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的新闻监督.doc
《浅析网络时代的新闻监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网络时代的新闻监督.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析网络时代的新闻监督 系 别 继续教育学院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浅析网络时代的新闻监督摘要:网络的匿名性、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给人民当家作主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但是,网络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法律问题,如“网络诽谤”引发的跨省大追捕、“人肉搜索”中寻找信息与他人隐私保护的冲突、网络色情信息泛滥等问题。因此,在我们充分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要利用好相关法律,守住保护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后底线。基于此,本文将从对网络新闻的认识、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新闻侵权行为的理解和预防等角度,进行
2、深入研究探讨。关键词:网络;新闻监督;规制 目 录引言4一、网络新闻的产生4二、网络时代下新闻监督存在的问题5(一)确信性缺失5(二)监督主体情绪化5(三)对公民私隐权的侵害6三、解决网络时代下新闻监督问题的对策7(一)保证真实性7(二)引导理性监督8(三)将保护公民的私隐权与监督权结合起来8参考文献9引言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网络信息呈几何倍数增长,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利益与矛盾冲突不断,导致网络突发事件不断增多,这些都增加了我国网络时代新闻监督管理的难度。如在2013年,就发生了大量的网络新闻事件,如“8天碾死3农民事件”、“兰考
3、大火,英雄妈妈”、“房姐事件”等,无一不反映出网络已经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纵观大众传播的发展,网络使人们进入了网络社交传播的新时代,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影响。然则,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时代下新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何规范网络新闻管理和规制,预防网络新闻侵权行为发生,净化网络新闻发展环境是一个亟需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网络新闻的产生 1994年4月,一个叫“互联网”的网络连接平台,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中国全面进入了工NTERNET时代。次年1月,以服务我国在国外留学人员的综合性刊物(神州学人,成为中国首家网络新闻媒体。19
4、99年,中国媒体进入上网高峰期,大多数媒体都在网络上建立了电子报刊,每天按时根据当天平面或视频媒体的内容进行更新,其本质就是平面或视频媒体的数子化体现,没有扩展和变化,仅是表现形式的升级版。归根结底,此时的网络媒体只不过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品而己。1998年3月,人民口报网络版进行了大胆尝试,从及时更新网络信息发展到实时发布网络新闻,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实时报道了当年全国人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的情况。这是网络新闻发展历程的一次重要飞跃。 此后,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新闻的大发展、大繁荣。1999年大韩航空公司班机在沪坠毁事件、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等等重
5、大、突发事件,网络新闻以传统媒体无法比及的速度,展开了一场场“新闻大战”,并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第一现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全程跟踪、专栏化展示中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新闻报道的连续性、完整性、深入性和深刻性,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2010年,中国进行了以微博为代表的支媒体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感受着给生活带来的全新变化。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在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更新中,实现与其他网友的即时分享。微博的加入使新闻资讯进入了新的爆发期。其具有完全免费、信息公开、互动参与性强等优势特点,使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新闻资讯,推动了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和
6、透明度,该新闻传播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二、网络时代下新闻监督存在的问题(一)确信性缺失 网络信息的确信性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也就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即虚假信息的泛滥。传统媒体监督中,存在新闻把关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媒体公布的监督信息的准确性,而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网络信息繁杂,以及目前网络审查技术的单一和低效使得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很难核实,这就使网络监督信息真假难分。网络也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各种目的,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开展网络监督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而虚假信息的存在,
7、严重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对于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来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目前我国对网络媒体和网站使用、转载新闻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种新闻信息的来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互联网这个交流平台对于信息的发布、上传没有门槛限制,不像传统的新闻、报纸、电视等媒体有“把关人”,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严格地审查,所以面对着浩瀚的信息海洋,辨别真假只有靠网民自己的认知与能力,而这种对信息的辨别分析能力又是因人而异,所以纵观这两年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在个别案例中充斥着谣言与猜测,网民所反映的不一定全部是真实可靠的信息。例如贵州的“6 . 28”瓮安事件,6月22日,贵州瓮安县中学生李树芬死亡,“瓮安事件”
8、爆发的前期,真相曾一度扑朔迷离,网民爆料的各种信息与猜测使不少人相信死者是被“奸杀”。6月28日下午,瓮安县公安局、县政府受到冲击,发生“打砸抢烧”的群体性事件。最后经查证,“打砸抢烧”原来是黑恶势力利用和操纵网民和百姓所为,而李树芬系自杀。(二)监督主体情绪化发泄个人情绪,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于舆论监督是十分不利的,容易失去舆论监督本应有的客观公正,同时也忽视了被监督者也有尊严有被尊重的权利。这不仅违背了道德也违背了法律。 一些网民出于朴素的善恶意识、正义观念、嫉恶如仇思想和同情弱者心理等人之常情,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可以理解。但是在并不了解全面情况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轻
9、率出手,置法律于不顾,随意进行个人道德审判,就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网民在伸张正义的同时应避免偏激和偏颇。网络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主观情绪化严重是首要问题。公众主体的情绪化主要是指网络言语的非理智性和公众的盲从性,面对问题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辨别,人云亦云,盲目的从众。网民构成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由于在网络中网民有自主意识,因此针对某个问题不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当我们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应该虚心接受而不是言语仁强烈的抨击。但实际中常常看到有些人面对与自己意见或者与大家意见不同的人就出言相讥,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氛。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任
10、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但是由于网民的教一育程度、生存环境、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所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面对一个问题有些网民还可一以理智的对待,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有些人却是在非理智的感情宣泄,这种现象使得舆论缺乏整合性,导致舆论无效的结果。同样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监督主体存在着心理失控的现象,当某个事件触及到他们心中敏感区域的时候,各种谩骂、攻击也就随之而来。造成网民心理严重失控的情形主要有;1、仇富心理或仇腐心理,一旦案件涉及到某位高官或者某位富商,并且他们有违法行为或者为富不仁的行为的时候,就会严重激起人们心中的正义感,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网络时代 新闻 监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