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
2、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追问: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3.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
3、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小结: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提问: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两位同学都是把
4、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板书: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
5、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 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
6、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指名板演) 提问: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
7、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
8、关键? 指出:哦!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三、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四、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
9、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 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 1.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共需要9个小杯 720(6+3)=80(毫升)验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24080=3(倍) 2.把小杯替换成大杯共需要3个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 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学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今天这节数学课的教
10、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对于用替换这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包括很多平时学习数学困难较大的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策略。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
11、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索,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 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
12、案 分数乘法 2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分数连乘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下面每个条件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23 a是b的3b是c的5 口答,说说可以列成什么数量关系?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新的内容。 板书
13、课题:分数连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6。 (1)理解题意。 83 这里的9和4分别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分别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三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二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2)画图分析。 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所做绸花的朵数。 可以怎样表示二班做的绸花朵数? 怎样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呢? (3)讨论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样算? 讨论交流,汇报方法。 2. 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习九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 完成第7题。 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
14、年级去了多少人?怎样算?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 完成第8、9题。 理解题意,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三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
15、点: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2出示天气预报的情境: 长沙,11月22日,气温8-16摄氏度,降水概率10%。 问:同学们,看了这个天气预报,你明天出门时会不会带雨伞?为什么? (不会,因为降水概率只有10%,说明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小) 3我们以前只知道用语言描述可能性,而这里的降水的可能性却用了10%这样一个具体的数,一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6、(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与交流 1同步体验。 (1)师出示袋子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 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怎么想的?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问: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1呢? (2)老师在口袋中再放入一个绿球。 问:现在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3。) 师:都是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可能性的大小和球的总数有关。) 板书:球的总数 (3)追问: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17、1/20,口袋里该怎样放球?1/100呢? (5)你有什么发现?分子都是1:表示红球个数;分母都是球的总个数;球的总数越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越小。 2迁移与提升 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图。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哪几张牌? (2)师将6张牌反扣在黑板上。(师边说边演示)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它牌的可能性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可能性吗? (3)师:看了这6张牌,你还能提出关于可能性的数学问题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
18、生四人为小组活动,互相提问。) 师: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 你能具体地说一说,为什么任意摸一张,摸到3的可能性是1/3吗? 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总数有关,还和某种物体的个数或张数有关。 (4)对比提升:去掉一张黑桃3,还剩五张,你能用分数表示哪些可能性?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任意摸一张,摸到黑桃的可能性是2/5”。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吗? 师:如果老师说一个分数,你们能说出怎么拿吗? 师:课后同学们继续可以做这样的游戏,一人说分数,一人拿牌,比一比,谁的思维最敏捷。 三、实践和应用 1练习十八第1题。 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本第95页练一
19、练。 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动80次,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 3设计中奖规则:课件出示 超市将在元旦进行中大奖活动,购物满100元,可以到转盘上转1次指针,如果你是超市的老板,你会怎样设计中奖规则? 学生凭生活经验阐述。 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指针停在红色区域是一等奖? (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有利于商家) 4完成练习十八第六题。 同学们平时在游戏的时候要想最快决定两个人的胜负经常会用什么方法?(石头、剪刀、布)那你样想过没有,这种决定胜负的方式是否公平呢? 小芳和小娟在做这个游戏,他们获胜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出示表格。 把表格填写完整。 回答问题。 我们以后在游戏时
20、就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是不是公平。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1提问: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价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能用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比如:两个厂生产同一种产品,价格等其他条件都一样,甲厂的产品有百分之十返修,乙厂生产的产品有百分之一返修,你选择买哪个厂的? 师:生活中不确定得现象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变化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学会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去进行选择和判断。 第四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多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