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ocx





《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目 录中文摘要1Abstract1引言2一、人格权概述3(一)人格权的概念3(二)人格权的分类3(三)人格权的财产利益4二、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理论依据4(一)一般理论4(二)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5三、外国法中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分析及借鉴6(一)美国法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6(二)德国法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制度7(三)外国法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比较与借鉴8四、我国的现状及困境9(一)立法现状与问题9(二)司法探索与问题11五、对于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建议12(一)明确人格权侵权责任形式12(二)明确损害赔偿的计算12(三)归责原则的适用13总结13参考文
2、献15中 文 摘 要传统民法理论将人格权视为一种非财产权,人格权损害救济主要采用的是侵权法救济的方式,精神损害赔偿乃是人格权损害赔偿的“黄金定律”。受其影响,对人格权财产利益的理论探讨就显得“亦步亦趋、略显保守”,更多地重复于人格权概念及发展的表述,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其借以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人格权损害的主救济方式虽然不至摒弃,但在保护的范围与效果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合时宜。因此,于人格权立法模式探讨之外,探究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该命题更为急迫与必要。因此,我选择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人格权的内涵,人格权财产利益理论的现状,以及人格权侵权损
3、害赔偿的理论支持。其次分析国外法中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理论及规定,为我国的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提供一点启示。在详细论述我国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及司法实践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我国未来的制度建设提供一点建议,期望在未来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学者考虑到这些,完善我国的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关键词:人格权 侵权损害赔偿 财产利益 精神利益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ivil law theory regards the personality right as a kind of non property right, the relief of the r
4、ight of personality is mainly used in the way of relief of tort law . Affected, theoretical study of property interests of right of personality is slavishly, slightly conservative, more repeat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right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play can not substantive role. The spirit d
5、amage compensation as the main relief way of personality right, although not abandoned, but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cope and effect to a large extent has been out of time. Therefore, it is more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personalit
6、y right in the legislation mode of personality right. Therefore, I choose the ques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infringement of personality right as my graduation thesis topic.First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7、 theory of personality right of property interest,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relevant foreign law of personality right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regulations,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personality right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In detail Chinas personality righ
8、t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status,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provide a bit of advice, expectations of the civil code, scholars consider the formulation in the future, Chinas personality r
9、ight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to improve.Keywords: personality right infringe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property interests spiritual interests引 言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格要素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人格要素的财产价值越来越突出。人格要素的商业化滥用引起诸多纠纷,名人的肖像权、姓名权等人格权被侵犯案件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成为现实需要。而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侵权损害赔偿保护人格权是最好的选择。因
10、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进行探究,为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提供些许建议。本文首先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分类情况进行概述,引出对人格权的财产利益的讨论。然后分析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理论依据。其次论述国外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并且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可以借鉴之处。最后论述我国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司法现状,并且提出针对性意见。一、人格权概述(一)人格权的概念人格是法律上的一个抽象概念。在罗马法中,“人格”是用“caput”一词来表示,“caput”一词的原意为头颅,寓意着人格与人的头颅同等重要。当时,“caput”的实际含义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即具有权利主体的资格。人
11、格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 法律百科实质是国家借助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资格。人格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其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若没有人格权,民事主体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将会因此失去开展民事活动、做出法律行为的前提。(二)人格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人格权进行不同的划分。依据权利客体即人格利益的表现方式,可以将人格权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对于一般人格权,梁慧星教授曾说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贞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因此,一般
12、人格权是以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总括性权利。”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1一般人格权具有概括性,专属性、普遍性的特点。而具体人格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等九种。按照权利客体的不同和法律保护方法的不同可将具体人格权分为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物质性人格权是以自然人的物质载体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客体,概括保障这些物质性人格利益的具体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精神性人格权是以民事主体的精神性人格利益为客体,维护其不受侵害的具体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三)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传统民法理论中,人格权主要
13、是一种精神利益,在性质上属于非财产权,其主要体现公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尽管人格权属于非财产权,但是其与财产又是密切相关。在某些方面,享有人格权是取得财产权的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活动不断增多,诸如肖像权、姓名权等人格权所体现的财产价值越来越大。而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人以利益为目的,因此为促进企业发展,盗用名人肖像等损害人格权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保护日趋重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保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是可以借由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实现的。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四要件说,构成侵权责任四个要件为加害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
14、错。而在损害肖像权、姓名权等诉讼案件中,是可以通过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进行分析,提起诉讼的。二、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理论依据(一)一般理论传统民法理论中,侵权责任法仅仅是对因民事权利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失提供救济,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不仅仅局限于之前的保护民事权利,也逐渐开始保护合法的人身、财产利益。张新宝曾说过,“必须通过对侵权行为作扩张解释:使侵害的权不仅包括民事权利,而且还包括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 张新宝.“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法学研究,2001(4)学界一般观点认为,民事权利和其他民事权利之外的民事权益共同构成“法益”,均属于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我国
15、现有立法中,没有具体规定人格权。但是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第二款中则对各种民事权益进行列举,“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基于上述理论,可见在我国,依据侵权责任法,可以提起人格权的侵权损害赔偿之诉。(二)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1.加害行为的违法性。通常认为,侵权行为包括两种形态,即加害行为和准侵权行为。加害行为,是指加害人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以及法律保护的利益的要
16、素,准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动物和物件或者他人的加害行为与加害举动承担责任的“侵权行为”。人身权侵权行为即可能包括加害行为也可能包括准侵权行为,但以加害行为为常态。人身权侵权行为自身自然侵犯的是人身权。侵害责任的承担还必须要求加害行为具有不法性,不法性的本质在于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与国家的法律秩序尤其是市民社会的法律秩序相冲突。2损害。损害是指被侵权人因为他人加害行为的实现而遭受的人身或者财产方面的不利后果,主要包括财产损失、精神损害、人身损害三种。在人格权侵权中,侵犯不同的人格权,产生的损害也有所不同。虽然人身权侵权行为一般会产生损害,但是某些具有财产性的人身权一旦受侵犯,权利人可能并没有
17、实际损害。此时名义损害赔偿不能实现侵权法的功能和目标。3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有与加害人获益有效连接起来的因果关系才具有相关性。加害人的获益可能有诸多因素,因此判断被侵权的权利在侵权人获益中的份额和比例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4行为人具有过错。在普通法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对损害赔偿的范围有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在被告的行为能够正当化的某些情况下可以保留惩罚性赔偿。三、外国法中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分析及借鉴(一)美国法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模式1.隐私权1905年,美国部分法院明确表示认可隐私权,通过侵权责任制度来保护这种权利。并规定,“行为人如果未经他人同意就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肖像、声音
18、或者其他人格特征,他们应当就其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权的行为对他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不对他人承担财产损害的赔偿责任,即便行为人是基于商事目的使用他人姓名、肖像、声音或者其他无形人格特征。” 美国侵权法复述在1905年乔治亚州的pavesich案件中,法院便认定被告新英格兰生命保险公司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保护隐私权的案件。英美法中,隐私权承认人格权存在商业化倾向,但是其并不支持擅自将他人人格要素商业化的行为,试图通过隐私权来加以阻止。但是这规定只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不支持财产损害赔偿。说明当时美国学界对人格权的财产利益保护仍有欠缺。2.公开权由于隐私权只是间接
19、保护人格权的财产利益,随着美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隐私权保护财产利益的方式以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学界逐渐提出新的理论公开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法院逐渐开始认可公开权理论,认为人格权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精神利益,而且伴随着现实中的财产利益,这种人格权的财产利益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公开权理论在七十年代得到美国最高法院的认可,得以迅速发展,逐渐完善。当今,美国虽然没有在联邦一级制定公开权,但是有28个州用成文法方式认可了公开权。公开权区别于隐私权,它不关注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是以保护个人人格要素的商业价值为目的,以其财产利益为内容的,具有可转让性的财产权。公开权作为财产性权利,通过财产赔偿的方式承担侵
20、权责任。在1977年的查西尼案件中,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原告关于“人体炮弹”的表演。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未经允许,就将他人的表演在电视上播放的行为等同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而且被告的免费使用,可能会导致原告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诉求。(二)德国法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制度1.一般人格权德国一般人格权是从德国基本法中发展出来的,由联邦最高法院创设性判决构成,属于判例法。1954年,联邦法院首度承认一般人格权为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中的一项。1999年,司法机关通过案件的判决承认了人格权中包含有财产性因素。在“Marlene”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权 侵权 损害赔偿 问题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