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自然灾害类).docx
《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自然灾害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自然灾害类).doc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自然灾害类)*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机制,保证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全面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死人、少伤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2、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气象、地质等专项预案。3、结合本镇实际。(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和防、避、抢、救相结合”的原则,把保障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及时预警和
2、转移人员。加强节水宣传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要求,进行组织分工和统一指挥,统筹线面,企事业单位、各行政村分头负责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3、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按照发生灾害时反应迅速、指挥有序、措施有效的要求,建立应急机制,落实防御和应急措施。4、以自为战,自我防范。充分考虑山洪突发、暴发和本镇实际情况,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提高防御能力,落实山洪灾害、干旱灾害“以自为战,村自为战,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自然灾害防御机制。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二、基本情况*
3、镇地处区中部,东面与太湖源镇、玲珑街道接壤,南面连接潜川镇、富阳区,西连於潜镇,北接安吉县,下辖23个行政村,408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组,总人口34030人。*镇是的旅游重镇、农业特色镇。镇内有G56杭瑞高速公路和02省道穿境而过,全镇地域面积246平方公里,全镇森林覆盖率77.3%,镇内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原西天目乡为中低山深谷区地貌,原藻溪镇为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区。*镇涉及的小流域有西关溪、东关溪、正清溪、藻溪四条小流域。西关溪西源出安吉龙王山,东源出市界千亩田,会于大镜坞口。东南流入西关水库,下经庙坦,至鲍家纳西坑水;至钟家入东关溪,全长9.5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东关溪自牯牛塘南
4、流径平溪、后院,至钟家村汇西关溪,至白鹤村汇正清溪;经交口、绍鲁,于双溪口汇丰陵溪后入於潜小流域,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正清溪在西*西麓,发源于莲花峰。流经老庵,至武山村纳西坞水;经吴家,至张庄村纳牛岭坞水;在大有村纳双清溪,月亮桥纳金坞水,于白鹤村入东关溪。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34.4平方公里。藻溪发源于玲珑街道牢山寺,东西向流至郜家纳贯坞里水,经杲村,至宋家纳赵家水,麻泥纳方塘水;至龙潭头纳竹岭坞水,于摇车桥入於潜小流域,全长28.3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镇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涉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65mm,但在时间、空
5、间上分配不均,各年之间及年内各月之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流域性暴雨多为4至7月上旬的梅季雨和7月中旬至9月台风暴雨。全镇范围多年平均气温15.8 ,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1,多年平均降雨日161天,最大风速18m/s,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00h,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5左右。*镇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3座,1万方以上山塘99座。*镇*山区是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再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坡降大,洪水汇流时间短,突发性强,且来势凶猛,峰高量大,在日雨量大于100mm,或连续3天降雨大于200mm时,常引起山洪暴发。 三、 组
6、织体系及职责 (一)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织机构1、组织领导总 指 挥:*职 责:1、在上级防指统一组织指挥下,负责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2、负责制定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规划、计划及有关规章制度,编报总体工作预案,审核专项预案。3、负责组织落实各村、企事业单位防汛抗旱负责人和各网格责任人,明确职责,签订责任书,组织培训和演练,并落实有关报酬。4、负责组织开展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堰坝等设施及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和建设工地、工棚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5、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农居防灾能力调查,督促指导农居险户进行加固维修、重建或搬迁,配合开展避灾场所建设及鉴定,并加强管理
7、工作。6、负责落实监测预警工作,确保监测预警全覆盖,及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水雨情预警信息传递到各防汛负责人和各网格责任人。7、负责组织实施人员转移方案,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不漏一处、不存死角”。8、负责山洪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乡村切坡建房、切坡修路等危险地段的安全监管工作,对已发生安全隐患的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并加强监管。9、负责组建防汛抢险救灾队伍,按规定储备防汛物资,并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10、负责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落实设置宣传标牌和发放明白卡等防汛宣传资料,组织开展防汛演练。11、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2、防汛、防台、抗旱办公室主 任:*职
8、责:1、负责防汛抗旱日常工作,贯彻执行防汛政策法规和上级指令;2、组织起草镇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规划、计划、总结及有关规章制度,编制防汛预案;3、协调联络有关村(单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具体组织防汛检查,督促各村(单位)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协助查处督办防汛安全事件;4、负责汛期防汛抗旱值班工作,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和防汛工作动态,当好领导参谋;5、负责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和调度;6、负责应急抢险分队的指挥调度;7、负责洪涝台灾害统计、核查、上报和总结评估;8、做好防汛会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工作,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畅;灾情统计信息报道及时。8、做好镇防指及上级交办其它工作。3、应急分
9、队队 长:*职 责:帮助受灾村或企事业单位做好人员应急转移工作,必要时依法组织实施强制性转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工作。4、农村防汛抗旱组组 长: *职 责:指导、督促、协调联村防汛抗旱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及时掌握联村汛情动态信息和防御抢险情况;指导村里落实巡查、预警、人员转移、灾情上报工作;配合村里组织群众按预定的路线转移和转移途中的人员安全。组织人员对水库、堤坝、涵洞、地质灾害监测点、城镇公用设施、在建工地等进行全面检查、巡视,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险工险段,确保安全运行。对水位较高的水库,做好预泄、预排,腾出库容蓄洪;疏通渠道,防止内涝;做好危房加
10、固和危险地段居民、贵重(危险)物资的转移安置。5、企事业防汛组组 长:*职 责:全面负责企事业单位防汛抗旱工作。掌握汛情(雨情、水情、险情)动态,研判汛情和灾情的发展趋势和对各企事业单位的影响,落实防范与抢险救援措施。6、地质灾害组组 长:*职 责:会同国土所做好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及时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7、后勤保障组组 长:*职 责:1、发挥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根据上级防汛防旱抗旱指挥部提供的汛情,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灾情,做好防台抢险工作的宣传和灾情的摄录及防台抗灾先进事例的报道。2、为现场应急处置的相关人员提供生活、车辆、物资、器材、设备保
11、障。(二)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工作职责(1)制定完善并落实本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负责人员转移有关工作的责任落实、抢险队伍组建、预案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2)组织开展水库、山塘、堤防、危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工作,并落实安全措施。(3)掌握各村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信息动态,及时开展预警和上报防御信息。(4)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负责调集本镇抢险物资器材,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落实安置灾民。(三)日常防汛抗旱工作组织1、防汛抗旱安全干部联村机制机关联村干部全面负责协助、督促各村落实包括防汛抗旱在内的各项工作。2、山塘水库巡查制度和安全监管责任干部挂钩制度山塘水
12、库落实巡查人员,明确巡查责任,实行考核管理。同时镇机关干部与水库、山塘安全管理实行挂钩制度,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人。3、村级预警组织明确村主任为村级预警责任人,每个行政村落实1名山洪灾害预警员,负责预警工作。4、河道巡查组织制定河道日常巡查与报告制度,落实报酬,明确职责。重点是巡查责任段河道是否存在防洪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劝离在行洪区活动的人员,必要时可报告街道办采取强制撤离措施。5、地质灾害监测组织制定汛期日常巡查与报告制度,落实报酬,明确职责。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人员,设立警示牌。6、防汛抗旱值班人员严格落实值班领导与一般干部值班制度,严肃值班纪律,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掌握台风动向和防汛信息,
13、按照预案和制度要求处置防汛抗旱信息和防汛抗旱事件。 四、监测与预警(一)监测1、镇、村防汛信息监测内容。一是雨情;二是水情,即水库、河道和淹没区的水位;三是地质隐患情况;四是工程险情,主要是山塘、水库、堤防等防洪水利工程情况;五是其它险情信息,如危房、危桥和其它设施安全情况。2、镇、村防汛信息掌握方式。一是查询与观测,即靠人工雨量监测点、河道(水库)水位监测点的观测报告和辖区水雨情观测站点、防汛部门、气象部门查询来获取雨情、水情信息;二是巡查排查,即依靠库塘巡查、河道巡查、地质巡查和危房排查来获取工程设施的险情信息;三是监听监视,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来获取预(测)报和实时信息;四是上下
14、级传递,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来获取上下级的信息。在汛期,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畅通。加强巡查排查,及时掌握工程设施险情隐患情况,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村做好监测准备和开展巡查、排查工作。加强观测查询,第一时间掌握雨水情信息。3、明确防汛信息报告人。山洪灾害预警员、预警责任人,山塘水库、河道巡查员和地质灾害监测员,雨量、水位监测人员以及发现灾害征兆和险情的单位、个人为防汛信息报告人。(二)预警1、预警标准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镇政府向事发地发布预警信息。(1)1小时降雨超过30毫米,2小时降雨超过50毫米,或接到辖区内已发生局地性、突发性特大暴雨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报告。(2)山塘、水
15、库、防洪堤、桥梁、道路等工程或设施以及地质隐患点任何一项发生险情时(含山塘、水库水位超高危及安全的情景)。2、预警信息发布类型及预警形式根据防汛信息的危急程度,预警信息分三类:第一类:告知性预警。当遇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值班人员应及时向政府领导、有关村、辖区重点防汛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告知。(1)接到区防指或上级部门下传的雨情通(告)知单或短信、电话。街道认为需要引起关注,做好防御准备,加强值守或巡查、监测,无需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2)接到区防指或上级部门下传的预报性通(告)知单或短信、电话。(3)辖区监测到的1小时、2小时或时段降雨量值虽已达到预警标准,目前无灾情报告也无需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
16、未来雨势和天气不够明朗,但须引起关注,做好防御准备,加强值守或巡查、监测的。告知性预警,可以采用电话、短信、传真等形式。告知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基层防汛工作人员。第二类:警戒性预警。当遇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值班人员应及时向值班领导请示,并根据值班领导的意见迅速向镇领导、有关村、辖区重点防汛的企事业单位发出预警通知。(1)接到区防指或上级部门下传的雨情(加急)通知单或电话,建议启动人员转移或撤离方案的。(2)辖区监测到的1小时、2小时或时段降雨量值已远超预警标准,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准备的。(3)辖区监测到的水情指标值已到预警标准,水位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采取
17、人员转移或撤离准备的。(4)辖区观测到的工程(设施)或地质隐患已较明显的扩大,险情增大趋势较快,有必要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准备的。警戒性预警,可以采用先短信,后电话、传真、高音喇叭、铜锣等形式,采用短信、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警戒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防汛工作人员。第三类:紧急性预警。当遇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镇主要领导报告,同时立即向有关村、辖区重点防汛的企事业单位发出紧急预警通知。(1)接到区防指或上级部门下传的雨情(加急)通知单或电话。要求紧急启动人员转移或撤离方案的。(2)辖区监测到的1小时、2小时或时段降雨量值连续大超预警标准,
18、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迅速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3)辖区监测到的水情指标值已到预警标准,水位涨势仍然非常猛,有必要迅速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4)辖区观测到的工程或地质隐患扩大速度较快,险情增大趋势较快,有必要迅速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紧急性预警,可以采用电话、传真、高音喇叭、铜锣等形式,采用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紧急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户主、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防汛工作人员。3、预警流程镇政府(值班人员)接到区防指的预警信息或监测到险情时,向事发区域村(户)或单位发出预警。一般情况是逐级预警,即镇预警村预警(预警员或村负责人)组预警(负责人)户;紧急情况可以直接预
19、警,即镇预警组或户,情况危急时也可以同时要求村采取广播、铜锣预警或通知各转移责任人上门预警,采取多种预警形式,确保预警到户。信息监测预警网络流程见附图一。4、其它事项。汛前,将各类各层面防汛工作人员、被防御人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输入电脑,做好微机短信群发管理工作。五、应急响应根据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灾害或险情的分级,启动相应的级、级、级、级应急响应行动。(一)特大汛情(级响应)1、应急响应标准(1)区防指发出防汛应急一级响应。(2)区气象台发出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3)预报辖区内24小时雨量超过120毫米,或者连续三小时最大实时降雨量达到150毫米,或过程实时雨量超过250毫米。(4)区防指
20、发出紧急性防汛预警信号,辖区内发生紧急或危急情况。2、应急响应行动启动实战状态,党政主要领导进岗,按照预案和区防指的部署与要求,紧急动员,全力指挥,全面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全体机关干部除必要后勤保障组外,全员下村组织村两委开展工作,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3、应急响应措施(1)加强宣传,全面动员,发动民众自防自救。(2)当发生重大险情、灾情时,利用电话、短信、“村村响”广播、上门通知等方式,将预警信息通知到户到人。(3)高度关注,严密监测汛情险情动态,实行“地毯式”排查、巡查。(4)全力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5)强化人员转移,做好受灾人员的抢救、安置等工作,全力确
21、保人员安全,维护社会稳定。(6)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及时上报防御动态信息,深入宣传先进事迹。(二)重大汛情 (级响应)1、应急响应标准(1)区防指发出防汛应急二级响应。(2)区气象台发出橙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3)预报辖区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或者连续三小时最大实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或过程实时雨量超过200毫米。(4)区防指发出紧急性防汛预警信号,辖区内防汛形势临界于或趋于紧急状态。2、应急响应行动启动实战状态,党政主要领导进岗,按照预案和区防指的部署与要求,紧急动员,全力指挥,全面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全体机关干部除必要后勤保障组外,全员下村组织村两委开展工作,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援
22、工作。3、应急响应措施(1)采取多种形式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单位)到户到人。(2)应急抢险队员集合待命,随时开展抢险救灾工作。(3)按人员转移方案,组织开展危险区人员梯度转移,并加强避灾场所管理。(4)24小时不间断排查、巡查,对危险地段实行严密监控。必要时,幼儿园、学校停课,企业停产,旅游景点停业。(5)加强信息报送,定时上报人员转移、险情、灾情和防御工作等信息。(三)较大汛情 (级响应)1、应急响应标准(1)区防指发出防汛应急三级响应。(2)区气象台发出黄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3)预报辖区内24小时超过80毫米,或连续三小时最大实时降雨量达到80毫米,或过程实时雨量超过150毫米。(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街道 突发事件 应急 预案 自然灾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