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生态环境部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政府在对管辖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总负责的前提下,各部门按职能分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及时处置突发性污染事
2、件对水源的影响,减轻污染损失,减少污染危害,提高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二、适用范围该预案适用范围为*区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件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一)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二)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Cr6+、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三)其他突发事件。上游河流污水下泄等威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3、安全事件。三、工作原则(一)预防在先。把应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应对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二)依法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使应对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三)依靠科技。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作用,提高应对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四、指挥系统(一)设立*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环保工作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局长共同
4、担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区卫计局、区安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局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专家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二)指挥部职责。指挥部负责*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提供和解决处置应急事件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组建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提供决策意见;建立健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档案,组织环境监察和监测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督促指导相关镇街、部门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统一对外发布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负责向区政府报告事件情况;负责危急情况下,联系上
5、级部门、周边城市的支援。五、启动(一)事件分级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分为:1.重大污染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污染:(1)饮用水源监测项目中有1项以上(含1项)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或者严重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等规定的水源水质要求,经水厂净水处理后仍达不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或者残留含量对居民身体健康、工农业产品、输配水管道等构成威胁,不能保证居民饮水安全;(2)饮用水源周边流域(河流、水库)内出现大面积死鱼;(3)因人为故意、过失或其它突发性污染事件使有毒物质或大量高浓度污水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较大污染饮用水源监测项目中有1项以上(含1项)浓度处于地
6、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IV类水体之间或者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等规定的水源水质要求,经水厂净水处理后仍达不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或者残留含量对居民身体健康、工农业产品、输配水管道等构成威胁,不能保证居民饮水安全。3.一般污染饮用水源监测项目中有1项以上(含1项)浓度处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II类水体之间或者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等规定的水源水质要求,经水厂净水处理后仍影响水质安全。(二)信息管理1.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根据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的规定,按国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进行报告。(1)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7、。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卫计局、区环保局及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2)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和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发现或获知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一小时内向区政府和区环保局报告。区环保局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和确认;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一般污染环境事件在48小时内报告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较大污染环境事件在12小时内报告省级环境保护部门,重大污染环境事件在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3)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形式和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是指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或直接当面报告;续报是指在查清有关
8、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可用电话或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是指在事件处理完毕后,采用书面报告形式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初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大小、人员受害情况、野生动植物受害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内容主要包括:初报基础上的核实数据、事件发生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初步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
9、件等详细情况。2.突发事件的通报与信息发布。区环保局负责向区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新闻发布管理办法规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信息,由省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授权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布,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事件信息。(三)事件现场管理1.区委宣传部:由指挥部直接领导,负责上报事件信息动态,发布警报等信息工作;及时报道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情况,告知市民饮水安全注意事项,稳定市民情绪。2.区环保局:负责组织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现场分析主要污染种类、浓度、污染程度和范围,提出处理意见,防止污染扩大,并提出对环境和人员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饮用水 水源地 环境污染 事件 应急 处置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