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六篇.docx





《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六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六篇篇一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陕西省气象条例、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汉中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2、应急预案、汉中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xxx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xxx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暴雨、暴雪、寒潮、大雾、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1.4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按影响种类、区域、程度以及危害程度等,分为特别重大气象灾害(级)、重大气象灾害(级)、较大气象灾害(级)和一般气象灾害(级)四级。相关标准之一达到即为达到该等级的级别。 1.4.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
3、、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产生生活秩序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或造成特别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2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高温、冰冻、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较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3较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低温、高温、冰冻、大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
4、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4一般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低温、大雾、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5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
5、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县(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使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实施分级管理。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指挥体系 镇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2.1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xxxxx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镇指挥部
6、组成 总指挥:赵志刚。 副指挥:周 涛(镇政府副镇长) 成 员:朱锁锁(镇人大主席) 陈海彦(镇党委副书记) 杨艳霞(镇组织委员) 潘 毅(镇纪委书记) 李 欢(镇政府副镇长) 黄新云(镇武装部长) 马志鹏(镇维稳办主任、司法所所长) 高建平(镇食药所所长) 各村(居)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务大厅,由周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康伟负责日常事务 2.1.2镇指挥部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2)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
7、候监测、预报、预警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 (3)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4)指导和督促各村、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5)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2.1.3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分工,各成员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镇指挥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 (1)镇气象工作站:参与镇镇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承担镇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2)镇农经办:配合协调各村、企业防御和抗击气象灾害工作,负责对全镇水利设施进行有效的监管,
8、尽可能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负责农业防御气象灾害和灾后农业救灾恢复生产技术指导;负责镇级抗灾种子储备和区域性应急调用安排;做好抗灾救灾柴油安排;负责农业灾情调查核实。 (3)乡企办:组织抢修被气象灾害损坏的自来水管道设施,保障自来水的供应;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修复等工作。 (4)民政办:统一审核发布气象灾害灾情和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工作;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5)综治办:协助做好气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救助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参加重要设施的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
9、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6)横县河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防御气象灾害物资和破坏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气象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负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防御气象灾害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提供部分道路实景信息。 (7)财政所:负责防御气象灾害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8)横县河国土资源所:负责提供气象灾害时的地质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气象灾害造成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派
10、出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9)电信所: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防御气象灾害通信保障和相关信息传递工作;及时指挥、协调相关电信运营企业调配应急机动通信设施,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的畅通。 (10)供电所: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用电的供应;及时组织电力受损线路的抢修,保障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11)卫生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气象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医疗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2)教育组:负责全镇各类学校防御气象灾害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1、 (13)广播电视站: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气象灾害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情信息,做好防御气象工作的宣传报道。 2.2日常办事机构 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 (1)承担镇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全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负责传达镇指挥部工作指令,即使掌握气象灾害及应急工作动态,编印相关应急简报。 (4)组织、协调各村、单位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6)镇指挥部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3监
12、测预警 3.1灾害普查 建立以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2预警信息发布 3.2.1发布制度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的原则。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汉中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执行,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气象此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可以由有关监测部门会同气象部门联合发布。 3.2.2发布内容 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影响程度、影响时间和发展态势,适时发布气象灾害性天气消息、警报、紧急警报及预警信号。按照气象灾害分级标准,镇指挥部综合预评
13、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2.3发布途径 建立和完善公共媒体、应急广播系统、移动通信群发系统、无线电数据系统、中国气象频道等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等相关媒体以及一切可能的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涉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通过有关信息共享平台向相关部门发布。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重要道路和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桥梁、涵洞、弯道、坡路等重点路段,以及各村、山区
14、等建立起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由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3预警准备 各村、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有关责任人员应立即上岗到位,组织力量深入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对本村、本单位风险隐患的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做好起动应急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3.4预警知识宣传教育 各村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应急处置 4.1信息报
15、告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防御以及损失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突发事件信息,镇政府向县政府报告,必要时向市政府、省政府报告。 4.2应急启动 按气象灾害程度和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启动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起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4.3分级响应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气象灾害的
16、种类、级别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4.3.1一般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 发生一般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1)镇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主持召开会议,动员部署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工作。确定防御目标和重点,根据需要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 (2)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掌握灾害天气发展趋势、灾害影响动态、抢险救灾情况等;做好灾情汇总、核查和信息上报。 (3)灾害发生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议,根据上级指挥部要求,动员部署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及时发布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
17、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电网、通信、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灾害天气围困的群众。及时将气象灾害情况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4.3.2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气象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4.4分部门响应 当气象灾害发生时,根据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类别,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4.5分灾种响应 当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村和单位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影响程度,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新闻媒体按要求随时播报气
18、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应急处置相关措施。 4.5.1暴雨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南,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农办负责组织指导抗洪抢险和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工作。做好农业生产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民政办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组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和中小学做好停课准备。 供电所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交通中队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城建、农业等部门按照有关规
19、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4.4.2暴雪、低温、冰冻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低温、雪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 交警中队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提示车辆防冻、积雪路段减速慢行;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注意指挥、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实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积雪情况,及时组织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教育组提示学校做好防雪、除雪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的学生安全。 农办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主做好防雪、防冻等有效防御措施。 民政办根据需要开放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供电所加强电力设
20、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城建部门加强危房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员或组织撤离可能因雪压倒塌的房屋内的人员。 媒体应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有关天气预报信息。 4.5.3寒潮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寒潮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民政办采取防寒措施,开放避寒场所,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是贫困户以及流浪人员等采取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企业、农业、林业等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业主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工作,以及树木、花卉等防寒防冻。 卫生院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
21、,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媒体应及时传播寒潮预警信号。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4高温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供电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制订拉闸限电方案,必要时依据方案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水利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
22、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 卫生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提醒群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5.4干旱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农牧户、林业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监控,做好森林草原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气象 灾害 应急 预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