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1.doc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摘要:本文重点探讨长寿老人的长寿原因。性别和遗传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个体因素也具有特殊性,优异的自然环境以前也存在着,但为什么过去长寿老人很少,而现在却集中地大批涌现呢?社会因素功不可没。社会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的方面,又有社会心理的方面,穷尽所有社会因素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些方面和健康问题可能根本不会有任何相关性。关键词:长寿老人 社会因素 心理一、相关概念界定1.1长寿长寿(Longevity):寿,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寿命,或谓年岁长久之意,亦指老年人
2、。庄子写道:“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现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仅仅延长生命而不提高生活质量是没有意义的,长寿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健康长寿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健康长寿实际上是“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代名词。健康长寿是指在寿命延长同时亦延长健康期,或者在增加寿命的同时也使健康期相应增加甚至健康期增加更多。1.2老年人老年是生命中的一个阶段,由于老化即组织器官退化和生理功能衰退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个体老化的进度不同,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各脏器系统的衰老变化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很难准确界定个体进入老年的时间,通常用时序年龄来划分。时序年龄是指自出生时的年月日到调查统计时年
3、月日之差数,它表示人们在世界上存活的年数。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各国平均期望寿命差异甚大,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年龄界限无统一的标准,多数是根据各国国内情况所规定的。国际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二条标准,即发达国家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为老年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WHO又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方法。由于我国地处亚太地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决定60岁以上为我国划分老年的标准。长寿老人:指90岁以上的老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年龄较高的特定老年人群体。有学者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根据老人需要他人照顾的比例把老年人口分为低龄老人和
4、高龄老人。低龄老人指“年龄在60一74岁,这些老年人虽然退出了社会劳动领域,但身体良好能够应付日常生活”;高龄老人指“年龄在70岁及以上,他们一般需要他人得照顾”。也有学者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把老年人口按年龄分为三组“60一69岁的低龄组;70一79岁的中龄组;80岁以上的高龄组”,进而把8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高龄老人。1.3相关理论介绍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社会生活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力。该理论认为,改善老年人精神状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己,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社会活动。活动理论的缺点在于只强调一面,没有考虑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问题和社会经济方
5、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限制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很多时候不是老年人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而是不具备参与的条件。老年亚文化理论: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老年亚文化是指社会中的老年群体所特有的一些文化特征。老年亚文化理论试图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做出解释,揭示老年人群体的共同特征。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下老年人形成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和群体,形成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产生了老年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独特的老年人亚文化。老年群体和社会中其他群体之间产生了区隔,并且距离越来越大。在老年亚文化群体里,老年人可以找到共同的语言,较少感到年龄歧视,容易认识自我。实际上,
6、老年亚文化起到了帮助老年人群体发展自我认知的作用。社会建构理论: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建立在自己赋予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而人们建立的意义也会随着个人社会经历而不断变化。同时,人给自身赋予的人生的意义也是变化的,年轻的时候和老了以后对生活的看法会发生改变。人们为自己社会生活所建构的意义能解释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老年人把晚年生活视为社会活动减少、偏重于内心自省的日子,那么这样的老人或许会在自己院子里的摇椅上度过余生。如果老年人把这一时期看成是人生发展的另一次机会,可以做自己早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的话,那么他会在自己偏好的事情上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社会建构理论的核心是,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他们
7、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生活赋予的不同意义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晚年生活状态。该理论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相信老年人主观态度上的改变可以带来生活上巨大的改变。它强调了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老年生活的巨大意义。二、影响长寿老人的主要因素2.1家族多有长寿史曾分析200名百岁老人的家族长寿率,在50.3%77.9%之间。比例偏高者多。经对1026名老年人和长寿老人对寿命与遗传的关系作专题研究,发现他们的家族长寿率随年龄组序上升,而以百岁组达最高峰。并发现多代连续长寿家族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代际间寿命通过基因遗传。2.2长寿老人的体质和体型长寿老人体型各地报道都偏向矮小消瘦。一项研
8、究显示,长寿老人中男性身高小于155厘米、体重小于45公斤;女性身高小于145厘米、体重小于35公斤者超过一半。青壮年期本属中等体型者,到高龄阶段演变为矮瘦,这是长寿体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根据流行病学资料,长寿老人的幼年阶段有的营养不良、发育不良致身材矮小,这与麦卡实验(限食延长了寿命的动物个体均较瘦小)结论吻合。再次,部分长寿老人其父母也较矮小,表明自身矮小与遗传有关。根据海弗利克寿命极限学说,这种体型可能有利于长寿。2.3长寿老人的血液生化值血液生理值基本在正常范围,血清蛋白和胆固醇值偏正常值上限者,进入百岁的几率较大。曾先后对4批长寿老人测定有关造血功能、肝和肾功能、血脂和血糖代谢功能
9、等9项血液生理值指标。尽管由于器官老化,某些指标(如血红蛋白)偏低,但基本都属正常范围。可见,内脏器官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是健康长寿的必备条件。2.4长寿老人的血压状况血压偏高者多,且随继续增龄缓慢下降。经对444名90109岁长寿者血压测定及部分纵向观察发现,其中412名有高血压,患病率达73.1%,其中100岁组高血压患病率达85.2%。长寿老人高血压发病年龄推迟,多数在70岁后,病程进展缓慢,有随增龄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其平均血压值终年常高于正常血压组,临床多无症状。2.5长寿老人的性格静以养性,纯朴开朗,情绪乐观,B型性格多。各地大量长寿调查表明,情绪稳定乐观为长寿第一要素。长寿老人倾向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 特征 对于 生命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