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5篇.docx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弄清“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3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2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
2、象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2)重点词语释义。祸患:祸事;灾难。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绞尽脑汁:比喻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困窘:为难。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写“我”在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惩罚。第二部分(313):写“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飞翔,问过老师后,“我”探索的欲望更强
3、了,并且自己深入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第三部分(1419):写三四年后,老师在生物课上讲人的起源,“我”想到自己的发现,笑出了声,被老师轰出了教室。2作者围绕自己的发现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明确:课文先概述了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写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开头。明确:开头直接交代了“我”九岁时的发现,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这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2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我”的童年发现是什么。明确: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
4、,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3“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明确:“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是在飞翔,并发现其他同学也有这“飞行”的天赋,便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我们一起去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于是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我”对“怀胎九月”进行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4“我”的发现是如何得到证实的?“我”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明确:“我”的发现在老
5、师上生物课的时候得到了证实。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原本就为自己的发现而格外高兴,现在又知道这发现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简直是心花怒放,笑出声来是情理之中的事,丝毫没有恶意。5老师为什么会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呢?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明确:从课文中看,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
6、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会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6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明确: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如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将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这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在写法上,照应了开头的“惩罚”,前后呼应。7回顾全文,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明确:“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
7、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说明“我”是一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充满幻想的孩子。“我”去询问了老师关于在梦中会飞翔的一连串问题,而后又产生了“怀胎九月”的疑问,这几个问题之间是层层深入的,而“我”恨不得从鱼身上得到“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答案,可见“我”是一个求知若渴、执着探索、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说明“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本文先概括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
8、个发现在几年后被老师讲课时证实,说明了“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篇2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9、,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提出问题:老师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学聊天,他们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发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学说,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有同学说,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有同学说,我发现了云在天上不会掉下来。同学们,你们曾经发现过什么?2、是呀!我们的童年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他是怎样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二、析赏课文1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课文,仔细的思考,
10、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出示课件)2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第一段(12):讲“我”九岁的时候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第二段(3-13)介绍“我”发现这一规律的具体经过。第三段(14-19)讲述“我”因此受到的惩罚,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3读了课文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A“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
11、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B“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C“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4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三联系生活,总结交流1、总结:生活中并不缺
12、少美丽,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的学习是那么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就会有新的发现,能有新的发现!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四布置作业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活动篇3【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
13、、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 发现 教学 设计 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