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海潮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海潮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望海潮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结合知识链接相关知识,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完成“A、B类”部分。C类问题可能不
2、好解答,但也要仔细思考,写出自己的思考结果,以备课上讨论。知识链接:作者介绍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
3、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5)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
4、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二、知识积累1、词牌介绍2、作者介绍3、背景介绍三、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请同学听朗读录音2、初读课文扫清字
5、词障碍感知大意3、再读课文朗读指导:感情饱满,适度夸张。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4、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四、作业:合作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望海潮课堂实录师: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词,然后结合原词发挥想像,写一段文字来描绘杭州的胜景,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词后,开始埋头写作)师:现在请同学来朗读自己的描绘。
6、生:时间肆意涂抹,在那段冗长的历史下,花香更加漫长。似乎一直是烟雾萦绕的天外,飘扬的柳,雕花的桥,衬托了户户云云,又像是遮掩无奈珍珠的荧光。西湖碧波映翠,摇摇曳曳,桂花香满钱塘。荷花开露芙蓉脸,水边漾起粉红的水晕,笛声和起晚霞的韵律,吟出那段歌,吟出月光,吟出绵长的思绪。师:下面请同学来评点一下。生:我觉得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对杭州的眷恋,将杭州的美景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对荷花的描写给我的印象最深。生:老师,我觉得这段文字里面有些地方受听听那冷雨的影响,就是那些叠词,“户户云云”、“摇摇曳曳”我觉得用得很生动。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写得好,两位同学评点得也很好。不过大家要注意,我们最
7、好选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加以描绘。再找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生:夏日的江南,湖面上蔓延着生命的绿色,肥大的荷叶层层叠叠,只留下些许缝隙,经阳光照射,便在绿肥红瘦间缀上点点金黄。远处传来清脆的采莲歌,惊起荷中的飞鹭。不知是莲花的香还是脂粉的香,不知是芙蓉的面还是少女的面。几个少女撑篙而来,拨开亭亭的荷杆,咕咚一声,是调皮的孩子跳入水中,忽地又钻出水面,挤出一个逗人的鬼脸,惹得姑娘们又是笑声一片。师: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根据哪些词语加以描绘的。生:我主要选取了“十里荷花”和“莲娃”,又加上了采莲姑娘的活动,再用孩子的一个调皮的鬼脸作为特写。师:不错,尤其是对“莲娃”的想像,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8、下面,大家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刚才这几位同学朗读的文字,想像着杭州的美景,将这首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全词)师:不知大家知道不知道,现在有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标语,比如北京的城市标语是生(七嘴八舌):新北京、新奥运;不到长城非好汉;北京欢迎您师:看来大家了解得还比较多,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再将这首词读几遍,从中概括杭州的特点,并用对联或其他形式为杭州写一则城市标语,这一次大家可以合作完成。(学生朗读,讨论并写城市标语)师:好,我们现在请大家将自己写的城市标语读给同学们听。生:钱塘潮起波连五湖四海西湖调唱客来四面八方师:给大家讲一讲,你选取了杭州的哪些特点。生:我的上联是根据“怒涛卷霜雪,天堑
9、无涯”而拟的;下联是根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而来的。主要体现杭州自然景观的雄壮与秀美的特点。师:说得很好,再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生:如烟碧水如画人家,如丝锦绣如梦杭州。师:请同学来点评一下。生: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我想,生活在杭州肯定会很幸福。生:我觉得这幅对联运用比喻运用得比较好,将杭州如梦似幻的感觉表达出来了。师:不错,还有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生:江南水好一杭州,物华天宝尽此处。师:我觉得,写得很精炼,很有概括力。“水好”,水到底怎么好?可以引发读者无穷的想像;“物华天宝”这一个词就将杭州城的富庶写出来了。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生:老师,我没用对联的形式。师:我们刚才不是说也
10、可以用其他形式了吗?读来听听。生:自然之胜景,天下之盛世,心中之圣地。生:活力、自信、绿色、和谐。生:青山绿水绕天堂。生:西湖岸上东风破莲叶荷花七里香(学生哄堂大笑)师:大家为什么笑啊?生:他把周杰伦的歌名都用上了。师:看来听流行歌曲还是很有用的。(学生笑)师:刚才大家写的城市标语既紧扣文本,又融入现代的流行歌曲,展现了大家开阔的思路、丰富的想像力和良好的概括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这些好的方面保持下去。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望海潮,走进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游览那充满魅力的人间天堂吧!望海潮练习题一、填空(20分)1.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11、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歌词”等。2.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5.下列注音有误
12、的一项是(3分)()A参差cnc天堑qin珠玑j罗绮qB重湖chng叠巘yn羌管qing钓叟suC千骑j乘醉chng吟赏yn雨霖铃lnlingD执手zh凝噎y暮霭mi良辰美景chn6.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2分)望海潮形胜:都会:参差:云树:怒涛:霜雪:珠玑:盈:叠巘:三秋:千骑:高牙:异日:图:将:凤池:雨霖铃无绪:兰舟:凝噎:去去:暮霭:沉沉:楚天:经年:7.默写(23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天堑无涯。,竞豪奢。,有三秋桂子,。,菱歌泛夜,。千骑拥高牙,。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兰舟催发。,。念去去,。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
13、醒何处?,。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乱洒衰荷”中的“乱”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2)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
14、)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读下面两首词(共12分,每题3分)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0.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何时了”指难挨的屈辱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B.“故国”,指南唐都城长安。“故国”一词表明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眷恋。C.“雕栏玉砌”指的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自己曾在此尽情享乐。11.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15、A.词的上阙以实景起笔,然后转到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感慨和沦为亡国之君的悲哀。B.词的下阙,以虚景开端,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集中到一个复杂而深沉的“愁”字之中。C.此词的最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把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形象而真实。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流畅,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层楼”,即“高楼”。“强说愁”,勉强去写心中愁苦。B.“欲说还休”,想说(愁)而不说。“却道”即“只说”。C.词的上阕,写年轻时的纯真、幼稚,对社会缺乏深刻的感受,“不识愁滋味”,喜欢登高览景。D.词的下阕,写出了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空怀报国之志的愁苦13.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少年时不知“愁”和而今识尽“愁”作对比,写自己备受打击、饱经折磨之后的心情。B.词以生活为基础,两种创作经历对比真切,渗透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C.词的上下阕紧扣一个“愁”字,其含义是相同的。D.这首44字的词,包含了纯真、幼稚、深沉、忧郁、激愤之情,情感真切,内容丰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