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方案.docx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方案根据*精神,为把国务院大督查和省效能办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整改目标以市里下发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深入查找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全面自查整改,做到对症施治,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改进落实相关问题作为我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相关领域的弱项短板,促进我县办事创业更加便利,政务服务更加规范,营商环境更加优良。二、主要任务(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规范统一。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细化梳理,进
2、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标准。推进县、乡、村三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名称、颗粒度、基本编码、实施编码规则、事项类型、设立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业务经办流程、事项办理深度、承诺时限、表单格式、审查要点、办理条件、收费项目等 15个方面要素标准规范与省、市相统一,促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牵头单位:县审改办、行管委。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二)加快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本系统可以共享的政务数据,按照“应汇尽汇、完整准确”的原则,向县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汇聚数据。推动自建系统数据回流,推进县行政审批办理系统、部门自建系统与省、市政务服务总线对接。促进更多便
3、民服务事项入驻“i”。牵头单位:县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行管委。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局、教育局、公安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三)持续推进“一件事”套餐服务改革。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推行“一件事”套餐服务,促进一件事一次办。202c年,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并实行动态管理,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一件事”便捷度。牵头单位:县行管委。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四)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进标准化建设和电子证照跨省互认,从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婚育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领域入手,通过采用“全程网办”“异地
4、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牵头单位:县审改办、行管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五)进一步推广应用电子档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规范管理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的管理制度。推进自建网上审批系统标准规范改造,做好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接互通,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牵头单位:县档案局、行管委、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责任单位: 县直相关单位。(六)优化完善网上办事功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规范办事指南,做
5、到线上线下同步更新,要按照部门自建政务系统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对接规范要求,主动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对接,实现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同一浏览器一次登录、申请事项一次点击、不超5秒即可访问到自建系统事项办理功能页面。牵头单位:县行管委、审改办、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七)破解重复提交证明材料难题。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减少证明事项,简化行政审批。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不断完善电子证照库,提升电子证照质量,促进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生成、同步发放,确保证照数据完整性和实时性。凡是可以通过电子证照库获取电子证照的,各部门不得再要求公众携带纸质证照,不得再
6、收取复印件。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行管委、审改办、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八)强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12345 热线等协同互动,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与融合发展,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改善线下服务体验,为弱势群体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牵头单位:县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行管委。责任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九)提升办事窗口服务水平。加强行政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加
7、强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让差评整改措施落实到单位、窗口、个人。牵头单位:县行管委、效能办。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十)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多规合一”基础上强化政府部门业务协同,统筹项目建设用林用地条件。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区域评估,并公布评估评价成果。202c年底前,出台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和区域评估的意见。取消或简化审批事项前置条件和特殊环节。202c年底前,完成无法律法规依据以及不必要的前置事项和特殊环节清理工作,并公布保留清单。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
8、统横向纵向互联互通。202c年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推进“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实现相关环节测绘成果共享互认。牵头单位: 县行管委。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林业局和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单位。(十一)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政策支持。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解决“首贷难”“续贷难”等问题,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更加优惠。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在政策期间内做到应延尽延,并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牵头单位:人行县支行,县金
9、融办、银保监管组。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十二)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完善“政企直通车”和惠企政策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主动精准推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优惠等宣传内容。县政务服务大厅要开设惠企“政策兑现”代办服务窗口,提供相关政策特别是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一门式”办理服务。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要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税务局。责任单位:县行管委等县直相关单位。(十三)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积极落实省里关于电子税务局的各项工作部署,提高办税服务大厅人员业务水平,大力宣
10、传并引导纳税人通过福建省电子税务局按规定预缴税款,避免异地纳税人两地奔波。完善办税服务厅专家团队建设,加强对复杂疑难问题的辅助引导。牵头单位:县税务局。(十四)优化用电用水报装。对全县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供电营业窗口开展专题督导,加强窗口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压减办电时间。2022年底前,将“三零”低压非居民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内。持续压缩获得给排水连接服务办理时限,优化供水排水报装环节,将供水报装服务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全面推广代办制,推进从审批向服务转变。牵头单位:国网县供电公司、县住建局。三、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意识。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
11、责任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详细任务清单,限期挂账整改,推动我县政务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把企业和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同时,要将有关落实情况及意见及时报告县政府。(二)强化工作合力。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对接,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牵头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统筹,各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通力协作。(三)强化督促检查。县发改局、审改办、效能办要加强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发现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及时通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营商环境指数”和“政务服务便民化”绩效指标考评内容。附件:县深化
12、“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任务分工表附件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改进任务分工表序号主要任务国务院大督查、省效能办明察暗访发现的具体问题改进措施完成时限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规范统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标准不统一。全省范围内同一审批服务事项名称、编码、颗粒度、事项类型、设立依据等基本要素不一致,申请材料、办理条件、办事流程、审查要点等群众办事具体要素不规范、不统一,影响审批行为的规范性和政务数据的精准汇聚共享,也导致政务服务事项无法完全实现省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 “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带来困难。推进行政审批服
13、务事项规范统一。县直各部门要做好本行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调整工作,并督促本系统内乡、村级做好“五级十五同”事项绑定及发布工作。县审改办、行管委要靠前服务,指导做好县、乡、村三级“五级十五同”事项绑定及发布工作。鼓励各部门在市行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细化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202c年,进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标准,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按市里部署的时间节点要求推进牵头单位:县审改办、行管委;责任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加快政务数据汇聚共享部分政务信息数据共享难。部门间协同配合不到位,仍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汇聚数据离“应汇尽汇”目标有差距。一是公安
14、、税务、住建、自然资源、卫健等部门未能将相关政务数据汇聚更新至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二是部门自建系统新增办件数据无法适时回流。三是各部门的便民服务事项业务系统与闽政通对接不顺畅。加快推动政务数据应汇尽汇。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本系统可以共享的政务数据,按照应汇尽汇、完整准确的原则,主动报送至县发改局,由县发改局向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汇聚数据。推动自建系统数据回流。县行管委要积极推进县行政审批系统与市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充分利用回流数据。县卫健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要积极向县发改局提供便民服务事项接口和开发文档,积极配合完成本部门便民服务事项与城市公共服务平台(i)的对接工作。全县各
15、部门在政务数据共享的基础上, 要逐项调整办事指南,明确凡是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的,无须申请人重复提交材料。202c年底牵头单位:县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行管委。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局、教育局、公安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县直相关单位。三持续推进“一件事”套餐服务改革企业群众办“一件事”不够便捷。有企业和群众反映,要办成“一件事”涉及行政审批环节繁多,“找一个部门只能办一个事项,一件事需跑多部门才完成”现象普遍。持续推进“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由具体业务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实现 “一件事一次办”。在已推出部分“一件事”集成
16、套餐的基础上,202c年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并实行动态管理。202c年底牵头单位:县行管委。责任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四推进“跨省通办”企业群众跨地域办事不便利。注册地和经营地不同的企业,工作地、居住地和户籍地不同的群众办理相关事项时,需要现场来回跑。落实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任务分工中的125个事项,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在2020年实现48个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的基础上,202c年底前推动实现69个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202c年以后推动实现8个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按市里部署的时间节点要求推进牵头单位:县审改办、行管委。责任单
17、位:县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五推广应用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尚未得到推广应用。省里已出台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各办事部门仍以纸质档案为主,不利于全流程网上审批结果保存,影响全程网办落实到位。全县各部门要按照市里部署,标准规范改造自建网上审批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接,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凡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按档案管理规定及时以电子形式归档并向档案部门移交。全县各部门对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要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的管理制度。202c年底牵头单位:县档案局、行管委、数据信息和重点项目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化 放管服 改革 优化 环境 堵点痛点 难点 问题 改进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