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题报告 (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开题报告 (61).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以温庭筠和姜夔为例看唐宋词人审美意识的时代差异院 系:文学院专 业:汉语言文学班 级:2017级接本1班姓 名:尹伟学 号:1706304154指导教师:付红妹教师职称:教授2019年1月2日说 明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题目来源自拟题目主要研究内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漫漫长河中,唐宋词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宋词人的审美意识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2、响。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唐宋词人的审美意识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本课题旨在以晚唐词人温庭筠和南宋词人姜夔为例,从二人的作品和相关论述出发,将二者进行比较和阐述,从而折射出时代因素对唐宋词人审美意识的影响。论文结构:第一部分:绪论,概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以温庭筠和姜夔为例,将唐宋词人审美意识的若干时代差异进行比较和归纳,并分别给予阐述。 (一)晚唐词人温庭筠的审美意识(二)南宋词人姜夔的审美意识(三)温庭筠和姜夔审美意识的时代差异比较归纳第三部分:引用丹纳“不同的时代气候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等相关理论,承上启下进行论述,引出下一部分对成因的追溯。第四部分:论述造成唐宋词人审美意识时代差异的
3、原因。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词人所处的唐宋不同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一是词这一文学门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一) 从温庭筠和姜夔所处时代背景研究(二) 从词这一文学门类自身发展规律研究第五部分:结语,即总结概括全文的基本观点 。开题依据一 、前人的工作和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现状:国内学术界早已展开对唐宋词的研究,对温庭筠和姜夔其人其词的研究成果也比较显著,但是关于二者对比研究特别是从审美意识方面强调出发的研究论题却没有展开。通过知网搜索,并没有发现相关论文的研究,搜索“温庭筠”,找到738条结果,搜索“温庭筠和审美意识,”没有相关论文记载;以“姜夔”为关键词搜索,共显示302条结果,以
4、“姜夔、温庭筠”为关键字搜索,共找到相关论文两篇,分别是越文化对姜夔“古雅峭拔”审美意识的影响和姜夔扬州慢、杏花天影之悲音审美意识浅探,以“温庭筠、姜夔和审美意识”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为零。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在今天学界还是一个空白。因此,此项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学术价值,其研究前景广阔。二 、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文学是一种语言、审美、和文化的建构,是人类用文字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唐宋词是文学形式的一种,自然在语言、审美和文化上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特别在审美上。独特的审美意识是唐宋词人能够写出经典词句的最深原因。以温庭钧为代表的晚唐词人和以姜夔为代表的南宋词人是各自时期的翘楚,他们写就
5、的作品被千古传唱,一直经久不衰。他们强烈的审美意识和作品内涵有巨大的张力,让国人着迷。恐怕只有各自时代的文化才能孕生、养育它。词创作是有土壤的,唐宋词的文学形式也只有在唐宋时期才可能迸发出经典作品,别的时期不可能有。这就形成了唐宋词的独特魅力,这魅力和唐宋时代有关。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突出的成就。政治决定经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时代特点。温庭筠和姜夔在各自的时代书写审美意识,如果遥空相望,将会碰触出何等耀眼的火花?作者会惊讶,读者会期待。文学作品的好坏和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大大有关,只有创作者的独特经历和审美意识才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这一点上看,温姜二人是相通的,他们的人生在
6、各自的时代皆经历过大起大落,正是这种经历成就了他们的审美意识,才能在各自的时代创作出精彩的作品。如果说词作品能展露唐宋词人胸怀的话,审美意识就是一个词作家的心灵,欣赏和研究唐宋词人的审美意识,就等于打开一座富裕的文化宝库,我们可以随时撷取,精彩可陈,收获自知。本课题旨在以晚唐词人温庭筠和南宋词人姜夔为例,从二人的作品和相关论述出发,将二者进行比较和阐述,从而折射出时代因素对唐宋词人审美意识的影响。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2018年10月15日2018年11月9日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2018年11月10日2019年1月9日 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开题2019年1月10日2019年3月
7、20日 写作初稿2019年3月21日2019年5月15日 修改、定稿、打印2019年5月16日2019年6月15日 论文答辩预期成果及其形式论文可行性分析一、已具备的条件:(一)个人条件方面1、经过文学院去年组织的学年论文的写作练习训练,自己已经具备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2、同时在本科学习阶段认真学习了西方文论与比较文学的选修等课程,并系统学习了文学理论、美学原理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鉴赏、分析唐宋词作品的能力。3、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了大量关于温庭筠和姜夔的研究书籍及论文,本人就其相关的部分进行了仔细研读。以求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4、本人对以温庭筠和姜夔为代表的唐宋词有着浓厚
8、的兴趣。(二)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不仅认真负责,且经验丰富,能够提供宝贵的意见,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定期检查、沟通交流。这为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相关资源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其中大量有价值的相关资料,为完成论文提供了方便。电子阅览室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上网条件,便于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网站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此外,网络购书的便利也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二、 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对温庭筠和姜夔的生平事迹,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评述,全方位的探究,以达到全面、准确的认知与感受的目的。第二,对温庭筠和姜夔二人的词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特
9、别深入了解其各自独特的审美意识,梳理论文的逻辑脉络是重中之重,应该对上述方面做更深层次的挖掘,以达到对作品透彻理解、准确把握的目的。三、拟采用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仔细研读前人对温庭筠和姜夔的分析,认真研读相关论文,了解前人观点,从而更好地研究二人的审美意识。2、文本细读法:研读温庭筠和姜夔的作品,从而对二人有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把握其“审美意识”。3、归纳研究法:仔细研读有关温庭筠和姜夔的相关期刊文章,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便于更清晰地研究与此相关的成果与现状。 4、分析研究法:通过对温庭筠和姜夔作品的细致分析,找出其作品的特点,以及其特点背后流露的审美意识。主要参考文献1宋代美学史【M】.江苏
10、: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唐宋词美学【M】.山东:齐鲁书社,20043唐代美学范畴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4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5姜夔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温庭筠传【M】.作家出版社20167温庭筠词全集【M】.崇文书局20158郭学信.“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面貌【J】.山东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7177.9吴铮强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J】.湖南社会科学2008.(2)151-16410成松柳 论晚唐社会背景下温庭筠诗歌时代特征【J】.时代特征 2004(6).131-1331
11、1成松柳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J】.,2004.19(3)97-10112刘尊明 论温庭筠词艺术成就与审美特点【J】.湖南大学学报2001.28(6)60-6413徐锦初 靖康之变对南宋词学发展影响 【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09.9(3)118-11914肖阳 姜夔词作的心理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27(6)12-1415李昌舒.文官与雅集:士人身份及其审美趣味之考察【J】.文艺研究,2014(09):141-149.16乔力 论姜夔的创作心理与艺术表现【J】学术月刊1987(11)42-4617.付红妹.士大夫隐逸心态影响下的
12、北宋审美思潮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2):20-21.18付红妹.论士人的心理构成对南宋词风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 .2007.32(4):110-11419吴功正.论宋代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12-119.20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民族精神【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0-34.21潘立勇.宋代美学的休闲旨趣与境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03):144-154.22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D】清华大学200613徐锦初 靖康之变对南宋词
13、学发展影响 【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09.9(3)118-11914肖阳 姜夔词作的心理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27(6)12-1415李昌舒.文官与雅集:士人身份及其审美趣味之考察【J】.文艺研究,2014(09):141-149.16乔力 论姜夔的创作心理与艺术表现【J】学术月刊1987(11)42-4617.付红妹.士大夫隐逸心态影响下的北宋审美思潮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2):20-21.18付红妹.论士人的心理构成对南宋词风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 .2007.32(4):110-11419吴功正.论宋代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12-119.20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民族精神【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0-34.21潘立勇.宋代美学的休闲旨趣与境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03):144-154.22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D】清华大学2006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论证意见参加论证人员签名:教研室院长(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指导与答辩委员会审查意见院长(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