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二、示标。三、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华罗庚,现代数学字,江苏人。四、检查预习。1、注音。2、解词。五、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1、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衫范围。215设置烧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图表,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
2、。16指出统筹方法应用的广阔前景。六、学生自学课文。1、划出统筹方法的定义,思考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应用上有什么特点。2、甲乙丙三种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种最省时,为什么?3、你能理解设例子和举例子的区别吗?(P88)率,要抓主要环节(怎样应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说明统筹方法应用时,可以合并次要环节。3、(P88)4、繁简,具体抽象八、课堂小结。九、练习。见课课练。板书:统筹方法华罗庚1.统筹方法烧水泡茶:甲乙丙215具体说明:合理不合理箭头图:繁简16.前景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二、目标:1、进一步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
3、的应用;2、领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三、自学课文。1、学生板演:画出三幅箭头图。让学生结合图表讲述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及其原理。2、精读课文16节。统筹方法原理中要求“统筹”,我们的制度为此提供了前提条件。3、结尾的作用。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悟面对贫困,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精神的生活态度。2、品味课文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了解西墙的变化所蕴含的科学常识,体会生活处处有科学的道理。教学重点:体会西墙的象征意义及其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含义深刻的字句。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阅读课文,本文写了什么事?请用最
4、简练的语言表达。要求在文题前加上动词即可。“西墙”2、除了加固西墙外,还有哪一堵墙需要加固?3、为什么要加固东、西墙?自由散读加固西墙(保护、修葺等均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此环节是深入感悟的基础,让学生充分阅读。二、研读课文1、“我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2、种草和爬山虎的方法为什么能够奏效?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东墙:帮助邻家造房子来挡住风雨;西墙:石灰-草帘子-种草-种爬山虎。介绍石灰、草和爬山虎的功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明白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三、深入探究1、照理贫苦的生活留给人的回忆是苦涩的
5、,从文中你能读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吗?2、你从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用文中的字句加以说明。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理解“西墙”的深刻内涵。圈画字句,讨论分析。例如:作品中对草、爬山虎的描绘,充满诗情画意。把肆虐的风雨写得如一个恶作剧的孩子等。四、布置作业语草、爬山虎为西墙遮挡风雨的原理是什么?学习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写一段文字介绍爬山虎。查阅资料,教完成作业。学以致用,通过模仿写作来巩固理解,同时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语文综合能力。教五、思路点拨教1、以朗读促思考。教朗读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的语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整体把握作品基调、人物的思想感情)哪些教字句、语段特别耐读,
6、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品味字词句的深刻内涵)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范2、圈画字词,品读感悟。例分别圈画文中描写风雨、西墙的词语这些描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重点圈画、比较种上草、爬山虎后西墙变化的词语从这些变化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体会作品的主题说明:两种思路均为教学的侧重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六、练习1、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摘录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2、草、爬山虎为西墙遮挡风雨的原理是什么?学习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写一段文字介绍爬山虎。3、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你能讲出一两个你生活中有科学的事例吗?请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最新人教版
7、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3【学习目标】1.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2.感受文章中的社会情趣,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3.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发现美,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音正字】绺li黏nin盎ng腻n【词语积累】披头散发遍体鳞伤纷纷扬扬大惊小怪绿草如茵焕然一新绿意盎然骤然而来一劳永逸【课堂训练】全文可以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在一场风雨中,新屋的东墙与西墙遍体鳞伤,全家人担心受怕。第二部分(第2-3段),主要写东墙得以保护的原因。第三部分(第4-8段),描写保护西墙的过程。第四部分(第9-10段),整个村庄经历了历史风雨,但西墙依旧,西墙是“我”情感的体
8、验与生命的记忆【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性散文,说明新屋西墙受风雨侵凌,“我”的父母撒下草籽、种上爬山虎,使西墙得救。通过展现西墙的生命过程,表现了在贫苦生活条件下,人的顽强、善感。这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一部分,主要写新屋落成后西墙的命运,这是全文的起笔,也可以说是西墙故事的开端,为下文西墙的“命运”埋下伏笔。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心。第4段,西墙岌岌可危,令人不知所措。风雨的肆虐使西墙不堪忍受,受墙荫庇的一家人恐惧不安。粉刷墙壁只能使石灰一块块大面积地剥离,使西墙变丑、变老;用草帘遮住,也一样不能免受欺凌。怎么办?文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9、。第5、6两段,西墙迎来了美丽的春天。曾经支撑不住的西墙,竟然“绿草如茵,焕然一新”,竟然“出落得像个美少女”,“雨滴打过来就被弹射出去”。爱心用心专心-2-第7段,秋天的西墙带给我们的竟是让“我”种上了诗心,让“妹妹”有了许多逃避贫穷的幻想!此时西墙带给我们的,除了惊奇与欣喜外,还会平添几分赞赏的情怀。等句子,含义深刻。它们升华了主题,引发读者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层次思考。8.本文的语言朴素而又形象。朴素,是指本文说明过程和描写情状没有过分的藻饰,感情朴实。形象,是指文章中新奇的比喻和出人意料的拟人、拟物。文中哪些句子具有这种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
10、撞”;“西墙突然像个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农的背影,一下子老了许多”;“草籽发芽了,西墙上顿时绿草如茵,焕然一新。过完春天,西墙就出落得像个美少女”。这些把西墙不同时间的面貌比作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生动形象,联想丰富。它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元素,让人感觉,风雨的侵袭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和人恶作剧,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使文章充满温情。9.西墙有什么象征意义?爱心用心专心-3-为了说明西墙前后所经历的一切,作者匠心独运,使西墙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墙壁”的特征,而具备了人的性格特征,把它作为思考的结晶,呈现出某种象征的意义。而且不止于此,西墙的生存还负载着关于人生,关于理想,甚至是关系到更深层次
11、的生命意义的思考,这就使得西墙成了一种象征。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4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2.了解我们一家人为拯救西墙所付出的努力,理解人类凭借着自身不屈服恶劣环境的精神;3.学会依靠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教学重点:了解我们一家人为拯救西墙所付出的努力,理解人类凭借着自身不屈服恶劣环境的精神,依靠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引入:1.夏天的雷阵雨大家都领教过吧?同学们,你们能给老师描述一下夏天的雷阵雨时的风、雨吗?2.简介作家谢宗玉。谢宗玉:中国作协会员。1972年生,湖南长沙人。著有长篇小
12、说天地贼心、散文集田垅上的婴儿、村庄在南方之南等3部。共有40多篇(次)散文和小说入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和小说选。有10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和读本。散文集田垅上的婴儿曾全票通过“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3年卷终审。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一二两段,学生读接下来的段落,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适时进行词语理解。下发乐雄国的请种一棵爬山虎阅读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五:作业1.积累遍体鳞伤、一劳永逸、焕然一新、唆使、飙风等词语2.摘录三句或描写生动、形象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含义。3.尝试运用较新奇的比喻和拟人拟物介绍生活中的一种植物。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表格教案案例5教学目标
1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懂得善于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疑问,就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初步了解用事实论证说理的好处。积累目标: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漩涡口语训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尝试着为文章更换事例或名言。教学重点难点:懂得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事实论证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导入前些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了统筹方法这篇文章,我们由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泡茶的例子中懂得了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品味几个来自平常生活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课文的名字叫一百个问号之后。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一百个“问号”是从哪里产生的?“一百个问号之后”又会产生什么?下面请同学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标出小节数,圈划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从平常的生活中,平常的自然现象中产生。会产生真理、科学。2、从生活到发现真理、科学需要什么条件?明确:要有敏锐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脑子,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三、分析理解1、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有什么好处?五、巩固提高作业:1、解释成语: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的含义并造句。2、请你也提几个生活中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并试着找出科学解释。
限制150内