母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母亲在生活中主要负责给予孩子爱和温暖,让孩子意识到母亲是爱自己的,自己生存的家庭环境是温暖的、安全的,父亲在生活中扮演着规则和纪律,是权威的象征,孩子应该在这种权威下知道,如果自己做错事情就会收到惩罚。这是弗洛伊德早期对父母形象的一种极其简单的划分。 Symonds是最早对家庭教育方式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中他把家庭教养方式分
10、为两个维度:即接受一拒绝、支配一服从,这是他对家庭教养方式的一种简单划分。在20世纪70年代,类型研究随着维度研究的发展也逐渐发展起来。在类型研究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他在类型研究中采用的是自然法(在家庭中)与实验室观察法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Baumrind从父母的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进行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等方面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漠不关心型四种。(2)国内相关研究岳冬梅认为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将父亲教养方式分为六个维度,依次是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个体以及父亲过分干涉,将
11、母亲教养方式分为五个维度,依次是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以及母亲偏爱个体,这是国内比较权威的研究,研究者在对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进行划分后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岳冬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修订了国外的父母教养方式的量表,这一量表为以后研究者进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此外,国内的林晶等人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七种类别,分别是惩罚、专制、民主、忽视、溺爱、成就要求和教育不一致,这也是对家庭教养方式比较细致的一次划分(淘沙,1994)。2.2共情能力2.2.1共情能力的概念共情能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能
12、力,这种能力和我们的生活不可分割,它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情感。例如看小说时,我们的心情会随着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发生变化,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时我们内心的喜悦。从己有的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共情的界定还存在很大的分歧。Titchener在1909年首次提到共情的英文概念,即“empathy,他同时提出共情是一个心理过程,即个体在与对方交流时积极主动进入对方内心世界的倾向。Hogan (1969)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共情是指一种情感状态和能力,即个体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理解他人,进一步准确地推断他人感受和想法的情感状态和能力。Stotland (2011)从情感的角度将共情定义为“观察者能
13、够察觉到对方正在或即将要体验某种情感的一种情感反应”。研究学者 Feshbach (1987)认为共情是个体可以恰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能力。Davis (1996)认为共情是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四个维度:个体观点采择,个体共情关注,个体幻想和个体亲身体验的悲伤。共情能力是一种人格特质,共情能力高的个体可以通过比较微弱的社会信号,十分敏锐地体验到对方的意图和情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维护对方的自尊和人格。共情能力相对较低的个体则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绪,往往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和人格,进一步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由此看来,共情能力在个体情感沟通、同伴交往中都具有十
14、分重要的作用。2.2.2共情的相关理论 关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1)镜像神经元理论(Theory of Mirror Neuron) 20世纪90年代,Rizzolatti等人首先发现了有关镜像神经元的案例。实验过程中,Rizzolatti等人向被试也就是猴子的眼前呈现一连串的动作影像,直接刺激作用于猴子运动前部的神经元,引起猴子一种镜像反射。随后的研究者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镜像神经元所表现出来的镜像反应,不仅作用于外显行为,而且对潜意识当中的欲望也同样产生镜像反应。研究者进一步实验,把实验被试从猴子转化为成人,结果发现被试经人触摸后,这一动作激活被试的脑区活动
15、和被试看到他人被触摸后被激活的脑区活动是一样的。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共情研究者不禁产生疑虑:共情能力的产生是否和镜像神经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以后的试验中,这种想法被认为是错误的。镜像反应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共情的原因还在于共情能力和镜像反应激活的脑区也是不一样的。 (2)情绪共享理论 在情绪共享理论中,研究者认为产生共情最基本的条件是个体能够与他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产生情绪共享。即个体可以感知到他人的动作、声音或者是面部表情等信息,并且在感知的同时可以把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去,在此基础上大脑中相应的情感或动作部位都会被激活,这种情况就是前面所说的情绪共享。 Decety和Lamm (2006)的研究
16、是以婴幼儿作为被试,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和听到其他类型的哭声(比如自己的哭声、白噪音、比自己年长儿童的声音还有人工进行模拟的声音)进行比较,新生儿听到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儿童的哭声更容易哭出来。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婴幼儿之间所特有的一种哭泣感染,这也是前面提到的情绪感染的典型代表。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情绪共享和共情并不是一回事,情绪共享并没有存在个体的主观能动的认知过程,个体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发生,在产生情绪时,个体也无法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3)心理理论心理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对他人产生的知觉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样共情能力也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对他人
17、情感的知觉和理解,这两者都特别强调对自己和他人之间进行区分,对情绪时如何产生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归因,这两者的基础都是认知系统。但两者也是不同的,心理理论是以认知系统为基础,而共情能力除了以认知系统为基础外,还有感知、运动以及情绪管理系统,并且共情能力产生引起的脑区活动和心理理论激活的脑区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个体的身心发展顺序过程中,共情能力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心理理论的产生,但是在个体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心理理论的发展要比共情能力的发展快,并且共情能力较心理理论的衰老晚。 (4)观点采择Decety和Jackson (2004)在研究中指出个体进行观点采择的过程是依赖于内侧前额皮层。个体的观点采择具体地
18、分为两种,分别是个体认知观点采择和个体情感观点采择。2.2.3共情能力的研究工具 研究共情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他人报告法、自我报告法、生理数据测量以及身体言语测量。 他人报告法指不是由被试直接告诉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是通过被试周围的人,包括被试的亲朋好友或是被试的老师等一些熟悉被试的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这种测量共情的方法适合的被试是那些年龄比较小并且不适合进行自我报告的人群,因为他人的回到不会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真实性较被试自己回答会更高。从多个熟悉被试的个体那里获得信息比从一个单一的人那里获得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第二种方法是自我报告法,它包括多种形式,分别是基于图片故事的自我报告法、以问卷
19、形式的自我报告法以及在实验刺激的基础之上的自我报告法。基于图片故事的自我报告法的具体过程是给主试给儿童呈现图画的同时,他给儿童简述一些易懂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的作用在于激发儿童的情绪。问卷调查形式的自我报告法测量的被试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实验刺激情景基础上的自我报告法是指主试使用录音带唤醒被试的情绪,并且要求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评分。图画故事的自我报告法虽然是最早对共情能力进行研究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提供给被试的内容相对较少,达不到激发被试足够的共情体验的效果。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经济方便,但是在问卷中会存在被试不诚实回答题目的情况。 第三种方法是生理数据测量,这种生理数据方
20、法选取的被试多为成人,它为评估共情能力水平提供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基础。Gross和levenson(1993, 1997)指出,调节被试的情绪成分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反应、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常用的生理指标有心率、R-R间期、指端脉容皮肤电等。这种方法优点很多,首先由于被试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理指标,所以测量呈现的数据真实可靠度比较高,其次是测量生理数据避免了因被试自我报告造成误差,也不会受到被试表达能力的影响。缺点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的生理反应是有极大差异的,在纵向研究中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最后一种是身体语言测量,身体语言测量认为个体的某些身体语言可以看出是个体情绪的一种表达形式。身体语言测量是指
21、在实验过程中将被试的一种引起共情的刺激转化成共情能力的一种外部的相关反应:如眼角低垂、头向前倾都可以认为是被试发生同情反应的一种表现。2.2.4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1)国外相关研究Davis通过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共情能力中的观点采择能力与他人倾向的社交敏感性和人际信任都有着显著性正相关,而与个体的害羞、个体的孤独、个体的社交能力差以及个体的恐惧呈现负相关。Eisenberg N.的研究同样认为个体的情感共情和个体的认知角色采择能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起着完善和弥补作用,能够缓解人际交往的冲突,从而促进温暖和亲密的关系。(2)国内相关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观点采择方面,房绍霞的研究指
22、出共情能力对个体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人际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个体的共情能力越强,则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人际困扰越少。陈翔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敏感等问题都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翟慎娟通过研究则发现大学生在情绪状态的洞察与情绪反应上的得分越高,其体验到的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困扰越多。产生以上研究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该研究所使用的量表、被试群体等都有密切关系,而这些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都应该引起重视。2.2.5影响共情能力的因素(1)性别因素许多以往的研究都证明共情能力的高低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换句话说就是女性的共情能力明显比男性的共情能力要高。Eisenberg
23、和Lennon(1983)这两位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可以看出女性的共情能力明显高于男性的共情能力,但是使用生理数据方法测量男女的共情能力,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的共情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者猜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我报告法会存在社会期望效应,即女性总是想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刻板印象很容易出现在自我报告法中。(2)个体情绪强度和背景因素个体在观察他人时,如果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强度不一样,包括面部或者躯体不一致,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共情能力反应。研究者Avenanti在2006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向被试呈现两种不同情景的影片。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种情
24、景引发了被试的脑区产生更加活跃的变化。(3)个体对共情对象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者Sing在2006年研究过个体与共情对象的关系,即对共情对象的态度是否影响个体的共情表达。结果显示:男女在观看持有不满意态度的助手时存在差异,女性会因此降低自己的共情能力,男性被试则不会对不满意的助手产生共情反应。可见,个体对共情对象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到个体的共情过程发生与否。2.3自爱2.3.1自爱的内涵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自爱是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属于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自爱与自尊、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类似,都是自我意识范畴个体将支持、肯定、喜爱等认知和情感指向自身的概念,是对自我肯定的一种状态。但是,
25、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关于自爱的理解,目前只有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有较为笼统的理论架构:“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Dewhurt(1991)自我接纳是自发产生的自信心,不在乎别人对自我的评价,按照自我真实的意愿行事重于自我体验、自我调节。Brach(2009)自我接纳是全然尊重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宽容清明、慈悲的关注自身局限及无限可能侧重于自我认知、自我体验。李闻戈(2003 )自我接纳指个体愿意认清、面对自身的所有特征,并无条件地接纳,能够认识到其客观存在侧重于自我认知、自我和积极正向的价值意义,不因他人评价而动摇。朱建军(2005)调节自我接纳是个体面对有某种意义的意象时,能觉察、
26、面对、体会和接纳消极情绪的产生高涨压抑和释放,并恢复平静。(以意象为工具的表侧重于自我体验综上,大学生自爱包含了五个维度:自我呵护、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完善和自我维护。自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是人类最纯洁、最简单、最本能的情感,具有纯洁性、内在性、派生性、善性,人类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完善是自爱的集中体现。2.3.2自爱的测量周友焕(2009)编制了一个自爱问卷,调查对象是在校女大学生。该问卷共有 29 个题项,共有 7 个维度,分别为:严谨向上、自我否定、珍惜生命、关爱健康、自我做主、自我负责和乐观坚强。该量表总的 Cronbach 系数为 0.885,各维度的 Cronba
27、ch 系数范围在 0.624 到 0.762 之间。由于问卷在编制之初就以女生为研究对象,因而无法确定该问卷在男生,甚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万平(2016)在硕士论文中编制了一个大学生自爱问卷,问卷的总体的 Cronbach 系数为0.898,各维度的 Cronbach 系数在 0.772 到 0.850 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达到了0.868,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 0.788 到 0.847 之间。问卷的信度指标较为理想,可靠性较高。本研究采用此问卷。2.4三者的关系研究2.4.1自爱与共情的研究自爱与共情暂时没有直接的文献写明两者的关系,但是两者的维度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王东宇等(
28、2011)研究发现,自我接纳和共情在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以及年级变量上不存在差异。在专业变量上,理工科学生自我接纳和共情水平显著高于文科生。纪晓琳(2015)的研究表明:自我接纳量表中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因子均与共情能力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白丽英等(2014)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情商的关键在于自我完善和敏感共情的共同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自爱与共情相关。2.4.2父母教养方式和自爱的关系周友焕(2008)年在女大学生中,对父母教养方式和自爱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自爱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
29、万平(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爱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多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型、拒绝否认型和惩罚严厉型三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爱有显著的预测效应。自我欣赏在母亲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维护在母亲情感温暖型、惩罚严厉型两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周艳蕾(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爱品质存在性别、家庭教养方式的显著差异,女生的自爱品质得分高于男生,民主性教养方式大学生的自爱品质得分显著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大学生。自爱品质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综上,可以得出父母教养方式与自爱相关。2.4.3共情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
30、式与个体共情的发展密切相关。Darling N和Stein berg L(1993)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促进个体共情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共情的提升。Mehrabian AEpstein N(1997)的研究表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发展,如儿童期被虐待的青少年共情能力普遍较低,甚至有的还有施虐倾向。得出共情受到父母的反应敏感性和训练方式的影响。 Eisenberg 等人(2004)考察了父母表达性对儿童共情影响,发现父母的积极表达与儿童的共情反应呈边缘性显著。 Darrick J和David P.F(2
31、004)的研究发现,儿童共情发展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孩子共情能力更强,更会关心和理解他人。与之相反,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共情能力会相对偏低,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我而非他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会显得更加的粗暴。M Schaffer,S Clark,EL Jeglic(2009)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我国学者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也开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共情能力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文彬等(2009)从天津选取了 351 名大学生,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了测查,测试结果表明,大学
32、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如情感温暖)显著影响共情能力的发展。余腕皖(2010)的研究发现,共情与父母亲教养方式呈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共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4.4以往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共情、自爱单个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多样化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结论,但是以往的研究任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关自爱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完全一致的地方,想了解国内大学生自爱的一些发展状况缺乏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依据。另外,以往的研究侧重于从父母教养方式、共情单一因素去研究自爱问题,但是随
33、着大学生年龄的成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大学生正在慢慢脱离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自爱行为的影响作用到底多大,其后知的认知和情感又对其自爱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有待考证。因此,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以往研究中自爱与父亲教养方式、以及共情的关系的基础上,决定从研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共情、自爱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弥补之前学者留下的空缺,希望可以给后面的研究提供帮助。问题的提出 在自我的理论体系中,自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目前关于自爱的研究却很少,自爱的具体内涵尚未得到清晰界定,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自爱现状的分析,来进一步完善自爱概念的研究。由此提出
34、以下问题。 问题1:大学生自爱水平及其差异特征 问题2:大学生自爱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共情的关系研究 问题3:大学生自爱水平如何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1 S Cormier,B Cormier著.张建新等译.心理治疗师的问诊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 何宁, 朱云莉. 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16,(02):199-210.3 周友焕. 女大学生自爱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 苏州大学, 2008.4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5 Mercer, J.A., Mirror, Mirror: The U
35、ses and Abuses of Self-LoveJ, in The Christian Century.Christian Century Foundation: Chicago, 2014:42-43.6 Fromm Erich. ,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nicsJ. 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1947.7 卢梭李东旭译. 爱弥儿: 上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8 Bransen Jan. Selfless self-loveJ. Ethi
36、cal Theory Moral Pract, 2006, 9(1):3-25.9 Bransen Jan. Self-knowledge and Self-loveJ. Ethic Theory Moral Prac, 2016, 18:309-321.10Swindal, J.C., The root of friendship: self-love & self-governance in AquinasJ. Choice, 2015.52(6): 985-986.11张鹤.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科学信仰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专 刊,2009,20(7):78-82. 12刘艳.大学生心理
37、动态规律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发展与教育心理 学.2009,14(4):102-106. 13陈丽娜.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4,10(18):222-224.14杨艳玲.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69(16): 189-190. 15夏萌,吕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 医,2008.22(5):511-513 17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4(5):1257-1260. 18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98-99. 19曾琦.父亲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46-51.20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6). 21Baumrind D. 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 In: W Damon (Ed.), Child Devel Today and Tomorrow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1:349-378. 22龚艺华.父亲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23王金凤.学业不良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9、 24蒋佩,聂衍刚.回汉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及教养方式的对比研究J.青海民族研 究,2008,19(2):163-165.27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6,3:60-64. 28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 学,2000,23(6):659-665. 29党铮铮,李梅,人格和主观幸福感关系探新J.社会心理科学,2009,4:360-365. 30李晨枫,吕锐.基本共情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163-167.31 张海霞,谷传华.自爱与个体特征、环境事
40、件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32罗春明,黄希庭.自爱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 908-915.33 罗雅琛,边玉芳,陈欣银,王莉.父母拒绝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2) 34 蒋奖,鲁峥嵘,蒋苾菁,许燕.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 .二、 研究方案3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3.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究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和自爱的基本状况,研究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测查大学生共情和自爱的现状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测
41、查父母教养方式和共情能否预测大学生自爱。3.2研究意义3.2.1理论意义 本研究把家庭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共情能力和个体的自我接纳看出是因变量,看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到共情和自爱的。Davis从多维的角度定义和测量共情,他认为共情是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结构,这个复杂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四个维度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共情和自爱的相关性。3.2.2实践意义 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探究哪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个体形成共情,进一步促进个体的自爱。共情能力和自爱在个体的人际互动中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要从小注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爱。 本次研究成果对家长今后如何正确的指导
42、孩子身心成长有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3研究设计3.3.1研究假设假设1:大学生的自爱水平总体表现良好。假设2:父母教养方式和自爱存在相关,共情和自爱存在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和共情相关; 假设3:父母教养方式和共情对自爱起调节作用。3.3.2被试的选取 根据方便取样原则,从长沙市两所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年龄18-22岁)共抽取被试600名。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数据。被试中男生占46.6%,女生占53.4%,男女数目相当。由于两所学校的学生均来自长沙市,对于地区差异不做显著性检
43、验,同时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的人数比例较少,占5.3%,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被试占2.3%,故在这两方面不做人口学变量的相关研究。3.3.3 研究工具(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s-EMBU-C)。蒋奖等(2009)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0.85之间;分半信度在0.73 和0.84之间;10 周之后重测信在0.70 和0.81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NNFI和IF分别 为0.89 和 0.9之间;具有良好效度。(2)自爱量表 研究采用万平(2016)在硕士论文中编制了一个大学生自爱问卷一共
44、 21 题,包含了自我呵护、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完善和自我维护五个因子。自我呵护包括了 1、2、12、13 题;自我接纳为 5、6、7、17、18、20 题;自我欣赏为 9、10、11、14、19 题;自我完善为 8、15、16 题;自我维护包括了 3、4、21 题。量表采用 likert 五点计分法,其中 5、6、7、17、18、20 题是反向计分,其余题目正向计分。被试在问卷上的得分越高,其自爱水平也越高。各维度的 Cronbach 系数在 0.634-0.812 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 0.847。,问卷的总体的 Cronbach 系数为0.898,各维度的 Cronb
45、ach 系数在 0.772 到 0.850 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达到了0.868,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 0.788 到 0.847 之间。(3)共情量表(BES修订版)李晨枫(2011)将BES引入中国进行修订。BES与IRI、述情障碍量表相关显著,与社会赞许性相关不显著。Cronbachs 为0.77,认知分维度、情感分维度Cronbachs 为0.74、0.7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带有方法效应的二因素模型被接受。 3.3.4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在查阅大量以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整理分类并写成综述。根据资料的类别,本研究将综述整理成父母教养
46、方式相关研究综述、共情相关研究综述、自爱的相关研究综述共三部分。问卷调查法。将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自爱三个问卷集合在一起,由研究者作为主试,以班级为单位,主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被试集体实施测验,测试时间50分钟。学生填写完成后,主试当场收卷。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剔出无效问卷后,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多种处理方法。4.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和自爱的回归分析结果为了研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与自爱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通过回归路径分析来检验家庭教养方式
47、对共情能力的影响,以及家庭教养方式和自爱共同对共情能力的影响。第一步我们先以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和自爱作为自变量,以共情能力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再以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作为自变量,以自爱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使用逐步进入法(stepwise )。4.1以自爱为自变量,共情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1 大学生自爱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RR2调整后的R2FBeta自爱0.490.240.217.27*0.49自我保护0.770.610.5613.30*0.52注:*p0.01;*p0.05表1说明,在自爱预测共情能力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有两个显著变量,即自爱和自我保护。多元相关系数是0.77,这两个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的0.610。就单个变量来看,最先进入回归解释的是自我保护,说明其对共情能力的预测能力最佳,解释量是56%,自爱的解释量是21%。从标准化回归系数上可以看出自爱和自我保护对高中生共情能力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化线性回归方程式:共情能力=0.49 *自爱+0.52*自我保护4.2以家庭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共情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2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RR2调整后的R2FBeta父亲情感温暖理解0.430.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