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影响.docx
《一带一路“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影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带一路”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影响 院 系:专业班级:学 号:姓 名:张博景指导教师:教务二处制目录摘要1一、中国经济形势及钢铁生产消费11.中国钢铁进入新常态,面临新机遇和新发展12.钢铁行业运行基本情况2(二)钢铁“走出去”是适应新常态的有力举措21.走出去的驱动力22.走出去的竞争力2二、我国钢铁“走出去”现状3(一)铁矿投资情况3(二)钢铁厂建设3(三)钢铁“走出去”存在的问题3三、“一带一路”战略对钢铁“走出去”带来的历史机遇3(一)给资源开发带来机遇3(二)转移优势产业4(三)解决钢材贸易争端4(四)输出技术和装备4四、钢铁走出去的必要条件和“一带一路”主要国家
2、分析4(一)资源开发41.矿山项目“走出去,的必要条件42.钢铁项目“走出去,的必要条件4(二)一带一路主要国家投资环境分析和建议51.确定沿线国家52.矿山项目53.钢铁项目54.钢材出口5五、风险和应对策略6(一)主要风险6(二)应对策略61.项目条件与政治环境相结合原则62.政府和企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63.本土化原则64.加强社会责任原则7六、走出去方式建议7参考文献8致谢:9“一带一路”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影响摘要全球钢铁发展进入新一轮平台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也进入新常态,而临机遇和新发展。钢铁业而临国内消费和产量下降,钢铁产能全而过剩矛盾突出。为实现我国资源保障、消化钢铁产能
3、过剩、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回避贸易摩擦,走出去是必然选择。目前铁矿走出去、钢铁厂建设、钢材出口均初具规模,但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等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为钢铁走出去带来历史机遇。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钢铁投资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铁矿石投资、钢铁建厂投资以及钢铁出口分别重点需要关注的10个国家以及投资风险和对策。 关键词:铁矿石;钢铁供求形势;走出去;“一带一路”投资环境二战以来,全球钢铁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以西方国家为主导,钢铁产业出现了长周期的快速增长;第二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初到上世纪末,受两次石油危机、西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苏联解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钢铁发展
4、处于平台期,总体保持波动、平稳、低速上涨的态势;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生产消费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钢铁的新一轮发展,在10余年时间里,世界粗钢产量从8亿吨增长到16亿吨,其中中国增量6.5亿吨,占全部增量的82.9%。站在当前时间节点上,我们判断世界钢铁又进入了第四阶段,即新一轮的平台期。钢铁产业将迎来漫长的调整过程。一、中国经济形势及钢铁生产消费(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转为个性化多样化等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
5、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1.中国钢铁进入新常态,面临新机遇和新发展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钢铁将处于“三低一高”,即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状态和高压力,生产消费量在峰值平台波动下行发展。钢价总体处于绝对低位,而矿价处于相对低位;环境保护治理保持高压态势,金融环境不利于钢铁产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困难长期存在。中国钢铁业也而临着新机遇,即新常态是钢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是钢铁行业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加快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机遇期。2.钢铁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6、1) 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8.227亿吨,同比增长1.2%,增速同比下7.73%(按快报口径,则为同比增长4366万吨,增速5.6%,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2016年1-5月全国粗钢产量34017万吨,同比降1.6% ; 5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25.65万吨,环比下降1.8%。(2)钢材出口高速增长2014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0.5%,进口钢材1443万吨,同比仅增长2.5%,折合粗钢净出口8441.5万吨(同比增长64.5% ) 。 2016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352万吨,同比增长28.2% ;累计进口钢材54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3%;累计
7、净出口3803万吨,同比增长36.7% 。(二)钢铁“走出去”是适应新常态的有力举措1.走出去的驱动力为实现我国资源保障、消化钢铁产能过剩、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回避贸易摩擦,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我国钢铁业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享赋低,自给率不足30%,而且成本高、竞争力弱。钢铁和矿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铁矿石资源勘探开发,在境外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供应基地,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主要出路。向海外转移存量,是整个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现实路径,“走出去”是化解过剩产能“转移一批”的具体实践。2.走出去的竞争力我国钢铁走出去有政策有力支撑、生产技术成熟、人才国际化水平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提
8、高等多项优势。转移一批是化解产能过剩“四个一批”重要一环。稳外贸“国十六条”促进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具备上百万娴熟的钢铁技术工人,拥有各类高中低挡钢材产品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类海归人员持续增加,2014年达36.5万,增长3.2%。近年钢铁企业走出去培养大量专业化的国际人才。拥有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一体化服务能力,以及铁前、冶炼轧钢、深加工生产装备集成能力。二、我国钢铁“走出去”现状(一)铁矿投资情况2006年一2014年中国各类企业海外铁矿权益投资累计超过250亿美元,参与了35个大型海外铁矿项目的勘探、设计和建设。截至2014年,中方涉矿项目探明和控制储量约为980亿吨,获得规划权
9、益矿产能合计2.77亿吨左右,占参与项目成品矿总产能5.26亿吨的52.67%。中国海外投资铁矿在西澳大利亚州,合作项目共19项,几乎占全部海外项目的50%。铁矿石品位高,资源丰富。加拿大魁北克省,主要是武钢集团公司等5个项目。(二)钢铁厂建设我国钢铁企业海外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没有停比。我国钢铁海外投资的项目特点是,单独工序钢铁项目多,全流程项目少;海外钢铁冶炼项目多配套矿山资源开发;拟投资项目多,实施困难大,搁浅多。(三)钢铁“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走出去存在多方而问题,包括:缺乏海外经验。企业对国外法律、政策、环境了解不够;缺乏整体战略,盲目投资,一哄而上;投资观念落后,自产
10、自销自用;控股欲望过强,片而追求独资或控股;投资方式单一,直接要素投入为主,资本运作较少;高级人才匾乏,管理、技术、语言综合的人才严重不足。三、“一带一路”战略对钢铁“走出去”带来的历史机遇(一)给资源开发带来机遇“一带一路”对钢铁“走出去”的机遇主要表现在:资源开发、转移优势产业、解决钢材贸易争端、输出技术和装备等方而。“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但铁矿作为大宗商品,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高,一些国家现有交通条件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导致铁矿开发缓慢。“一带一路”明确指出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这将对开发这些国家的铁矿资源带来机遇;另外,“一带一路”还将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这也将为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带 一路 我国 钢材市场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