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展开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目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做简单的阐述。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课时量,特别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过去的语文课堂是满堂灌,学生耳根不清静
2、。现在,课堂上书声不断,没有安静的时候。学生不能静思默想,又如何能以悟促读,读出情、读出境,为此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探究,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提供参考。一、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理解能力,独立看书的能力,也就是读得懂,看得明白。不是单纯凭借老师的讲就理解,离开老师的讲就不理解。比如渔夫的故事这一课,如果学生知道了课文的内容是写渔夫战胜魔鬼的事,明白了这一课的思想意义是认识魔鬼的本性,相信自己的力量,敢于同邪恶作斗争,但却读不好课文,能够说阅读能力强吗?(二)培养学生阅读的自学能力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走自学的道路,作出巨大的贡
3、献的。我们在学校里总不可能把人类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最根本的是要给学生打个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自己会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将来不管科学技术怎样发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自己去学习、去钻研。在阅读教学中,一切教学设计、环节、方法,凡是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都是好的。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己能读书,读懂书。但是,我们也经常见到这种情况,虽然明知道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出疑难问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却怕时间不够,还怕课堂上让学生思考、理解问题,或者自由地提问题,教师驾驭不了,不好收场。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
4、理解不准确到理解比较确切,这是正常的学习规律。如果课堂上出现了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机会,就应抓牢它。(三)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年级不同,要求也应不同,不能提一个刻板的一成不变的要求。比如,低年级要经过初读,借助拼音读出生字来,还要学会查字典。高年级,要在预习中弄懂不太难的部分词语,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预习一般放在课内比较好,这样在教师的督促下,使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同时,老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指导,特别便于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当然,有的班,有的时候把预习放在课外也未尝不可。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
5、习中,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而要培养自己阅读、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忽视。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一)多听要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听”是语文活动中最基础的环节。文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接收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就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上就是读和写”。一个人从哑哑学语开始,就首先是听。在联系小学课本里一些学生喜欢的课文,如“西游记”、“水浒”,这都是因为小学生在生活中就听说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学生要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才有可能有能力阅读文学,阅读优美的课文。(二)多说通过口语交际掌握语言的基本运用。说话是一种技能,而这往往和听同时进行
6、。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是要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特别是语言文字浅显易懂,但篇幅比较长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课文内容大意。不仅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培养说的能力,还要通过口语交际,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学生对语文材料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体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和独特,让学生多说阅读的体验感受。比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完全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关于诚实的故事。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外,还应该根据
7、所学课文内容,让学生模仿说出生活的人、事、物、景。这样既丰富了说话内容,又提高了说话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三)多读也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即阅读的核心,多读。以读为本,读什么?怎么读?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阅读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文本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一言堂”分析来代替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阅读。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由于所学课文类型不同,体裁不同,阅读教学的方法和侧重点也应该不同。比如对于精读课文,要求品味语言材料。对于自读课文,大多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对于美感很强的课文,就要掌握语言材料,将优美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财富。(四)多写加强语文知
8、识应用。多写与多读关系重大,读和写要结合,但是不能理解成阅读和写作是机械地焊接在一起。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我们不能指望阅读的课文立即成现成的写作材料仓库。然而阅读和写作相互影响,所以可以采取在精读课上教规律和方法,略读课和作文课上,要求运用已理解的语文规律和方法。阅读课上要求理解,在作文课上就要会用,这样通过训练可以建立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认知结构,可以用知识结构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在多写这一环节之中,抄写词句,积累语言素材尤为重要。建议学生每人设立一本课外阅读摘记本,班级开辟课外阅读交流栏,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三、教学方法的创新(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不
9、能抛开目标而盲目地确定教学方法,而应紧紧嗣绕教学目标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取、组合、优化。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字、词、句的理解、记忆,那么自然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诵读练习;如果一堂课重在掌握篇章的布局结构、写作技巧,则需要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讨论体会,这自然离不开朗读、问答和讨论。如一位教师教景阳冈时,将“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教师采用了自读法、讨论法、表演法,让学生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动词,揣摩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无畏的品格,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根据教
10、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因而有各自的方法要求。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诗歌等不同类别课文,各有各的讲法、读法。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就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单元的课文,具体的教学方法亦可灵活多样。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会人物分析,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体会人物品质和饱含的情感。可见,在选择教法之前,教师首先应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及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三)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能力素质,都会影响
11、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因此,执教之前,教师应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去进行教法上的选择。幽默风趣的老师,可以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和形态活跃氛围,激活思维;调控能力强的老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吸引学生关注、参与教学过程;能书善画的老师,可以用漂亮的粉笔字和流畅的简笔画,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歌舞优秀的老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适当的时机以动听的歌声、轻柔的舞姿引领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美妙。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阅读教学中,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
12、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四)根据教学情境,变换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情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也应随机应变。例如,当通过朗读和精彩描述唤起了学生的想象与情感共鸣时,若能进一步设疑激思,便能引发学生对深层内容的思考。当他们思而不明、言而不清时,画龙点睛的讲解就能拨云去雾,使学生在顿悟中共享思维的欢乐。一位老师在教挑山工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说挑山工都很憨厚朴实不恰当,有的挑山工也很狡猾呢!”接着举了自己去旅游被挑山工欺骗的事情。学生的
13、质疑出乎教师的预料。但她没有断然否定学生,而是抓住这个契机调整预定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这位教师微笑着说,同学A说挑山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用自己的劳动为旅游者服务,因此说他们是憨厚而朴实显然是没有错的,但同学B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那样的人。所以我以为将同学A话中的“都”字改为“一般”,大家说怎么样?学生纷纷对此表示同意。这样变换教法,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结束语: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不怕吃苦、勇于探索、乐于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参考文献1魏南江.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8.5路冬梅.新课程语文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