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境行为动机研究.docx
《大学生环境行为动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环境行为动机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前言3第二章 理论框架4第一节 有机整合理论4第二节 环境行为动机6一、概念界定6二、概念测量7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9第一节 数据来源9第二节 分析方法9第四章 分析结果10第一节 描述性分析10第二节 竞争性验证性因子分析12一、环境动机模型12二、环境动机模型结果分析14第五章 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谢20I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对环境行为的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我国对于环境行为的研究多着重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等方面。而我国目前对于环境行为研究所涉及到的角度太少,将不利于环境社会学的发展。所以,本文将尝试从行为
2、动机入手,借助自我决定论下的有机整合理论,对环境行为展开研究,构建合适的环境行为动机量表,为拓展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一些尝试。本研究的主要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是面向苏州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发放问卷共485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61份。学生们是在课堂上填写了研究问卷。本研究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竞争性因子分析,以求得较为合适的环境行为动机量表来为今后从动机层面研究环境行为提供一定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从行为动机角度展开对环境行为的研究是可行的,最终环境动机量表可以支持有机整合理论得出的动机结构。根据有机整合理论,受自主性动机影响的人们会自发
3、的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而受控制性动机影响的人们则通常是出于为了避免他人或是自我内心的拷问,较为被动的参与到环保事务中来;那些受无动机因素影响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报告说环境状况是令人满意的,不重要的,他们缺乏应对它的能力,并且他们不太可能从事环境行为。关键词:环境行为 环境行为动机 自我决定论 有机整合理论 环境动机量表Abstract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owever,compared with some western c
4、ountries,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China 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so on. However,the current stud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China involves too few angles, which will be detrimen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try to
5、 start from the behavior motivation,with the help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theory under the self-determinism,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construct the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motivation scale,and make some attempts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so
6、ciology. The main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is mainly for freshmen to senior students of Suzhou University. 485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46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The students filled out the questionnaire in class. In this stu
7、dy,SPSS was used for descriptive analysis, Amos fo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mpetitive factor analysis to obtain a more suita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motivation scale to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from the motivation level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show
8、 that it is feasible to study environmental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motivation,and the final environmental motivation scale can support the motivation structure derived from organic integra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theory,people affected by autonomous moti
9、vation will spontaneously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action,while people affected by controlling motivation are often motivated to avoid torture by others or their own hearts. More passive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those affected by unmotivated factors,in most cases,report that the sta
10、te of the environment is satisfactory and unimportant and that they lack the capacity to deal with it. And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Keyword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moti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第一章 前言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在
11、环境社会学领域也越发受到重视。我国对于环境行为的研究自1975年就开始了,一直到2000年以后才多了起来。但是,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我国对于环境行为的研究多着重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等方面,对环境行为的研究面太窄,不利于环境社会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尝试从行为动机入手,对环境行为展开研究,为拓展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一些尝试。同时,也希望借此研究为以后对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行拓展打开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尝试运用自我决定论下的有机整合理论,构建行为动机模型,来对环境行为展开研究。在有机整合理论的背景下,行为动机被分成了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以及无动机三个部分。外在动机又被分成了四个调节:整合调节、认同调节、
12、内摄调节以及外部调节。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对于环境行为动机的研究现状,本人以“环境行为动机”为篇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有三个检索内容,而在这三篇文献的语义中,环境一词的含义却并不是“生态环境”,而是“网络环境”、“面临的情况”这些含义。而以此为关键词搜索外文文献却达到了2658篇,其中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约500多篇,早在1973,美国就有关于环境行为动机的研究出现。到2007年以后,每年的相关文献量已经过百。由此可见,我国在研究环境行为时,对其背后的动机缺乏重视,可以说,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所以,但就理论背景而言,国内对于环境行为动机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需要今后的研究者不断填补,来进一步完善我
13、国对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中外文献查找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有机整合理论的理论结构,采用国外已有的环境动机量表,来衡量人们的环境行为动机。本研究主要借用国外对于环境行为动机进行研究所设计的环境动机量表来进行问卷设计,并用中国本土的数据对这个环境动机量表进行验证,以检验国外的量表在中国的环境下是否仍然适用。如果不适用,则对量表进行调整,找出最合适的量表为今后对环境行为动机进行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希望借此能够拓展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同时,也希望借此研究为以后对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行拓展打开一个新的思路。第二章 理论框架第一节 有机整合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观念逐渐深入到动机的
14、研究中,形成了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其他有关动机的认知理论。虽然这些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行为动机被看作是一个单一、完整的概念,它们只是在数量上不同,而不是在质量上。动机的核心是一个人在从事某一行为时所拥有的动机的数量,在预测行为的结果时没有考虑到动机的质量。尽管后来一些研究者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但它们只是作为补充,人们认为动机的数量是预测行为的关键,动机越多,动机的数量就越多。它越有可能导致预期的行为结果。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动机认知理论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出现了。这种新的动机认知理论
15、认为动机的质量在预测个体行为的结果时更为重要。这一理论与其他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自我决定论关注的是个体动机的质量,而不是特定情况下动机的数量。自我决定论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动机比动机的数量更能预测结果变量7。在自我决定论这个大的理论分支之下,又出现了许多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就是在自我决定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理论。很多文献都对有机整合理论展开了讨论,在这里,对于有机整合理论的概念将采Ryanr和Deciel的定义:有机整合理论将个体从事自己枯燥工作的意愿从主动到被动区分开来。根据有机整合理论,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对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的规则和价值观有不同程度的内化和整合。内化是指人
16、们吸收一种价值和规则;整合意味着管理规则进一步被视为自身的一部分,然后映射到个体对于自我的感觉9。根据外部规则内部化程度的差异,有机整合理论先将动机类型初步地划分为三种类型:无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下面是我结合一些文献,对这三种动机类型给出的概念界定:1、 无动机:“无动机”指的是一种缺乏去做某件事情的意愿的一种状态。个人缺乏意志,因此缺乏控制,并认为行为的原因与自己无关。缺乏动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个人不把行为或行为的结果看作是重要的事情;个人认为某些行为不会导致预期的结果;个人同意某些行为的确会导致预期的结果,但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 10。主要表现在个体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不情
17、愿,而且察觉自己缺乏把事情做好的能力。2、外在动机:有机整合理论认为,外部动机不仅存在数量上的差异,而且存在质的差异 8。根据外部规则内部化程度的差异,有机整合理论把外部动机进一步划分为四种带有过度意味的类型:外部调节。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外部需要而出现的(比如人们的趋利避害的行为)。在早期的研究中,外部调节实际上是与内在动机相对立的外在动机。个体感知到某些行为的原因是来自于外在因素,促使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服从、奖励和惩罚。内摄调节。即个人吸收外部规则,但不完全接受这些规则,并采取行动以避免焦虑和内疚或提高自尊。内摄调节和外部调节之间存在的最大的不同点是个体在这个过程否是基于自尊。在
18、调节的过程中,个体感觉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的,其调节方式包括自我参与、自我控制等。认同调节。也就是说,个体认识到活动的价值,感觉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整合调节。也就是说,当认同被完全内化时,它就是整合的调节13。 3、内在动机:个人为了活动本身的乐趣而从事某种活动,代表了一种高度自治和自主的状态。内化的外部动机并不等于内部动机,内部动机会觉得任务本身是有趣的,而内化的外部动机并不是认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而只是价值内化和对参与活动的价值的认识5。除了将行为动机划分为无动机、外在动机以及内在动机之外,有机整合理论还提出了控制性动机以及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主要包括内摄调节以及外部调节,
19、而自主性动机则包括整合调节、认同调节以及内在动机。对于控制性动机以及自主性动机,在这里本人将给出以下定义:控制性动机是指个人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被要求去从事某种活动;而自主性动机是指个人因为活动本身的乐趣或者是对活动本身发自内心的认可而主动从事某种活动。根据相关文献及整理情况,绘制出“有机整合理论框架”,如图1:图1:有机整合理论框架在有机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动机和控制动机带来了不同的效果。将自主性动机与控制动机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前者实际上更有利于个体发展。这一预测效应已在学校、家庭、企业和其他应用中得到证实12。在教育领域方面,Simnsj等人12发现,与控制语言交流
20、模式相比,学生在自主支持的语言交际模式中有更好的学习和表现。张景焕等10指出,自主性动机对于创造性思维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而对企业领域而言,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也会产生影响:宋亚辉等11发现控制性的外部动机会对职工的内在动机产生削弱作用,而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则不会对员工的内在动机产生削弱作用。所以,不难看出,如果单纯的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整合调节、认同调节、内摄调节、外部调节以及无动机六部分是不够的,在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时,应当适当考虑控制性动机与自主性动机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第二节 环境行为动机一、概念界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和一致的环境行为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术语,如环境行为、亲环
21、境行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3、生态行为等1。Hines等人将这一概念定义为“一种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意识的行为,旨在避免或解决环境问题”2。虽然上述的名称和概念略有差异,但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却是基本相同的,它们都强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改善环境条件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软科学大辞典对行为动机做了如下解释:行为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一种思想,也是促使人们行动并导致某些目标的原因。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所具有的动机决定的。同样的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同样的动机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人的动机有内因和外因,激励的内在原因是人们不满足的需要,如身体需要、心理需要等。这些需求是
22、刺激人类行为的起点。动机的外部原因是对人体和心理的外部刺激。外部刺激可以诱发人的需要,从而刺激人的动机。可以看出,外部原因是通过内在原因产生的,激励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由于人的行为是由激励驱动的,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由于人的行为动机是可以诱导的,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创造一些外部条件,以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从而提升员工的绩效。根据上文对环境行为与行为动机的定义,在这里,本人将尝试给出环境行为动机的概念:环境行为动机即激励或促使人们做出改善环境条件以及提高环境质量行为的一种意念。二、概念测量本研究采用的是William和Gregory的
23、环境动机量表(MTES)。William和Gregory为得出该MTES进行了四项研究:在研究1中,他们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对MTES进行初步设计,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得出改良版的MTES;在研究2中,对改良版的MTES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检验了MTES各子量表之间的相关性,证实改良版的MTES的可靠性;在研究3中,通过对MTES各子量表与相关结构(心理结构和环境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了结构效度;研究4最后对MTES的时间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可以说,William和Gregory的量表已经较为成熟,在本研究中,会借用他们的环境动机量表,基于中国本土的数据,查看该量表在中国本土的适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环境 行为 动机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