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怀远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月怀远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望月怀远教案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第二专题是“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望月怀远系教学篇目,送魏万之京系自读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
2、的。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
3、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另列一个专题学习,教师在教学本专题时,应当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专题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本课目标:1、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2、初步感受盛
4、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熟悉,重点学望月怀远一、导入我们知道,初唐诗歌已经逐渐摆脱了齐梁绮靡婉媚的诗风,表现出了“风神初振”的特色,经过初唐的孕育,盛唐诗歌表现出了“声律风骨兼备”的气象。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特征: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
5、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
6、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所以我们的教材在后面为这两位大诗人设了专题。今天我们先来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二、朗读三、简介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7、四、理解1、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望月怀古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交流(天涯共此时:天涯,跳跃省略了内容,指远隔天涯海角的亲人。共此时,此时共同翘首望月,互相思念。全句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情人:有情之人。遥:漫长。竟夕:亦即通宵。怜:有怜惜之意。滋:侵袭。不堪盈手:不能满手捧上月光。梦佳期:佳期,指相聚。)五、赏析1、本诗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
8、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隔千里兮共明月”宋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说说大家喜欢的原因。(“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天浑融的气象。“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
9、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这一句其景可爱,情状可爱。“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望月生情;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这一句其情美妙。)4、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怨”更因怀远。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来到月下。尾联:望月而生暇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望月怀远赏析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
10、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千百年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总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涌现出大量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月亮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意象,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蕴异彩纷呈。或描绘月亮的清幽,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寄托相思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表达悲苦之情,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或表达高洁的志向,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引发人生的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要月亮一与诗人遇上,便能引发无限的遐想!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朴素自然,情致深婉。
11、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人诗,怀念远在家乡的亲人的诗歌。当一轮明月从空中升起的时候,我想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面对皎皎一轮明月的时候,是不分身份地位的了,相思之情便从心灵最脆弱的一隅悄然生发出来,发为无尽的思念!张九龄,在唐朝历史上是一代贤相,是以一个政治人物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外做官的游子,离开亲人和家乡,此时此刻,怎能抑制内心的冲动呢!张九龄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人,我就不费笔墨了,还是一起来享受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动吧!首联,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借景抒情,直奔主题。浩瀚无边的东海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同时升起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一种阔达的意境渲染
12、的是是一份动人的相思之情,这一份情感不只是属于诗人一个人的,也是属于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的,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同一种相思!首联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它用朴实自然的诗句,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的共同情感。颔联,直露情感,从想象之中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望月之后的自然生发。漫漫长夜,无边无际的愁怨在游荡,多情的人儿怎能忍受这一份冷清的孤寂呢?明月皎皎当空照,平时多么美好的月亮,此刻却是多么的无情啊,它不管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还是照样高挂空中,将月光尽情挥洒!满心相思之苦的诗人,如何受得了这一份招惹,怎能不辗转反侧,无法能眠啊?颈联,紧承上联而来,写相思之情引发的行动。由月逗引出相思之情,
13、让诗人内心涟漪频频,浓浓的相思之情已经按耐不住,惹人无眠,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行动。此时的诗人,翻身而起,熄灭昏暗的蜡烛,披衣而出,饱受相思之苦的诗人反而越发觉得这月光的充盈可爱,这是非常复杂的情感。月亮引发相思之苦,诗人本来应该怨恨它,怎么会觉出美来呢?因为此刻的诗人是孤独一人,只有月亮可以相伴,此刻月亮成为了他寄托情感的对象。虽然相思之情非常愁苦,但是如果连这轮明月也不在的时候,那诗人就会被茫茫的黑夜吞噬,那无边无际的相思之苦便更加压抑在心中,我想这该是多么的无助和沉痛啊!所以,此刻的明月,成为了诗人的依托,成为的诗人的希望,成为了诗人的知己。独自对月,浮想翩翩,整个人已经陶醉,已经沉迷,已经
14、身不由己,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人已痴迷,直到冰冷的露水沾湿了衣裳才回过神来!诗人的这一行为,把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彰显的淋漓尽致!尾联,还是紧承上句,由望月产生遐想。远人不在,唯有明月,诗人想将一轮满含相思的明月寄远人,情不自禁的想法,结果却只能是不堪!既然不可能,那就还是回到床上期许在梦中的相会吧!寻梦是今晚的九龄,这是无奈之人的无奈之举,是一种痴恋的美好念想!这就更加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更加增添了一种孤苦之情!当梦醒时分,剩下的只有无限的思念了。总之,这首诗的字句自然浅近,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由怀人引发行动,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虽然饱含思念之情,但是
15、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那么的伤感和沉痛!望月怀远练习题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简析“月”的作用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2、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3、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头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头肯定有道理可说。请说说你的理解。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