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docx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1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1)人类社会初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世界人口缓慢增长。(2)工业革命后(近代):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2、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3、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快速增长(3)“二战”后(现代):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第一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
2、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原因:1、农业丰收与和平年代,人口数量就增加。2、灾荒、战争、瘟疫流行的年代,人口数量就下降。分布:极少数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部落(2)第二阶段为高增长阶段。(传统型)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分布: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3)第三阶段为增长减缓阶段。(过渡型)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规模增长趋缓,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原
3、因:1、社会和家庭生育观念转变2、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政策实施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4)第四阶段为增长减缓阶段。(现代型)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原因;经济、社会、等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中国(现代型):原因:我国多年来一直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其宗教、医疗文生条件、自然条
4、件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定1、生产力水平:发达国家多为现代性;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2、三率:原始型为“高、高、低”;传统型为“高、低、高”;现代型为“低、低、低”。3、自然增长率:高于1%为传统型;低于1%为现代型。4、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世界的人口问题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问题最为突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与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外,突出表现在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老龄化加快等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地区之间不平衡,社会负担重2.读教材第7页
5、表1-1-4,分析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及清朝乾隆年间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原因。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魏、蜀、吴三国之间战争不断;各国土地兼并加剧,赋税繁重;自然灾害频繁等。乾隆年间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原因:赋税制度改革,按田亩数收税,替代了按人丁数收税;社会相对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农业生产的需求;无重大天灾人祸,死亡率降低,人口寿命增加等。(2)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人口经历了短暂的负增长后,迅速增加。1959年1961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原因:“大跃进”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61年1971年:人
6、口高速增长。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传统的生育观念。第二节人口迁移第1课时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2.能归纳不同时期(四个阶段)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3.了解人口流动的概念、作用、中国民工流。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人口移动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迁移的判断:1、空间位移:是否跨域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2、居住地变更:户籍发生变更3、时间限制:永久性或长
7、期性(一般至少在1年以上)下列人口移动中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1.15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人口迁移2.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的“民工潮”人口流动3.小湾电站的移民人口迁移大批农民赴科威特等国务工人口流动来盐津一中就读的学生人口流动分类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化);城市农村(逆城市化也叫郊区化);城市城市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按就业人口迁移方向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口迁移的四个阶段1.人类社会早期:引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2.古代农业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开垦
8、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3、1519世纪:影响因素是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主义扩张迁移方向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欧洲人移民美洲和澳大利亚(自愿迁移);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奴到美洲(强制性)4、二战以后(重点)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1.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永久性移民减少;3.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具体表现有哪些?1.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2.流向发生很大变化;3.新兴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吸引也造成了人口迁移。1、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德国的分裂和统一;印巴分治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欧洲从人
9、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原因:美洲劳动力需求减少,欧洲人从原殖民地返回故乡;西欧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减轻,迁出人口减少2、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很大变化:美国仍是世界上外来人口主要迁入国,但是欧洲移民减少,拉丁美洲和亚洲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一直为迁出区的大洲:亚洲、非洲;一直为迁出入的大洲:北美洲、大洋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大洲:拉丁美洲;由迁出区变为迁出入区的大洲:欧洲3、迁移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1、新兴城市引发人口不断涌入:深圳;2、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就业导致人口涌入:丽江国际难民: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环境移民:四川地震(二)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