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菌共生模式对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菌共生模式对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影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UDC 编号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茶菌共生模式对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影响学生姓名罗金文 学号 1421019154导师姓名陶忠 职称讲师学 院 农 林 学 院 专 业农学2019年 月普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普洱学院所有。本人遵循普洱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本人同意普洱学院有权保存毕业论
2、文(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非涉密毕业论文(设计)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特此声明vvvv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摘要以云南普洱大叶种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中栽培品种雪芽10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茶菌共生模式与施肥模式和空白模式三种土壤处理方式对该茶树品种的生长环境和茶叶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处理模式中对茶叶的增产效果最好的是茶菌共生模式;具有调节土壤pH值作用的是茶菌共生模式。关键词:共生模式食用菌茶叶品质 茶叶产量 土壤养分Abstra
3、ctXueya 100, a cultivated variety in yunnan pu er large-leaf tea,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ea quality of this tea tree variety were compared by three soil treatments of tea fungus symbiosis mode,fertilization mode and blank mo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th
4、ree soil treatment modes, the one with the best effect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ea leaves was the tea fungus symbiosis mode,which could regulate the pH value of soil and improve soil nutrientsKey words:symbiosismode;edible fungi;tea quality;tea yield;soil nutrients目录1前言11.1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5、简介1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研究的主要内容11.2国内外对茶菌共生模式的研究现状21.2.1茶叶的形态学特征研究21.2.2茶叶的生物学特征研究21.2.3茶叶的增产研究31.3茶菌共生模式的发展趋势32试验材料与方法32.1 试验仪器及材料32.2试验方法42.2.1试验基地及菌种的制备42.2.2试验设计及方法42.2.3数据分析方法53.结果与分析54.讨论与结论104.3结论104.4展望10参考文献11III1前言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山茶科,山茶属1。大叶种茶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下生长
6、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根据分枝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乔木、小乔木。据记载三千年前,巴蜀一带已经有人工种植云南大叶种,属无性系,乔木型,早生种,并将其作为贡品。西汉时期,王襄的僮约中记载了“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四川一带诸多郡县已产茶,在武阳形成初级茶叶交易市场。魏晋南北朝,饮茶风习形成并迅速传播。到了唐朝,一些文人学士提倡饮茶写作,便有了茶经中“天下人益知饮茶益”的饮茶盛世。1.1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简介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于茶树密集栽培的,根系分泌物十分丰富并且枯枝落叶含有较难降解的多酚类、木质素等成分,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碳有积累的现象,而菌包回田即能够改善植物根际土壤环境促
7、进土壤微生物的繁衍延缓其衰减速率,又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使其较长时间保持生命力;也能增加土壤有机酶的活性,从而实现培肥土壤,养分缓慢释放2。通过实验,为茶园提供可行性的茶菌模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农收入,另一方面共生模式的经济产物食用菌也是增加茶农收入的一部分。因为根系土壤水提取物中可能包含了茶树根系分泌物、因土壤酸化而引起大量的活性AI、Fe、Cu等金属离子和茶树枯枝落叶的不完全降解产物等,随着茶龄的增长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不但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抑制效应,影响茶树的产量,而茶菌共生模式能够利用菌包中菌丝生长而深入茶树根系周围土壤,对茶园土壤具有固氮、释钾,解磷和
8、分解有机质以及增强土壤保湿性等作用,能有效调节茶园小气候,促进茶芽萌发和茶树的次生代谢,减少茶树病虫害,提高鲜叶产量和茶叶品质。本实验通过对产量较低的茶园进行茶菌共生模式处理,通过改模式的改良,预期得到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的有效农业措施。1.1.2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论文采用云南大叶种经过特征确定为雪芽100号,是由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于1985-2000年中采用单株培育法育成的。食用菌是指子实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囊菌亚门。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场所生长,菌丝体和子实体一般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阶段。食用菌
9、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阶段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4。茶菌共生模式,是把人工培养的菌丝栽培到土壤中,菌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水源,菌包正常生含量达到90%左右,这和茶叶生长最好含水量一致,并可以持续供水、保水长,我们在种植食用菌的同时也为茶树提供了水源。由于茶园施肥的原因,随着种植茶树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理化发生了酸化严重,有机质贫瘠,土壤生物性状差及养分供应能力低且不平衡等一系列变化,加上多数普洱茶产区耕作方式落后,造成茶园生态环境恶化,茶叶品质下降,影响了茶农正常的经济收入。近年来,消费者对天然无污染有机生态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10、因此开展茶菌共生模式的研究,使菌类植物与茶树互利共生丝在土壤中生长,优势菌种侵入土壤,和茶根形成共生模式,提高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大量有益菌丝生长在茶树周围,可减少病虫害。另一方面,菌丝在土壤中生长,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结构改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有机质含量和营养成分,提高保水保费能力。土壤肥力提高,茶树生长旺盛,可增加抗性,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对于茶树来说,茶菌的作用类似于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然而,茶农施用有机肥的技术不完善,大量的作物秸秆被丢弃于田间地头,少量靠自然腐烂,极大多数被放火烧掉;又如许多养殖场的
11、动物粪便没有及时处理,而让其在养殖场周围流趟。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茶菌共生模式下茶叶产质及土壤的改变得出最佳用肥方式和种植时期。按照茶树施肥方式将食用菌种植于茶行间,同一茶行进行对照设置,施用化肥(有机肥、钙镁磷肥、尿素、复合肥),空白设置,并进行三个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进行茶叶采摘,计算百芽重、芽头密度、芽头重量做产量分析。1.2国内外对茶菌共生模式的研究现状1.2.1茶叶的形态学特征研究云南大叶种具有抗寒性弱,抗旱性较强,抗病虫能力强。熟地栽培性差,耐肥力强,缺肥时芽叶颜色易发黄或变红。大叶种茶树为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人工密集栽培的经济灌木,为云南特
12、有品种。云南是我国茶树资源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云南大叶种是一种多年生采叶茶树,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显多,银色增辉,叶片大而质软,茎粗节间长,新梢生长期长,持嫩性好,发育旺盛。我们的论文采用云南大叶种经过特征确定为雪芽100号,是由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于1985-2000年中采用单株培育法育成的。食用菌是指子实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囊菌亚门。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场所生长,菌丝体和子实体一般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阶段。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阶段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
13、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4。1.2.2茶叶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云南大叶种制成干茶具有美容养颜、降血脂血压血糖、抗辐射抗衰老、消炎杀菌、养胃等作用14。“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制成青茶,滋味醇厚,后味甘长,清香可口;制成绿茶,汤清叶绿,香高味浓,味敛甘爽;制成红茶,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俱佳。”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助消化、清除口臭、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降血压血糖、防止脑中风、抗血栓、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儿茶素,为黄烷醇的衍生物,为无色结晶型固体,能溶于水。儿茶素和咖啡因同属茶叶中的两大重要无机能性成分,但是又以儿茶素为茶汤中最重要的成分。主要作用是天然
14、的油脂抗氧化剂女,抗氧化活性甚至比维他命E还高,并且可以清除人体产生的自由基,以保护细胞膜,延缓衰老;预防蛀牙,抗菌除臭。1.2.3茶叶的增产研究1.2.3.1化学增产研究施用有机肥料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尽管近一时期化肥用量不断增加,有实验研究过每亩茶园年产干茶200到400斤需要施氮肥40斤以上,同量肥料分5次施用比2次施用平均增产20以上。19当今日益重视人类生存环境的情况下,有机肥料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茶菌共生模式对土壤的影响与有机肥异曲同工,茶菌共生模式不仅能改良土壤提高茶叶品质,自身也是一种可食用的人工菌,绿色无污染。茶树的土壤改良研究,老茶园的更新复壮提高茶
15、园的生产能力,增加茶园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估计,如果我国的生物肥料的产量占我国化肥产量的3%,那么粮食的产量可以增加50-100亿,然而我国现有的生物肥料年产量仅占化肥产量的0.5%,由此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在我国难以达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81.2.3.2生物增产研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形式多样的茶园复合栽培模式,如:茶和果复合种植,茶和林复合种植(经济林、用材林、花卉)、茶与农(大田作物、蔬菜)复合种植、茶和草(牧草、绿肥)复合种植、茶和药材复和种植以及茶、林及农复和种植等等。四川单位永川、荣昌等地的自然无序的杉-茶复合园、人工有序(条行型)的梨-茶复合园,云南多采用橡胶和
16、茶复和种植、香蕉和茶叶复和种植等不仅起到了茶叶遮阴效果,提高了碳氮比,增加了茶叶的内含物质;还改善了茶园土壤的结构等。1.3茶菌共生模式的发展趋势食用菌菌体自身形成的大量菌丝残体,菌体分解其他植物的残体,都会转变成有机无机肥源。同时菌体在活动过程中,一是会产生部分有机无机酸,将土壤中许多潜在的肥源分析出来。二是菌体的分泌作用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磷和钾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叶的产质,对茶园茶叶的长期生产极为有利。为普洱打造绿色农业提供可行性方案。食用菌作为一种集低碳农业、高效农业及循环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作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其所具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17、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不容忽视。31有研究结论表明菌渣和化肥配施后显著提高了水稻灌浆期间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且延缓了后期剑叶的衰老,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12由此可见食用菌菌体对于茶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也会有影响,从而影响茶园的产量。2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仪器及材料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土壤养分测速仪。实验用具: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电磁炉 、锅、量杯、玻棒、烧杯、纱布、未脱脂棉、棉线、橡皮筋、接种铲、长柄镊子、培养皿、菌种瓶、塑料大盆、报纸、牛皮纸、非脱脂棉、纱布;皮尺、样方绳、有机肥、氮肥、尿素、铝盒、1202的恒温干燥箱、锥形瓶、蒸馏水、滤纸。实验试剂:麸皮、木屑
18、、咖啡壳、稻草秸秆、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复合肥、碱式乙酸铅溶液、盐酸、硫酸、咖啡碱标准液、容量瓶、移液管、5酒石酸亚铁溶液、pH7.5磷酸盐缓冲液。实验材料:菌种:糙皮侧耳 云南大叶种:雪芽100号2.2试验方法2.2.1试验基地及菌种的制备试验基地选取了普洱学院农林学院实践基地,菌种采用武汉食用菌研究所培育的糙皮侧耳。2.2.2试验设计及方法2.2.2.1菌种的栽培配方:阔叶木屑 78,麦麸或米糠 20,过磷酸钙 1,蔗糖 1;pH67,含水量 6065;拌料、混料:先根据要做原种的数量,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然后称量、混合,加水拌料;混合时,先将木屑和麦麸混合在一起,过磷酸钙和糖混溶在拌料
19、用的水中。拌料时,边加水边搅拌,边测试含水量。测定含水量:拌好料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捏在手中紧握,以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水不往下滴为适,此时含水量 6264;装瓶: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原种瓶或塑料袋中,边装边压实(但不得过紧),一直装到瓶肩处为宜;打孔:装好培养料后,用锥形木棒从瓶或塑料袋中央向下打 1 个洞,洞深距底部 23cm。这样可以使瓶下部培养料通气良好,有利接种后菌丝迅速向培养料中蔓延;擦瓶:将瓶口和瓶外粘的培养料擦掉,以免接种后污染杂菌;封口:用棉塞塞住瓶口或用透气膜包住瓶口,再包一层防潮纸(或牛皮纸),用线绳将瓶口扎好,准备灭菌;灭菌:灭菌方法同麦粒原种,压强为 1.41.5 kg
20、/cm2 ,时间为 1.52.0 h。保存一个月后便可以移栽到茶园。2.2.2.2对照实验的处理选好实验基地以后茶园除草松土后开始做实验处理,做三个处理:茶菌共生模式、施肥模式(有机肥、钙镁磷肥、尿素、复合肥)、空白模式。在现有的茶叶基地上选取三条生长状态比较均衡的茶行,在同一个茶行用皮尺分出三个面积为1(单株茶树)的鲜叶采摘面(处理A、处理B、处理CK),做三组重复也就是三个茶行进行同样的处理,用样方绳规划好实验样方,打好封条;计算施肥模式的施肥量,以每亩400株计算得出每株施用基肥有机肥为45g,复合肥10g,钙镁磷肥70g,尿素2.1g。在规划好(处理B)的茶15cm左右按计算好的量施用
21、肥料,另一处茶行间15cm(处理A)移栽筛选好的菌包。每天浇水,观察。2.2.2.3茶样的制备和数据记录发出大量的新芽以后开始采摘新叶、摊晾、杀青、揉捻、日晒,做晒青毛茶留样备用。按照茶园的自然生长从10月至12月共采摘了五次鲜叶,合计15个干茶样品,测茶叶内含物质及茶叶产量,分析茶菌共生模式与施肥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2.2.2.4总灰分的实验方法材料:磨碎试样,10的盐酸溶液;测定:将洁净的瓷舟置于高温炉内,以700灼烧30min,冷却并称重;称取磨碎试样2g,置于高温炉,先于低温灼烧,待烟出尽后,炉温升至700,保持20min。取出瓷舟,盖上玻片,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最后计算结果。2.
22、2.2.5粗纤维的实验方法材料:1.25的硫酸溶液,1.25的氢氧化钠、1的盐酸溶液、95乙醇、丙酮。测定:采取茶样,放入粗纤维测定仪的烧杯中,将冷凝器接上。使用仪器对样品进行加酸加热至能被溶解的物质全部溶解,过滤清洗;继续使用仪器对样品进行加碱消解,用乙醇、乙醚清洗残渣,用减压吸滤法除去残存溶剂,干燥称重;对样品进行灰化并称重;计算结果。2.2.2.6茶园产量的计算方法采茶时候,记录单位面积的采摘的茶芽(单芽)数量,并分别称重;在三个处理中随机抽取100个芽头(一芽一叶)测量百芽重,分析茶菌模式与施肥模式对茶园产量的影响。土壤的取样和数据记录每个处理的茶行间取2个样,深度为10cm和20cn
23、,共18个土壤样品;风干土样后使其通过10目筛,存放在透明玻璃瓶内,密封好,备用。用土壤养分测速仪测出土样的pH值与土壤养分(NPK)。2.2.3数据分析方法数据使用16.0spss统计软件来分析比较。比较不同土壤处理下茶叶品质和茶园土壤的差异性及不同土壤处理各组间的组间关系。3.结果与分析3.1茶菌共生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图3-1不同土壤处理对1芽头重量的影响图图3-2 不同土壤处理对1茶园芽头密度的影响图见图3-1和图3-2茶菌共生模式和空白模式下芽头重量与芽头密度的比较,在实验期间是有所增长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茶菌共生模式的直线上升趋势明显,由此可以说明茶菌共生模式对茶园的茶叶芽头重量和芽
24、头密度具有增强效果。我们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种植了42个菌包共收获了食用菌29.48kg,共采摘25次,食用菌菌肉洁白细嫩,富有弹性,滋味鲜香,柔糯无比。 这样的食用菌完全可以作为茶农增加收入一种产物。3.2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见图3-1和图3-2施肥模式和空白模式下芽头重量与芽头密度的比较,在实验期间是有所增长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茶菌共生模式的直线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且因为速效肥的作用短期内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说明施肥模式对茶园的茶叶芽头重量和芽头密度具有短期增强效果。3.3茶菌共生模式与施肥模式的比较见图3-1和3-2看茶菌共生模式和施肥模式下芽头重量与芽头密度的比较,在实验期间是有所
25、增长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茶菌共生模式的直线上升趋势明显,施肥模式在短期内上升的较快,由此可以说明对比施肥模式茶菌共生模式对茶园的茶叶芽头重量和芽头密度具有长期增产的效果,对茶园产量具有增产的效果。茶菌共生模式与施肥模式是在同一茶行进行的,中间隔着1,相比较下茶菌共生模式对茶园茶叶产量的改善更加显著。3.4茶菌共生模式对pH值的影响表3-1 不同土壤处理的茶园pH平均值处理pH值茶菌共生模式5.70施肥模式5.45空白模式5.45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为4.50到6.50之间,茶树是菌根植物,其根系与菌根共生,而菌根适合在酸性土壤生存。在降雨量多的季节里,土壤中的碱性成分会被冲走,剩下的就是酸
26、性成分,土壤酸化严重。表3中茶菌共生模式的pH值为5.70大于施肥模式和空白pH值5.45,说明食用菌的种植能够有效调节茶园土壤酸间平衡。3.5施肥模式对pH值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肥模式含土壤养分不稳定,取土深度10cm处比20cm处要高,那么施用的肥料无法全部深入土壤深层,茶叶根系也不能完全吸收施用的肥料养分。3.6茶菌共生模式和施肥模式对pH值与土壤肥力影响的比较茶菌共生模式与施肥模式是在同一茶行进行的,中间隔着1茶树,由表3可知两组之间的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说明均能改善茶叶的土壤养分,相比较下茶菌共生模式对茶园茶叶品质的改善更加显著。3.7不同土壤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表3-2
27、不同土壤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方差多重分析表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平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显著性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茶菌共生模式施肥模式.440001.34937.750-2.50003.3800空白模式1.940001.34937.176-1.00004.8800施肥模式茶菌共生模式-.440001.34937.750-3.38002.5000空白模式1.500001.34937.288-1.44004.4400空白模式茶菌共生模式-1.940001.34937.176-4.88001.0000施肥模式-1.500001.34937.288-4.44001.4400图3-3 不同土壤处理模式下茶叶中
28、的茶多酚含量图4.讨论与结论4.1讨论茶菌共生模式中种植的食用菌的菌包腐烂在土里之后会将养分完全释放在土壤里,改良土壤,可使土壤循环利用;茶菌共生模式用食用菌和茶叶是两种农作物,结合一体,合理利用了土地,提高了茶园收入。4.3结论 茶菌共生模式相比施肥模式,不仅能平衡土壤酸碱度,还能提高土壤利用率,达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要求。4.4展望食用菌形成的茶菌共生种植模式对衰老茶园土壤的改良和提高茶叶产量,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茶菌共生模式是能够代替有机肥对茶园的影响,改变茶园种植模式单一,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率。为老茶园可持续发展,茶园改造提供新的模式。参考文献1汪昭月,杨瑞长,乔卫亚等.食用菌
29、科学栽培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80.2王平盛,梁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版.3葛诚.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4Yan Ps,Luo Xc,Zhou Q,Gene transfer system for the basidio mycetes J. Wuhan Huan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ity,1997,49-50.5叶文.茶菌复合生产生态模式N.云南经济日报,2013-04-08(A06).6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茶树施肥存在的问题及施肥新措施N.山东科技报,2013-11-06(0
30、02).7叶江华,王海斌,李远华等.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05):25-29.8王秀青,李永梅,谢瑾等.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0):43-50.9徐福乐,李丹楠.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及专用肥效应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05):39-41+45.10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连续3年施用菌渣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茶叶科学技术,2014(04):21-24+28.11唐一春,杨盛美,许玫,王平盛,宋维希,矣兵.云南大叶茶资源保护及共享利用J.茶叶,200
31、7(04):224-227.12浦绍柳,夏丽飞,邓少春,周玉忠.不同月份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06):247-250.13王平盛,刘本英,成浩.论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西南农业学报,2008(02):533-536.14黄桂枢.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J.农业考古,1992(02):184-190+233.15鲍晓华,董维多.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20-24.16俞永明.茶树的施肥J.浙江农业科学,1961(10):487-489.17王宗尧.茶树施肥用氮、磷、钾肥配比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32、,1989(01):19-22.18张相日,陆辉,李金灿,朱西儒.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01):19-22.19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郝敬喆,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依力哈木艾比布力,贾文捷.食用菌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1):15-16.20李贺,许修宏,王相刚.我国食用菌技术标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5,34(03):1-6.21杨云丽,马剑,王睿芳.茶菌间作模式对大叶茶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探析J/OL.南方农业,2017(02):1-32017-12-18.22杨洪姣,马剑,王睿芳.茶菌间作共生对大叶茶产量的影
33、响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02):12-14.23夏文建,王萍,刘秀梅,余喜初,冀建华,李大明,刘光荣,李祖章,刘增兵,张丽芳,杨成春,李瑶.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有机碳、氮和磷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7(12):27-31.24尹杰.高产优质茶园施肥原理与技术应用J.耕作与栽培,2007(06):52-54.25黄建凤,李明伟.高产优质茶园施肥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7(05):35-36.26Wenjie Liu,Chunjing Zhu,Junen Wu,Chunfeng Chen. Are rubber-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effect
34、ive in controlling rain splash erosion?J. Catena,2016,147.27郑雅.茶园推广有机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现代农业科技,2017(22):152-15328李明.微生物肥料研究J.生物学通报,2001,36(7):5-729陶忠,马剑,王睿芳.茶菌共生对云南大叶茶茶园土壤增益性和肥效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06):1-3.30曹明宏,阳敏.中国食用菌出口集中度与依赖度分析J.中华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0-5631张俊飚,李鹏.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J.中华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35、012(5):1-7.32杨平平.茶树修剪叶及其生物质炭还田的土壤环境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2.致谢大学四年青葱岁月,感谢母校普洱学院以及农林学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栽培,四年来,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课程,在老师的辛勤传授下,我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为我以后工作以及自主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基础。感恩每一位老师,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予我热情的帮助,请再次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尤其是我的导师陶忠老师和马剑老师,本论文是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顺利的开展了试验,完成了数据的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这一过程中给老师添了许多麻烦,但老师的耐心教导让我甚是感恩,谢谢您们!四年的朝夕相处,是不能忘却的同窗友谊,谢谢15级农学2班的喃文辉和夏胜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对我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感谢吴晓云同学、老挝老乡每次繁重的劳动都有他们的帮助。感谢同学朋友每时每刻的帮助与关怀,谢谢有你们的陪伴!最不能忘记感谢的是无时无刻都在默默关怀着我的父母,拥有你们是我一生的幸运!最后,向每一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人,道一声感恩!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